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
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3歲左右的孩子做遊戲,永遠都不會遭到排斥。我們可以利用遊戲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比如,帶孩子戶外活動時,給孩子一個放大鏡,蹲在草叢裏或小路旁,觀察螞蟻搬家、蟲子蠕動、刀螂前腿上的構造等,也可以看看葉子的紋路、花瓣的結構……總之,可以觀察孩子感興趣的一切東西,我們在旁邊指導孩子要注意觀察什麽,要怎麽觀察。這樣,孩子就會延長觀察的持久性,增加穩定性。
讓孩子有計劃地觀察。在孩子觀察之前,我們要先和孩子商定好觀察的目的,比如上麵例子中提到的梅梅愛看媽媽做飯,媽媽就可以告訴梅梅看媽媽淘了多少米、放了多少水、開火多長時間,等等,也可以讓她觀察怎麽洗菜、切菜、炒菜,還可以讓孩子幫著做一些事情。這樣,孩子在觀察中不僅學會了做飯,還提高了觀察力。
特別提醒:
因為3歲的孩子具有不穩定的個性特點,所以,我們要清楚,觀察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這樣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
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沒有意識和意誌,隻有感覺,但這時的感覺器官尚未成熟,感覺到的隻是快樂和痛苦。因此要幫助兒童去發展他的感官,如通過觸摸了解物體的冷熱、軟硬、輕重、大小;在活動中獲得遠近的觀念;在行走中學會判斷距離等。
——盧梭《愛彌兒》
如果孩子在家裏的牆上塗上了亂七八糟的顏色,還笑嗬嗬地向我們炫耀,我們會是什麽態度呢?是大聲嗬斥他們,還是和顏悅色地問他:“寶貝,你畫的是什麽?”或許,因為我們問了這樣一句話,孩子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達?芬奇”呢。
電視裏傳出很有節奏的音樂,我們看到,孩子正撅著小屁股跟著節奏扭呢!當孩子扭得正起勁的時候,可千萬不要笑,如果我們的笑讓孩子看到,說不定會扼殺一個“楊麗萍”呢!
一天,父母發現孩子小心翼翼地捧著他的“百寶箱”回家,興致勃勃地拿起一隻綠蟲子向他們展示他的“戰利品”,這時父母千萬不要表現出害怕,大叫著讓孩子把蟲子扔掉。這樣做的結果有可能會葬送一個“達爾文”。
我們不明白,孩子怎麽會有這些可氣、可笑、可怕的行為呢?
◎了解孩子為什麽會有讓我們哭笑不得的舉動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會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們用嘴吸、咬,用手抓、摸,用耳朵聽聲,用眼睛看顏色。在各種各樣的體驗中,他們像一塊海綿一樣大量又迅速地吸收著各種信息,不斷充實著自己的大腦。當孩子開始靈活地使用雙手時,他們就在觸摸和體驗中,不斷增強自己的感受力。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和初步抽象概括思維階段,這個時期,他們不會想好再做,而是先做後想。比如他已經能夠分辨出紅、黃、藍等顏色,他們會用這些顏色畫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圖形,然後他會告訴我們:這是小草,那是小馬,那是雲朵。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物體的形狀、顏色有著很大的興趣,他們會用手去觸摸,親自去體驗,來了解東西的軟硬、冷熱等。在體驗中,孩子的感受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聲音有著獨特的偏愛,尤其喜歡柔和的音樂,他們會根據音樂的節奏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在一夜之間就成了舞蹈家。這是孩子在接受了無數信息之後,把自己的體驗用肢體表達出來。而在這些肢體語言中,孩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的感受力。
◎這些體驗和觸摸對孩子有何好處
科學表明,孩子一出生,就擁有140億個腦細胞,這個數量一直保持到他長大成人也不會有太大改變。雖然他的腦細胞總量不變,但他的大腦會“長大”。這是由於大腦的神經細胞所生出的樹狀“樹突”會生長並相互錯結延伸。如果在孩子出生後的前3年讓孩子的大腦接受刺激,然後去反射學習新的事物,樹突就會不斷增加延伸,腦部發育就會越來越發達了。
因此,讓孩子在3歲之前,不停地接受刺激,從吃手指、看彩色氣球、手抓東西到聽音樂、在牆上畫畫、出去遊玩等,都會對孩子的大腦構成刺激,這樣,孩子的大腦就會越來越聰明了。
我們說,0~3歲的孩子大腦的發育幾乎決定了孩子長大成人以後腦發達的程度,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段時間讓孩子多體驗、多觸摸,這對孩子的腦部發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孩子的感受力
首先,我們要端正態度,對於孩子自發的體驗不要大驚小怪,不要嗬斥或嘲諷,要積極鼓勵,要懂得孩子的每一次體驗都在刺激大腦,增強感受力,促進大腦的活力。
其次,我們要放下“好為人師”的架子,不要總以為我們比孩子聰明,在孩子還沒有體驗之前先告訴孩子如何如何做。這樣,就會給孩子套上無形的枷鎖,孩子就會失去體驗的興趣,他的感受力、想象力受到壓製,就會變得越來越“懶”了。
讓孩子多嚐試,增加其感受力。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觸摸不同的東西,讓他通過手部感覺來了解物體的硬度和光滑程度。比如,教孩子認識瓶子,我們為孩子找來各種各樣的瓶子,讓孩子看一看,讓孩子觀察形狀;然後掂一掂,感覺一下瓶子的重量;再摸一摸,知道瓶子的手感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最後敲一敲,聽聽聲音是什麽樣的,也可以讓孩子聞聞瓶子裏麵是什麽味道。整個活動都用到了各種感官,孩子好動的天性和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自然界有很多新奇的東西吸引孩子們去發現和探索,我們帶孩子出去,讓他們與動物、植物親密接觸,讓他們去摸、去看、去聽、去體驗,這樣的經曆一定會大大增強孩子們的感受力。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頑皮、好動,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很多東西他們都要摸一摸、碰一碰。如果沒有危險,我們就讓他們去摸去碰好了,因為隻有親身體驗,才能刺激到大腦,才能讓孩子更聰明。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
每個正常的人與生俱來都擁有多項智力潛能,教育的作用在於是否使得每個人的智力潛能得到充分發展,而運動智能是人類認知的基礎。運動智能對其他智能有重要的影響,在幼兒生活中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
芮芮是一個3歲半的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很可愛。但是芮芮有一個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特點,就是他好靜不好動。媽媽讓他跟小夥伴一起玩遊戲,他總是說:“我腳疼。”就遠遠地看著別人玩。平時出門,他總是喜歡爸爸背著,或媽媽抱著,還喜歡坐車,走一會兒就喊累。看著其他小朋友又跑又跳,爸爸媽媽很是著急,原來還挺愛動的,兒子現在是怎麽啦?怎麽能讓現在這個“懶”兒子喜歡上運動鍛煉呢?
最近,牛牛的媽媽很發愁:3歲半的牛牛體重已經接近50斤了。牛牛喜歡吃漢堡、薯條,每周都要帶他去好幾次肯德基。平時他也不運動,吃完飯就躺在沙發上,要不就看動畫片,或者看一些漫畫書,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一樣下樓去運動。爸爸媽媽擔心再這樣發展下去,牛牛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胖子。
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小胖墩也越來越多。據一些專家檢測,糖尿病、心髒病直逼孩子們。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孩子攝入熱量過多,又不參加體育鍛煉,導致身體肥胖,過早患上了這些“富貴病”。
◎了解孩子為什麽不愛運動
孩子運動的時候肌肉發展是從自發性到自主性的過程。自發性指的是孩子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們自然就有了對運動的內心需求。一兩歲的孩子處在運動發展迅速增長的時期,受到生命成長內在動力的驅使,孩子總想自己運動、自己動手,媽媽抱著的時候,他們都要下來自己走,飯要自己吃,等等,這樣的做法是滿足機體生長的需要。
當孩子過了動作發展迅速增長期之後,他們似乎變得“懶”起來,很多事情即使自己會做也不做,這個時期的孩子用各種方法讓爸爸媽媽抱。這就預示著孩子運動鍛煉的發展將要進入自主性的過程。自主性需要意誌力的支配,自然也就需要我們成人的教育和培養,也就是說讓孩子養成運動鍛煉的好習慣。不隻是讓孩子吃好,還要幫孩子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主要是讓孩子有動起來的興趣、情緒和好奇,以及運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和同伴交往的滿足感,這樣的運動鍛煉才能讓孩子養成自己主動去做事情的好習慣。
除了上述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孩子可能還覺得出去玩不如在家裏舒服,或者怕生、羞澀,還可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我們讓他們做的運動,他們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對於一些身體較弱的孩子,少運動就是體質原因了。
我們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愛運動的一些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對孩子有何重要性
運動鍛煉能提高孩子的智商,也就是提高運動智能。我們都知道,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增強體質,讓孩子看起來天真活潑,充滿無限的生命力。不僅如此,運動鍛煉還能積極地促進孩子的智力提升、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心理健康。現代腦科學研究證實:人體器官的每一塊肌肉,都在大腦皮層中有著相應的“代表區”,幼兒運動鍛煉的早期經驗越豐富,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就越能得到有益的刺激。運動鍛煉能豐富孩子的感知覺,尤其是能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這是孩子探索世界和抽象思維的基礎。喜歡運動的孩子更加自信,自我評價也更高,容易樹立起在同伴中的威信,懂得與別人合作,他們陽光、積極的心態能更好地適應環境。
有些孩子在上學之後出現了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配合老師的狀況,一部分還檢測出可能患有感覺統合失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童年的生活缺乏足夠的運動所致。
因此,運動智能是多元智能中很重要的一項,它的價值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
幫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3歲左右的孩子主要以身體練習為主,比如跑、跳、拍球、跳繩、騎車、跳舞、滑板、遊泳、滑旱冰等項目,我們要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感興趣的項目,也要根據孩子的生理特點來幫助他們選擇適合他們的運動。
在遊戲中做一些動作練習。我們不能把孩子當做運動員一樣讓其單調枯燥地訓練,這樣隻會扼殺孩子的積極性。例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也可以編一些情境故事:“你是一隻大老虎,我和爸爸是小綿羊,你來抓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跳山羊”的遊戲等,把一些跑、跳的動作練習融入到遊戲中,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枯燥,才會愛上運動。
在生活中做一些小肌肉動作練習。運動不止跑跳等一些鍛煉大肌肉的動作,小肌肉的精細動作也照樣能讓孩子增進運動智能,並且能在生活中練習。比如讓孩子自己洗襪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讓他做手指操等。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放手、放心讓孩子嚐試,就可以提升孩子的運動智能。
特別提醒: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發育的敏感期,我們要抓住機會,揚長避短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愛上運動鍛煉。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還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情商。
複述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會令你驚奇
記憶明顯地擴大了人的認識能力,為個人的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保證個人在一生中的和諧,並用全人類積累的經驗來使人變得更為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便是由或明或暗的記憶形象織結而成的。回憶是人現實的精神財富,是人內在的精神資源。
——蘇聯N?M?羅澤特《記憶力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