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弗洛伊德曾這樣講到禁欲的後果:“禁欲不可能造就粗獷、自負、勇於行動的人,或是富於創造力的思想家,大無畏的拓荒者或改革家;通常它隻造就‘善良’的弱者……”一個人若能對其愛欲對象鍥而不舍,我們便不難相信他在追求別的東西時,也一樣能成功。反過來說不管為了什麽,一個人若禁絕其性本能的滿足,他的人生態度便難免和氣謙讓,不能積極地去獲取性,思考能力之所以會不發達.,一方麵固然與性好奇的抑製有關,另一方麵,又因為人們在宗教問題上不能夠自由思考,不敢打破禁忌,背叛某些信仰,而益趨嚴重。摩比士相信,兩性間不管是性衝動或心智活動皆有差別,可見女性智力之所以低下原有其生理學的背景,這種說法已經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我也同樣地不讚成。相反,我認為許多女人的智力所以會比較差,乃是因為思考能力的發展,被性壓抑所牽連,而不能充分發揮。社會苦心壓抑那些它認為有害的精神動力,到頭來還是一無所得。

吃人的禮教帶來了心理症的增加,在個人的犧性裏,社會並沒有得到什麽好處。“的確沒有任何好處可得。”針對“性壓抑”這一狀況,弗洛伊德提出了關於“升華”的理論,他指出:伴隨文明而來的種種不滿,實乃性本能在文化壓力下畸形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性本能一旦受製於文化,沒有能力求得全盤的滿足,它那得不到滿足的成分,乃大量升華,締造文明中最莊嚴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類在各方麵都能滿足其欲樂,又有什麽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轉用在其他地方呢?他會隻顧著快樂的滿足,而永無進步。然而有人卻認為,“升華的概念是弗洛伊德本人最富於清教主義氣息的信仰。”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禁欲主義隻是基督教文化的傳統,而東方文化對性能采取一種較為自然的態度。例如,在古埃及,性被看成快樂之源,社會上的性禁忌很少,人們對性安之若索,毫無驚恐之感。在東方的日本和中國,也有大量坦率描繪性活動的書籍繪畫,人們對性較少罪惡感。東方人在西方人看來是一些“正常而又幸福的人”。

這種情況在近現代看來已有了很大變化,轉變的方向相反:西方向性解放的方向轉變;中國向禁欲主義的方向轉變。當然,中國的禁欲主義並無宗教色彩,而是一種世俗的出於意識形態純潔化意圖的禁欲主義。

在美英這些國家,有史家以20世紀20年代劃線,認為在此前後人們的性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從對性的絕口不談突然轉變為對的迷狂。自從古羅馬時代以來,他們比以往任何社會都更強調性的重要性。有些學者甚至相信,此時的西方人比曆史上任何時代的人都注重性方麵的問題。他們對性方麵的問題已不再持著“三緘其口”的態度了。事實上,倘若有火皇人降臨時代廣場的話,雙方除了談談性問題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彼此溝通的話題了。英國也有人在說:“從主教一直到生物學家,每個人都在討論這件事。”“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往往不願意別人知道她是否有性感覺;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則深恐別人不知道我們有性感覺。

在1920年以前,倘若你說一個女人‘性感’的話,她便會覺樽自己受了侮辱;而在今天,她不僅珍視這種恭維話,而且還會朝你頻送秋波。當今我們的患者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大部分是冷感及性無能。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卻拚命地在掩飾自己的性冷感。維多利亞時代的名媛、紳士,囟自己的性感覺而感到罪咎;而我們這時代的人,則因自己沒有性感覺而感到罪咎福柯的觀點與上述感覺大不相同,他認為並不存在這樣一個明顯的轉折——從壓抑到反壓抑,至少這種人人言必稱性的情況發生的時間要早得多。他在《性史》裏反複言說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在西方自十五六世紀以來的曆史上,並不存在什麽性壓抑。性被人們在懺悔中、在傳媒中、在各種場合反複地言說,性不但沒有被壓抑,而且成為一種無所不在的力量。

第四部分女性性研究(3)

中國的情況從表象上看,同福柯所論說的情況有很大差別,“性”的意象確實在一段時間裏從文學、影視、戲劇、:歌曲、美術甚至詩歌.中被掃蕩一空,性的研究和教育亦付闕如。作為這個時期社會氛圍的典型事例可以看“樣板戲”《紅燈記》。在這個“樣板”中,就連以為是一家人的三代人最後都發現沒有血緣關係,隻有革命的同誌關係和撫育戰友遺孤的關係。這種築圍反映在社會生活的備個方麵,甚至反映在當時的服飾上。正如一位西方觀祭家在I974年訪問中國時得到的印象:“中國與性別有關的穿著打扮的特點就是故意不渲染男女之間的區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的性行為是一個禁忌的問題。

極端拘謹的清朝傳統被結令進了革,命的學說裏,但不包括那種與官方的清朝清教相悖的**的亞文化部分。賣淫不複再見,而性病已得到有力的控製;伺性戀和不公開討論;青春-期和青年期性關係不受鼓勵,但這種關係的發生也時有所聞。”在20紀50、60和70年代度過青春期的中國女性的經曆,在中國珥史上是最為獨特的。它既不同於解放前的女性的經曆;也不同於“文革”後進入青春期的一代人。前者的生長環境基本.上是傳統社會的文化環境;後者則近似於現代社會的文化氛圍,尤其城市女性的生活環禕更是如此。因此,她們的經曆對理解和研究這30年的社會氛圍極具啟發性。高度概括地說,這一時期的社會築圍是以禁欲主義為其主要特征的。它的根源應追溯到宋明理學和20世紀中國式的“左”的意識形態。

性無知

人生在世,對1切事都有一個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這本沒有什麽可說的。可是如果人在某事上的無知有人為的因素,即有人有意無意地造成了人在某事上的無知,或有意延遲人了解某事的時間,這就比較有意思了~性這件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人們在性上的無知包括對性生理的一般無知;對性行為的無知;以及對性行為與生育二者關係的無知等等。

對性生理的一般無知

“我成熟得比較晚。在學校我聽說有的女生黑著燈同男生在一起,可我不知道男女黑著燈能幹什麽,一點也不知道。我那時候以為談戀愛就是兩個人聊天,連要親吻擁抱都不知道。”

“我到了17歲時還不知道性為何物。記得那年我們下鄉勞動,我著到了一本關於這方麵的小冊子,上麵寫著男孩會遺精。我記得當時我挺高興的,因為我原來以為隻是女人有月經,現在發現男的也攤上了一件事,心裏很高興。當時我的知識在這方麵完全是空白。”

一位在“文革”後期才中學畢業的年輕女性說:“十七八歲的時候我去痛隊,那時女同學一起洗澡倒都覺得大的漂亮了。但是在男女關係方麵我們都很正經。有個別人和農村人好,有性關係,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還記樽村黨支部書記對我們說:你們這些傻丫頭,什麽都不懂。”

對性行為的無知

“我倆在婚前一直沒有**,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不懂,我們真的是到了二十七八歲了都不懂這事。就在登記之前,我們有過一次機會。那天我知道他很想做這件事,但一方麵是我害怕懷孕,抗拒,另一方麵他想做也不知該怎麽做,就沒做成。”

一位女性講到她新婚之夜對性的一無所知:“我記得很清楚,我是XX年X月X日結的婚。第一天晚上是在我媽家過的。媽媽幫我鋪好被子後,在旁邊擱了條小毛巾,我一點都不懂,問媽媽這是做什麽用的。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些事。”

另一位女性講到自己當初的尷尬經曆:“剛開始那次我們根本找不到地方,打開了三個燈也找不到。他說,你自己的東西都找不到。”

一位中年知識女性說:“我原來對這種事一無所知,到二十七八歲還沒見過男性**,一輩子的性經驗隻有可以數得出來的幾次。剛結婚時,我毫無性經驗,他也沒有性經驗,一開始弄得不好,手足無措,把他弄疼了,好像還弄傷了,總之是弄錯了。”這對夫婦結婚很晚,婚後至今經常分居。

對性與生育關係的無知

一位中年女性用生動的事例講述了自己當年的性無知狀態:“我們還沒結婚時,他就要和我做那件事,我不答應,他硬要做,他排了精可實際上沒進去,我為這事緊張了一個星期.,後來見來了月經才放心了。我當時完全不明白人怎麽就會生孩子,我以為精蟲像虱子跳蚤一樣能到處爬。我當年去兵團時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從不敢把衣服被子晾在男生的衣物上麵,害怕沾上這種東西。有件事加重了我這種看法。那時我們連有個女孩,也是北京知青,她人很單純。不知怎麽回事肚子就大起來了,別人都說她壞,問她是不是和男生發生了關係。她說,什麽叫‘發生關係’?她隻承認和男生在一根鐵絲上晾過被子。我當時真的以為這樣就能懷孕。後糴這個女孩到醫院去做了檢查,發現是子宮瘤,可她的名聲已經壞了,她媽媽還到兵團領導那裏去提了抗議。

我聽到這事感到很疑惑,到底人是怎麽懷孕的呢?自己隻能把這個問題藏在心裏,也不敢去問別人。

一位年屆五旬的女性也講到自己當年類似的無知:“那年我大學畢業分去勞改農場,家裏讓我帶上一床鴨絨被,因為是一位表哥蓋過的,我就說什麽也不肯帶,我不敢帶是因為怕蓋了這被子就會生孩子。”

“我中學上的是女校,鬧出很多笑話。我過去以為人長大了自然就會生孩子,女同學們還一本正經地討論過:難道不結婚就不能生孩子嗎?我一直以為孩子和爸爸無關。這也怪我媽媽。

“因為我長得特別像我爸,所以我問過媽媽,為什麽會這樣?她說,因為媽媽老想著爸爸,印象就印在腦子裏了,所以你就會長得像爸爸了。我還信以為真了。後來我又看到一本書上說,男女同房就有了孩子,我以為同房就是在同一個房間裏住,所以覺得和男的住一間房子一定很可怕。家裏來客人住了我的床,我就覺得很危險,客人一走我就去曬他蓋過的被子,曬三天才敢用。這種無知一直持續到18歲。”

一位有過婚前孕經曆的女性回憶道:“我當時十七八歲,感情也不知道把握。我們結伴去的雲南兵團。那次他回北京探親,我很想他。回來後就有了這種關係。我們住的地方有那種兩人間的宿舍,那時候同學們都回去探親了,我們就發生了關係。當時我們無師自通地覺得應該把男的那個放在女的裏麵,也不知道這樣就能有孩子。隻覺得很刺激,很舒服,不覺得難受,也不記得是不是有快感。做了兩次之後就不來月經了。過‘十一’殺豬,我洗豬腸子時就老覺得要吐,這麽暈暈糊糊有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裏我才吃了11斤飯票,還老是因為吃不下去把飯菜倒掉,我懷疑自己得肝炎了。其實我知道懷孕會不來月經,但是不知道怎麽會懷孕,所以一直也沒往這上麵想。後來我媽媽床底下找到一本避孕手冊,看了以後才明白了。”

性的無知在某個時期是純潔的象征,是值得人們自豪的事情;相反,擁有這方麵的知識會成為可恥的事情。記得1974年我大學讀曆史係,有一次同宿舍的女同學們聊起“宦官”。有一女生問我是否知道什麽是宦官,我說知道,她卻立即自豪地說:我就不知道什麽是宦官!言下之意她比我要純潔了許多。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因為比別人早懂得宦官而引起的羞愧和尷尬。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是一群學曆史的大學生.!這件事的說明意義是:如果有一個社會或時期,人們會以某種知識為恥(無論是關於什麽事物的知識),那麽對這個社會或時期人們的理性就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對這樣一個社會最精辟的概括隻能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在他那本聞名遐邇的寓言體小說《1984年》中所說的: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性學習

性學習的途徑同時代氣氛有密切的關係,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禁欲的氣築越濃厚,人們的性學習過程就越困難,越充滿著歪曲和誤解。

調查結果表明,女性的性學習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擇其要,可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通過書本學習;第二,通過影視展覽學習;第三,通過同性朋友或家人學習;第四,通過異性朋友學習;第五,通過動物行為學習;第六,通過其他途徑學習。

通過書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