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複
第10章辨陰陽易差後勞複
病脈證並治
(第392條~第398條)392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燒褌散】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
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服。
講解:傷寒熱病後,男女同床,女病易男,曰陰易,男病易女,曰陽易。此說無甚根據,臨床亦未曾見。腎氣傷,體內停濕而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可有二因:一者停水,二者瘀血,就本條觀之,當為前者,少腹裏急而牽引陰中拘攣;腎虛虛熱衝於上,而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以燒褌散主之,更近怪誕,應予揚棄。
393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碁子五六枚。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炙)三枚,梔子(擘)十四個,香豉(綿裹)一升。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碁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梔子大黃湯】
梔子(擘)十四個,大黃(如博碁子大)五六枚,枳實五枚,豉一升。
煎服法同上方。
講解:大病差後症狀可有複發,由勞而複者稱“勞複”,由食而複者稱“食複”,由房勞而複者稱“房勞複”。勞複而發煩熱,梔子豉湯主之,兼有脹滿,則加枳實,兼有宿食而為“食複”,可於枳實梔子豉湯中再加大黃。方後言加大黃如博碁子大五六枚,為約略之詞,臨床可加大黃6克左右。本方亦為梔子豉湯加減,方後注未言吐,說明太陽篇中吐者為後人妄加。
394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講解:傷寒差後,不善攝生,複而發熱,其病無明顯表裏虛實之征,但以小柴胡湯和解之即可。脈浮為外感,以汗解之。脈沉為在裏,恐有食複之因,可以下解之,多用大柴胡湯,不用承氣湯類。
395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鹹)、栝蔞根各等分。
右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講解:《金匱要略》提到腰以上腫可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大病差後,代謝機能未恢複正常,小便排泄障礙,則多為腰以下腫,以牡蠣澤瀉散利其小便。
方中栝蔞牡蠣散滋陰解熱,餘四味均是利尿藥,而蜀漆、商陸根均有毒性,莫如換為五苓散、防己茯苓湯為當。
396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講解:大病差後,胃虛有寒,飲停則喜唾,當以理中丸溫胃化飲。
本證與吳茱萸湯證皆可見胃虛飲停而喜唾,但吳茱萸湯證飲停更重,除喜唾外,還可出現頭暈、頭痛等偏上症狀,而理中丸證則可出現腹痛、下利等偏下症狀。
397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洗)半升,麥門冬(去心)一升,人參二兩,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傷寒病差後,胃氣尚弱,故體虛瘦弱而短氣,由於素體陽亢或過服溫藥而生火,古人認為“壯火食氣”,短氣一症可有火而起,胃虛有熱,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本方由麥門冬湯演化而來,另加石膏、竹葉。方中石膏去熱,竹葉、半夏下氣止逆,人參、甘草、粳米健胃,麥門冬甘寒益胃生津,臨床可用於大病差後而複發熱之證。
398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講解:此條言大病差後護理。病人差後,脈如常人,但日晡所微煩,歸於陽明,胃有小恙而無大患,因病新愈,家人供給美食,而胃氣未複,不能消化,故爾微煩,當減少飲食則愈。
附:關於方證之辨仲景論中貫穿“六經—八綱—方證”辨證體係。辨方證是仲景辨證中最重要、最具體、最終末的階段,即辨證的尖端。方證即方劑的適應證。論中常常提到桂枝湯證、柴胡湯證、白虎湯證、承氣湯證,後世注家多未曾留意於此,而陳修園首先注意到這一問題,稱其為仲景書中“最大眼目”,即最大著眼處,在此對桂枝湯方證與柴胡湯方證做一類解。
一、桂枝湯證
太陽表證,證分兩係:一為自汗出,桂枝湯主之,一為傷寒惡寒,麻黃湯主之。隨證候出入,方劑變化層出。桂枝湯為太陽病的發汗解熱劑,但以藥味偏於甘溫,而有益胃滋液之功,用於津液不足之表虛證。若是體液充盈之表實證或裏熱證,不可與之。其適應證可歸納為以下六點。①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而脈浮弱者;②病常自汗出,或時發熱汗出者;③發汗或吐、下而表證未解、裏虛未顯者;④陽明病脈遲、雖汗出多、而微惡寒、表未解者;⑤病下利、脈浮弱,表裏並病者;⑥霍亂吐利止,表未解而身疼不休者。
桂枝加桂湯:論中僅有一條。奔豚病為一種發作性的神經症,其病原因很多,若燒針誤汗,大汗出而表不解,致氣上衝者,桂枝加桂湯主之;若氣挾水上衝者,苓桂棗甘湯主之;若挾熱而為少陽病者,奔豚湯主之。萬不可一見奔豚,便用桂枝加桂湯,本方用治桂枝湯證而氣上衝劇甚者。
桂枝加芍藥湯:列於太陰篇中,而實非太陰病證。其腹滿非太陰之虛滿,其疼痛非太陰之寒痛,為服瀉藥誤治後,肌肉不和,腹部肌肉拘攣,未完全陷入裏證,故加芍藥以和肌肉止痙痛。仲景恐後人誤以之為太陰病,故雲“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以證其非裏陰之太陰病。
二、柴胡湯類
柴胡劑,《傷寒論》中計有八首,大都為小柴胡湯加減方和合方,現僅討論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及四逆散四方。
1小柴胡湯是柴胡劑之基礎,以柴胡為主藥。《神農本草經》言其“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即治療胸腹腔間、腸胃中結氣積聚,有形無形,往來寒熱,去腐生新,為疏氣行滯解熱藥。小柴胡湯以此為主,佐以黃芩,苦寒除熱解煩,小半夏湯下氣祛水氣而止嘔,人參、炙草、大棗健胃生津,一防邪入,二助正氣驅邪外出。本方可以用治:①“胸脅苦滿、往來寒熱、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四大主症及“心下悸、咳、小便不利、渴、脅下痞硬”等諸多或然客症;②太陽病,脈浮細、嗜臥而胸滿脅痛者;③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痛、手足溫而渴者;④婦人熱入血室,往來寒熱、經來適斷、胸脅苦滿者;⑤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⑥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⑦嘔而發熱者;⑧諸黃腹痛而嘔者;⑨新產婦人昏迷而痙者。
加減方:
小柴胡加石膏湯:石膏用量40~100克,本方可以治療:①感冒、流感及一般傳染病,二三日後,表證已去,口幹舌燥,頭痛如裂,高熱不退者;②腮腺、乳腺等各種腺體炎症而未化膿者;③小兒肺炎現胸脅滿,嘔逆不食者。
小柴胡加芍藥湯:芍藥用量12~18克,用於小柴胡湯證而見腹中急痛:①腹痛下利而見柴胡證者;②小兒痢疾,腹痛而嘔者。
小柴胡加桔梗湯:桔梗用量9克,可用治扁桃體發炎而見柴胡證者。
小柴胡加吳茱萸湯:吳茱萸用量9~12克,用治頭暈、頭痛,嘔惡特甚而見柴胡證者。
小柴胡加橘皮湯:橘皮用量20~30克,可下氣鎮咳進食,用治小柴胡湯證而見噦逆、咳、不欲食等症,常用於小兒幹咳無痰,如百日咳。
合方:二方相合,藥味相同者取其量大者,藥味不同直接加入即可。
與葛根湯合方:小柴胡湯證兼見喘、頭項強痛,表證未解之候,雖少陽不可汗、下,但證候相合,方劑相應,則無虞也。用之:①重感冒或流感,表證、半表半裏證同見者;②感冒後喘作而見柴胡證者。
與小陷胸湯合方:用治小柴胡湯證兼見胸滿悶、心下痞塞而痰多,常用治肺結核。若兼虛熱,加用黃連解毒湯,咯血加入三黃瀉心湯。
2大柴胡湯為小柴胡湯去參、草而加枳實、芍藥、大黃。少陽病波及於裏,隻熱而不實者,小柴胡加石膏湯主之;如已成實者,大柴胡湯主之。大柴胡湯亦是柴胡證,但增加“心下急”一症,即心下憋悶痞塞,甚至於心下硬滿脹痛,為裏實表現,裏既實再用參草補益,無異於閉門留寇,當去之而加入枳實、大黃逐實消脹,芍藥和裏緩急。
加減方:
大柴胡加石膏湯:裏既實而又有熱,一般為小柴胡加石膏湯證上再見舌苔黃、大便幹,即用本方。
大柴胡加芒硝湯:即大柴胡湯與調胃承氣湯合方,為柴胡湯證又見發潮熱、譫語、大便幹等症狀。
大柴胡加橘皮湯:大柴胡湯證而內有宿食者,單以瀉下法難收良效,加入橘皮,可下宿食消脹滿。
合方
與葛根湯合方:即在小柴胡湯與葛根湯合方基礎上又見舌苔黃、大便幹、腹中疼痛等症狀,本方治療兼顧表證、半表半裏證、裏證,哮喘病多見此證。
與桃核承氣湯合方:既可去實熱,又可破瘀血,此證多可發生精神症狀。
與桂枝茯苓丸合方:和上方相比,本方無芒硝,亦無譫語、大便極幹等症狀,可以治療心係、腦係疾病。
與大黃牡丹皮湯合方:本方可用於消癰腫,用治闌尾炎而見嘔惡、胸脅滿痛、不欲飲食症狀,亦可治療胰腺炎、膽囊炎等。
與茵陳蒿湯合方:可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
3柴胡桂枝幹薑湯本方證不嘔而不用生薑,口渴、小便不利、裏微結而加入栝蔞牡蠣散,心悸、氣上衝、肩背痛而加桂枝、甘草,病程較長而加強壯藥幹薑。臨床很多低熱不退可見此證,亦可與當歸芍藥散合用治療慢性肝炎。
4四逆散本方在論中僅見一條,且與臨床應用不甚相符。論中言“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因有四肢厥逆而被列入少陰篇,但方中柴胡、枳實、芍藥、甘草無一治虛,故可知此處厥逆為熱結於胸脅,阻礙氣血流通所致,為熱厥而非寒厥。臨床上多以文中所提或然症多見。
加減方四逆加龍骨牡蠣湯:於方中加入龍骨、牡蠣各12克,龍骨、牡蠣用於治療胸腹悸動,人發驚恐等症狀,本方可以調暢肝氣、疏解神經而治**。
合方與桂枝茯苓丸合方:兩方相合,十分類似後世王清任“血府逐瘀湯”,可治瘀血證。
與當歸芍藥散合方:本方加用生薏苡仁用治慢性闌尾炎脅下及腹中脹痛者,前文提到柴胡桂枝幹薑湯用治肝炎便略幹者,而本方可用於肝炎便微溏者,若不欲食而呃逆,還可合用《外台》茯苓飲。
下篇
講解《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方論序(原序)
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於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於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並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家耳。嚐以對方證對者,施之於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校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於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於檢用也。又采散在諸家之方,附於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於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複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臣奇嚐讀《魏誌·華佗傳》雲:“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再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聖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大哉炎農聖法,屬我盛旦,恭維主上丕承大統,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太子右讚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