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
(1)努力把握每一天。其實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遺憾,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小小的決定也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每時每刻我們都在不停地作著選擇,不同的選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選擇的影響可能會慢慢積累,一直影響著我們。如果當初我們不那樣做,現在會不會更好?如果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過去,現在會不會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努力地把握每一天,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2)擁有“鷹眼”,防微杜漸。“蝴蝶效應”往往給人一種對未來行為不可預測的危機感,從積極方麵來說,人們能夠防微杜漸。“蝴蝶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細微變化都會對全局產生深刻的影響,而細節又往往能決定成敗。這就要求我們應該擁有一雙“鷹眼”,也就是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所謂觀察力,就是人們全麵、深入、正確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
(3)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蝴蝶效應”的理論告誡我們要堅持注意初始條件的微小差別,要對這方麵的微小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時刻保持一種健康清醒的心態。如果我們抱著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地去麵對生活,生活自然會充滿陽光。或許偶爾會有不可避免的負麵情緒產生,但隻要明白了“蝴蝶效應”的危害,就會及時注意調整,防微杜漸;即使遇到意外的委屈,甚至屈辱,也一定會處理得大度、得體。如此一來,生活自然就會如陽光燦爛了!
3.登門檻效應:利益受損
◎了解“登門檻效應”
20世紀60年代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帕羅阿爾托市,一個年輕人一大早就來到居民區,挨家挨戶地按門鈴,自我介紹是“社區安全駕駛公民活動”的代表。他既不推銷商品,也不做其他宣傳,而是提出了一個荒唐的要求:允許其在該家前院的草坪裏放置一塊牌子,上麵寫上“小心駕駛”的字樣。
之所以說該要求荒唐,是因為從其所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本來綠茵茵的草坪被一塊巨大的標誌牌遮擋了一半,漂亮的大房子也被“小心駕駛”幾個血紅血紅、歪歪扭扭的大字“襯托”得不倫不類。幾天下來,這個年輕人差不多跑了100戶居民,結果有65%左右的居民不同意,35%左右的居民同意。
明知道在草坪上豎這麽一塊大牌子會破壞庭院的環境,為什麽還有35%的居民表示願意呢?研究者調出一個月前的實驗數據,從中發現了某些規律。原來一個月前,另一位年輕人自稱是“交通安全居委會”的誌願者,也敲開了這100戶居民的門,請求在他們院中豎立一塊標誌牌,標誌牌隻有8平方厘米大小,上麵“安全駕駛”幾個字字體工整、色彩柔和。
結果,當時差不多有一半的居民同意,一半的居民不同意。經過數據分析,研究者發現,在上一次同意豎立小標誌牌的居民中,這次有55%表示讚同。而在上次不同意豎立標誌牌的居民中,這次隻有17%的居民讚同。
這項實驗開始於1966年,此後,人們又進行過多次類似的上門實驗。他們上門實驗並不是對汽車安全駕駛之類的事情感興趣,而是想探究這些勸說方法為什麽會奏效。
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後,他們得出結論:認同較小請求的人往往將自己看做一個樂於助人或樂善好施者,而這種自我感覺使其在下一次被要求更多的情況下仍願意提供幫助。這一辦法後來為融資者所大量運用,他們總是在第一次上門時求取一點點,而後再來求取更大的份額,結果是屢試不爽,收益多多。
直到今天,一些金融機構仍然在玩弄著這套把戲:什麽金卡、銀卡,透支消費,刷卡送保險等,先用一些小恩小惠將你引誘過來,然後再將你徹底套牢。當然,有時雙方是共贏的,但對不知道這個遊戲規則的消費者來說,結果可能是殘酷的。
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要求,那麽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點兒的要求,這個人也會傾向於接受。我們把這叫做“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效應”。
其實生活當中,我們很容易被“得寸進尺”,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不好意思”拒絕,從而導致自己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小故事
女士逛商場時,經常會被人拉住。“小姐,你皮膚有點兒幹呀!我們給你做個免費的補水麵膜,耽誤不了你幾分鍾的。”少不更事的女士,沒有理由拒絕這“要求”,於是就答應了。她們在享受麵部按摩的同時,還不能抗拒促銷員指出皮膚瑕疵後向她們推薦的美容方法和美容產品,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鍾裏,她們似乎被洗腦了,“不好意思”拒絕所有這一切,走出商場時拎著滿滿一袋子根本不需要的護膚品,甚至還辦了一張上千元的美容卡。
接著,找個飯館吃飯,點完菜後,夥計仍不厭其煩地向她們推銷本店的特色菜,本來菜已上夠,但夥計的熱情又讓她們失去了主意,覺得“不好意思”拒絕,最後隻好同意加一個菜嚐嚐。
最後,摸摸吃撐的肚皮,瞅瞅餐桌上的剩菜,拎起沉重的塑料袋,心裏似乎不是滋味兒,怎麽也樂不起來,反而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回到家後,就是想不通:“怎麽可能?我怎麽會這麽傻呀!”沒錯,如果直接讓她們買下,她們肯定不會這麽傻。可是,聰明的人也經不住這一步一步軟磨硬泡,被一個個小餡餅引入更大的陷阱。
◎如何避免“登門檻效應”
那麽為什麽我們在答應了小要求後,更容易接受大要求呢?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連續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是什麽樣的人有一個判斷,然後就會做這種人應該做的事。別人有求於你,而你也因為是小小要求便“不好意思”拒絕,便接受了,而在你接受之後絕對會產生自己很樂於助人的“幻覺”,再考慮大要求時,往往就不願意讓這種樂於助人的“幻覺”破滅,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了,心理學上叫做“認知不協調”。那些在商場裏被人拉去做美容的女士,開始聽人家說自己的皮膚問題時顯得對自己的形象很關心,於是去做了免費的麵膜。後來被人家慫恿買化妝品、辦會員卡,為了顯得自己愛護皮膚大於愛護鈔票,是為了美容而不是為了免費的麵膜,她們就讓商家“得寸進尺”了。
如何做到不被“得寸進尺”,其實並不難,可以嚐試應用以下這些策略:
(1)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該拒之門外就要果斷地拒之門外。在心理學上,“不好意思”是一種無法確定的情緒,這個情緒會被別人操縱,最終使你作出被動的選擇,從而導致你的利益受損。
(2)避免愚昧的一致性。“承諾一致性原理”就是一旦我們作出了一個決定,或選擇了一個立場,就會有發自內心以及來自外部的壓力來迫使我們與此保持一致。在大多數情況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種最具適應性、最受尊重的行為,“前後不一”通常被認為是不良的品行。美國作家曾說過:“愚昧的一致性是小心眼中的妖精。”隨著事情的進展,一旦發現自己的利益將會受損時,就不能再堅持這一原則,否則就是愚昧的。
(3)給自己定一個底限。“底限”即最低的條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限,超出底限要堅決地說“不”,不可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能總是一味地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否則,利益受損的永遠是自己。
(4)不輕易承諾,三思而後行。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輕易作出承諾。對於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做,不打算做或不應該做的事情,絕不能去承諾。
4.酒?汙水效應:難成大事
◎了解“酒?汙水效應”
人類的心理現象千奇百怪,在心理學裏常常將一些心理現象稱作某種心理效應,“酒?汙水效應”就是其中之一。
“酒?汙水效應”說的是如果你把一湯匙的酒倒進一桶汙水裏,你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你把一湯匙的汙水倒進一桶酒裏,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
這就是說,不管你原先是什麽,隻要你倒進了汙水,不論倒了多少,你所得到的必定隻能是汙水。因為在人們的心理上已經認定你的桶裏是有汙水的。
即使你原先是一桶醇香的上等美酒,隻要你倒進了汙水,哪怕是一湯匙的汙水,你便無論如何也無法清除掉了。在任何人看來,你的桶裏再也不可能是醇香甘甜的上等美酒了,因為你自己倒進去的那一湯匙汙水早已和原先的美酒混為一體了。如若倒進去的不隻是一湯匙,而是更多的汙水,那麽談何有酒呢?
“酒?汙水效應”是一種非常好的寓意,說明了我們在生活中要特別留神,不能誤將汙水倒入美酒中。美酒釀造絕非易事,隻有懂得珍惜才能享受到品嚐的樂趣。倒進了汙水,也許他人並沒發現,暫時還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一桶美酒。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倒進了汙水的酒一定會變味兒的,一定會變質的,一定會被人們知覺的。更不用說當你倒進汙水時被人們所發現了,人們的心理上又怎麽能夠再去接受你這桶被徹底汙染了的髒酒水呢?
所以,生活中的我們不能隻圖一時之快,不能隻求一時之便,不能隻解一時之恨,不能隻貪一時之財,不能隻省一時之事,輕易地倒下哪怕僅僅隻是一湯匙的汙水。
“酒?汙水定律”說明,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將其處理掉。
“不好意思”的心理就如這“汙水”,極具破壞性,我們要及時意識到並處理掉,不然,恐怕難成大事。
◎小故事
黃帝時,大隗是一個很有治國才能的人,黃帝聽說了他的才幹後,前往具茨山拜見,方明趕車,昌寓做陪乘,張若、謵朋在馬前導引,昆閽、滑稽在車後跟隨。來到襄城的曠野,七位聖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還沒有什麽人可以問路。
他們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便向牧馬少年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少年回答:“是的。”又問:“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麽地方嗎?”少年回答:“是的。”黃帝說:“這位少年真是特別啊!不隻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少年說:“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馬一樣罷了,又何須多事呢!我幼小時獨自在宇宙範圍內遊玩,碰巧生了頭眼眩暈的病,有位長者教導我說:‘你還是乘坐太陽車去襄城的曠野裏遊玩吧。’如今我的病已經有了好轉,我又將到宇宙之外去遊玩。至於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馬一樣罷了,我又何須去多事啊!”黃帝說:“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怎樣治理天下。”少年拒絕回答。
黃帝又問。少年說:“治理天下,跟牧馬有什麽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去除過分、任其自然罷了。”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
◎如何應對“酒?汙水效應”
在任何組織裏,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係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我們性格上的缺陷——凡事總“不好意思”,如同性格上的毒瘤,使人體處於嚴重消耗的惡病質狀態——難成大事。
古代有則笑話: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解差灌醉,並剃光他的頭發後逃走了。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個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裏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
所以,魯迅有一句人們都認可的名言:“人貴有自知之明”。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如何認識自我,應對“酒。汙水效應”?可以從以下方麵考慮:
(1)跳出“自我”這個圈子,突破“自我”的局限,“以人為鏡”,通過與別人行為及優缺點的比較,來獲得對“自我”的認識。
(2)利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消除認識“自我”的“盲區”。一般地說,認識別人比認識“自我”容易,即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要求自己要能夠廣泛地收集周圍人對自己的各種評價,並通過認真分析和判斷來認識“自我”。
(3)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因為這與正確認識“自我”密切相關。這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能既善於聽取別人的勸告,又不會被別人操縱;遇事能夠冷靜理智,不會感情用事,等等。
(4)多與人交往,參加各種有益的、展示才華和能力的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有益的、展示才華和能力的實踐活動,可以檢測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從而達到認識“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