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

當左宗棠率領他的小部隊從長沙前往江西東北部增援曾國藩時,中華帝國的形勢比想象中還要絕望。英法聯軍占領了北京,皇帝和他的朝臣們已經逃往長城以北的熱河。在直隸南部、河南與山東,一支被稱為“撚軍”的造反軍正在大規模地肆掠鄉間,對抗朝廷。太平軍踐踏中原,仍然控製著安徽大部和江西的不少地區,並且實際上控製了整個江蘇和浙江。沒有特定宗派的土匪和反叛武裝在福建和兩廣起事。局勢混亂到這樣一種程度:政府的號令幾乎無法超越省會的城牆。雲南也處於杜文秀的造反運動之中。石達開,太平軍最可怕的大將之一,脫離了南京的組織,來到貴州,聲稱要去四川建立一個自己的帝國。陝西和甘肅已經鬧出動靜,預示著大約在1年後將要迅猛爆發的回民運動。天子的詔書幾乎不再縱橫通行於全國。惟有在湖南省,政府的尊嚴被一些人的忠心、熱誠和能量全麵維護起來。在這裏,政府不僅有能力照顧自己,無須外援,而且在實際上擔起了鎮壓太平軍的重任。

單就鎮壓太平軍的形勢而言,情況比過去有所改善,如果不考慮帝國的普遍混亂,戰局對朝廷較為有利。但是,由於官軍受到其他方麵的牽製,太平軍有了新的希望。那一年早些時候,他們已經東進江蘇,那是一個他們忽略了將近8年之久的戰場。該省惟有上海逃過了太平軍的攻擊,那完全是因為歐洲軍隊和軍艦的存在。在浙江,省會仍在官軍手中,但是除了少數幾個散在各處的圍城,全省都被太平軍占領。在安徽,所有城鎮都被太平軍占領、再占領多次,已不值得再去爭奪。官軍仍然逗留在南京周邊,曾國藩的一支部隊完全包圍了安慶。江西省本年早些時候已被肅清,可是一到秋天,太平軍再次突入該省東北部,聲言要占領全省。不過總的來說,與太平軍交戰的範圍已經受到限製,造反武裝再也無法向遠方肆意擴張。

如果說官軍有什麽清晰的作戰意圖,曾國藩似乎誌在盡可能打通長江,在兩岸清理出一條寬闊的走廊並加以控製,目標是逐步向下遊推進到南京。他試圖打破太平軍以長江劃分的國界,但在這方麵屢屢失手,他的作戰幾乎喪失了因果意義。在1860年,主戰場為湖北、安徽與江西。曾國藩的軍隊越戰越強,這些省份掠奪的價值越來越小,於是太平軍把注意力轉向江蘇和浙江。

太平軍方麵起初也有一個明確的作戰方案,他們在攻克南京以後似乎將此方案執行了大約1年。在那以後,如果說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帝國製訂了什麽明確一致的計劃,那麽他們的行動卻沒能顯露出計劃的痕跡。任何合理的軍事假設都無法解釋,在戰場上擁有強大軍力的太平軍,為什麽會允許清廷在南京城下保留一支軍隊長達10年之久?何況官軍總是或多或少被太平軍擊潰,他們的機動能力遠遠不如太平軍,人數上也處於劣勢。太平軍似乎有無數次機會集中兵力攻擊官軍,將他們悉數殲滅。但他們沒有這樣做。相反,他們顯然是任意地攻克、搶掠、放棄一座又一座城市,一次又一次殺開出入南京的通道。年複一年,他們盲目地在幾乎完全相同的地域重複這一過程。

太平天事組織的基本單位叫做“軍”,實際上更接近1個師。1個軍有1.25萬人,分為5個旅,每旅2500人。旅又下轄5個營,每營500人。每營分為5個連,每連100人。他們試圖采用一種體製,把軍籍給予和太平政府有關的每一個有所擅長的人。從廣西到南京,有幾隊女兵跟男兵一樣行軍作戰。攻克南京以後,他們似乎不再把女人用於戰場。由於長江沿岸的婦女裹腳,無法行軍,所以這樣做不再具有可操作性。廣西婦女一般沒有裹腳的習慣。但他們也沒讓女人閑著,他們在南京把婦女編組為40個單位,每單位2500人,在軍工廠幹些縫衣做鞋之類的活計。根據太平天國的資料,太平軍的人員情況如下:[1]

95個陸軍師,118.75萬人;

9個內河水師,11.25萬人;

2個工兵師,2.5萬人;

6個工匠師,7.5萬人;

長夫,仆役,等等,78.4萬人;

各王的侍從,58.58萬人;

秘書,書記員,其他文職雇員,19.3526萬人;

各級軍官,12.1695萬人;

總計308.5021萬人。 

這份清單本來劃分了更多的細目,但總數還是一樣。它表明太平軍的陸軍和水軍共有130萬人。很難相信他們在任何時候能有這麽多人投入戰場。如果他們確實有這麽強大的軍力,那麽這場戰爭的結局對太平天國的領袖們而言無疑是可悲的評價。在清廷的官方報告中,動輒稱太平軍有幾萬人,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太平軍人數總是被誇大了。

在這個夏天,曾國藩把大營從宿鬆遷移到安徽南部的祁門。10月份,左宗棠抵達江西東北部的樂平。當時曾國藩的部隊分布如下:曾國藩本人在祁門;左宗棠在樂平;鮑超和張運蘭在安徽休寧;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指揮部隊圍攻安慶;一些小部隊駐守安慶-祁門-樂平一線以西的主要城市。但是,太平軍再次向西突進,攻克徽州和婺源,進入江西,很快出現在廣信江流域,威脅饒州。

左宗棠把他的部隊分解開來。在麵對敵軍時把5000名沒有打過仗的新兵分成兩部,是一個冒險的措施。11月11日,他派出1400人南下貴溪。這支分遣隊在貴溪周邊與太平軍3次交戰,把敵軍向東邊的浙江驅趕。太平軍沒有進入浙江,而是折向北邊的德興。貴溪分遣隊返回樂平,左宗棠向德興挺進,於12月14日攻克德興。太平軍逃往浙江。

另一支太平軍攻克了建德和東流的城鎮,跨入江西,攻克長江之畔的彭澤。於是太平軍出現在南昌以南,活動於鄱陽湖西岸和浮梁,並且攻擊圍攻安慶的湘軍,包圍了祁門的曾國藩。他們似乎同時出現在各處,而江西的太平軍由忠王和侍王指揮,他們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兩名主將。

左宗棠率部趕到景德鎮,於12月25日遭到攻擊。左宗棠將之擊退,並且攻占了鄰近的浮梁鎮。1861年1月4日,一支太平軍從西麵向左宗棠發起攻擊,同時攻打景德鎮和浮梁,又被左宗棠擊敗。曾國藩在祁門處境險惡,有幾個星期他所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從景德鎮到祁門的交通線暢通無阻,多少增援一下正在攻打建德的鮑超。

3月份,太平軍的壓力有所鬆緩,曾國藩於12日攻克休寧。侍王把注意力轉向左宗棠,於3月22日圍攻樂平。曾國藩派出一支部隊防守景德鎮,命令左宗棠移師饒州,因為太平軍在那裏占了優勢。4月8日,左宗棠在鄱陽湖附近擊敗太平軍,然後向樂平進軍。太平軍已經離開此地前往景德鎮,左宗棠剛到樂平,景德鎮就落到了太平軍手中。侍王接著南下樂平,但於4月14日遭到阻擊,返回景德鎮。

曾國藩於4月13日發起了對徽州的攻擊,但於21日被太平軍擊敗,被迫退回休寧。侍王把附近的所有兵力集結到景德鎮,向樂平進軍。左宗棠於4月17日在樂平與景德鎮之間將敵軍擊敗,但是太平軍得到增援,很快就把左宗棠包圍在樂平。他們決心於4月22日攻下樂平,未能成功,又於第二天發起強攻,結果被左宗棠擊潰,傷亡慘重。

與此同時,曾國藩派鮑超協助左宗棠。鮑超一舉拿下了景德鎮。太平軍丟了景德鎮,又在樂平遭到重創,士氣低落,開始向浙江大舉推進。曾國藩將大營遷到東流,而左宗棠則追逐敵軍,過了德興,直達廣信。

從安徽池州開來的另一支太平軍,現在突然掠過建德,威脅景德鎮。左宗棠火速回師迎擊,於6月14日抵達景德鎮。太平軍立刻返回安徽,左宗棠於6月26日收複建德。太平軍撤離徽州,開往浙江。安慶-徽州一線以南的安徽省境暫時肅清。左宗棠留下1000人駐守景德鎮,自己率領其餘部隊於1861年7月9日開抵婺源,此地扼住了通往江西的一條要道。他在婺源一直待到11月份。

左宗棠的第一輪征戰結束了。自從他於上一年10月抵達樂平,他招募的這支小部隊和太平軍交戰20多次,其中幾次交鋒在這場戰爭中屬於大型戰鬥。《年譜》作者說,他每戰必勝,隻是在序列戰中有一兩個環節小有失利。考慮到這是他的首次戰場經曆,考慮到他是一種並不特別有利於培養尚武精神的教育體製的產物,再將這輪征戰與10年內戰的作戰行動做一個比較,應該說他具有非常高的執行能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太平軍這次在江西炫耀武力,是為了達到迫使湘軍從安慶撤圍的目的。他們認為曾國藩會從安慶調集部隊協助左宗棠恢複江西的局勢。為此他們派出一支部隊攻擊安慶城下的曾國荃部,同時湧入江西,在同一時間攻擊曾國藩的每個據點,但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足夠的軍力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官軍被分隔在長江兩岸,而從一開始太平軍就握有主動權,所以太平軍完全可以在長江北岸集結主力,在曾國藩來得及增援他的弟弟之前擊潰圍攻安慶的湘軍。有時候,在戰爭中直奔目標是最有利的。

曾國藩讓他的弟弟照顧自己在安慶城下的作戰,他穩坐祁門,把他在長江南岸的部隊適度收縮在一起,盡可能爭取局部的勝利。如果要證明左宗棠如何在這些戰役中擔任了決定性的角色,或者他如何挽救了曾國藩,使他免於在祁門被捕,那就需要大篇的文字來論述。如果當初左宗棠率領他這支小部隊去了四川,曾國藩也許還是能夠挺下來,直到太平軍精疲力竭地離去。太平軍的這次奔襲,似乎並不比他們對江西的另幾次襲擊更加危險。太平軍的特點是不在一個遭到堅決抗擊的地點逗留,也決不會對一個單一的目標糾纏不休。

然而,如果說左宗棠確實在他的初次征戰中給戰爭指揮注入了某種特征,那麽直到現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他的小部隊顯示出很強的機動性,大大超過了官軍在10年內戰中的表現。這說明一支部隊的機動性在不小的程度上取決於指揮官。他有幾次寧願跟敵軍野戰,也不願在圍城中打防禦戰。他表現出強烈的攻擊精神,這是一種價值觀:不願等待攻擊,而要把握先發製人的主動權。

曾國藩的確不喜歡左宗棠的脾氣,但他不會容許個人的偏見妨礙他使用任何一個可以為鎮壓太平軍出力的人。他很願意承認左宗棠的功績。他不喜歡這個人,但他喜歡這個人的作為。他在給皇帝的奏章中給予左宗棠很高的評價,舉薦他升至更高的官位。

左宗棠在婺源期間遭到瘧疾的折磨。對將軍們而言,瘧疾是一種倒黴的疾病,它會持續地傷害頭腦和身體的靈敏度,妨礙他們指揮戰爭。

鹹豐皇帝於1861年8月20日在熱河駕崩,他在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後再也沒有返回京城。他在很少有人對左宗棠感興趣的時候就很器重這個人,而且當曾國藩第一次暗示要把左宗棠引進他的部隊時,他就爽快地同意了。

鹹豐皇帝去世後,由年幼的同治皇帝繼位,清廷內部為了爭奪攝政權發生了一場險惡的宮廷政變。於是在一段時間內,這個皇朝的生存依賴於長江沿岸一些忠臣的努力,那些在宮廷內肆意爭執的滿人根本就不在乎帝國的死活,也不打算拯救天子的式微。

9月30日,左宗棠的至交湖北巡撫胡林翼在武昌去世。他對左宗棠有20多年的知心和信任,在左宗棠孤立無援時為他挺身而出,保護他免遭侵害,並且以個人之力說服曾國藩讓他指揮一支部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左宗棠為胡林翼的去世所感到的悲哀。這對曾國藩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曾國藩多年來試圖壓過太平軍一頭,胡林翼一直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在組建部隊和籌集軍餉遇到巨大的苦難時,胡林翼是一座堅固的堡壘。沒有他早些年給予的援助,曾國藩很難留在戰場上。

隻有很少的幾個人能夠透過左宗棠的許多毛病看到他固有的美德,胡林翼就是其中之一。他稱左宗棠為“諸葛亮”,這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英雄之名,中國人把他用來作為衡量偉人的標準。左宗棠非常喜歡這個外號,而且很願意把自己想象為“當代諸葛亮”。在給好友的信上他會署上“亮白”。當左宗棠在湖南招募部隊時,胡林翼給郭意城寫過一封信,此人也是左宗棠的朋友和助手。他在此信中寫道:

季丈自募五六千人,自不可少,然事頗不易辦,人實不易知也。

來示言季丈用人不疑,有誤用之人不肯自承為誤,可歎哉!是為諸葛孔明之一蔽。鄙人今春不欲與季丈抬杠,恐傷其氣。實則應諫之事、應抬之杠均俟之異日也。然橫覽七十二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倘事經閱曆,必能日進無疆。十一日廷旨,欲以督辦四川軍務寄之。季公督辦四川,鄂、湘受福,潤可千裏;襄辦兩江,善良保全,氣類感通。蜀亂始生,吳亂已極,功效又大不同。林翼有私愛於季公,此事竟不能為房、杜矣。請覓之新亮,迅速函複為要。

胡林翼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一些有力的證據,說明他對“諸葛亮”的評價所言不虛。左宗棠在江西的征戰無疑給了胡林翼最大的滿足。

1861年9月5日,曾國荃攻克了安慶。曾國藩早就認為收複安慶是湘軍挺進南京的必要前提。現在他把大營移紮安慶,準備對太平天國的首都實行合圍。

11月初,左宗棠從婺源移師廣信,以防止太平軍從浙江殺進江西。他給曾國藩寫信,建議盡一切努力把太平軍攔截在江西以外,以便把江西作為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