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卦算出來八輩子(1) (2)

第七種情況:六爻一個都沒變,這時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凶。

看,隻有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才應該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凶。就現在這個例子來講,隻有觀卦當中有三個變爻,或者一個變爻都沒有的情況下,我們才應該用觀卦的卦辭,也就是方才的那個第一句“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來判斷吉凶。而現在的情況是,觀卦裏邊有一個變爻,所以我們要找到這個變爻的爻辭。

這個變爻是第四爻,是根陰爻,所以坐標就叫做“六四”。“六”表示屬性:陰爻;“四”表示位置:第四爻。這就找到了吧,是這句:“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這句下邊接著的那句“《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是《象》的內容,《象》是“十翼”之一,是戰國時期的人用來解釋《易經》的文字。

好了,這一次算卦的結果,就是得到了這一句話:“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一共九個字。

不要小看這九個字啊,這九個字涵蓋了小孩子陳完將來的一生,甚至還涵蓋了陳完的兒子、孫子、重孫子的命運啊!

那麽,“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如此重要的九個字,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觀國之光”,是不是看上去有點兒眼熟啊?

有人可能會問:“這是不是和‘觀光’有什麽聯係啊?”

不錯,“觀光”這個詞還真就是從這兒來的。從字麵上直譯,“觀國之光”意思是“觀看國家的風光”。

這就要談談當時的風俗了:一國的使者到另一國出訪,接待人員會帶他四處轉轉,觀光一下。如果使者是按照正確路線觀光的話,他就會看到景色都是紅光亮,人民都是高大全,這一切都折射出該國領導的偉光正。所以,觀光是一種政治行為,有身份的人才能出國觀光呢,聯係到卦象上,“觀國之光”應該就預示著小陳完將來會成為一個有資格、有身份出國觀光的人物。

“利用賓於王”,別把“用”字往前靠,讀成“利用”,這裏的“用”是“於”的意思,全句連下來就是“利於做君王的賓客”。這和“觀國之光”好像說的是同一件事,既然出國觀光,自然是做外國君王的賓客了。

歸納一下,小陳完未來的命運是:會是個有身份的人,極有可能成為大使或者外交官。

下麵再用不看卦爻辭的方法推演一遍。

先看是不是“得中”。觀卦第四爻,嗯,既不是第二爻,也不是第五爻,所以“不得中”,不太好。

再看看是不是“得位”。觀卦第四爻,陰爻居陰位,“得位”,不錯。

再看看“乘”與“承”的關係。觀卦第四爻,頭頂上是根陽爻,腳底下是根陰爻。頭頂上的陽爻“乘”著自己這根陰爻,屬於“陽乘陰”的關係,合情合理,不錯。腳底下被自己乘著的是根陰爻,“陰乘陰”,不好不壞。

最後結合以上幾點,綜合來看,小陳完的命運應該是“中上”水平——這種算法隻能算到這種程度,可算不出來什麽將來做外交官那類具體的事情。

現在該來對照一下了,我們算的這卦和周太史算的有什麽出入沒有。

周太史用的《周易》(這裏是隻用《周易》狹義的意思,指的是《易經》,不包括《易傳》)版本和我們的一樣,他一開始得出來的結論也和我們一樣。他說:“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看,一個字不差。可他老人家接下來推出來的結論可就比我們厲害多了,他說:“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

所謂“代陳有國”,這話可說得夠猛,意思是說小陳完將來會取代陳氏掌握一國之政。我估計陳厲公聽到這話恐怕得覺得肝顫:難道這小孩子將來要推翻他老爸我嗎?

還好,周太史先用了一個不確定語氣“代陳有國‘乎’”,接下來又趕緊寬慰了陳厲公,說小陳完將來擁有一國之政,不在陳國,而在外國,而且當政的也不是陳完本人,而是陳完的子孫後代。

周太史說得也太神了吧,同樣是看這個“觀之否”,方才我們怎麽就沒看出這麽多內容呢?咱們看看周太史是怎麽解釋的。

周太史先解釋這句“觀國之光”,他說:“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光,也就是“觀國之光”的“光”,它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呢?周太史不把“光”當做“風光”來解釋,他認為“光”就是太陽光、月光、星光那樣的,是“遠而自他有耀者也”,也就是說,是來自於遠方的某個發光體的光線。

然後,周太史又解釋另外幾個卦象的象征意義。坤,象征著土;巽,象征著風;乾,象征著天。有人可能會問:怎麽憑空又多出來這麽幾個卦呀?這可不是憑空多出來的,前邊講過,一個六爻構成的卦可以分為上下兩個三爻卦,所以,觀卦可以分為下邊一個坤卦和上邊一個巽卦,否卦也可以分為下邊一個坤卦和上邊一個乾卦。這在有些版本的《周易》裏會寫作:觀,坤下巽上;否,坤下乾上。

如果用象征物來替換一下,那就是:觀卦,土在下,風在上;否卦,土在下,天在上。

先看觀卦,現在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使勁想象這個場景:下邊是土,上邊是風,你能從中聯想到什麽?

我先想幾個。

聯想之一:我在掃院子,把土掃在了一堆,正要找簸箕來撮,突然刮起一陣風……完了,我剛才白忙了,還得重新打掃。

聯想之二:一片黃土,沒有草,沒有樹,也沒有河流,一陣狂風吹來,把土刮上了天。土跟著風在天上飛呀飛,突然看到一座城市,很是繁榮。土和風商量說:“兄弟,我看這兒不錯,你給踩一腳,我就在這兒下了。”

風一踩刹車,幾百萬噸黃土就傾瀉到北京城了,北京人管這叫“沙塵暴”。再看天上,也許是為了紀念張國榮,所以“風繼續吹,不忍遠離”,還一路吆喝著:“清河,小營,回龍觀,兩塊兩塊……”

可人家周太史不是這麽聯想的。周太史說:“風在天上吹,土在地上堆,這是什麽?這是山。”原文是:“風為天於土上,山也。”也可以解釋成:“觀卦上邊的那個巽卦變成了否卦上邊的乾卦,巽卦為風,乾卦為天,所以是風變為天;觀卦下邊的坤卦不變,觀卦和否卦下邊都是坤卦。結合起來看,就是上邊的風變為天,下邊還是土,這是什麽?這是山。”

不管兩種解釋的哪一種,我們是不是很難看出來為什麽搞出來個“山”,我反正絞盡腦汁也聯想不出“山”的意象來。

這個“山”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如果不是周太史的想象力過於豐富或者《左傳》記載有誤的話,那麽,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周太史在這裏用到了“互體”。

雖然沒有幾個《周易》專家認為“互體”是可靠的,或者說是確實存在的,但在這個案例當中,如果不引進“互體”的概念,恐怕很難解釋出來周太史為什麽會搞了個“山”出來。

所謂“互體”,就是說卦中有卦,在一個六爻構成的卦裏,我們已經知道,下三爻構成內卦,上三爻構成外卦,然而,二、三、四爻還會構成一個“互體”的內卦,三、四、五爻還會構成一個“互體”的外卦。在觀卦當中,三、四、五爻所構成的“互體”卦就是一個艮卦,而艮卦一般是象征山的。周太史所謂的“山”,就是來自於這個艮卦。

有了這個“山”了,周太史下邊就說:“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所謂“有山之材”,是說山上物產豐富:山是個好地方,有山林,也有礦藏。既然有了這麽多山上的物產,“而照之以天光”,這就把“光”給聯係上了,是說天上的光芒照耀著山裏的豐富物產。“於是乎居土上”,這話很讓人費解,從字麵看就是接著上文說“於是就居住在土地上”,嗯,總好像講不太通似的。想來整句話大致的意思是:山上有豐富的物產,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周太史從這三點再推出一個結論說:“這就叫‘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費解是不是?

“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這句話我在前邊已經作了解釋,如果用我前麵的解釋,卻和周太史的這番話調和不到一起。如果硬往一塊兒捏,那周太史的話就應該是這樣的:“山上有豐富的物產,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爻辭才說:‘出國觀光,適合做國君的貴賓。’”——這裏有個矛盾,是在對“光”字的解釋上,這個“光”,到底是一國的風光呢,還是日光和月光?而且,周太史的這句話的因果關係也不很明確:因為“山上有豐富的物產,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出國觀光,適合做國君的貴賓”。這個“因為”和“所以”之間怎麽看怎麽都沒有因果關係啊!

還有一個文字上的小問題:這裏的“利用賓於王”可能是傳抄的時候多出來的,周太史這幾句話隻是解釋“觀國之光”的,下麵才接著解釋“利用賓於王”。不過這倒無關大局,我們接著往下看。

周太史說:“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於王。’”——這會兒才解釋“利用賓於王”。

什麽叫“庭實旅百”?那時候外交訪問,到人家的宮廷之後要把禮物陳列在庭院當中,這就叫“庭實”;“旅”的意思是“陳列”,“百”是形容東西很多。

“奉之以玉帛”,這是說“庭實”都是一些好玩意,比如玉呀、帛呀這些值錢的東西。這裏又體現著卦的象征意義:乾卦已經在前邊象征過天了,現在又被用來象征金玉;坤卦也已經在前邊象征過土了,現在又被用來象征帛。這些象征內容在“十翼”的《說卦》裏是有詳細記載的。而且,正如我前邊所說的,隻要你把握住卦的象征原則,宇宙萬物全可以在八個卦裏找到對應的象征表現。

“天地之美具焉”,這是說外交活動送的禮物又豐富又值錢,什麽好東西都有了。

於是,最後得出結論是:“適合做君王的貴賓。”嗯,這個因果關係倒是講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