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學習的培養期 (4)
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孩子從一出生就帶著很強的學習能力,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觸外麵的世界,如饑似渴地吸收、學習,因為這是他們的生存本能,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強大,才能消除他們潛意識裏的恐懼。孩子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成長的快樂,這也是他們學習興趣不斷增加的原動力。
人都有追求快樂、躲避痛苦的本能。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是不快樂的事,他們還會有學習的興趣嗎?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說:“孩子厭惡學習,主要是覺得‘學習是一種痛苦’。為什麽學習被孩子視為痛苦?其原因在於父母把孩子的學習和成績拉上關係,還把孩子的學習效果當做炫耀攀比的資本,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學習。”果真如此,我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剛剛會說話就大量地灌輸漢字、數字、英語單詞、古詩,但我們忽視了孩子心智還很稚嫩,無法承受這麽多的“知識轟炸”。另外,被逼迫學習的感覺會讓孩子過早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抗,自然就會厭學了。
◎父母要擺正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
首先,我們要明白,3歲左右的孩子的學習不隻是認字、算術、背古詩,他們的學習無處不在,他們的每一次嚐試、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過程。我們不要遏製孩子每一次的學習,而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去觸摸、體驗,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其次,我們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動機,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要讓孩子按照成長規律自由發展,不逼迫孩子學習,適當引導,恰當鼓勵。讓孩子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責任。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著名的教育學家福祿貝爾曾說過:“遊戲是人在兒童階段最純潔最神聖的活動。”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手段,是自願的、快樂的、充滿創造性的學習過程。
上麵我們提到很多媽媽抱怨孩子沉迷於遊戲之中,不愛學習。我們想一想,為什麽孩子會對遊戲上癮而厭倦學習呢?是因為他們覺得遊戲好玩,能帶給他們快樂的感覺,而學習不能帶給他們這種感覺。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孩子也會愛上學習的。
比如,我們想讓孩子學習認字,就可以采用“文字接龍”的遊戲,我們和孩子一起做,我們說上班,孩子接班長,我們接長大,他們繼續接大人……以此類推,孩子有說不出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提醒。這樣,孩子不但學習了漢字,還學會了組詞,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不會感到厭倦。除此以外,還有“數字接龍”:1—3—5—7;還有“故事接龍”“繪畫接龍”等。
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做家務或學習新技能,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學習變成遊戲。比如,我們讓孩子學掃地,就可以在地上畫一個正方形或三角形,然後用硬紙折一個簸箕,讓孩子用小笤帚把地上的髒東西從兩邊掃到中央,用簸箕收走。孩子在遊戲玩樂中就學會了掃地。再如,3歲孩子拿筷子吃飯還不熟練,為了鍛煉他的小肌肉群,讓他熟練地學會使用筷子,可以給孩子設計“用筷子夾乒乓球”的遊戲。
特別提醒: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注意,一定要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即使在遊戲中也不要比較,這樣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容易讓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
發起互動主題,
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
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取知識和形成概念的。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而操作材料則是幼兒思維的基石。幼兒的學習和思考離不開活動,他們在親手對物質材料操作的過程中,在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外界事物的活動實踐中去獲得經驗,發展探索的能力。
——皮亞傑
我曾經接受到一位3歲孩子母親的谘詢,她說:“我天天為兒子著急,他做什麽事情都磨磨蹭蹭,慢得出奇,穿衣服、吃飯,連走路都很慢,上幼兒園遲到了也不著急。並且出去玩兒也要我陪著他。他平時對很多東西都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擁有好奇心,對什麽都好像無所謂。孩子這樣的狀況應該怎麽辦?”
毓毓3歲多了,最近媽媽很擔心,她發現毓毓很沒主見,也很膽小。一次,媽媽在做飯,告訴毓毓自己先看一會兒書,等媽媽做熟飯再陪她玩。過了一會兒,毓毓跑過來問媽媽:“媽媽,我看哪本書啊?”媽媽說:“看哪本都可以。”她又問:“我可以看舅媽送給我的圖畫書嗎?”媽媽同意了她才去看。還有一次,下雨後,媽媽帶她去樓下玩,其他小朋友好奇地圍在一起研究蝸牛。她也想過去,媽媽就鼓勵她,可她說:“我不敢。”
媽媽們不明白,是什麽原因讓孩子如此被動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太被動
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不積極,很被動,主要是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擔心孩子小,做事不周到,容易犯錯誤,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就一直在替孩子做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他們的生活完全是被動的,
比如,穿什麽衣服,吃什麽東西,看什麽書,玩什麽玩具,和什麽樣的小朋友玩,等等,孩子都要聽我們的。當孩子聽話之後,我們會表揚:“真是聽話的好孩子。”孩子為了繼續做媽媽的好孩子,就一直壓抑自己的想法和自主的願望,他們以我們的目標為目標,自我意識漸漸泯滅,就好比一輛汽車,引擎好好的,卻要被人推著走。我們的孩子就屬於這樣的狀態,如果“引擎”長時間不用,就會生鏽、鈍化,以至於再也無法發動。這樣的孩子沒有自信心,自身的成功體驗很少,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也不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慢慢就形成了一種惰性。這些孩子就是一些長大之後隻知道享受、沒有目標、不懂付出和感恩的“啃老族”。
還有些孩子被我們訓練得失去了“自主行動”的願望。我們辛辛苦苦收拾幹淨整齊的家,不希望被孩子搞得亂七八糟。孩子被我們要求“老老實實”地待在一個地方,不許亂動,不許亂跑,甚至什麽時間睡覺、喝水都要問問父母的意見。在這樣嚴格控製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很容易養成沒有主見、膽小的習慣,並且被動的孩子喜歡推卸責任、找客觀理由。
◎發起互動主題,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
了解了這些情況,如果我們的孩子表現出“被動”的狀態,我們就該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上述類似的問題。不過幸運的是,孩子還沒有超過6歲,他們還有很大的可塑性,我們一定要運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引導孩子對事物進行主動探究。
為了讓孩子主動探究學習,我們可以發起一些互動話題。比如,要想讓孩子主動學數數,我們就要先養成大聲數數的習慣,再找到身邊的事物讓孩子數一數。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有幾個手指頭?”或“你跟著媽媽上樓梯,看到咱家有多少階?”或“你這次搭積木一共啊了多少塊啊?”等,我們這樣引導孩子,孩子就會主動參與進來。
再如,我們和孩子一起下樓玩兒,捉到蝴蝶、蜻蜓等小動物,我們就可以對孩子說:“看看蝴蝶有幾條腿。”“它的翅膀是什麽顏色的?”“摸一摸它的翅膀,什麽感覺?”引導孩子主動、認真地觀察。如果孩子有進一步的問題,我們也不要輕易告訴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查資料獲取。孩子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會自覺主動地探究。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養成主動探究的好習慣,就要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給孩子提出問題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去參與探究。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
特別提醒:
我們要把孩子當做家庭中重要的一員,關心和尊重孩子,滿足他們合理的願望,保護他們的自我意識,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自由、和諧的家庭氛圍;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到成功感,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自我評價,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認識世界。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
成年人常常本能地試圖改變孩子的生活節奏使之適應自己的生活節奏,這是父母自私的另一種表現。當我們必須跟一個局部癱瘓的人一起走路時,我們就會感到十分痛苦;當我們看到一個患有中風病的人用顫抖的手緩慢地把杯子舉到嘴唇時,他的蹣跚動作跟我們自己自由靈活的動作之間強烈的反差也會使我們痛苦。如果我們要幫助他,我們就會千方百計用自己的節奏來代替他的節奏,以便使我們從這種內在的衝突中解脫出來。
——陳忻《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
一天,孩子們圍成一圈,有說有笑。圈子中間放著一個水盆,盆裏漂浮著一些玩具。
有個剛剛兩歲半的男孩。他獨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滿了好奇心。我饒有興趣地在遠處觀察他。他開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擠進去,但他沒有力氣,擠不進去,於是他仍站在圈外看著周圍。那張小臉上流露出來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如果我當時有個照相機把他拍下來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一張小椅子上,顯然,他決定把椅子搬到這群孩子的後麵,然後爬上這個椅子。他開始向椅子走去,臉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這時,老師走過去蠻橫地(她可能會說是輕輕地)抓住他,把他舉過其他孩子的頭頂,讓他看水盆,還說:“來,可憐的小家夥,你也看看吧!”
小家夥雖然看到了那個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臉上原來那種使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歡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隻是一種“相信別人會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種呆滯表情。
上麵這個案例是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學家蒙台梭利的一篇觀察日記。
我們想想看,這個孩子得到了老師的幫助,看到了玩具,為什麽不高興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不願意得到大人的幫助
這個兩歲半的小男孩本來已經想好了辦法決定自己解決問題,當“他開始向椅子走去,臉上露出希望的神情”,他為自己能想起這個辦法充滿自信和自豪感。兩三歲的孩子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作出自我評價,正確的自我評價會讓孩子越來越自信。本來這個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障礙,從而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的人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努力達到自己的預設目標。不隻是成人有這樣的體驗過程,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的兩三歲的孩子同樣會有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
可是,當孩子這個高層次的需要將要得到滿足的時候,被老師無情地剝奪了,孩子能不掃興嗎?他所呈現出來的表情是“呆滯”的,“相信別人會替他做事”。也就是說,他被迫承認了自己的無能,抑製了自己的需要,被迫讓自己接受別人的幫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習慣性地給予孩子隨時隨地的幫助。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飯,我們嫌他弄得很髒,就拿過碗來喂;看孩子動作很笨拙,就幫孩子係扣子、係鞋帶……我們好像是孩子肚子裏的“蛔蟲”,孩子剛有了一點兒想法,我們就把手伸過去。試想,我們的溺愛扼殺了孩子多少快樂,壓抑了孩子多少潛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