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什麽都想自己幹 (3)
我們要先找到孩子的興趣點,然後給他們一個題目,讓他們去創造。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動手拆東西,有的孩子喜歡組裝玩具,有的孩子喜歡玩泥巴……比如,有個孩子喜歡畫畫,經常拿著彩筆在家裏白色牆上塗畫。媽媽並沒有狠狠地訓斥他,而是給孩子畫出一塊牆壁,讓孩子自由地畫,並告訴孩子,希望他能把這塊牆好好利用起來,畫出賞心悅目的畫。孩子得到了父母的鼓勵,很細心地畫,最後這塊牆成了家裏最漂亮的彩繪牆。孩子的美術天賦得到很好的發展。
我們可以在平時引導孩子給一個問題尋找多種答案,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比如,我們看到下雨了,可以問孩子,雨對我們有什麽好處,什麽壞處;看到大樹,就可以引導孩子說,樹木對我們有哪些幫助;等等。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作為啟發孩子多角度思維的內容,這是創新性思維的基本訓練。
特別提醒:
對於3歲孩子的創造力,哪怕是具有破壞性的,我們也要耐心引導,切忌訓斥打壓孩子,這樣會遏製孩子創造潛能的開發。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的異想天開,給孩子的天馬行空創造一個充足的空間和時間。
給孩子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
從小教育,培養自立,逐漸放手。我們教育的宗旨不是為了讓孩子上個好學校,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將來能成功地立身社會。也就是說,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好學校,這些培養教育對孩子將來在社會上工作、為人處世都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孩子如果瞄準了修身做人、立身社會這個終極目標,“上名校”這個初級目標往往也可能順便達到。因為,上名校畢竟也是為了成功地立身社會。我們認為教育孩子的目光不宜太過實惠,目標不宜太過功利。
——郝晉《讓孩子自己去打拚》
近些年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啃老族。
百度百科裏的解釋是,啃老族,也稱“吃老族”或“傍老族”,或者“尼特族”,尼特族是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地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啃老族”是年齡在23~30歲,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瓊瓊是典型的“啃老族”,她平時的生活就是睡覺、上網、出門逛街、和朋友聚會。父母不僅要供養女兒的日常開銷,每月還要替她還透支的信用卡。本來瓊瓊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在外企上班,但工作沒半年,因為單位經常加班,她覺得不習慣就辭職不幹了。之後她又找過好幾個工作,總是因為公司管理太嚴、薪水少、同事難相處等理由辭職了。如今,瓊瓊幹脆不去工作,在家當起了“啃老族”。
據重慶一家報社的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04年,重慶就有“啃老族”5萬人左右。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麽了?
◎了解孩子不願工作背後的原因
大多數“啃老族”的存在,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溺愛和嗬護,使孩子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思想,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會上獨立自理的能力,養成了怕苦怕累、懶惰、經不起挫折和隻肯接受不肯付出的習慣。因此,長大之後,因為工作上的一點點挫折就選擇逃避應對,幹脆辭職不幹回家靠父母養活。
幼教專家認為,父母對6歲以下孩子不當的教育方式,是導致他們成年後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的根本原因。一方麵是由於父母過度保護。三四歲的孩子獨立意識很強,但是我們怕孩子受傷或者做不好給自己添亂,不讓孩子做簡單的工作,甚至孩子到了四五歲還不會自己穿衣服,更不用說做簡單的家務。父母的過度保護、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的養成,使孩子形成懶惰、依賴的性格。另一方麵,當孩子自己嚐試做事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失誤,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而是對孩子大聲斥責,幹涉、製止孩子的行為,這對孩子獨立意識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很可能讓孩子形成遇事逃避、退縮的個性。
學前教育理論中提到,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個性和心理素質在6歲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兒童6歲以前養成過多依賴父母的習慣,那麽以後再培養他獨立、自信、頑強的品格就會相當困難。
◎給孩子一些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
“啃老族”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真正地“斷奶”。為了能讓孩子及早地自立自強,我們有必要放手讓他們去做事,給他們一些工作,讓他們獨立去完成。
3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他們很喜歡做一些“我自己”做的事情,我們就要根據孩子這個特點,給他們安排一些工作或任務。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洗自己的衣服,比如襪子、內褲之類的小衣服;也可以讓他整理自己的房間;或者在媽媽做飯的時候,幫助洗菜;吃完飯收拾碗筷洗碗;等等。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你的工作,你先看媽媽怎麽做,然後你自己完成。”然後,我們就要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容忍孩子犯洗不幹淨襪子、整理不好房間、摔碎了盤子之類的小錯誤,及時幫助他們糾正錯誤,但不要幫他們去做,讓孩子獨立去完成。
如果是男孩子,為了讓他們更獨立,更有責任感,爸爸可以在出差的時候告訴孩子:“爸爸出差了,以後,媽媽就由你來照顧了。”媽媽也要學會適當示弱,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工作,比如晚上檢查房門、窗戶有沒有關好等適合男孩子做的事情。
我們把孩子當大人看,孩子就會做出大人的事給我們看。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剛剛學習自己做事情,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從學著做到會做,從動作慢到動作快,從做不好到做得好,千萬不要著急插手替孩子做,因為這個過程鍛煉了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品格。
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幹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長絕不要幫忙,否則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自卑和無能;不清楚孩子能不能做到,也應該讓他先試一試,家長不要急於插手,不要因為舍不得、心疼孩子,就企圖抱著他們跳過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拽著他們閃躲沿途的各種磨礪。要知道,那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魚朝霞《馮德全早教方案10:用對方法教孩子》
一位媽媽在網上提問:“早晨起床到出門上學,我兒子總是磨磨蹭蹭,穿衣吃飯都要大人陪著,否則他半小時也幹不成一樣。我在那忙得團團轉,回頭一看他又在那坐著不動了,想發火吧,感覺更浪費時間,隻能去幫他。本來不用半個小時就能幹完,結果40分鍾能出門我就很滿足了。隻有到了學校門口,我才能真正喘口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幼兒園的時候就讓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還是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我真是鬱悶了。早晨起床到出門上學,你的孩子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
我們經常看到,在一些小學門口,每一個小書童後麵都有一個老書童幫著背書包、拿衣服、打傘……
在家裏,孩子該寫作業了,老書童削好鉛筆,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具,隻等小書童做作業。在這些過程中,老書童還要負責擦錯別字,拿草稿紙。做完了作業,老書童還負責整理玩具,收拾書包。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
我們經常感慨,現在的孩子太自私、太懶惰、太自我、不負責任,一點兒也不知道感恩。這可冤枉了孩子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會自私、懶惰
1歲以後的孩子就有獨立意識的萌芽,什麽事情他們都要“我自己來”,自己拿勺子吃飯,自己搬小凳子,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等孩子長到兩三歲,他們不僅要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手洗臉,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動手修理玩具、自己倒水等。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些誤區,重智育,輕德育;重動腦,輕動手。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會幹、幹不好,或者嫌孩子做事太慢,著急趕時間就替孩子做了。
爸爸媽媽對孩子盡心盡力,為了孩子寧願自己苦點兒累點兒,而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事情不用自己做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會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的越來越多,而且更加的心安理得。我們常常抱怨孩子脾氣大、不能獨立、不能吃苦、懶惰等,可是,孩子的這些表現與我們教育孩子過於精細、過度保護有著很大的關係。孩子該做的都讓我們做了,他們還有什麽理由自己去做呢?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懶惰、不負責任,不懂得感恩,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隻懂得享受,不知道付出。
◎給孩子機會,能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要想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首先要讓他們學會一般的生活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有這樣一個例子:李陽娶了一個美國太太,名字叫Kim,她用美式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一次,李陽的助理看到李陽的兩歲多的女兒李麗笨手笨腳地係鞋帶,忍不住想幫忙。而這時,小小的李麗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Icandoit。”這是美國孩子常說的一句話。Kim總是說:“No,替孩子做他們能做的事,是對他們積極性的最大打擊,也是對他們自尊的傷害。”
我們在生活中要時刻注意,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比如孩子自己會穿衣服了,我們就不要再幫孩子穿;孩子會大小便了,我們就不要再幫他們擦屁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隻要孩子已經學會了,自己能做了,我們就不要再提供毫無功效的幫忙。
◎給孩子機會,不會的事情學著做
兩三歲的孩子模仿力是非常強的,到了他們該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的時候,他們就特別喜歡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對於一些可以讓適齡孩子學的技能,我們要耐心地教會孩子。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學著穿襪子、係扣子、洗手絹、洗碗等,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疊被子、整理房間等。同時,對於孩子熱心想學的技能,我們要鼓勵孩子去嚐試,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不要批評打擊,以防損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特別提醒: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不要包辦代替。因此,我們要學會放手,懂得放手,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要有足夠的耐心,及時鼓勵孩子的一些實踐和嚐試,讓孩子為自己負起責任。
少設置條條框框,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有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引導環境,需要在父母的熱切期望和等待中來迎接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發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殺孩子的創造和玩樂心態,要讓孩子自由地發展。
——陶行知
嵐嵐的媽媽因為當年沒考上大學,心裏一直很遺憾。為了讓女兒今後有一個好的前途,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嵐嵐身上,希望女兒能出人頭地,彌補自己心裏的遺憾。在嵐嵐3歲的時候,媽媽聽說學鋼琴越早越好,就咬牙給嵐嵐買了一架鋼琴,請老師教她學鋼琴;接著嵐嵐又被媽媽送進舞蹈班學習舞蹈;沒過多久,媽媽又給嵐嵐買來畫筆和畫紙,讓嵐嵐學習畫畫……
嵐嵐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幾乎沒有什麽休息的時間。白天上幼兒園,晚上上培訓班,周末也不休息。每次媽媽送她去培訓班,看到小區裏玩耍的同齡孩子,嵐嵐都很羨慕。她覺得自己壓力很大,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因此整天悶悶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