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內科 (10)

第2章內科(10)

【組成與用法】生地黃、熟地黃、山藥各15~30克,龜甲、甘草各15~60克,黨參9~15克,黃連、黃柏各3~9克,羚羊角1~2克(另煎,兌入)。每日服1劑,每劑煎4~6次,取500~2000毫升藥汁,一晝夜分4~6次服完。病情穩定後,可每日服甘草粉2次,每次3克,連服1~3個月。

【辨證加減】口渴甚者加石斛、葛根、鮮蘆根等;尿頻明顯者加枸杞子、五味子、桑螵蛸等;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生大黃等;納差者加玉竹、山楂等。

【方解】尿崩症是由於下丘腦神經垂體功能減退而致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臨床表現主要是多尿,強烈的口渴等,屬於中醫學的“消渴”範圍。在治療上須采用育陰清熱、補脾攝津之法,以恢複體內水液的正常輸布與調節,使多飲多尿等症得以消除或減輕。方中生地黃、熟地黃滋陰養血,山藥補脾,黨參補氣,黃連、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龜甲補腎壯陽,現代醫學證明龜甲含有大量的鈣離子,鈣離子是人體多種酶的激活劑,故龜甲之效可能與其含有豐富的鈣離子激活了下丘腦的某種釋放因子的輔酶有關。甘草中的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其鹽類具有顯著的抗利尿作用。羚羊角涼肝清心,息風鎮驚,有調節中樞神經功能之效,並對恢複神經垂體功能的減退似有一定作用。

【注意事項】本方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期間須辨證加減藥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治療效果,尿崩症需與糖尿病相鑒別。

【典型病例】郭某,男,34歲。因口渴多飲,尿次頻數3年餘,曾在上海等醫院診治,診為垂體性尿崩症。服用育陰攝尿湯3個月,痊愈。至今已15年,未再複發,並恢複日常工作。(處方來源:安徽中醫學院範仁忠)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其發病機製主要是由於胰島分泌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糖代謝的紊亂,使血糖過高,出現糖尿,進而又可導致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臨床表現為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中醫屬“消渴病”範疇。

方一

【方名與主治】愈消散,主治糖尿病。

【組成與用法】地骨皮30克,荔枝核、威靈仙、薑黃、牛蒡子各10克,鬼箭羽45克,桔梗15克。上藥加水煎成湯劑,過濾去渣,待用。每日1劑,分2次口服。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藥,原服用降糖西藥者繼續服用,待血糖降至8.3mmol/L時,逐漸減少西藥用量。

【辨證加減】口渴甚加天花粉、沙參;多食加大地骨皮用量;多汗加黃芪、牡蠣;夾濕加蒼術;腎虛症狀明顯者加山藥、仙茅、淫羊藿,夾瘀者加紅花、丹參;失眠者加龍骨、酸棗仁;肢體麻木者加丹參、赤芍。

【方解】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本方中地骨皮功在清熱涼血,退虛熱,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品能使家兔的血糖降低;荔枝核辛溫,具有行氣散寒之功;鬼箭羽性寒味苦,有破血通經之效;桔梗辛散苦泄,善能宣通肺氣,祛痰排膿;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其對小白鼠、大白鼠和豚鼠有明顯的抗利尿作用;薑黃為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之品;牛蒡子辛苦而寒,其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解熱毒。諸藥相伍,共奏清熱涼血,祛風除濕,破血通經的功用。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要求患者控製飲食,忌惱怒、勞累及辛辣食物。

【典型病例】葉某,女,49歲,患糖尿病2年,服用格列本脲(優降糖),苯乙雙胍(降糖靈),病情不穩定,口渴欲飲,消穀善饑,乏力多汗,舌紅、苔白少津,脈沉細。化驗:空腹血糖11.8mmol/L,尿糖(++++),證屬肺胃蘊熱,氣陰不足,擬清熱,益腎,生津法。以愈消散加黃芪30克,生牡蠣20克,蒼術10克。服用15劑後口渴、饑餓、多汗均減輕。複診:去牡蠣、蒼術,加丹參15克,酸棗仁15克,繼服20劑,乏力感消失,口渴明顯好轉,空腹血糖7.3mmol/L,繼續觀察1年,血糖低於7.8mmol/L。(處方來源:北京市朝陽區紅十字會醫院武文英)

方二

【方名與主治】溫腎化瘀湯,主治糖尿病。

【組成與用法】鹿角霜30~50克,生地黃、熟地黃各20克,枸杞子、鱉甲(先煎)各15克,生黃芪、丹參各30克,蒼術、川芎、桃仁各10克。上藥混合,加水煎成湯劑,過濾去渣,待用。每日1劑,分2~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方解】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之範疇,臨床以多飲、多食、多尿為特征。本病因有飲食不節,多食酒辣肥膩煎炸之物,壅滯中焦,脾胃不能運化,釀成內熱,蘊結化燥,燥熱耗傷陰液,不能滋潤肺腎而發消渴者;亦有因精神因素,氣鬱化火,灼爍津液,以致陰虛火旺而成消渴者。結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多有輕度的腎陽不足表現,故采用溫腎化瘀法治之。方中鹿角霜為主藥,功在溫補肝腎,強筋骨,活血消腫,具備溫腎和活血兩大功效;生地黃清熱涼血,生津;熟地黃補血滋陰;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生地黃、熟地黃均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枸杞子性味甘平,柔潤多液,是一味補養肝、腎的佳品。古代文獻記載,本品治消渴僅單味蒸熟嚼食亦有一定的療效。鱉甲滋陰潛陽,散結消痞;生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與生地黃、枸杞子等滋陰配伍治療消渴效果更顯;蒼術苦溫性燥,辛香發散,功在燥濕健脾,祛風濕。丹參活血祛瘀,涼血,養血安神,動物實驗證明,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並能降低血壓、血糖,又有鎮靜作用;川芎活血祛瘀,祛風行氣。桃仁活血祛瘀。諸藥相伍,共奏滋陰潛陽,活血祛瘀,溫腎陽,降血糖之功效。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酒及腥辣易發之物。忌糖及高脂肪食物,並定期複查血糖。

【療效】經臨床驗證,89例患者治療後,顯效62例,好轉24例,無效3例。(處方來源:遼寧省錦州)

方三

【方名與主治】消渴湯,主治糖尿病。

【組成與用法】澤瀉、玉竹、沙苑子各12克,山藥、桑白皮、枸杞子各15克,玉米須9克。兒童酌減,諸藥混合,加水煎成湯劑。每日1劑,分2次口服,7劑為1個療程。

【方解】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病範疇,早在《內經》就有記載。臨床主要表現為陰虛和燥熱兩個方麵,以多飲、多食、多尿“三多”症為主,伴有乏力、嘔吐、腹痛等。治療上,上消重在治肺,中消重在治脾胃,下消重在治腎,而肺、脾、腎三者之間關係極為密切,往往相互影響,因而應當有所兼顧,不能截然分開。本方中采用澤瀉利水滲濕,泄熱;玉竹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山藥補脾胃,益肺腎;桑白皮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沙苑子、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枸杞子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玉米須利水消腫,藥理研究認為,玉米須有利尿,降血壓,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因子Ⅱ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潤肺養胃,補脾益腎,利水滲濕之功效。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食生冷辣及蘿卜、羊肉。

【典型病例】張某,男,69歲。患者口渴多飲、多尿已6年,每日飲水4000毫升以上。曾經某醫院治療無效。尿糖陽性,神疲體乏,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數。給予消渴湯14劑,諸症霍然,尿檢正常,隨訪1年無複發,遂愈。(處方來源:浙江杭州向伯茂)

痛風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屬中醫“痹證”之範疇。

方一

【方名與主治】降酸祛痛煎,主治痛風。

【組成與用法】萆薢、白術各20克,土茯苓50克,豬苓、滑石各15克,川牛膝、瞿麥、萹蓄、車前子、製大黃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上藥混合加水煎成湯劑。每日1劑,分2次口服,20天為1個療程,一般進行3個療程。

【辨證加減】急性期關節紅腫熱痛者加生石膏、製蒼術各10克,生知母、黃柏各15克;慢性期關節畸形僵硬,有痛風石者加桃仁15克,紅花、穿山甲(代)、當歸各10克,蜣螂6克,去車前子、白術;體虛者加黨參、黃芪各20克;伴尿路結石者加石韋、金錢草各20克。

【方解】痛風原因未明,一般認為係一種先天性代謝失調,與遺傳有關,也有認為係過敏體質的問題。臨床發現大多數患者為平時嗜酒及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膏粱厚味易化生痰濕,留滯於脾、胃經絡。當濕邪隨經絡流注於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之隱白、解溪兩穴後,鬱久化熱,故首先導致趾和第二趾蹠趾關節疼痛、紅腫等症狀。由於脾胃運化失調,血尿酸排泄不利,致濃度增高。故治宜運脾滲濕,降酸祛痛。本方中萆薢性平味苦,具有利濕濁,祛風濕之功;白術補脾燥濕,又能利水;土茯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通絡之效;豬苓是一味淡滲利濕之品;滑石甘淡性寒,滑利清降,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川牛膝為活血祛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之佳品;瞿麥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萹蓄功在清熱利水通淋;車前子甘寒滑利,性專降瀉,有通利小便,滲濕瀉熱,清肝明目的作用;製大黃清化濕熱、行瘀通經;桂枝善能溫通經脈;生薏苡仁利水滲濕、除痹之力較甚。全方采用運脾滲濕之藥,促進腎髒排泄尿鹽類,溶解組織中沉澱的尿酸鹽和組織核蛋白代謝,同時通過運脾滲濕達到脾胃運化正常,濕邪不能內生,則病自愈之目的。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必須少攝入含嘌呤蛋白量多的食物,如動物的肝髒、腎髒、脾髒,沙丁魚等;多飲開水,促進尿酸的排泄。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58例,痊愈52例,好轉4例。(處方來源:浙江省嘉善縣第一醫院陳進義等)

方二

【方名與主治】除痛消風丸,主治痛風。

【組成與用法】秦艽、黃精、丹參、萆薢各60克,蒼術、絡石藤、威靈仙各20克,土茯苓、金銀花各30克,製、製沒藥各10克。將上藥研成極細末,過篩,製成片劑,每片重0.3克,裝瓶備用。每次5~10片,每日3次,飯後白開水送服,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方解】痛風始見於《丹溪心法》及《景嶽全書》。屬“痹證”之範疇。但該病與風濕有別,依據臨床表現其主要病機是脾虛失運,濕濁內停,經絡阻滯。方中秦艽性平味苦辛,具有祛風濕,治痹痛之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秦艽中所含的生物堿甲對動物甲醛性或蛋白性關節炎有消炎作用,其藥理作用是通過神經係統間接刺激腦垂體,使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有一定的抗組胺和抗過敏性休克的作用;黃精性味甘平,有補脾潤肺之功;丹參性微寒,味苦,為活血祛瘀,涼血安神之佳品。動物實驗證明,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並能降低血壓,降血糖,又有鎮靜作用;蒼術不但能溫燥除濕,又能辛散祛風,散除在經絡肢體的風濕之邪,對寒濕偏重的痹痛尤為適宜;土茯苓有清利濕熱之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製、製沒藥二味具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絡石藤能祛風通絡,涼血消癰;威靈仙性味辛溫,功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是治療風濕痹痛的常用藥物。全方合用具有健脾利濕,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以達到除痛消風之目的。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多飲開水,節製飲食,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如動物的肝髒、腎髒、腦、魚子、蟹黃、豆類等)。避免精神刺激、受涼或過度疲勞等,急性期需要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