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什麽都想自己幹 (4)

有一個外國的例子,說的是一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準備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個天才。在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已經會幾國語言,6歲時考入中學,12歲上了哈佛大學,16歲攻讀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教授爸爸讓孩子每一分鍾都“吸收,不停地吸收”。結果,18歲時,博士兒子卻成了英國倫敦一家商店的售貨員,拒絕做任何“有知識性的活動”。他做了售貨員,但他非常快樂。

從上麵兩個例子中,我們能發現什麽問題呢?你一定想知道為什麽父母付出這麽多,孩子卻不快樂吧?

◎了解孩子為什麽不喜歡父母的安排

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給了孩子全身心的愛。從孩子一出生,他們就幫他設計好了未來,給孩子規定了條條框框,然後讓孩子按照他們的設定按部就班地成長。

可是,他們從不知道,也不可能相信,胎兒在母體形成的那一刻,就有一種神秘的、伴隨著的精神降臨在人世間,指導孩子如何發展,指導孩子去看、去摸、去抓、去咬、去哭、去聽……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蒙台梭利稱它為“精神胚胎”。孩子是按照自己的自身規律來發展的,如果我們沒有按照這個規律讓他發展,而是強加於他,逼迫他必須做某些事情,左右他的人生,那麽我們這些過多的安排和規定就會限製孩子的自由發展,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不滿和反抗,他們的發展就會進入一個誤區,孩子真正的道德感就很難建立了。就如第二個例子中的兒子一樣,他寧肯選擇做一個售貨員也不願聽從父親的安排。

◎過多的條條框框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的行為和選擇進行幹涉和限製,為孩子設置很多的條條框框,經常告訴孩子,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出於“愛”,是怕孩子受到傷害,希望孩子越來越好。

3歲左右的孩子對外界充滿好奇,他們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通過觸摸、體驗,在內心形成固有的經驗。如果我們對他們限製太多,孩子往往會缺乏自信,心理壓力大,做事縮手縮腳,遇事容易用逃避退縮的方式應對;且苛求完美,很難同別人建立起友好信任的關係。

如果我們一方麵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麵又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對孩子的行為和交往進行幹預和限製,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做,很容易導致孩子處處被動,很難形成積極主動的人格。這樣的父母,有的是由於自身文化水平較高,對孩子期望很高,不能容忍孩子的一點兒落後;有的是由於對家庭教育的物質投入過多,從而對孩子進行粗暴幹涉。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發展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1985年,在日本舉辦的築波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了一棵長有13000個果實的西紅柿樹。這棵西紅柿樹,是從普通的西紅柿幼苗中被選出來的,如果用傳統的方法把它種在土壤裏,就算有再好的遺傳基因,也不會結出如此多的果實。實驗人員把這棵西紅柿幼苗從泥土中取出來放在水槽裏,把普通肥料以適當的濃度溶化在水裏作為植物營養成分;然後進行水溫和水流的管理,並供應充足的氧氣。也就是說,這棵西紅柿樹是用“水耕法”的方式培養才結出了13000個果實。

這說明,因為先天基因基本相同,所以後天生長的條件,即優越的生長環境、充足的養料以及細心的照料,才是這棵西紅柿長成大樹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0~6歲,我們要給孩子創設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到大自然中盡情玩耍,與社會廣泛接觸。除此以外,我們要為孩子提供自由的心靈空間,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自由發展。比如上麵的第一個例子,媽媽應該讓嵐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課外項目。這樣,嵐嵐會擁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她的潛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特別提醒: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激發孩子的潛能。但要注意給孩子自由也要有一個限度,不要縱容孩子的不正當行為。少設置條條框框,不等於取消所有的規則和約定。

麵對困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摔倒在地上時,都會過去扶孩子,甚至會安慰孩子,或者用物品來獎勵孩子。這樣做完全代替了孩子,孩子並不能真正地成長。有些父母認識到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能幫辦,想著應該讓孩子獨自去克服困難,但是卻不提供指導,反而常常嗬斥孩子的無能。這樣則會使孩子失去了戰勝困難的信心,以後一遇到困難就緊張焦慮、煩躁不安,永遠無法戰勝困難。

——崔華芳《讓孩子吃點苦: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

在小區的空地上,楠楠在媽媽的幫助下練習輪滑。楠楠戴著護膝和護腕,還戴著頭盔。她小心翼翼地拉著媽媽的手,媽媽彎著腰整個身體支撐著楠楠,不讓她滑倒。忽然,不知道什麽原因,楠楠和媽媽一起摔倒了。媽媽伸手下意識地保護楠楠,重重地摔在地上,胳膊都摔破了;而楠楠因為戴著護膝護腕,一點兒也沒摔著。可是,楠楠卻放聲大哭,責怪媽媽沒有保護好她;媽媽艱難地扶著楠楠站起來,一邊安慰她,一邊查看她有沒有受傷。

安安差一個月就3歲了,平時很可愛懂事。但是,媽媽發現了一個問題:一遇到困難,他就搖頭拒絕,經常選擇逃避的方式。媽媽鼓勵他再嚐試時,他還是搖頭,還麵帶哭相。一天,安安想吃榛子,他剝了一個剝不開,就放棄了。媽媽告訴他要多試試,要勇敢地麵對困難,想辦法把它剝開,他就是拿著榛子哭著讓媽媽幫他剝開。媽媽實在沒辦法,好說歹說都不行。

我們很多做父母的經常苦惱不已,就是為了孩子不能麵對困難。媽媽們說:“孩子們無論做什麽事,隻要稍微難一點兒,就產生畏難情緒,要麽發脾氣,要麽要大人幫他,什麽時候孩子才能自己麵對困難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不敢麵對困難

3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他們自我意識已經比較強了,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做。但是有一些事情孩子沒有嚐試過,沒有做事的經驗,就喜歡向父母求助。如果我們輕易伸出援手,孩子就會在心裏認同自己求助的做法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的幫助也是理所應當的。這樣的做法,致使孩子在以後遇到了困難,就會立刻向父母尋求幫助,不僅累壞了大人,也讓孩子喪失了麵對困難克服困難的機會,這對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有些孩子遇到困難之後會產生挫敗感,用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又因為父母平時對孩子百般嗬護,生怕孩子受一點兒傷害,孩子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暴躁的性格。他們麵對困難的方式通常是把責任推給父母,以此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和挫敗感。

◎讓孩子勇敢麵對困難,自己解決問題

學會放手,不要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就是家裏的“小太陽”,全家都圍著他一個人轉。大人一味地縱容、嬌慣孩子,生怕孩子受半點兒委屈,替他們做好了一切。

一個幼兒園的老師說過這樣一件事:一次,幼兒園中午吃炸蝦,小朋友都吃完了,隻有思思一個人在吃,但他盤子裏的蝦都是完整的。原來不是思思不愛吃,而是他不會剝。在家裏都是爸爸媽媽剝好了放到他碗裏的。

這不隻是一個剝蝦的問題,而是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問題。一個連剝蝦都不會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一旦遇到了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一定不是自己去克服,而是求助於父母。我們一定要清楚,不要一看到一件小事被孩子搞得很複雜就上去幫一把,我們的舉手之勞會一點點扼殺掉孩子的自立和自理的能力,甚至可能讓孩子一生都喪失掉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培養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句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孩子解決問題,不如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孩子這方麵的能力,要讓孩子多觀察、多動手,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收拾玩具,或者把拆開的玩具裝起來等,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就會明白事情為什麽是這樣的,怎麽做才能解決。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讓孩子動手做事也是對孩子能力的認可和尊重,也會極大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決心。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要在孩子失誤之後訓斥、嘲諷孩子,而應該鼓勵孩子,相信孩子,告訴孩子:“這次失誤說明這個辦法行不通,媽媽相信你有能力把這個困難解決掉。”鼓勵孩子重新嚐試,並讓他相信世界上很少有一下子就能解決的問題,減輕孩子的挫敗感,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畢竟經驗有限,他們因為能力限製可能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我們隻是放手不管,讓孩子屢次經曆挫敗,孩子可能會喪失信心。培養孩子的自立不等於說在每種情況下都要孩子單獨去解決問題,我們也要告訴孩子必要的時候也要去尋求別人的幫助。

“逼”著孩子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感性認識豐富的人,媽媽首先要改變傳統的認識。不要總為孩子上什麽培訓班而苦惱,應該先聽一聽孩子提出的問題,然後經常問一下孩子“為什麽?”以開拓他們的思考空間,“為什麽”的提問中隱藏著孩子的感性認識的靈光。

——張炳慧《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3歲左右的孩子,特別愛問“為什麽”,整天纏著爸爸媽媽問個沒完。問的內容是千奇百怪,諸如,“為什麽小草是綠色的”“為什麽小魚在水裏遊”“為什麽我不能像小猴子一樣爬樹”“為什麽爺爺的牙齒能拿出來”,等等,每次非要問個明白才肯罷休。

薇薇從小就特別愛問問題,什麽事都要問個明白。每一次,薇薇都是打破沙鍋問到底,非要弄清楚了才罷休。有時候,薇薇問的問題媽媽回答不出來,媽媽還要自己去翻書查找。媽媽雖然有些煩累,但看到薇薇這麽勤學好問,愛思考問題,覺得是件好事情,還打心眼裏高興。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薇薇上小學了,媽媽慢慢發現了一些問題,女兒可能是習慣了問問題,現在碰到什麽問題都來問媽媽,“媽媽,這道題怎麽做呀?”“媽媽,這個字怎麽念啊?”“媽媽,雨水有什麽好處啊?”“媽媽,老師讓搞活動,我該怎麽安排呀?”等,大事小事都要來問媽媽。媽媽開始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了解孩子為什麽愛問問題

3~6歲的孩子喜歡提問,在心理學上把這個時期稱為“詢問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迅速發展,大腦的迅速發展帶來語言和智力上的迅速發展。因此,這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時期。

孩子到了3歲,因為行動的獨立和自我意識的萌發,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環境,他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對環境的關心。他們對外部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好奇這個世界是怎麽來的,以他們的思維和經驗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於是,孩子開始提出一係列的問題,以此來更多地認識他們周圍的世界。同時,也能滿足他們掌控世界的需求,知道了這些信息,他們便知道自己可以不必擔心和恐懼,更增添了一份向未知世界進取的信心。

◎了解父母回答孩子問題的方式

有時候,孩子問題問得太多太雜,以至於讓我們無法回答,這時候,我們可能就不耐煩地說:“去去去,一邊兒玩兒去,媽媽現在沒時間回答你。”或者“你哪來那麽多問題,總是沒完沒了地問,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如果孩子經常受到我們這樣的“待遇”,孩子探索世界的就會被打壓下去,慢慢變得不愛思考,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好奇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