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學習的培養期 (5)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

其實,我們隻要細心發現孩子學習、探索中的難點,給予他必要的幫助就可以了。

當孩子學習一種新技能的時候,由於沒有經驗,他們往往會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這時候我們不要訓斥和嘲笑他們,仔細觀察,找出孩子是在哪個點上出現了問題。必要時,我們給孩子示範或給他們必要的幫助就可以了。比如,孩子學習疊被子,我們要不動聲色地在旁邊看著,看到孩子怎麽也疊不好很有挫敗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他示範一下,幫助他掌握技巧。當孩子成功疊好被子之後,他會體驗到很大的成功感,這是孩子以後不斷學習的動力源泉。

當孩子遭遇連續挫折打擊的時候,我們需要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一個孩子如果因為總是搭不好積木而大發脾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在旁邊指導孩子,在關鍵的時候幫他一下。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學習也會越來越有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放手,切忌包辦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失去體驗自我實現的快樂的機會。我們要放心讓獨立意識強的孩子親自動手去做,有困難自己克服。在孩子經曆了一次次困難和挫折之後,他們真的會慢慢長大起來。

特別提醒:

我們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不要過於同情孩子的弱小,不要幫他們做本該自己做的事情。我們不要讓孩子按照我們大人的節奏生活,而要給他們克服困難的自由和機會,在孩子真正遇到難題時再伸手相幫。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

旅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增長見識、增長能力的過程。因此,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多帶你的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此外,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或工作太忙沒時間,父母還可以通過增加孩子閱讀量、給孩子更多獨自處事機會等方式,讓孩子見聞廣博。俗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雲曉《培養完美女孩的100個細節》

曾經在一本名字叫《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的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三四歲的小孩,有一天晚上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上正在演非洲難民的生活,孩子父親覺得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把孩子叫過來說:“你看看非洲的孩子都吃不上飯,這麽可憐,你現在生活條件這麽好,還不聽話,還不好好學習。”孩子真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半天不說話,孩子的父親覺得這次的教育取得了成效。可讓這個父親沒有想到的是,孩子最後回過頭來說:“爸爸,他們為什麽不到冰箱裏拿吃的呢?”是啊,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就知道“冰箱裏有吃的”,這個孩子從來沒有體驗和見識過窮人所過的生活,怎麽可能去理解呢?

如果拿著韭菜和麥苗問80後、90後的年輕人,又有多少人能辨認出來呢?現在的很多小孩子有很多的玩具,尤其是女孩子,有很多小動物的毛絨玩具。這些憨態可掬的毛絨動物和真實的動物比起來都被美化、人格化、毛絨化了;還有動畫片中的動物,都加入了一定程度的誇張成分。可是,沒有幾個孩子能認得真的野生動物以及自然界中真的生物,因為孩子們沒有親眼見過這些動物和生物,對這些東西沒有具體的感知。孩子見了真的髒兮兮、渾身滑溜溜的青蛙未必能接受,而他們見到真的老虎,恐怕還會走上去摸摸老虎的屁股呢。

有時候,我們真的很擔心,孩子怎麽如此的沒有見識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沒有見識

中國有句俗話:百聞不如一見。就像我們前麵說的,如果沒有親自觀察,連成人都難以分辨韭菜和麥苗,何況剛剛涉足社會還沒有任何經驗的3歲孩子呢!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給他們買來最高級的毛絨玩具,帶他們去吃最高級的飯菜,給他們穿高檔無輻射的童裝,讓他們參加各種培訓班。我們發誓要把女兒培養成氣質高雅的“小公主”,把兒子培養成“小紳士”。孩子按照我們給他們安排的既定軌道有條不紊地成長著。可是,偶然間我們發現,孩子還有很多沒有見識過的東西,像我們例子中提到的,不能理解窮人的生活,不能很好地認識大自然。

為什麽孩子沒有見識,是我們沒有讓他們去“行萬裏路”。中國有句很好的聯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孩子需要親自去看一看、摸一摸,才能增長見識啊!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

如何創造機會讓孩子增長見識呢?

網上流行一句順口溜: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讀萬卷書”指的是讓孩子讀好書,讀適合孩子閱讀的書,我們要幫助孩子選好書,選各方麵的書,讓孩子廣泛涉獵;“行萬裏路”是要讓孩子走出家門,我們可以帶孩子去遠足、旅遊,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閱人無數”指的是讓孩子與社會多接觸,提高交際能力;“名師指路”指的是讓孩子多與“高人”接觸,從“高人”身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和能力,重要的是受到“高人”的人格品質的熏陶;“自己去悟”指的是,通過不斷地增長見識、增加經驗,孩子內心就會悟出人生的目標、學習的動機等。那麽,孩子在不斷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就能享受到無限的快樂。

這樣的見識會貫穿到孩子一生的成長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細節讓孩子增長見識。

比如,我們可以帶孩子擠擠公交車,在車上能見到很多人,觀察不同人的舉止言行,見識一些給老人和孕婦讓座的情境等,讓孩子及早認識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學會辨別和判斷。

再比如,帶孩子外出就餐,讓孩子在飯店學習就餐禮儀,增長見識。我們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就餐禮儀,如不大聲喧嘩,不用筷子敲擊盤子,上了菜讓客人長輩先動筷子,注意衛生,可以讓孩子向服務員要一些東西,學會禮貌交流,等等。

可以讓孩子到超市學購物,到郵局寄信,到銀行ATM機上取款,參加各種聚會和活動,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增長各種見識。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具備了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因此,我們要通過讓孩子親自觀察、親自嚐試的方式來獲取對世界的認知,增長自己的見識,學習生活的技能,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自立、成熟、文明懂禮、懂得感恩、敢於負責。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

並予以特別關注

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潛能後,就要創造條件,保持這些特長的發展。有特長的女孩子會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就感,無論滑冰還是畫畫,音樂還是運動。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進步,或在競賽中取得了成績,她就有了更多的機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產生自信,也就有了更強的動力繼續發展。

——趙子墨《培養最棒的女孩》

慧慧媽媽是一個很愛幹淨的人,每天都把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井井有條。一天,慧慧媽媽下班回家,聽到臥室裏的聲響不對勁,她趕緊推開臥室的門,一看嚇了一跳。她發現有三個兩三歲的女孩子在自己家的大床上連蹦帶跳,還把枕巾、薄毯弄下來當披風和裙子,搞得床上、地上一片狼藉。愛幹淨的慧慧媽媽氣得把她們三個從床上拽下來,著實地訓斥了慧慧一頓。

慧慧媽媽愛幹淨沒有錯,可是,她的做法很可能會扼殺一個未來歌舞界的人才。兩三歲的女孩子愛唱愛跳愛鬧屬於正常現象,慧慧媽媽嚴厲斥責她們,很可能會將她們剛剛萌發的音樂潛能壓抑下去。也就是說,孩子可能不再淘氣調皮,但是她們在音樂方麵的潛能很可能也會被壓製扼殺掉。

津津特別喜歡他的玩具汽車、手槍,每次到超市,他都要爸爸媽媽給他買回來。按理說,他的玩具應該很多了,可是,到他手裏的玩具最後都落得“屍橫遍野”或“大卸八塊”的命運。最近,連爺爺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高級遙控汽車也被他給拆卸了。一氣之下,爸爸狠狠訓斥了津津一頓,告訴他:以後如果再拆,就永遠不給他買玩具了。

很明顯,津津爸爸的做法和慧慧媽媽一樣。我們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來判斷孩子行為的好壞,我們當中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這樣,嚴厲製止孩子的“破壞”“淘氣”行為,結果是孩子要麽變得聽話,要麽變得反叛。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潛能被我們的權威壓抑了。

◎了解孩子有哪些方麵的潛能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經過研究後發現,人有七種智能:語言、數理邏輯、音樂、身體動覺、空間關係理解能力、人際交往的智力和自知之明。一般來講,語言智能強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強,對語言的理解快;數理邏輯智能強的孩子,計算能力好,喜歡推理分析;空間智能好的孩子,喜歡搭積木、建房子和畫畫;肢體運動智能強的孩子,動作協調性好,模仿動作惟妙惟肖;人際智能強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領導者,善於和人打交道;音樂智能強的孩子,對節奏敏感,喜歡唱歌跳舞;內省智能好的孩子,做事有計劃,充滿自信;自然觀察智能強的孩子,喜歡動物植物,觀察力過人。

我國心理學家有一種更加直觀的區分方法,孩子的潛能包括:繪畫、舞蹈或運動、科學技能、邏輯探索能力、交際智能、動手能力、觀察力等。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優勢智能,隻要我們用心,就會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從而了解到孩子的優勢智能。

◎端正對孩子“調皮”“搗亂”的態度

當我們的孩子像慧慧和津津一樣“調皮”“搗亂”的時候,我們應該用什麽態度對待孩子呢?很明顯,當我們明白了孩子的“搗亂”的行為中可能蘊涵著巨大潛能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再訓斥限製孩子行為。因此,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些關於孩子潛能的常識,然後,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平靜的語氣引導孩子,用激勵的口氣鼓舞孩子。

孩子的潛能需要用星星之火來點燃,這星星之火就是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我們的賞識和鼓勵能讓孩子卸掉本能的自卑。

記住:把孩子看做天才,他就會迸發出天才的能量。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並予以特別關注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呢?

首先,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仔細關注孩子的行為舉止、一些特別的喜好,在孩子和別人交談、玩耍或者讀書的時候觀察他。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喜好畫畫,或者喜歡閱讀,或者在音樂上有天賦,或者動手能力比較好,或者沒有耐心但卻有創意,雖然不愛表達,但喜歡觀察小動物,等等。我們不要老是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弱勢潛能上,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勢潛能。

其次,我們要多給孩子創造機會。有些時候孩子因為天生羞澀阻礙了自己潛能的流露,我們就要給孩子創造展示的機會。比如,當家裏來客人或者生日聚會的時候,鼓勵孩子表演節目;家裏可以設立一些規定,像每周五晚上閱讀或者討論、辯論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情況,給孩子多一些展示和提升的機會及空間。

特別提醒:

3歲左右孩子的潛能還不穩定,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潛能慢慢發揮出來。千萬不要著急上火,看孩子做事太慢,伸手替他做了,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懶惰的潛能被激發了,其他的潛能卻會被壓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