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觀心悟語 (2)

他偷東西,你罵他是賊;他搶東西,你罵他是盜,這是笨伯。罵人必須先明虛實掩映之法,須要烘托旁襯,旁敲側擊,於要緊處隻一語便得,所謂殺人於咽喉處著刀。越要罵他你越要原諒他,即便說些恭維話亦不為過,這樣的罵法才能顯得你所罵的句句是真實確鑿,讓旁人看起來也可見得你的度量。

(五)態度鎮定

罵人最忌浮躁。一語不合,麵紅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罵座,潑婦罵街之術,不足以罵人。善罵者必須態度鎮靜,行若無事。普通一般罵人,誰的聲音高便算誰占理,誰來得勢猛便算誰罵贏,唯真善罵人者,乃能避其銳而擊其懈。你等他罵得疲倦的時候,你隻消輕輕的回敬他一句,讓他再狂吼一陣。在他暴躁不堪的時候,你不妨對他冷笑幾聲,包管你不費力氣,把他氣得死去活來,罵得他針針見血。

(六)出言典雅

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麵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欲達到此種目的,深刻之用詞故不可少,而典雅之言詞尤為重要。言詞典雅則可使聽者不致刺耳。如要罵人罵得典雅,則首先要在罵時萬萬別提起女人身上的某一部分,萬萬不要涉及生理學範圍。罵人一罵到生理學範圍以內,底下再有什麽話都不好說了。譬如你罵某甲,千萬別提起他的令堂令妹。因為那樣一來,便無是非可言,並且你自己也不免有令堂令妹,他若回敬起來,豈非勢均力敵,半斤八兩?再者罵人的時候,最好不要加入以種種難堪的名詞,稱呼起來總要客氣,即使他是極卑鄙的小人,你也不妨稱他先生,越客氣,越罵得有力量。罵得時節最好引用他自己的詞句,這不但可以使他難堪,還可以減輕他對你罵的力量。俗話少用,因為俗話一覽無遺,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

(七)以退為進

兩人對罵,而自己亦有理屈之處,則處於開罵伊始,特宜注意,最好是毅然將自己理屈之處完全承認下來,即使道歉認錯均不妨事。先把自己理屈之處輕輕遮掩過去,然後你再重整旗鼓,著著逼人,方可無後顧之憂。即使自己沒有理屈的地方,也絕不可自行誇張,務必要謙遜不遑,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一個不可再降的位置,然後罵起人來,自有一種公正光明的態度。否則你罵他一兩句,他便以你個人的事反唇相譏,一場對罵,會變成兩人私下口角,是非曲直,無從判斷。所以罵人者自己要低聲下氣,此所謂以退為進。

(八)預設埋伏

你把這句話罵過去,你便要想想看,他將用什麽話罵回來。有眼光的罵人者,便處處留神,或是先將他要罵你的話替他說出來,或是預先安設埋伏,令他罵回來的話失去效力。他罵你的話,你替他說出來,這便等於繳了他的械一般。預設埋伏,便是在他要攻擊你的地方,你先輕輕的安下話根,然後他罵過來就等於槍彈打在沙包上,不能中傷。

(九)小題大做

如對方有該罵之處,而題目身小,不值一罵,或你所知不多,不足一罵,那時節你便可用小題大做的方法,來擴大題目。先用誠懇而懷疑的態度引申對方的意思,由不緊要之點引到大題目上去,處處用嚴謹的邏輯逼他說出不邏輯的話來,或是逼他說出合於邏輯但不合乎理的話來,然後你再大舉罵他,罵到體無完膚為止,而原來惹動你的小題目,輕輕一提便了。

(十)遠交近攻(1)

一個時候,隻能罵一個人,或一種人,或一派人。絕不宜多樹敵。所以罵人的時候,萬勿連累旁人,即使必須牽涉多人,你也要表示好意,否則回罵之聲紛至遝來,使你無從應付。

罵人的藝術,一時所能想起來的有上麵十條,信手拈來,並無條理。我做此文的用意,是助人罵人。同時也是想把罵人的技術揭破一點,供愛罵人者參考。挨罵的人看看,罵人的心理原來是這樣的,也算是揭破一張黑幕給你瞧瞧!

文藝與道德

在美國的《新聞周刊》上看到這樣一段新聞:

“且來享受醇酒婦人,盡情歡笑;明天再喝蘇打水,聽人講道。”這是英國詩人拜倫(一七八八至一八二四年)的句子,據說他不僅這樣勸別人,他自己也徹底的接受了他自己的勸告;他和無數的情人繾綣,許多的醜聞使得這位麵貌姣好頭發鬈曲的詩人,死後不得在西敏寺內獲一席地,幾近一百五十年之久。一位教會長老說過,拜倫的“公然放浪的行為”和他的“不檢的詩篇”使他不具有進入西敏寺的資格。但是“英格蘭詩會”以為這位偉大的浪漫作家,由於他的詩和“他對於社會公道與自由之經常的關切”,還是應該享有一座紀念物的,西敏寺也終於改變了初衷,在“詩人角”裏,安放了一塊銅牌來紀念拜倫。那“詩人角”是早已裝滿了紀念詩人們的碑牌之類,包括諸大詩人如莎士比亞、米爾頓、巢塞、雪萊、濟慈,甚至還有一位外國詩人名為朗費洛的在內。

這樣的一條新聞實在令人感慨萬千。拜倫是英國的一位浪漫詩人,在行為與作品上都不平凡,“一覺醒來,名滿天下”,他不但震世駭俗,他也憤世嫉俗,“不是英格蘭不適於我,便是我不適於英格蘭”,於是怫然出國,遨遊歐土,卒至客死異鄉,享年不過三十有六。他生不見容於重禮法的英國社會,死不為西敏寺所尊重,這是可以理解的事。一百五十年後,情感被時間衝淡,社會認清了拜倫的全部麵貌,西敏寺敞開了它的嚴封固扃的大門,這一事實不能不使我們想一想,文藝與道德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有人說,文藝與道德沒有關係。一位廚師,隻要善於調和鼎鼐,滿足我們的口腹,我們就不必追問他的私生活中有無**逾檢之處。這一比喻固很巧妙,但並不十分允洽。因為烹調的成品,以其色香味供我們欣賞,性質簡單。而文藝作品之內容,則為人生的寫照,人性的發揮,我們不僅欣賞其文詞,抑且受其內容的感動,有時為之逸興遄飛,有時為之回腸蕩氣。我們縱然不問作者本人的道德行為,卻不能不理會文藝作品本身所涵蓄著的道德意味。人生的寫照,人性的發揮,永遠不能離開道德。文藝與道德不可能沒有關係。進一步說,口腹之欲的滿足也並非是飲食之道的極致;快我朵頤之外,也還要顧到營養健康。文藝之於讀者的感應,其間更要引起道德的影響與陶冶的功能。

所謂道德,其範圍至為廣闊,既不限於禮教,更有異於說教。吾人行事,何者應為,抉擇之間端在一心,那便是道德價值的運用。悲天憫人,民胞物與的精神,也正是道德的高度表現。以拜倫而論,他的私人行為有許多地方誠然不足為訓,但是他的作品卻常有鼓舞人心向上的力量,也常有令人心腳開闊的妙處。他讚賞光榮的曆史,他同情被壓迫的人民,那一份激昂慷慨的精神,百餘年之後仍然虎虎有生氣,使得西敏寺的主持人不能不心回意轉,終於奉獻給他那一份積欠已久的敬意。在偉大作品照耀之下,作者私人生活的玷汙終被淡忘,也許不是諒恕,這是不是英國人聰明的地方呢?我們中國人禮教的觀念很強,以為一個人私德有虧,便一無是處,我們是不容易把人品和作品分開來的,而且“文人無行”的看法也是很普遍的,好像一個人一旦成為文人,其品行也就不堪聞問,甚至有些文人還有意的不肯敦品,以為不如此不能成其為文人。

文藝的題材是人生,所以文藝永遠含有道德的意味;但是文藝的功用是不是以宣揚道德為最重要的一項呢?在西洋文學批評裏,這是一個老問題。羅馬的何瑞士采取一種折中的態度,以為文學一麵供人欣賞,一麵教訓,所謂寓教訓於欣賞。近代純文學的觀念則是傾向於排斥道德教訓於文藝之外。我們中國的傳統看法,把文藝看成為有用的東西,多少是從實用的觀點出發,並不充分承認其本身價值。從孔子所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起,以至於周敦頤所謂之“文以載道”,都是把文藝當做教育工具看待,換言之,就是強調文藝之教育的功能,當然也就是強調文藝之道德的意味。

直到晚近,文藝本身價值才逐漸被人認識,但是開明如梁任公先生的《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仍未盡脫傳統的功利觀念的範圍。我國的戲劇文學未能充分發達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社會傳統過分重視戲劇之社會教育價值。勸忠說孝,沒有人反對;舊日劇院舞台兩邊柱上都有懲惡獎善性質的對聯,可惜的是編劇的人受了束縛,不能自由發展,而觀眾所能欣賞到的也隻剩了歌腔身段。戲劇有社會教育的功能,但戲劇本身的價值卻不盡在此。文藝與道德有密切的關係,但那關係是內在的,不是目的與手段之間的主從關係。我們可以利用戲劇而從事社會教育,例如破除迷信,掃除文盲,以至於促進衛生,保密防諜,都可以透過戲劇的方式把主張傳播給大眾。但是我們必須注意,這隻是借用性質,借用就是借用,不是本來用途。

文藝作品裏有情感,有思想,可是裏麵的思想往往是很難捉摸的,因為那思想與情感交織在一起,而且常是不自覺偶然流露出來的。文藝作家觀察人生,處理他選定的題材,自有他獨特的眼光,他不會拘於成見,他也不會唯他人之命是從,他不可能遺世獨立,把文藝與道德完全隔離,亦不可能忘卻他的嚴肅的“觀察人生,並且觀察人生全體”之神聖使命。

為什麽不說實話

聽一個朋友說起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是個老故事,但我是初次聽見,所以以為有趣。他說:

有一家酒店,隔壁住著好幾個酒徒,酒徒竟偷酒喝,偷酒的方法是鑿壁成穴,以管入酒缸而吸飲之,輪流吸飲,每天夜晚習以為常。酒店老板初而驚訝酒漿損失之巨,繼而暗歎酒徒偷飲技術之精,終乃思得報複之道。老板不動聲色,入晚於置酒缸之處改置小便桶一,內中便溺洋溢,不可向邇。夜深人靜,酒徒又來吮飲,爭先恐後,欲解饞吻。用盡力一吸,飽嚐異味,擠眉咧嘴,汩汩自喉而下,剛要聲張,旋思我若聲張,別人必不再來上當,我獨自吃虧,豈不太冤枉乎?有虧大家吃。於是乎連呼“好酒!好酒!”而退,乙繼之,亦同樣上當,亦同樣不肯獨自上當,亦連呼“好酒!好酒!”而退。丙丁戊己,循序而飲,以至於全體酒徒均得分潤。事畢環立,相視而笑。

我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心裏有一點兒明白為什麽有些人不肯說老實話。有些人寧願自己吃虧,寧願跟著別人吃虧,寧願套引別人跟著他吃虧,而也不願意把自己所實感的坦白直說出來。因為說出來之後,別人就不再吃虧,而他自己就顯得特別委屈。別人和他同樣的吃虧,他就覺得有人陪著他吃虧了,不冤枉了。

我又想:萬一其中有一個心直口快,把老實話脫口而出,這個人將要受怎樣的遭遇呢?我想這個人是不受歡迎的,並且還要受到詛咒,尤其是那些已經飲過小便而貌做飲過醇釀的人必定要罵這個人是個呆瓜!

要下水,大家拖下水。誰也不說老實話。說老實話就是呆瓜!

這種心理,到處皆然,要不得!

教育你的父母

“養不教,父之過。”現在時代不同了。父母年紀大了,子女也負有教育父母的義務。話說起來好像有一點刺耳,而事實往往確是這樣。

“吃到老,學到老。”前半句人人皆優為之,後半句卻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麵如凍梨,癡呆黃耆,步履維艱,還教他學什麽?隻合含飴弄孫(如果他被準許做這樣的事),或隻坐在公園木椅上曬太陽。這時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棄,應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人生七十才開始”。西諺有雲:“沒有狗老得不能學新把戲。”豈可人不如狗?並且可以很容易的舉出許多榜樣,例如:

一、摩西老祖母一百歲時還在畫。

二、羅素九十四歲時還在奔走世界和平。

三、蕭伯納九十二歲還在編戲。

四、史懷澤八十九歲還在非洲行醫。

五、歌德寫完他的《浮士德》時是八十三歲。

旁敲側擊,教他見賢思齊,爭上遊,不可以自甘老朽,飽食終日。遊手好閑,耗吃等死,就是沒出息。年輕人沒出息,猶有指望,指望他有朝一日悛悔自新。上了年紀的人沒出息,還有什麽指望?二輩子!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生男育女,在父母眼中他還是孩子。所以老萊子彩衣娛親,仆地作兒啼,算是孝行。那時候他已經行年七十,他的父母該是九十以上的人了。這種孝行如今不可能發生。如今的孩子,翅膀一硬,就要遠走高飛,此後男婚女嫁,小兩口子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五世同堂乃成為一種幻想,或竟是夢魔。現代子女應該早早提醒父母,老境如何打發,宜早為之計,告訴他們如何儲蓄以為養老之資,如何鍛煉身體以免百病叢生。最重要的是要他們心理有所準備,需要自求多福。頤養天年,與兒女無涉。俗語說:“一個人可以養活十個兒子,十個兒子養不活一個爸爸。”那就是因為兒子本身也要養活兒子,自顧不暇,既要承上,又要啟下,忙不過來。十個兒子互相推諉,爸爸就沒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