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月:逃離金融危機 (3)

如果當初以這種方式執行美國的救市計劃,也許可以用原先撥付的7000億美元,甚至用不了那麽多即可完成銀行係統的重新注資。不幸的是,那7000億美元已經花掉了一半,情況卻較之以前惡化了許多,兩個月前完全可能的方案今天已經不再現實。這就是金融危機的顯著特點:某項措施在某個時間點上看似恰當,但在很短的時間內機會可能稍縱即逝。

——摘自2009年3月18日《南方周末》刊發的《反思2008的崩潰風潮》

背景分析

2008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助計劃,這份《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是美國政府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經濟幹預。而此前的9月24日,方案的第一稿曾經被美國國會的眾議院否決。從否決到最終通過,僅僅不到10天時間。雖然,“華爾街上那些貪婪的豬不值得勤勞的美國公眾伸出援手”,但是沒有政治家敢承擔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的風險,迫於情勢,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在幾經挫折後終於確定。

在救市舉措上,索羅斯顯然比較偏愛直接給銀行注資的方式,而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也宣布,從《緊急經濟穩定法案》中拿出2500億美元注資到9家主要銀行。但該方案出台後一直未能全麵付諸實施。隨著市場情況發生改變,美國財政部修改了救市方案,由原先擬定的購買銀行不良資產轉為通過其他方式穩定金融市場。行動指南

機會是不可重複的財富,我們每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卻不一定能夠洞察機會。成功的人必會懂得把握每次機會,因為機會稍縱即逝,無所作為,或者不善作為,再好的機會也會白白喪失。3月12日危機前絕不坐以待斃正如前麵我警告過你的那樣,我得憑借一些投資假設來操作,我會注意事件的實際過程是否符合我的期望,如果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我就得承認自己肯定撞見鬼了。

當我的期望和事件的實際運作軌跡有出入時,並不意味著我就得一股腦兒地將手中的股票拋售一空。我會重新檢驗自己的理論,試圖弄明白什麽地方出差錯了。我會修正我的看法,或者可能會翻箱倒櫃地去尋找是否有某種介入整個大勢的外在影響。實際上,最後我可能卷土重來,增加我的投資,而不是臨陣脫逃地拋售它。

我絕對不會聞風不動,待在原地坐以待斃,也不會對那些該死的歧異和出入因素視而不見。我會開始批判性地檢查。一般說來,在適應情勢的變化方麵,我對見風使舵、人雲亦雲,會保持相當懷疑的態度,盡管我並不能完全排除這種事。

——摘自索羅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資專家拜倫·韋恩的訪談

背景分析

索羅斯在市場上就經常被看做一個“反對派”。他的投資方法是先對市場作出一個假設,然後“聆聽”市場的情況反饋,考慮他的假設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索羅斯運用他獨特的“即時實驗”的理論,通過不停地試錯和糾正投資時間方法,嚐試找準市場的反轉點。

索羅斯總是強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存在缺陷,無論確立了何種假設,在某一特定時段內投資者的設想必是錯誤的,他樂意在每一個投資命題中尋找錯誤。每當找到了錯誤,投資的不安全感就會消失,並由此得到投資欲的滿足。當市場結果推翻了他的假設時,他不會有任何留戀,哪怕是正在賺錢,他的唯一選擇也是迅速撤退。當然,如果自己的市場分析與眾不同,索羅斯就會非常小心,他十分清楚,與眾不同同樣需要嚴謹地對待。行動指南

如果你剛剛進入股市,那麽切記:第一是規避風險,第二才是賺錢。3月15日防止最壞結果發生泡沫破裂導致可能帶來災難的信貸緊縮、資產清算、通貨緊縮以及財富縮水。在通貨緊縮的環境下,累積債務的負擔可能使銀行係統沉沒,拖累經濟陷入蕭條,必須全力防止這種局麵的出現。

通過有序地創造貨幣抵消信貸緊縮,向銀行係統注資,以及注銷或減記累積債務,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這要求采取激進的非常規政策措施。要實現最佳效果,應綜合采取上述三項措施。

如果這些措施取得成功,信貸開始擴張,通縮壓力將被通脹幽靈所取代,有關政府部門將必須消除經濟中的過剩貨幣供應,速度要像注資時一樣快。除非首先激發其反麵,然後減輕不均衡,否則難以避免全球通縮和蕭條並存的嚴重不均衡局麵。

——《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喬治·索羅斯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出版

背景分析

為了刺激低迷的經濟,美聯儲從2001年開始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經過十幾次調整,把利率從65%降到1%,且保持了兩年之久。低利率之下,原本極低的儲蓄率就變得越發少得可憐。因此,美國人高消費的經濟增長模式背後,主要支撐力量就是高負債的透支。對於美國經濟而言,巨額財政赤字和外貿逆差導致的政府負債,以及過度的家庭和金融公司債務已成為僅次於恐怖主義的第二大短期風險因素。

隨著次貸危機的深入,家庭資產負債表的再平衡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再平衡已經成為美國經濟能否走出泥潭的兩個關鍵因素。索羅斯認為,“有序創造貨幣可以抵消信貸緊縮”,真正能激活經濟、複蘇消費,但更多的美元被印刷出來後,根據經濟形勢,需要對過多過剩的流動資金進行控製。貨幣供應量就是一個政策變量,一個政策操縱的工具。索羅斯讚同當今世界經濟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提出的主張,即反對放任自流的市場政策,由國家直接幹預經濟的“藥方”。行動指南

麵對不能控製的局麵,你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更壞結果發生前采取果斷措施降低危機的衝擊。3月16日革新需要徹底抵押貸款改革的目的,是要通過盡可能減少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行為,刺激購買力,防止房價過度下跌。這是減輕通縮壓力、穩定銀行資產負債表並鼓勵它們恢複放貸必不可少的措施。達到目的的最好方式是調整抵押貸款,確保貸款本金不超過房屋價值。爭議的焦點集中在這種調整應該本著零星自願的原則,隻針對有拖欠行為的借款人,還是要強製不願進行調整的放貸人接受來係統實施。

我讚成係統實施,因為零星調整無法使足夠多的家庭見到成效,達到大幅降低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目的。而且,低端債務抵押債券(CDO)的持有者沒有理由同意自願調整——調整的損失必須要由他們自己承擔。

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借機徹底檢查美國的抵押信貸體係——這套體係已經被證明是漏洞百出的。我推薦采用經過適當修改的丹麥體係,該體係在1793年哥本哈根被洗劫一空後開始實行,業已證明了自身的價值。與美國依賴政府支持企業(GSE)即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反,丹麥采用的是全體抵押貸款發起人以平等地位共同參與且無需政府擔保的開放的體係。

丹麥抵押債券的顯著特點是與抵押品相互對應,並可以實施互換操作。房主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在市場上購買等量的抵押貸款債券,並與抵押品進行交換來贖回自己的抵押房屋。由於利率和房價通常呈同方向波動,這樣的特點——我們稱之為平衡原則——降低了負資產的可能性。抵押貸款發起者要受到嚴格的監督,是信貸風險的承擔者,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麽盡管沒有官方介入擔保,但這種債券在傳統上估值很高,投資收益甚至比政府債券還低。

——摘自2009年3月11日《南方周末》刊發的《反思2008的崩潰風潮》

背景分析

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釀成次貸危機,進而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其持有和擔保的住房抵押貸款占全美住房抵押貸款總額近一半。2008年9月“兩房”開始接受美國政府的救助,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2009年12月,美國政府宣布取消原先對這兩家機構設定的4000億美元救助上限,並通過了一項改革抵押貸款發放的法案,旨在約束導致止贖危機的行為。

美國的抵押貸款模式是單向的雪崩模式,借款者與機構隔開,所借的款或券再進行保險,這就讓機構內部人盡量維持借款或券“優質”的外觀以保證內部人的高利益直至雪崩。而丹麥抵押貸款模式,因為借款者和所借的款券及機構可以互動,借的款或券在公開市場買賣,借款者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買回來,所以雖然也曾經有巨大泡沫但從未雪崩。索羅斯認為兩大機構在資金運作上杠杆率都比較高,房地產市場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將導致其資不抵債。他呼籲美國金融體係的改革,並建議采用“丹麥抵押貸款互動平衡模式”的改革。隨後的2010年4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針對金融監管體係改革的演講,表示要對華爾街進行徹底改革,改革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納稅人再為華爾街的過錯埋單。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