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什麽都想自己幹 (5)

很多父母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種做法是不太恰當的,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形成依賴的習慣,遇到問題不去思考,隻等著父母給予自己正確答案。就如上麵例子中的薇薇一樣,孩子被媽媽“慣”得失去了主觀能動性。

◎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當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及時、真誠地回答,但不要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如果孩子看到什麽就問什麽,反而不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用反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尋找答案。比起有問必答,我們要引導孩子養成心中有疑自己先思考的習慣。孩子問問題時,我們先不要忙著回答,對於孩子有能力或經驗解答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反問一下。比如,3歲的孩子問:“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麽不一樣?”我們不要告訴他們,可以反問一句:“你說呢?哪裏不一樣呢?”孩子就可能回答:穿衣服不一樣,尿尿不一樣,等等。孩子是經過仔細觀察之後才提問的,我們這樣的反問讓他們進一步觀察、思考,提升了孩子的創造力。

啟發孩子自己去觀察思考。對於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但如果問題是平時生活所見的,或者可以通過觀察或動手能解決的,我們要鼓勵孩子多觀察、多動手、多思考。比如,孩子問:“水為什麽能流動?”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試驗,通過觀察了解水流動的原因,讓孩子更直觀地學習知識、拓展思維。

要鼓勵孩子自己去查資料尋找答案。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比較難,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媽媽也不太清楚,媽媽教給你怎麽在網上或書上查找資料吧!”這樣,媽媽不僅引導孩子找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更讓孩子學會了通過查找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特別提醒:

麵對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束縛孩子的想象力,更不能不懂裝懂,敷衍孩子。同時,我們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不能以讓孩子害怕的方式回答問題,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很可怕……”父母的驚恐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失去探索的勇氣。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

要在和他玩得高興的時候或稱讚他的時候去實施,最初要從痛苦最小的事情上麵開始,然後不知不覺地逐步推進。一旦能使他明白,他雖然受了痛苦,可是因為有了勇氣,得到了別人的稱讚,得失已足相抵;一旦他能夠從他那種剛毅的表現上感到光榮,能夠不逃避小小的痛苦,不在他們麵前畏縮,而寧願取得勇敢的名譽之後,就不怕不能改進他的脆弱本性了。

——洛克

3歲的程程平時很乖巧懂事,很聽爸爸媽媽的話,從來不做讓大人操心的事。但是,讓程程媽媽擔憂的是,程程很膽小,平時帶他去遊樂場,他連最普通的蹦蹦床都不敢上,媽媽再三告訴他:“蹦蹦床很安全,不會有事的,你看有那麽多小朋友在上麵跳呢。”媽媽說了半天他還是不敢上。暑假的時候,一家人去海邊玩,程程很興奮,但當爸爸帶著他下海,他緊張得不行,抓著媽媽的衣服怎麽也不敢下去。

馨馨是一個很靦腆的小姑娘,上幼兒園小班。她平時在班裏很少說話,有時老師讓她回答問題,她站起來以後,總是低著頭,臉紅得像一塊紅布,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媽媽很著急,和老師商量要鍛煉一下馨馨,讓她不再膽怯。快到“六一”了,每個幼兒班都要排練節目參加慶祝“六一”的文藝會演,老師讓馨馨扮演“小白兔”的角色,可是,馨馨說什麽也不敢上台表演。

和程程、馨馨一樣,有一些孩子平時也比較膽小、羞澀、內向、害怕,他們一般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在熟悉的環境中他們能高高興興地玩耍說笑,在人多的地方他們就不敢大聲說話,甚至怕見到外人。他們會害怕一些他們認為危險的事情,不敢輕易嚐試。

媽媽們非常困惑:孩子為什麽這麽膽小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膽小、羞怯

古語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也一樣,孩子不是天生的膽小,幼小的孩子不知道危險,不懂得害怕,他們總是到處摸摸、看看,對什麽都充滿好奇,這是孩子接觸外界、認識事物、實現自主性的表現,是3歲左右的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可是,我們因為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常常會嚇唬孩子:“不許動!它會咬手指頭的。”或者“你要不聽話,大灰狼會把你叼走的!”或者“別去,看摔著你!”我們還可能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告誡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等。我們這樣的嚇唬讓孩子的自主性和探索欲受到壓抑;我們的過度保護讓孩子不敢做出一點點冒險的行為;我們的過度限製讓孩子對未知事物感到恐懼,不敢去嚐試。如此一來,他們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小,晚上怕黑,不敢去“危險”的地方,甚至不敢與外界接觸。

孩子的膽小還因為環境的原因。我們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工作忙,大多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平時隻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裏,接觸外人的機會很少,孩子依賴性比較強,不能獨立適應新環境,孩子就會表現出膽小、羞怯的性格特點。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

孩子膽小退縮,有些事情不敢去做,如果我們認為孩子不敢做的事情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我們就要盡力鼓勵他去嚐試。我們要給孩子信心和勇氣,讓他充分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力量,認識到“我能做到”。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接受眼前的事物,不要一下子就讓孩子達到一個比較高的程度。比如,在上麵的第一個例子中,程程不敢上蹦蹦床,我們就要鼓勵他先上去踩一踩。如果征得管理員的同意,我們可以陪孩子上去。當孩子認識到蹦蹦床沒有什麽可怕的,他就會勇敢、快樂地玩耍。如果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接受,我們也不要訓斥孩子,而是要鼓勵他:“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做到的。”我們絕對不能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簽,這樣,孩子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膽怯的陰影了。

對於孩子的表現,我們不要給予太多的表揚和批評。因為太多的表揚和批評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太多的表揚會讓孩子很在意嚐試的結果,怕失敗之後得不到表揚。太多的批評會壓製孩子的自主探索。這些都會讓孩子不敢去嚐試,不敢犯錯誤,不敢承擔責任,不敢承擔失敗的後果。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嚐試,而不是太在意結果。比如,在上麵第二個例子中,媽媽要鼓勵馨馨:“不要害怕演不好,隻要能上去表演就是好樣的。”孩子得到媽媽的支持後,就能戰勝自己,克服恐懼心理。

特別提醒:

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是不一樣的,每種氣質都有它的優勢和弱點。如果我們的孩子天生是屬於內向型的,無論怎麽激勵都不會讓他們變得勇敢,那麽我們就要尊重和接受孩子的性格氣質,幫助他努力發揚這種氣質的優勢。這樣就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培養孩子的包容特質,學會接受不同性格的人,這是孩子成功成才的基礎。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

父母還應當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適、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過程中要讓孩子逐步學會生活自理,進而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隻想讓孩子生活舒適,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辦代替,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腳、動腦,那麽父母就等於把孩子的手、腳、腦都束縛起來,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孩子什麽事都不能做,也不會做。

——崔華芳《讓孩子吃點苦: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

惠惠已經3歲零8個月了,還要每天黏著爸爸媽媽,連簡單的事情都不會自己做,凡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她做。讓爸爸喂飯,讓媽媽幫著洗澡、洗臉,衣服也要爸爸媽媽幫著穿,鞋帶要爸爸媽媽幫著係,頭發要媽媽梳,走路要爸爸背……就連到了周末,她也要拖著爸爸媽媽陪她一起玩。惠惠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都很忙,為了孩子,就會耽誤其他事情;如果不替孩子做,惠惠就會又哭又鬧。

看到惠惠例子的時候,我想到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名詞:草莓族。

小柯,一個“80後”,從小就被母親百般嗬護。他高中喜歡文科,但父親希望他讀工科,為了討好父親,他隻好順從,在理工學院讀工程專科。一年後,因為成績差,想換科,在母親的支持下換到了物理治療科。畢業後服兵役,常常回家哭訴被上司和士兵欺負,母親經常到軍營興師問罪。服完兵役後,他找了多份工作,都由於工資低、地位低、離家遠等原因辭職不幹,最後賦閑在家,靠父母養活著。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草莓族”多用來形容198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像草莓一樣,盡管表麵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一點兒挫折,一碰即爛。不善於團隊合作,主動性及積極性均較上一代差。開始投入職場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對工作往往沒什麽定性,隻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更高的薪水,就會見異思遷。

◎了解孩子為什麽成了“草莓族”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太陽”“小公主”,我們把孩子當做寶貝,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生怕孩子有一點點的閃失,盡力保護孩子,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無不滿足。我們的過度嬌慣很容易讓孩子養成過分依賴的心理,他們會把父母幫自己做事當做是理所應當。過度地保護和溺愛,讓他們凡事都以自己的感覺為主,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對於生活中出現的挫折和打擊,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凡事找父母幫助解決。因為很多問題父母都幫助解決了,孩子就沒有機會碰上困難;沒有克服困難的經驗,所以一遇到問題自然會想到逃避,又把父母搬出來幫忙解決。長此以往,孩子離開父母就沒有辦法生活。

“草莓族”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因為父母總是做“空降部隊”,孩子一有壓力就立刻接管,孩子一有問題,就立刻出現幫孩子擺平。這樣做的結果,隻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越來越喪失抗壓力。

在“草莓族”的心裏,有很多假想敵,總是覺得別人會欺負他,常常以受害者自居,以此來博得父母的同情和關注,更有理由躲在父母的羽翼庇護之下。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

在很多個章節中,我們都提到父母要放手,不要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在這裏,我們依然提出這樣的觀點。我們要明白,我們對孩子的包辦代替、過度保護,其實正說明我們的內心還沒有足夠地成長起來。因為我們擔心如果不這麽做,孩子就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或危險,會給我們造成很多的麻煩。我們可以這樣說,溺愛不是愛孩子,是愛我們自己。因此,我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愛自己。

對於等我們幫他們做事的孩子,我們要適當“教訓”一下。如何“教訓”,就是我們要狠下心,不替孩子去做,讓他們自己承擔不做事的後果。比如,在第一個例子中,媽媽不替惠惠穿衣服、梳頭,如果她自己做不好,到了時間,我們就可以讓孩子衣衫不整、頭發不梳地去幼兒園,後果由她自己來承擔;爸爸不要喂她吃飯,如果惠惠不吃,那就讓她餓一頓,讓她嚐嚐挨餓的滋味是有好處的;平時,爸爸也不要答應惠惠的要求背她走路,如果她不走,就告訴她:“如果你不走,爸爸媽媽還有事,沒有時間等你,你可以自己走回家。”大部分情況下,孩子會用哭鬧來要挾,但隻要忍住不回頭,通常孩子會自己跑上來的。

諸如此類事情,我們都可以適當“教訓”一下孩子,讓孩子慢慢擺脫依賴的個性,學會獨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特別提醒:

依賴心理強的孩子多數都懶惰,在適當“懲罰”孩子之後,我們要讓他們在家務勞動中克服“懶惰”心理。可以讓孩子做洗碗、洗菜、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活兒。這樣既解放了父母,又可以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更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