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

青海本羌地。晉時,為鮮卑吐穀渾所據。至後藏,則為今藏族興起之地。其族之北據於闐,臣服蔥嶺以西,和波斯兵爭的為噠,為突厥所滅。而印度雅利安人,又有一支入藏,居於雅魯藏布江流域,是為吐蕃王室之祖。吐蕃至唐時始強。太宗時,因求尚主不得,入寇鬆州。太宗遣將擊破之。然仍妻以宗女文成公主。公主好佛,是為吐蕃人受佛教感化之始。至今還尊為聖母。棄宗弄讚尚主後,對中國極其恭順。死後,其大臣欽陵、讚婆等專國,才猾起夏來。東滅吐穀渾,西破西域四鎮。高宗、武後時,與之戰爭,屢次失敗。武後時,王孝傑恢複四鎮之地,吐蕃對西域一方麵,稍受牽製,而中宗時,又畀以河西九曲之地。由是河洮之間,受禍尤烈。直到玄宗時,才把他恢複過來。

印度和中國,雖久有宗教和商業上的關係,至於國交上的關係,則很少的。唐時,有個和尚,法名喚做玄奘,即是後來被尊為三藏法師的,因求法至印度。這時候,印度烏萇國的屍羅逸多二世在位,遣使入貢。太宗又遣王玄策報使。玄策至其國,適直屍羅逸多薨逝,其臣阿羅那順篡立。發兵拒擊玄策。玄策走吐蕃西鄙,發吐蕃、泥婆羅兩國的兵,把他打敗,擒阿羅那順送闕下。這要算中國對西南,兵威所至最遠的一次了。

東北一帶,雄據遼東的是高句麗。在今熱河境內的是奚、契丹。在鬆花江流域的,則是靺鞨,中國對東北,國威的漲縮,要看遼東西的充實與否。自漢至晉初,遼東西比較充實。所以高句麗等不能跋扈。慕容氏侵入中國後,遼東空虛,遂至為其所據。遼西亦受侵掠。熱河境內的契丹且不能免,吉林境內的靺鞨,其折而入之,自更不必說了。隋朝東征的失敗,固由煬帝不善用兵,亦由東北空虛,軍行數千裏,大敵不能猝克,而中國又不能頓兵與之久持的原故。唐太宗亦蹈其覆轍。644年之役,自將而往,未能大克,而損失頗巨。直到高宗時,因其內亂,才於663年、668年先後把百濟和高句麗滅掉。

於是分其地置都督府州,而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以統之。中國的疆域,才恢複兩漢時代之舊。然新羅人既陰嗾麗,濟餘眾叛唐,而因之以略唐地。而武後時,契丹反叛,因此牽動了入居營州境內的靺鞨。其酋長大祚榮,逃至吉林境內。武後遣兵追擊,不勝。大氏遂自立為國,盡並今吉、黑兩省,及俄領阿穆爾、東海濱省,暨朝鮮半島北部之地,是為渤海。於是安東都護,內徙遼東,唐朝對東北的威靈,就失墜了。但是新羅、渤海,對中國都尚恭順。其文化,也都是摹仿中國的。而日本,亦於是時,年年遣使通唐,其一切製度,亦皆學自中國。中國對東北的政治勢力,雖不十分充分,其聲教所及,則不可謂之不遠了。

第四、隋唐的對外交流

交通是隨世運而進步的,而世運亦隨交通而進步,二者是互為因果的。兩漢對外的交通,此前已講過。隋、唐時代,國威之盛,不減漢時,而世運又經三百餘年的進步,交通的發達,自更無待於言了。

語雲:“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觀於中、歐陸路相接,而其交通之始,反自海道而來,已可知之。魏晉而後,海道的交通,更形發達。據阿剌伯人《古旅行記》,則公元一世紀後半,西亞細亞海船,始達交趾。其時實在後漢的初葉。及中葉,大秦的使節和商人,大概都是由此而來的。至第三世紀中葉,則中國商船,漸次西向,由廣州而達檳榔嶼。第四世紀至錫蘭,第五世紀至亞丁。終至在波斯及美索不達迷亞,獨占商權。至第七世紀之末,阿剌伯人才代之而興。然則自東晉中葉,至唐武後之時,我國的商權,在亞洲可稱獨步了。

還有一驚人之事,則中國在當時,似已與西半球有交通。古書上說東方有個扶桑國,其道裏及位置,很難征實。而《南史·四夷傳》,載公元499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述其風俗製度,多與中國相似。而貴人稱對盧,與高句麗,同婚姻之先,婿往女家門外作屋,晨夕灑掃,頗似新羅人風俗。然則扶桑似是朝鮮半島的民族,浮海而東的。慧深說其國在大漢東二萬裏,而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餘裏,文身國在倭東北七千餘裏,核其道裏,其當在美洲無疑。所以有人說:扶桑就是現在墨西哥之地。但亦有人說:古書所載道裏,多不足據,從種種方麵看來,扶桑實是現今的庫頁島。

這兩說,我們姑且懸而不斷,但亦還有一個證據,足證中國人之曾至西半球。法顯《佛國記》載其到印度求法之後,自錫蘭東歸,行三日而遇大風,十三日到一島。又九十餘日而至耶婆提。自耶婆提東北行,一月餘,遇黑風暴雨。凡七十餘日,折西北行,十二日而抵長廣郡。近人章炳麟《法顯發見西半球說》,說耶婆提就是南美洲的耶科陁爾,法顯實在是初陷入太平洋中而至此。至此之後,不知地體渾圓,仍向東方求經,又被黑風吹入大西洋中。超過了山東海岸,再折回來的。其計算方向日程,似乎很合。法顯的東歸,在東晉義熙十二年,即公元416年。其到美洲,較哥侖布要早1077年,其環遊地球較麥哲倫要早1103年了。

唐中葉後,阿剌伯海運既興,中國沿海,往來仍極繁盛。據唐李肇《國史補》,則安南、廣州,每年皆有海舶前來,《國史補》所記,多係開元、長慶百餘年間之事。然則世紀間,外國海舶,必已來交、廣無疑。所以當八世紀之初,我國在廣州業已設有市舶司。而據《唐書·田神功傳》,則760年,神功兵在揚州大掠,大食、波斯賈胡,死者數千。又834年,文宗詔書,曾命嶺南、福建、揚州,存問蕃客,不得加重稅率。則今江蘇、福建之境,也有外國商人蹤跡了。

陸路的交通,曆代亦迄未嚐絕。試看南北朝時,幣製紊亂,內地多以穀帛代用,獨嶺南以金銀為市,而河西亦用西域金銀錢,便可知當時對西域貿易之盛。所以隋世設官,陸路有互市監。煬帝招致諸國,來者頗多。當時裴矩曾撰有《西域圖記》,惜乎今已不傳。而史官紀錄,亦多無存,以致《隋書》的《西域傳》,語焉不詳罷了。隋時通西域的路有三:北道出伊吾,過鐵勒、突厥之地,而至拂菻。中道出蔥嶺,經昭武九姓諸國而至波斯,南道度蔥嶺至北印度。唐時,陸路交通,益形恢廓,《唐書·地理誌》載賈耽所記入四夷之路,最要者有七:其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都是陸路。

除第三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全在今日邦域之內;第五自安西入西域道,與隋時入西域之路略同外,又有:第一、,營州入安東道。自今熱河境,東經遼東至平壤,南至鴨綠江,北至渤海。第四、,中受降城入回鶻道。自今綏遠境內黃河北岸的中受降城起,渡沙漠,至色楞格河流域。再北逾蒙古和西伯利亞的界山,而至貝加爾湖。東北經呼倫湖,而通興安嶺兩側的室韋。第六、,安南通天竺道。自安南經現今的雲南至永昌。分為南北兩道。均經緬甸境入印度。而安南又別有一路,過占城真臘而至海口,與第七廣州通海之道接。其第二、自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至鴨綠江口,亦分歧為兩:由陸路通渤海、新羅。第一、道自平壤南至鴨綠江,也是與此道接的。

陸路的交通,道路的修治既難,資糧的供給又不易。所以大陸交通的發達,轉在海洋交通之後。唐時,國威遐暢,於這兩點,亦頗費經營。《唐書·回鶻傳》說:太宗時,鐵勒諸部來降,請於回紇、突厥部治大塗,號參天至尊道,於是詔磧南鸊鵜泉之陽,置過郵六十八所,具群馬、湩、肉,以待使客,《吐蕃傳》亦說:當時輪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雖然為物力所限,此等局麵不能持久,然而一時則往來之便,確有可觀。中外文化的能互相接觸,也無怪其然了。

第五、隋唐的興起

隋唐的製度,大略是將魏、晉、南北朝的製度,加以整理而成的。但自唐中葉以後,因事實的變遷,而製度亦有改變。

自魏、晉以後,平時不設宰相,而尚書、中書和門下,迭起而操宰相之權。隋改中書為內史。唐初複舊。以三省長官為宰相。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承而行之。其後多不除人,但就他官加一個同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名目。而中書門下之事,實亦合議於政事堂,並非真截然分立的。尚書,曆代都分曹治事。至隋才設六部,以總諸曹。自唐以後,都沿其製。禦史一官,至唐而威權漸重。所屬有三院:台院,侍禦史屬焉。殿院,殿中禦史屬焉。監院,監察禦史屬焉。禦史彈劾,本來隻據風聞。唐貞觀中,才於台中置東西二獄。自此禦史台漸受辭訟,侵及司法的權限。

之世,君主威權無限。和君主接近的人,便為權之所在。而君主又每好於正式機關之外,另行委任接近之人。唐朝的學士,本隻是個文學侍從之官,翰林尤其是雜流待詔之所,並不是學士。但是後來,漸有以學士而居翰林中的。初代中書舍人掌文誥。後來就竟代宰相,參與密謀。這也和魏晉以後的中書門下如出一轍。外官則因東晉以來,州的區域縮小,至隋世,遂並州郡為一級。唐代因之,而於其上更置“監司之官”。這頗能回複漢代的舊規。但中葉以後,節度握權,諸使名目盡為所兼,而支郡亦受其壓製,盡失其職,不複能與朝廷直接。名為兩級,實在仍是三級製了。

兩漢行今文經說,隻有一大學。晉武帝時,古文經之說既行,才別設國子學。自此曆代或國子大學並置,或但設國子學。至隋,國子始自為一監,不隸太常。唐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都隸國子監。但其學生,多以皇親、皇太後親、皇後親和大臣子弟,分占其額,不盡是平民進的。從東漢以後,學校已不是學問的重心,隻是進取之階,選舉上之一途而已。

選舉製度,隋唐時有一大變遷。隋煬帝始設進士科,而其製不詳。唐時則設科甚多,其常行的為明經、進士兩科。明經試帖經、墨義,進士試詩賦。一則但責記誦,失之固陋。一又專務辭藻,失之浮華。然所考試的東西,雖不足取,而以考試之法論,則確是選舉製度的一大進步。原來隋唐時的科舉,原即兩漢以來的郡國選舉。前此無正式考試之法,則舉者不免徇私。士有才德而官不之舉,亦屬無可如何。唐製,則士可投牒自列,州縣就加考試,送至京師,而試之於禮部。則舉否之權,不全操於州縣長官,而毫無應試本領的人,也就不敢濫竽充數了。此外唐朝還有一種標明科目,令臣下薦舉的,謂之製科。是所以待非常之才的。其選官,則文選屬於吏部,武選屬於兵部。吏部於六品以下的官,都始集而“試”,觀其書判。已試而“銓”,察其身言。已銓而“注”,乃詢其便利而“擬”。唐初銓選,仍有衡鑒人才之意。裴光庭始創循資格,以限年躡級為事,又專以資格用人了。漢世郡縣之佐,都由其長官自辟。所辟的大都是本地人。曆代都沿其製。隋文帝才盡廢之,別置品官,悉由吏部除授。這兩事,都是防弊之意多,求才之意少。然而仕宦既成為利祿之途,其勢亦不得不如此。

兵製:隋、唐兩朝,都是沿襲後周的。而唐朝的府兵,製度尤為詳備。其製:全國設折衝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關內的二百六十一。每府各置折衝都尉,而以左右果毅都尉為之副。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諸府皆分隸於衛。平時耕以自養。戰時召集。臨時命將統率。師還,則將上所佩印,兵各歸其府。頗得兵農合一之意。但是練兵是所以對外的。承平無事之時,當然不免廢弛。所以高宗、武後之世,其法業已漸壞,至於不能給宿衛。宰相張說,乃請代以募兵,謂之彍騎。如此,邊庭上的兵,自然也不能仰給於府兵,而不免別有所謂藩鎮之兵了,唐初戍邊的兵,大者稱軍,小者或稱守提,或稱城,或稱鎮,都有使而總之以道。道有大總管。後來改稱大都督。高宗以後,都督帶使持節的,則謂之節度使。玄宗時,於沿邊設十節度經略使。其兵多強。而內地守備空虛,遂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亂後,則藩鎮遍於內地。到底不可收拾,而釀成五代的分裂了。

隋、唐的法律,大體也不過沿襲前朝。而刑罰種類等級,則至隋時又一進步。自漢文帝除肉刑而代以髡笞。髡法過輕,而略無懲創。笞法過重,而至於死亡。後乃去笞而獨用髡。減死罪一等,即止於髡鉗,進髡鉗一等,即入於死罪。輕重失宜,莫此為甚。從隋唐以後,才製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又各分等級。自此以後,刑罰輕重得宜,前此複肉刑的議論,就無人提起了。又隋以前的法律,隻有刑法,到唐朝,則又有所謂《六典》。此書是仿照《周禮》,以六部為大綱而編纂的。一切國家大政,都具其中,儼然是一部完備的行政法典。後來明清的《會典》,都是淵源於此的。

第六、隋唐文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