第20章 俱利迦羅穀的晚鍾

日本平安時代的戰爭模式非常死板,裝備也很簡陋。一般情況下,軍隊由大批騎馬或步行的武士為中堅,這些武士身披華麗的大鎧或相對粗糙的胴丸,手持短柄的太刀或長柄的小長刀、薙刀等武器,先以弓箭對射,然後再衝突交鋒。跟隨在武士身邊的是他們的家來,以及從領地上臨時調集來的少量農民,都是步卒,身穿隻能防護前胸後背的簡陋的鎧甲,光著腳,跟隨著主人衝鋒陷陣。

上級武士穿著大鎧,工藝複雜,甲上綴滿了各色絲線,頭盔上還高高豎立著名為“鍬形”的裝飾物,顯得非常華麗,下級武士則隻穿得起簡單的胴丸。但不管是大鎧還是胴丸,基本原材料都是竹木和皮革,因為日本產鐵量很少,所以很少用金屬加固和防護。相對的,日本的武士刀因為材料少而昂貴,曆代都精工打造,代代相傳,卻是相當鋒利的。以如此鋒利的武器,對抗如此薄弱的鎧甲,個人武藝是否高強,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了。

連武士的鎧甲都如此薄弱,那麽普通步卒的鎧甲就更為低劣無用了,而這些步卒也用不起昂貴精良的武器,扛的恐怕都是竹槍。在這種背景下,當時日本根本無法發展出步兵集群作戰,戰鬥模式還停留在野蠻時代的重視個人武力的小規模對決上麵。

當然,即便如此,士氣的高低和智謀的運用,仍是決定戰爭最終結局的重要因素。且說源平兩軍在俱利迦羅穀附近交鋒,木曾義仲不斷地派遣小隊武士進行挑戰,險峻的峽穀不允許平家大軍發動壓倒性的衝鋒,而且在義仲胸有成竹的挑動下,平家的年輕武士們憤然而起,一個個縱馬出陣同前來單挑的源氏武士廝殺。就這樣,一對一的角力進行了整整一天,當天色昏暗時,義仲早已埋伏下來的部隊趁著夜色繞到了平家軍的背後。

見到義仲發出的信號後,4萬名源氏武士一起敲打著箭筒高聲呐喊起來,吼叫聲在山穀中產生回音,如同有數十萬人在同時喊叫一般。平家的武士們萬分恐懼,以為遭到了強大敵軍的合圍,於是四散奔逃,7萬部隊相互擁擠,許多人都被擠入了俱利迦羅穀,其餘的更因為天色黑暗而無法辨認道路,以為前麵落下穀底的人是找到了一條通往穀外的道路,於是在大將帶領下也一隊隊地朝穀底跳去。源氏武士步步緊逼,俱利迦羅穀附近一片慘狀,淒楚的叫喊聲響徹山穀,如同人間地獄一般。到了早上,7萬平家武士幾乎全部摔死,骨肉糜爛,溪水變赤,平家的許多名將都死在了穀底,隻有維盛和通盛以下2千人僥幸得逃。

此時,在誌保山率領一萬士兵阻擋平氏後續部隊的源十郎藏人行家派人前來,請求木曾義仲迅速救援。義仲聞報後,立刻在4萬士兵中挑選出兩萬人朝誌保山方向疾馳。大概真有神靈佑護義仲,當大軍到達日比渡口時,連平日湍急的河水都變得又淺又平緩,部隊得以安然渡過。誌保山方向,行家的軍團正在苦苦承受3萬平家部隊的猛攻,義仲見狀,立即帶著尚未從俱利迦羅穀的大勝中平靜下來的兩萬鐵騎衝入敵陣。已經惡戰一天的平家部隊遭到這阿修羅般的部隊猛烈衝擊,全線崩潰,連統軍大將平知度也戰死在亂軍之中。

從各個方向敗退下來的平家部隊聚集起來,在加賀國的篠原紮下營壘。追趕而來的義仲軍在五月二十一日辰時趕到篠原,發起了猛烈攻擊。源氏軍隊在一開始就占盡了優勢,而平家軍雖然已經完全處於下風,將領們也知道必敗無疑,但連連的失敗卻喚起了他們非凡的勇氣,打了一場在這次戰爭中真正值得稱道的戰役。惡戰中,藤原實盛等許多有名的武士都奮勇當先,直至戰死,部下士兵也都紛紛戰至最後一人。戰爭結束後,連身為敵人的義仲也不禁為平家武士的勇氣所感動,從而潸然淚下。

最後能夠活著回到京都的平家士兵隻剩兩萬餘人,平安京中家家戴孝,孤兒孀婦盈街,尋夫攬子的哭號震天動地。平氏一門更是悲傷到了極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再也拿不出像樣的軍隊來了……

七月二十四日夜半,木曾義仲的大部隊襲近京都,附近各大寺院一起響應。平氏在派出攻打各大寺院僧兵的部隊後,幾乎連可以用來防守京都門戶宇治川的士兵都拿不出來。內大臣平宗盛狠一狠心,索性集中所有可以調集的平家部隊,擁著隻有6歲的安德天皇和三種神器向九州逃去。

二十八日,義仲進京,解放了後白河院。後白河院欣喜若狂,立刻封義仲為朝日將軍,食邑備後(後來在義仲的授意下改成了伊予),其手下將領們也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一個月後,後白河院決定立尚在京中的第四子為後鳥羽天皇。

然而,後白河院想要重開院政,麵前卻橫著大山一般的木曾義仲,義仲徹底掌控了京中的權力,後白河院依舊難逃傀儡的命運。掌握了皇室的義仲驕橫異常,部下紀律敗壞,加上糧草無繼,所以在京都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群眾基礎非常之差。另一方麵,上了台的義仲既沒有給在朝的公卿們什麽好處,也未曾讓各地的豪族們得到任何實惠,結果朝野上下都對他側目而視。

出身微賤的義仲在禮儀方麵也一竅不通,說話粗俗無理。據說他在招待公卿們吃飯的時候,居然使用鄉下人吃飯的大蓋碗,然後將飯盛得高高的,再在上麵鋪上菜,好像招待家鄉來的窮親戚,這使得平日以風雅自居的公卿們極不高興,心中連番罵他:“鄉巴佬!”

木曾義仲是平安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古往今來第一大老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