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合理運動勝吃藥 (1)

機器長久不用會生鏽,孩子要是不常運動,身體可能會出問題。科學而合理的體育運動可以使孩子的小體格壯壯的,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正是“運動運動,病魔難碰”。根據孩子的體質和生物節律,為孩子選擇最佳的運動項目,這也是使孩子不生病的秘密之一。

1.預防損傷莫大意,急救技巧須掌握

運動損傷後的急救技巧是做家長所必須要知道的,如果不知道孩子在損傷後如何施救,那麽,要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將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痛苦。

兒童由於骨骼發育還不太成熟,在運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損傷,而此時,家長如果知道如何為孩子急救,將會為孩子減少許多痛苦。隻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家長缺乏這方麵的知識,常常使孩子因一些小小的意外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傷痛。我在醫院也看到不少缺乏急救常識的家長,他們在孩子受到意外損傷的時候,因不知如何施救,而使得孩子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為孩子帶來了更大的痛苦。

因此,對於孩子常見的意外損傷,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這方麵的常識。

擦傷:主要是指孩子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果擦傷部位較淺,隻需塗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麵較髒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後再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鍾,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家長切忌搓揉及熱敷。

扭傷:由於關節部位突然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外麵的韌帶及肌腱所致。多發生在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傷。可讓患者仰臥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2)關節扭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2~3天後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煮熱後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鍾。

脫臼:脫臼多發生在肘關節、肩關節。脫臼發生後,症狀表現為,脫臼部位不敢動,不能上舉,不敢取東西。一旦發生肘關節脫臼,家長可以按下麵的方法複位:讓孩子正坐,與家長相對,以右手為例,家長左手拇指放在橈骨外側處,右手握手腕上部,並慢慢地將前臂旋後,稍用力可感到消脫聲音,即已複位。

骨折: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於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做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用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彎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平臥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幹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使身體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臥,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其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一般來說,對付兒童常見運動損傷的方法是“冷敷”和“熱攻”,中西醫結合,而且一定要注意治療時機。

冷敷:就是冷凍療法,利用比人體溫度低的冷水、冰塊等刺激患處進行初期治療,有止血、退熱、鎮痛、麻醉和消腫的作用。方法是將毛巾浸透冷水後放在傷部,2分鍾左右換一次;或者將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在遭到挫傷、關節韌帶扭傷、早期肌肉拉傷等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時,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製感覺神經,緩解症狀。

受傷後24~48小時以內,采用這一方法比較有效,但超出這一時間,就應該采取熱攻的治療方法。

熱攻:就是通過熱療,促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腫、散淤、解疼、鎮痛、減少粘連和促進損傷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將毛巾浸透熱水或熱醋後放於傷部,每次敷30分鍾左右。熱攻法適用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中期、後期和慢性損傷。

“冷敷”“熱攻”能夠較好地對付早期運動損傷。但對於一些舊傷,就需要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才能更好地祛除病根。這些方法包括中醫藥物療法和西醫手術治療。

中醫藥物療法主要是利用各種草藥的不同藥理藥性,通過外敷,實現退熱、消腫、止痛、舒筋、續斷生新的功效。一般來說,服用雲南白藥、跌打丸、七厘散、三七片、傷痛寧片等中成藥,可以起到活血散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另外,西醫各種藥水對皮膚損傷有比較明顯的殺菌消毒作用,常用的外用藥有2%紅汞溶液,1%龍膽紫溶液,2%碘酊,消炎粉及各種消炎藥膏,如土黴素軟膏、四環素軟膏等。內服的鎮痛藥種類也很多,如複方阿司匹林片、安乃近片及各種止痛片。

家庭緊急止血法:止血是指發生出血後製止血液繼續從血管往外流的方法,是搶救和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是外傷出血的話,可以用指壓止血法,適用於動脈損傷出血。方法是以手指壓迫傷口近心側的動脈幹,使動脈血流受阻而達到止血,根據出血部位選擇指壓的位置。

頭部、麵部出血,傷口小時,壓迫傷口兩側即可止血;傷口較大時,可在耳屏前壓迫顳淺動脈。口、鼻、麵頰部出血,可在下頜骨水平位置距下頜角約3厘米的凹陷處壓迫頜外動脈。

大腿或小腿出血,可在腹股溝卵圓窩處壓迫股動脈。股動脈較粗,血流量大,常需兩手同時進行壓迫。

指甲縫破裂出血,可用蜂蜜兌一半溫開水,攪勻,每天抹幾次,就可逐漸治愈。如果因外傷引起甲床下出血,血液未流出,使甲床根部隆起,疼痛難忍不能入睡時,可在接近指甲根部用燒紅的縫衣針紮一小孔,將積血排出,消毒後加壓包紮指甲。

對於靜脈出血和小動脈出血,可用數層無菌紗布或裹傷包在覆蓋傷口之後,再用繃帶進行加壓包紮。

動脈出血時,指壓法雖然能迅速達到止血或減少出血的效果,但僅僅是暫時性止血,必須盡快將患兒送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運動使人健康是大家都熟知的道理,但對於骨骼沒有完全發育好的孩子來說,一些活動是他們不宜過早和過量參加的。比如長跑,對人體各關節的衝擊力度很高。孩子經常長跑鍛煉,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另外,兒童長時間超負荷運動,還有可能損傷其大腦機能。還有就是扳手腕,由於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較差,扳手腕容易發生扭傷。

答疑錄

水流問:

請問有沒有止血的驗方?

張醫生答:

一切損傷止血生肌。用鹽藏楊梅含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凡遇破傷,以小塊研末敷塗,效果很好。

止血生肌(治刀斧傷)。晚蠶蛾炒為末,敷塗傷處。

鬆花: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

紫檀:止血、止痛、療淋、敷刀傷。

2.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

在運動訓練學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疲勞不能消除的訓練是危險的。”這就是說,體質的增強是在體能恢複中實現的,而體能恢複很大程度上要靠合理的營養補充。

兒童在運動過程中,消耗掉不少能量。而對於某些家長來說,他們有兩個誤區,一個是認為隻要給孩子吃得好,就能夠把消耗的能量補充回來;有的家長對兒童運動後的營養補充不太重視,甚至還認為補不補無所謂。其實,這都是錯誤的。

運動的時候,孩子在消耗能量的同時,其他營養素需要量也相應增加。而且,運動會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讓他們吸收鈣、鐵等礦物質的能力更強,骨骼密度比同齡人高;運動也會提高孩子分解脂肪的功能,讓他們胃口良好,因此,這個時候補充營養也不會使孩子發胖。

首先,要給孩子補水。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大量的水分經由汗水流失,脫水會影響運動的表現,如果流失體重1%的水分,體溫就會變得更高,比較容易疲勞。而損失體重3%的水分,就會顯著地影響運動的表現。比如,運動前15~20分鍾補充400~700毫升水,可以分幾次喝。在運動中,每15~30分鍾補充100~300毫升水,最好是運動飲料。運動後,也要補水,但不宜集中“暴飲”,大量喝水會妨礙運動,還可能因為突然降低血液中的礦物質濃度而引起不適感覺,要少量多次地補。參加運動的孩子,隻有保持良好的水營養,才能有良好的體能和健康。

運動後,孩子飲食的關鍵是要葷素搭配、營養平衡。對於那些平日運動量比較大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更結實的骨骼和肌肉,來應付那些難度高、強度大的體育動作。因此,這些寶貝並不需要刻意地補充蛋白質營養品,隻需要按照他們的胃口,吃葷素搭配、營養平衡的飯菜,每天再保證一兩杯奶,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因而要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和甜食,可以增加豆類、蛋類和奶類來供應蛋白質。

合理膳食:指食物中的營養數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恰當,能滿足消耗。在食物構成方麵要求多樣化,主食(麵、米、雜糧),肉類(魚、禽、畜肉)奶和奶製品,豆和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油脂類等。通過各種食物的相互補充和搭配,提供補充各種營養素,以滿足學齡前兒童運動後的營養需求。

對於那些免疫力弱、經常生病的孩子也應適量補充維生素C,以增強體質和預防感冒,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吃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胡蘿卜、南瓜、獼猴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購買一些維生素C含片,避免因孩子偏食厭食而造成維生素C缺乏。

蛋白質是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瘦肉中蛋白質含量最多。一般的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2克,但在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時,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一般要求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2~3克。因為肌肉纖維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須依賴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是動物蛋白。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長主要是練出來的,而不是吃出來的。

一般孩子在參加一般性體育活動時,不需要額外補充糖,隻有在孩子參加大運動量活動,或長時間的耐力活動時,才要適當增加主食的攝入。運動中熱量消耗較大,如果長期供能不足,會導致身體消瘦、機體抵抗力減弱。因為糖是保護肝髒、維持體溫恒定的必要物質。脂肪糖給人體提供70%的熱量,一般每天250~750克的主食,就可以滿足人體熱量的需求。機體各個組織中都有一定的糖儲備。因為運動中熱量消耗較大,如果長期供能不足,會導致身體消瘦、機體抵抗力減弱。蜂蜜是最好的甜味來源,因為其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吸收快,能最有效地維持能量供應。

脂肪是人體內含熱量最高的物質,主要供給機體能量,但不宜過多食用;碳水化合物是運動時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產熱迅速,消耗體力氧氣最少,較有利於短時間大強度的運動,可選用標準米、麵、土豆、山藥等;蛋白質是製造細胞、肌肉的重要材料,能對高級神經活動產生良好影響,增強高級神經係統的活動能力,提高運動者的反應性、敏捷性。蛋類、乳類、魚類、雞肉、鴨肉、魚肉、牛肉、豆類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應保證供給;維生素C可提高機體工作能力,增強耐力,有助於機體耐受高強度的訓練,如果能多吃綠葉蔬菜、水果等,就可避免缺乏維生素C;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脂肪和葡萄糖變成能量需要B族維生素的幫助,特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尼克酸。B族維生素對大腦活動也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不能得到及時供應,運動之後寶貝的學習和思維能力也會下降。補充這些維生素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吃粗糧和豆類,再適當吃點肉補充鐵就可以了。

無機鹽也叫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人體代謝中的必要物質。兒童時期對鈣、磷、鐵的需要量較高,在運動期間,由於大量排汗,導致鹽分隨汗液丟失,必須即時補充,才能預防肌肉**,並幫助緩解身體的疲勞。可以通過運動飲料補充無機鹽。

所以,運動量大的孩子平時要多搭配以下含鎂豐富食物,如黃豆、蠶豆、豌豆、豆腐皮、蕎麥麵、小麥麵、玉米、高粱麵、薺菜、紫菜、核桃、芝麻醬等。同樣,大運動量的孩子對鐵的需要也會相對增多,供給不足而又消耗過多時,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平時應多給孩子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瘦肉、蛋、海帶、木耳、豆製品、芝麻醬等。

人們在劇烈的體育運動後,會感到腰腿或全身肌肉酸痛,疲憊不堪,有的還感到饑渴難耐。此時,有的人端起可樂大飲特飲,有的大嚼巧克力,有的大吃雞、魚、肉。越是這樣,肌肉酸痛和疲勞感越是加重。原因在於,體內的酸堿平衡不但不能正常維持,相反身上的體液偏酸而使疲勞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