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學習的培養期 (3)

孩子對世間萬物充滿了好奇。當爸爸媽媽抱著寶寶走出家門進入大自然的時候,寶寶使勁兒轉動著他們的眼睛,觀察著身邊的奇怪事物,任何一片樹葉、一隻小鳥、一朵雲彩都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刺激大腦發育。汽車喇叭的聲音、小狗的叫聲、其他寶寶的哭聲、水聲、風聲,一切的聲響都逃不過寶寶的耳朵。寶寶的所看、所聽都在為他們建構自己的世界提供素材,滿足他們感官的需求,為智力的發展提供養分。因此,爸爸媽媽要重視寶寶感官的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刺激。

——《嬰兒母親》雜誌

雯雯快3歲半了,她平時就喜歡自己抱著布娃娃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遊戲,和布娃娃說話,玩自己的玩具,不喜歡到外麵去玩兒;甚至有時媽媽帶她去超市給她買好吃的東西,她也不願意去。在幼兒園裏,雯雯也很少與老師和小朋友交往,她總是坐在角落裏,下課也不和小朋友玩兒;在學習一個新東西的時候,她的接受能力也比其他孩子慢。媽媽很擔心:現在年輕人中流行“宅男”“宅女”,莫非3歲半的雯雯這麽小就“宅”了?

帥帥在很小的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被送到姥姥姥爺家。姥姥姥爺都年紀大了,已經退休了,姥爺平時在樓下下棋,姥姥要看護帥帥,也很少出門,也很少帶帥帥下樓,所以,帥帥就基本和姥姥在屋子裏玩兒。姥姥給帥帥做很多好吃的,但很少和帥帥說話。帥帥經常自己玩玩具,要不就打開電視看,有時候玩累了就會自己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帥帥上幼兒園後,反應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其他孩子差,爸爸媽媽帶著帥帥做了很多檢查,結果顯示帥帥的智力發育滯後,低於同齡孩子的水平。

現在,有一部分孩子同上述例子中雯雯和帥帥的狀況一樣,他們主動或被動地待在家裏,很少出門,見到生人就哭,不敢與人接觸,甚至一些孩子出現了智力發展滯後的現象。

◎了解不喜歡出門的孩子為什麽會智力發展滯後

孩子大腦的發育需要不斷的感官刺激,在3歲之前,對大腦刺激越多,孩子的大腦發育越好。所以說,感官刺激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相對單調、封閉,很少出現感官刺激的環境中,他們的感知覺、思維力就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如果錯過了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智力發展相對滯後的狀況。

由於在現代城市裏,鋼筋水泥的建築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擠占了田野、綠地,孩子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大;再加上父母工作繁忙,把孩子推給老人;或者嫌孩子麻煩,給孩子打開電視,或給個玩具。就算孩子對這些東西比較感興趣,但是時間長了,孩子感覺不到新鮮,這些單調的東西已經不能對孩子形成刺激,他們的感覺敏感度就會下降,思維受到限製,智力發展也會相對遲緩。

平時很少帶孩子出門,使得孩子的見識隻是局限於家這個小小的範圍,孩子接觸不到新鮮事物的刺激,慢慢就會出現上述情況。許多患有孤獨症的孩子的病因還不太明確,但是同與人接觸少、感官刺激少有一定的關係。

◎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

人是自然的產物,孩子天生就有一種與自然相通的本能,他們在內心深處對自然有一種向往,隻是我們以前的做法讓孩子的本真被蒙蔽了。現在,我們隻要讓孩子走出家門,多帶孩子接觸自然和社會,讓他們進行多項感官的刺激體驗,孩子就會恢複到一個自然健康的狀態。

我們可以在周末或節假日帶孩子主動走出家門,到室外、到草坪、到公園、到廣場,讓孩子摸一摸草,聞一聞花香,接觸外麵的世界,感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也可以讓孩子去淋淋雨,吹吹風,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風雨,這樣能鍛煉孩子堅強的性格。孩子在室外,看什麽都是新鮮的,比如,孩子會蹲下來看螞蟻搬家、蝸牛爬、青蛙跳,會跑著追空中的蝴蝶。這些東西都會給孩子提供新鮮有趣的刺激,讓孩子的智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古代大文豪司馬遷喜歡遊曆名山大川來“養氣”,就是通過旅遊長見識、增智慧。我們也可以在春天帶孩子到野外踏青,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找出“春天和冬天有什麽不同”,找出“春天在哪裏”。孩子就會睜開眼、伸出手、豎起耳朵、打開鼻子,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去感受,去比較。這樣,孩子在大自然中就會開始科學的探索。

同時,孩子在戶外活動中還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比如,我們引導孩子把看到的顏色、聞到的氣味、聽到的聲音和皮膚觸摸到的感覺表達出來。孩子的詞匯量增加了,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特別提醒:

家是孩子溫馨的港灣,但家外是孩子活動的空間。我們要保持一顆童心,和孩子一起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和孩子一樣懷著無限的好奇心去探索,你不僅會獲得一個聰明的孩子,還會發現,親子關係也在日益親密和諧。

發現孩子的探索時,給予及時的鼓勵

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他研究、探索的對象。我對孩子從小就實行多鼓勵、少責備、不否定的原則。讓他們的心靈素質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樓旨君

茵茵是一個活潑可愛的3歲女孩兒。有一天下雨,茵茵在家悶了一天,天晴了,她趕緊拉著爸爸媽媽下樓去玩兒。

路麵被雨水衝刷得很幹淨,可路旁的低窪處卻積滿了水。茵茵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邊走邊玩兒。一不留神,茵茵鬆開爸爸媽媽的手,飛快地一腳踏進泥水裏,看著水花飛濺起來,茵茵“咯咯”地笑著,對爸爸媽媽喊道:“爸爸媽媽你們看,水會飛!”說著,她把兩隻腳都踏進了水裏,濺起更大的水花。

媽媽一看,趕緊過去拉她:“水這麽髒,把鞋子、衣服都弄髒了!”抱起茵茵就回家換衣服去了。茵茵媽媽很擔心:孩子怎麽這麽調皮,這麽不知道幹淨呢?

我們很多媽媽都會阻止孩子一些調皮、淘氣的行為。我們不明白,為什麽孩子就愛玩一些髒乎乎的東西呢?

茵茵很多次這樣的行為被媽媽製止之後,慢慢地,茵茵出門很規矩,再也不亂動一些髒東西,總是很小心地把自己保護起來。

◎了解父母製止孩子探索行為的危害

我們已經多次提到,3歲左右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感到新鮮,都想去嚐試、探索,這是正常孩子的正常舉動。他們對髒沒有概念,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如果眼前的事物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就會放棄自己的目的,不惜任何代價地去嚐試和探索。

可是,我們常常為了“省時”“省事”“省去麻煩”“擔心安全”等,在孩子的探索剛剛萌發的時候就立刻製止了孩子,或者用語言,或者用外力強迫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做。孩子的探索常常被我們掐滅在萌芽狀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懶惰、毫無責任感、不思進取、沒有目標、沒有動機,隻會庸庸度日。

孩子的探索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開發孩子的智能,使孩子增長見識,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如果過多地限製孩子,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智力發育遲緩。我們經常見到很調皮的孩子頭腦很聰明,有些動作遲緩的孩子,智力水平也會比好動的孩子低,就是這樣的道理。

◎發現孩子的探索時,給予及時的鼓勵

孩子的探索是難能可貴的,它是孩子創造力的源泉,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孩子對某個事物或者現象產生了探索的興趣,就會有一種推動力促使他們去了解它、觸摸它,對它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思考。由於有了這一係列的發展過程,將來孩子就很有可能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的貢獻。因此,我們需要悉心保護孩子的探索,及時地給予鼓勵。

在上麵例子中,茵茵的媽媽製止茵茵玩水,要拉她回家換衣服。這時爸爸該怎麽做才能保護孩子的探索呢?

茵茵爸爸製止了媽媽的行為,對她說:“孩子踏水玩隻不過會弄髒衣服和鞋子,沒什麽危險。再說,讓孩子體驗一下踏水玩的樂趣,她會從中知道很多東西。”爸爸指著不遠處的一處水窪,對茵茵說:“那裏水更多,快去!”茵茵快速地跑過去,雙腳踏在水裏,濺起更大的水花,茵茵高興得不得了。回到家,洗完澡後,爸爸告訴茵茵一些“水往低處流”的知識,還趁機告訴她玩水時間長會把腳泡得皺皺,如果想玩水就需要穿雨鞋保護自己的腳。

和茵茵同住一個小區的超超也和媽媽在雨後一起下樓玩。他走在路上,看到柏油路上趴著一些長長的粉紅色的蟲子,並且還在動。他好奇地蹲下來,觀察了一會兒,想伸手去抓這些蟲子,但他又不敢抓。媽媽在旁邊不動聲色地看著,看到超超猶豫不決的樣子,媽媽對超超說:“這些蟲子是從土裏鑽出來的,叫蚯蚓,不會咬人的,你摸摸看。”超超聽後勇敢地抓起蚯蚓。媽媽又告訴超超蚯蚓的一些常識,建議超超把它們放回土裏去。

其實,茵茵爸爸和超超媽媽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看似“縱容”了孩子,其實是對孩子探索的極大鼓勵。當孩子打雪仗、看螞蟻搬家、看蜘蛛結網、抓螢火蟲……的時候,我們都要用鼓勵的做法,讓他按照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並獲得真正的快樂。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建構自我意識的階段,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強烈的學習和探索,讓孩子從探索中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能獨立做什麽事。鼓勵孩子的探索行為,會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甚至可能發展出一生的事業。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如果孩子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他就會覺得學習是無比快樂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總是逼著孩子學習,就容易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比較煩的事情,特別是學習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感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總想出去玩,根本就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這時,孩子的人雖在家裏,可是心思卻早已脫離所學習的內容,不知飛向何方了。

——孫雲曉《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

一位媽媽在網上求助:“我的孩子3歲了,他能認識大部分英文字母了。孩子告訴我他長大了想當警察,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告訴他,如果想當警察就得認識字母和數字。這樣我們就每天走到街上去認識車牌號。我發現孩子對6和9分不清,對BDP、MN、MW這些相似的字母分不清。讓他學多了,他就會心煩,哭鬧,真拿他沒辦法。”

不隻這位3歲孩子的媽媽有這樣的苦惱,生活中,也經常聽到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媽媽抱怨:“我家孩子成天玩網絡遊戲,就是不想學習,一提學習就頭疼,一玩遊戲就精神,真讓人發愁。”

我在一家教育網站做QQ群管理,經常有一些媽媽求助,要幫忙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厭學的孩子不是因為網癮就是早戀,要麽就是做作業拖拉,沒有效率,一做就是一晚上,作業還寫不完,用媽媽的話說就是“磨洋工”。如今,越來越多厭學的孩子讓父母苦惱不已。

◎了解孩子為什麽沒有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