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學習的培養期 (2)

周末,3歲的朔朔跟著媽媽在家玩。媽媽收拾家務,把一些平時不用的東西裝到箱子裏,朔朔也跟在媽媽屁股後麵忙活著。在陽台上,媽媽一不小心把一個空酒瓶子摔碎了,媽媽趕緊告訴朔朔:“千萬不能動,這個東西會紮破手,等媽媽去拿簸箕收走。”等媽媽走後,朔朔蹲下來乖乖地等媽媽。他看到綠色的玻璃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漂亮極了。他忍不住伸手去抓,結果,手被玻璃劃破了。他不知道手指上冒出的紅色東西是什麽,好奇地盯著看。媽媽拿了簸箕趕過來一看,嚇了一跳,對著朔朔大叫:“不是叫你不要動嗎?你這孩子!流血了,疼不疼?”朔朔被媽媽這麽一叫,嚇得“哇”地哭出聲來。

才3歲的琪琪就顯示出了女孩兒愛美的天性。她經常看到媽媽在臉上塗一些化妝品,一天,她趁媽媽不注意,偷偷跑到媽媽的房間,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在自己臉上塗抹。當媽媽走進房間的時候,不禁大叫一聲,她看到琪琪正把她昂貴的化妝品往外擠,還把自己塗成了“大花臉”。媽媽看著快被擠完的瓶子,狠狠地訓了琪琪一頓。

從小到大,孩子會遭遇到很多次“危險”,也會搞無數次破壞。雖然程度不同,但每次都會讓我們做父母的揪心,我們不明白,孩子怎麽這麽愛搞破壞,這麽容易受到傷害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愛搞破壞,又容易受傷

原因其實很簡單,3~5歲的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認識這個世界,是通過手的觸摸、體驗開始的,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他們沒有什麽經驗預見外界事物的危險性,隻有通過嚐試才知道哪些東西是安全的,哪些東西是危險的。比如,我們小時候看到蠟燭的光就想用手去抓,燒疼了才知道這個東西是不能碰的。從此我們就有了這樣的經驗:火是危險的,不能用手碰。

“破壞”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心理學家分析,可能因為孩子動作發展上的需要或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的支配,也可能是因為被父母關注少的孩子為了博得父母的注意,才導致的故意“破壞”行為。

◎探究大人對孩子受傷和搞破壞之後的反應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在探索一件新鮮事物的時候,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受到傷害,大多數孩子弄傷了、弄疼了會哭,這時候,大人就會受不了了。因為孩子受傷比自己受傷更難受,不僅心疼孩子,還會產生很深的自責感。為了發泄這種痛苦,我們會大聲地斥責孩子,或者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以後千萬不要動這些東西,會把孩子看得更加仔細,保護得更周到。

我們這樣的反應會起到應有的作用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當孩子無意中受傷或者搞破壞之後,如果我們大聲斥責孩子,孩子會把受傷的身體痛苦與受到斥責的精神痛苦累積起來。他們會告訴自己:我不能亂動東西,會很痛苦。在潛意識的支配下,他們會限製自己的行為,從而變得縮手縮腳,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有一種可能,逆反心理比較重的孩子,他們會故意做類似的事來反抗我們的權威,也就是說,孩子會故意受傷,甚至多次受傷,以此來多次體驗“征服”父母之後的成就感。

我們過多的、過於激烈的反應會限製孩子的正常探索和肢體行動,甚至會抑製孩子這方麵潛能的開發。

◎淡化處理由於探索發生的傷害或破壞

我們在與外界接觸的時候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危險”,甚至可以這樣講,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冒險。何況孩子在探索未知事物的時候,由於他們沒有累積的經驗,遇到的“危險”可能會更多。當然,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經驗直接告訴孩子,但是沒有親身的嚐試和體驗,孩子很難將這些經驗變成自己的“圖式”。所以,我們要經常鼓勵孩子多動手,多體驗。

當孩子在探索過程中發生傷害事件的時候,像上麵例子中朔朔媽媽的做法很不可取。當看到孩子受傷,她大聲叫喊會對無知無畏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他心裏會對相似的東西產生恐懼心理,這對於孩子探索外部世界是非常不利的。

朔朔媽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幫孩子處理傷口,接著把玻璃碴兒處理掉,然後語氣平和地先肯定孩子的探索精神,再把這件事情的危險性告訴孩子。因為經過了親身體驗,孩子會有很深的體會和記憶,也會在日後的探索中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琪琪媽媽應該懂得:孩子在模仿自己的做法。她的模仿力和探索欲和化妝品比起來,哪一個更重要,恐怕我們做父母的都心裏有數。因此,我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白孩子是我們的一麵鏡子,育人先育己。

特別提醒:

任何一件事都有其發生的積極的一方麵,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在探索中的受傷或是破壞行為,讓孩子在嚐試中體驗到疼痛的感覺、嚐試的結果,學會自我保護和正確的應對方式等。

別將孩子看得太緊,給孩子機會自由探索

給孩子減負,為孩子鬆綁,把孩子放養,讓孩子在自由空間慢慢成長,說著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長有幾個?回想我們自己小的時候,盡管當時的社會環境絕對稱不上完美,但至少我們的父母用不著整天擔心我們遭人綁架。我們小的時候有機會自己去探索周圍的世界,甚至可以玩蹺蹺板這樣“很危險的遊戲”。

——勒諾?斯科納茲《放養孩子》

露露是一個活潑可愛的3歲女孩兒。一次,媽媽領著她去超市給她買東西。媽媽讓露露自己選。露露拿了一包薯條,媽媽說:“薯條是垃圾食品,換一種。”露露放下薯條,轉身拿了一包瓜子,媽媽說:“吃瓜子上火,再說你也不會剝。”孩子又拿了一袋果凍,媽媽說:“果凍不能吃,不小心會吃到氣管裏去,放回去。”露露很受打擊,站在那裏一聲不吭,滿臉的不高興。最後露露跑去拿了一條兒童果奶,不等媽媽說話就跑到櫃台前麵去了。

經常聽到同事抱怨她3歲的兒子不聽話,因為對他管得緊就產生了逆反心理,經常會有反抗父母的行為發生。比如,吃飯的時候讓他吃點兒青菜,他偏不吃;他在廚房玩水,媽媽叫他別玩了,他偏要把水弄得到處都是;帶他出去玩兒,媽媽讓他好好走路,他偏要跑到馬路牙子邊上;下雨了,媽媽給他打著傘,叫他別到處亂跑,他偏要跑到雨裏去;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讓他不要吃糖,他一定要吃……很多時候氣得媽媽罵他幾句,他就大哭大鬧。媽媽拿他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不得已會在他屁股上打幾巴掌。

3歲的孩子還處於懵懂時期,他們對一些常識似懂非懂,他們有很強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意識。如果我們過多地管教他們就會削弱他們的這些能力,要麽不分青紅皂白地反抗父母,要麽會形成懦弱、依賴的個性。

有一些被父母管得死死的孩子,父母安排了他們的人生,他們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更沒有探索進取的精神。曾經有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在日記裏這樣寫道:“我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也不讓我隨便出去玩兒,我就像一隻籠中的小鳥一樣,既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去探索求知。”

已經有研究證實:我國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比他們的認知能力差。他們生活依賴性強,遇到困難隻想著找父母和老師解決,缺乏對事物的探索精神。

◎了解孩子為什麽會缺乏探索精神

當孩子1歲以後,從會爬、會走,到自由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強,凡是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他們都要拿過來,要麽放到嘴裏嚐一嚐,要麽就擰擰、撕撕。他們可能會把抽紙一張張抽出來,或者把爸爸養的花掐掉,或者用手捅插座,或者不停地按電視開關……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可是,我們怕孩子的行為會把家裏搞得一團糟,或擔心孩子的安全,想方設法幹涉、阻止孩子的行動,包辦孩子的生活,替他們做本來該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大的潛能,比如,科學技能、邏輯探索潛能、動手能力、繪畫潛能、音樂潛能、交際智能等。如果在一定的階段孩子的潛能得不到開發的話,孩子這部分潛能就會被壓抑或者消失,而我們的管製或包辦會讓孩子失去自由探索和開發潛能的機會。我們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厭學、不思進取,甚至成為沉迷網絡、逆反、吸毒、離家出走的問題孩子。

◎適當放手,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

我們很多做父母的基於對孩子的愛,會對孩子嚴格限製,通常不離孩子的左右,一邊嗬護孩子,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坐在地上,地上髒。”“不要把沙子弄到眼睛裏。”“不要把袖子弄濕了。”“不要反著爬滑梯,會摔著你。”我們把孩子教育得很“懂規矩”,很“乖”,從不亂碰東西。可實際上,我們這些做法阻礙了孩子自主探索的發展潛能。孩子在我們的約束下,不敢去觸碰,不敢去體驗,嚐試不到失敗的痛苦,也就不能增長生活的經驗。在我們精心“照顧”下,孩子會慢慢變得羞怯、疑慮、自卑、胸無大誌。

所以,我們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緊、太死,要適當放手,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

我在一個網站上看到一位旅居國外的母親寫的文章,講的是德國的爸爸對待孩子的態度:

剛到德國的時候,我們常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去玩。與遊樂場中的各色人等相處多了,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德國父母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對孩子遠不如我們中國父母那麽關心。德國父母大都是一副優哉遊哉、神定氣閑的樣子。他們有的坐在椅子上看書,有的和其他父母聊天,有的則津津有味地在一旁觀察自己的孩子。即使和孩子一起玩的,也大多是充當孩子的玩伴和幫手,很少有一直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指指點點的。

我們是不是也要學習一下德國父母的做法,對孩子實行“粗養”呢?我們可以為孩子設定一些基本的規則和界限,然後就安下心來,盡量少控製孩子,少包辦代替,少嘮叨,讓他們有一些自由的空間和自由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經曆和體驗。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使他們的探索、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正是自由探索的大好時期,我們要學會放手,但是放手不等於不管,還要適當引導,不要讓孩子做危險的探索,比如觸電、玩火等。如果孩子探索失敗了,我們不要對孩子說:“叫你不聽媽媽的話!”這樣會壓抑孩子的探索精神。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殘局”。

多帶孩子走出家門,

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