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雙手改變命運 (1)

用麻將精神去工作!

其實在海底撈,成神的不僅是楊小麗、袁華強、林憶。海底撈很多店長都是20多歲的小姑娘、小夥子,甚至還有“90後”。他們每人都指揮著一二百人,每天營業十幾個小時以上,接待著幾百名顧客,每年創造上千萬的營業額!

有人說“80後”、“90後”是垮掉的一代,可是海底撈的“80後”、“90後”卻早早成了社會的棟梁。這個現象真讓城裏的獨生子和獨生子的父母們汗顏。

海底撈的店長,不同於一般快餐店的店長。他們不僅僅要執行海底撈總部的流程和製度,還有打敗對手的使命。打敗對手的最有效策略,往往來自於第一線的創造。

西安建國路海底撈店的店長方華強說:

“2004年9月,一家著名火鍋店在離我們不到300米的地方開了一家分店。我們的生意立刻淡了許多,顯然它搶了我們的客人。

“在海底撈做店長真是很累,生意忙了累人,生意淡了累心。那段時間,我們天天琢磨著怎麽把這家火鍋店趕出建國路。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敗他們,我和陳軍帆幾個人,幾乎天天去那個店吃飯,研究他們的菜式和服務的優缺點,回來後就製定出針對性的對策。結果,2005年5月他們終於熬不下去,撤了。

“這種勝利的喜悅讓我每次回憶起來都很幸福,也讓我很自信。我們終於沒有辜負張勇大哥。當年海底撈進入西安時,就是開在當時西安最火的火鍋店對麵。在他的領導下,海底撈打敗了對手,讓我們在西安站住了腳。今天我們也同樣能戰勝對手!”

餐館的管理看似簡單,其實不然。餐館的服務是一個係統工程,從采購、後廚、前廳、門迎、保潔、收銀要一環扣一環;好的服務必須是各環節無縫對接,在分工的前提下,分工不分家。

比如一個保潔員剛把衛生清理完畢,正要去別的區域清理,這時恰巧有客人要加啤酒,可是附近沒有服務員。此時,保潔員是先放下本職工作,給客人拿酒?還是找正在別處忙著的服務員去拿?再比如,後廚的本職工作是做菜和傳菜,可是此時桌子上擺滿了客人吃剩下的殘羹剩飯,前廳的服務員忙不過來打掃時,後廚應不應該幫忙?

這兩個例子代表了企業分工中最核心的問題—分工之後,如何配合?邊緣問題,誰負責?商學院把這種問題歸為組織行為,有專門的老師教授這種課程。然而,我從沒有遇到過任何教組織行為的老師能把這個問題,像下麵這個二十幾歲的海底撈員工講得這麽清楚。

他是海底撈上海五店的夏鵬飛,他說:

“我們四川人都喜歡打麻將,我認為隻要拿出一半打麻將的精神,我們各部門的配合就會無縫對接。我以前喜歡打麻將,現在沒時間打了,但我經常想麻將與我們工作的共同點。

“仔細想一想,其實打麻將包含了所有企業成功的精髓。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要的是集體配合。比如,你坐在我對麵,你洗牌時,牌掉在我腳下,誰撿?當然是我撿!因為早撿起來,早開局;早開局,我好早點贏錢。所以打麻將,不管誰掉了牌,都會有人盡快撿起來。

“但在工作中呢,你做錯了,憑什麽我來幫你?你弄掉了,肯定你撿,跟我有什麽關係?可是海底撈是我們的家,一個人做錯了,實際上跟大家都有關係,那麽我們為什麽不能用打麻將的精神來工作?

“打麻將的人從來不遲到,說好晚8點,可是剛到7點,3個人就先到了。剩那個人在路上,這3個人電話一頓催,快點來,三缺一!那個人敢說:急什麽,不是8點嗎?結果,平常舍不得打車,馬上打個車跑來了,一看表才7點半。第一句話,肯定是:‘不好意思,遲到了。’

“為什麽說遲到了?因為別人都比他到得早。

“另外,說好了12點收局,沒到12點前,一定有人舉手要求‘加班’。‘實在不好意思,今晚輸多了,再打一圈吧。’打一圈就打一圈,你贏了別人輸了,不打不好意思。所以打麻將通宵達旦是常事。而且,第二天很少有人抱怨自己又‘加了一個夜班’。

“另外,我發現打麻將的人從來不會抱怨工作環境。可是我們現在對生活和工作環境有多挑剔,什麽宿舍空調太吵,洗碗時油太多呀,上班好累呀。你有沒有見過打麻將的說,房子吊頂太矮、空調不夠冷、桌子太髒的?

“打麻將的人冬天捂著被打,夏天光著膀子打;沒桌子把紙箱子倒放,放上板子就是麻將桌,洗臉盆墊上報紙就是凳子,麻將打得照樣熱火朝天。來一個兄弟說要請下館子,4個人忙說改天改天。可是我們工作上能做到嗎?做不到,但我們打麻將做到了。

“還有一個我覺得神奇的地方,打麻將用手就能摸得出來是什麽牌。九萬與七萬,六條和九條,多小的差別呀,居然能摸出來!為什麽?因為打麻將的人用心了,用心的人學東西就能學進去,大不了慢一點,但遲早能學會。我真佩服打麻將的人,那真叫用心來感受。

“想想看,如果我們用一半的心感受工作會怎麽樣?

“最後,我最最佩服的就是打麻將的人永遠不抱怨別人,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有沒有看到打麻將輸了錢的人說:‘哎呀,龜兒子瓜兮兮,跟我打麻將簡直是搶錢。’

“輸了錢的隻會說:‘我點兒好背。’上洗手間拚命洗手,回來後,在點兒好的人身上摸一把,再用別人的打火機點上一支煙,狠狠抽一口,但永遠不會抱怨別人。”

好一個夏鵬飛!我把夏鵬飛在海底撈內刊上的這篇文章連讀了幾遍,每次都忍俊不禁。我會把這個段子,用在北京大學MBA的課堂上。在此,事先表示感謝!

我估計這本書出了之後,一定會有人引用這個段子進行管理培訓。如果引用,請注明這是海底撈員工夏鵬飛的原創。

心理學告訴我們,年紀大的人,行為多出自於習慣;年紀輕的人,行為多出自於模仿和思考。正因為如此,革命者多青年。有這樣思考的員工,當然會有與眾不同的行為。

難怪海底撈的員工成了同行挖角的搶手貨!

雙手改變命運

管理者最難的事,是讓別人相信明天的大蛋糕會有自己的一份。人的都是無限的,沒有公司能夠給足員工今天想要的一切,因此員工在拿今天的工資時,眼睛一定看著未來。如果他們對未來有信心,今天幹的活兒就會多過今天的工資;反之,今天做的工作就會等於或少於今天的工資。

張勇讓海底撈的員工們相信了,雙手能改變命運。如果我幹得好,楊小麗、袁華強、林憶等人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師洪橋是北京海底撈的一名普通員工,她說:

“小的時候,我們家很窮,就連一個雞蛋都很難吃到。看到小朋友們吃冰棒和方便麵,我很羨慕。他們偶爾讓我舔一口,真是好甜好幸福。

“長大後,慢慢知道錢是什麽。因為家裏窮,我和哥哥的學費成了家裏的大負擔。每次開學,要先交學費,才能拿新書。看到別的同學看新書,我好羨慕,因為我和哥哥的書都是上一年級的學生用過的,是我們去他們家借來的。班裏的同學經常嘲笑我們,有時會說,‘窮鬼,沒錢還來上學’。

“直到初中,爸媽還在拚命賺錢供我和哥哥讀書;最終,我和哥哥都考上了理想的學校。哥哥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我考上了我夢寐以求的護士學校。可是家裏隻能供一個,怎麽辦呢?

“那天晚上,爸爸哭了,跟我和哥哥說,你們選一個吧,我們隻能供一個。媽媽看著我說,孩子,你就讓你哥上吧。他是你爺爺的**,你爺爺生前就一直想讓他上大學。

“我當時什麽也沒說,就把錄取通知書撕了。

“過了幾天,我就出來打工。剛開始在一個食堂洗碗,每月300元錢。我真是很高興,從此爸媽不用那麽辛苦了。我第一個月領工資,拿到300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麽多錢,很滿足。以後,我每個月都給哥哥匯200元錢。

“後來,我叔叔從北京海底撈打工回來,他在那裏很好,就讓我媽媽和我跟他到北京。於是我和媽媽都進了海底撈打工。

“到了海底撈,懂了很多。現在拿的工資,除了給哥哥寄生活費外,還能給自己買新衣服和零食,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父母雖然沒有給我富足的物質生活,但給了我一雙手,一雙可以改變命運的手。我在海底撈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我相信我可以用這雙手改變我的命運,因為海底撈給了我目標,給了我空間,還給了我學習和生活的條件。我會好好在海底撈實現我的夢,我也會繼續供哥哥讀完大學。

“今年我們雲南大旱,沒有水,沒法種莊稼,這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供我哥哥上學的擔子有多重。但我不怕,我有一雙手,我會在海底撈努力打拚,讓爸爸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哥哥順利完成學業。

“海底撈雖然苦,但我很充實。它讓我有目標,讓我有上進心,讓我有幹勁。我不怕苦,所以我希望海底撈的每一個員工跟我一起拚搏,一起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北京八店的張海霞說:

“我是2006年偶然來到海底撈打工的。我以前從來沒出過門,現在才知道什麽是大城市,什麽是同事,什麽叫火鍋。

“剛開始我很擔心,我以前在家鄉連小飯館都沒進過,一下子到一個有名的火鍋店能行嗎?培訓的時候,李姐教我們認識菜品的時候,我隻認識三四個。我很害怕自己被淘汰。是李姐的鼓勵,讓我堅持到最後。在李姐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終於學會了操作電腦。

“我成為海底撈的正式員工一晃兩年了,我不僅認識了很多菜,還吃過很多曾經沒見過的好東西。一次一個員工過生日,我們大家去金鼎軒聚餐,一次花了600多。對以前的我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字!如今我吃上了。

“我還學會了怎麽對待新員工,怎樣同別人成為朋友。我現在還學會了打扮自己,前幾天和同事出去,我穿了耳眼,買了耳墜。我打算下次休假時,再買一雙馬靴和一條馬褲。

“我現在學會了照顧自己和享受。以前休假隻想睡懶覺,餓了也舍不得買東西吃。現在我會買點花生、火腿腸和水果。我還買了一副羽毛球拍,休息時打打羽毛球。

“以前在家我隻會帶孩子,不知道怎麽教育,也不會做飯。因此我經常擔心,像我這麽笨的人,以後怎麽生存,怎麽把孩子養大?現在我不怕了,我在海底撈學會了好多好多。我慶幸加入了海底撈這個大家庭,我不會再為生存而發愁,不會因為沒錢不能養孩子發愁。我真是很感激你,海底撈!讓我真誠地向你說聲謝謝!”

張勇啊,你積德呀!哪怕辦海底撈純粹是為了自己賺錢,你也給這些在海底撈打工的人帶來了希望。

2009年10月,我請張勇來北大講海底撈。一個在外企打工的MBA學生向他提問,她說:

“為了聽你講課,我特意去海底撈吃了兩次火鍋,每次我都問服務員同一個問題,你們這麽熱情,為的是什麽?幾個服務員都說,為了你能再來我們海底撈。我說,我再來,同你們有什麽關係?他們說,海底撈生意好了,我們就好了!

“張總,我的問題是:你是怎麽培訓員工的,能讓他們這樣想?因為讓員工能把公司好同個人好聯係到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在外企負責人力資源培訓的,這種境界是外企裏中高層管理人員都沒有的境界。”

這個同學說完後,張勇撓起了腦袋,他麵帶難色地說:“我沒有這樣培訓他們呀!可能是我做了十幾年海底撈,‘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事實讓他們相信了海底撈生意好,他們就好的道理吧。”

堅持就是人民幣

海底撈的確給肯幹吃苦的人提供了改變命運的舞台,但一個人能不能在海底撈改變命運,則同他或她能否堅持,能不能不斷學習和挑戰自己有關。

我問前年才結婚的楊小麗:“按照農村人的習慣,你早該結婚生娃了。在海底撈這麽多年,這麽難,這麽累,有沒有想過不幹的時候?”

小麗說:“有,我在海底撈最難的時候就是剛到西安。當時生意不好,壓力大,而且那家店剛開始還是合資的,合資方是公家單位,他們也派人管。可是他們不懂行,淨幫倒忙。比如:我雖是店長,但我買個水桶掃把還需要他們批準;我剛把員工的士氣調整好,他們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又把人心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