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把他們當人對待! (6)

經營好一個飯館需要的不僅是顧客,還需要好的管理。

餐廳的采購永遠是大難題。西安海底撈遠離四川,西安店必須獨立負責采購。火鍋店的原材料采購極為複雜,蔬菜、副食、海鮮、肉類,不僅種類繁多價錢常變,而且都是個體供貨。如何買到質量好、價錢適中的原材料是所有餐廳老板最頭痛的問題。很多餐廳做不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老板不敢把采購權交給外人,因為這種采購太難控製。采購人員可能僅僅為了一包好煙,而給你買回一堆吃得下但不新鮮的蔬菜。

一個正規火鍋店的采購量不僅巨大,而且繁雜。作為店長的楊小麗再不放心,也要授權別人去采購。這個才21歲的姑娘,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18歲就在餐廳打工的她深深理解:疑人可以不用,但用人不可不疑的道理。

當海底撈優秀服務員被晉升做采購工作時,公司都會大幅提高他們的工資,同時也會明確告知他們:“公司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經常調查你是否吃回扣;如果一旦發現吃回扣,哪怕是一斤肉,你都要被立即辭退,而且沒有任何補償。”

可是怎麽調查采購員的職業操守?一年冬天,楊小麗為了檢查一個采購人員的采購工作,特意買了一套大棉袍,把自己從頭到腳打扮成一個老太太,在菜市場跟著這名采購人員買菜。他買什麽,她也裝著買什麽。她不僅把每斤菜的單價記下來,還觀察他同小販的關係,然後,回到公司核對采購人員的報銷。

逢年過節,她還故意以某些供應商的名義,給采購人員送禮、送紅包,甚至向采購人員要銀行卡號。一次,她親自提拔並且非常信任的一個采購人員,收了她的“禮”沒有及時上交。她馬上組織采購人員開會,重申采購人員紀律—24小時收到供應商的禮品不上繳,就屬貪汙!結果24小時過去了,那個采購人員真的沒上交。

楊小麗說:“開除他,讓我難過好幾天。他真是一個采購好手,公司花了很長時間和心血培養他!”

我問小麗:“難道就不能再給一次機會?”

小麗說:“那怎麽行?這是海底撈的高壓線,任何人都不能碰!否則別人怎麽管?再說,作為采購人員,你拿著比別的員工高的收入,還不珍惜、不知足,這樣的人就不應該是海底撈的人!”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一個世界500強主管采購的高管,他聽後,倒吸了一口冷氣,說:“在她手下工作的人,豈不壓力巨大?!這個楊小麗可真神。”

其實,不是楊小麗神了,而是信任的神奇!是海底撈的信任,讓她神了!

把他們當人對待

2010年4月,我帶79歲的媽媽去海底撈吃飯。媽媽看服務員的時間,比吃飯的時間多。媽媽說:“沒見過這麽朝氣蓬勃的服務員!你舅舅來北京時,也帶他見識見識。”

人是高級動物,不僅需要吃和愛,還需要希望。有希望,再苦再累,活著都有勁兒;沒希望,天天養尊處優,頓頓山珍海味,活著也沒意思。

海底撈人的希望是改變命運。

什麽人需要改變命運,當然是命不好的人。中國農村人的命普遍比城裏人差,因此,農民最需要改變命運;也因此,才有幾億背井離鄉的農民工。

張勇說:“一個生在城裏的青年,命運可能有多種變數;一個生在農村的青年,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改變命運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要成為城裏人。”

怎樣才能成為城裏人?

農民工不是城裏人,農民工過年還要回家。隻有把家安在城裏,向城裏人一樣有自己的住房,自己的後代能在城裏上學,才是城裏人。

海底撈就是這樣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沒有學曆、沒有背景、沒有專長的農民工,隻要能肯幹、能吃苦、忠於企業和不斷進步,就能成為海底撈的幹部和骨幹,他們就能在城裏買得起房子,他們就能改變命運。

海底撈員工入職培訓第一天的第一句話就是:雙手改變命運。

雙手改變命運在海底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事實,因為每個人都必須用雙手從服務員幹起,隻有能把顧客伺候好了,你才可能往上晉升。

海底撈員工的晉升途徑是獨特的,一共有三條:

一是管理晉升途徑:新員工—合格員工—一級員工—優秀員工—領班—大堂經理—店經理—區域經理—大區總經理—海底撈副總經理。

二是技術晉升途徑:新員工—合格員工—一級員工—先進員工—標兵員工—勞模員工—功勳員工。

三是後勤晉升途徑:新員工—合格員工—一級員工—先進員工—文員、出納、會計、采購、物流、技術部、開發部—業務經理。

學曆在晉升階梯上不是必要條件,工齡也不是必要條件。這種不拘一格選人才的晉升政策,給這些上不了大學、隻能幹最底層工作的農民工,打開了一扇窗戶:“隻要努力,我的人生就還有希望。”今天我的領導就是昨天同我共睡一室的工友;今天管理20多家店的北京大區總經理袁華強就是我們村子老袁家的大兒子,他也沒上過大學!

袁華強是楊小麗的徒弟,是四川宜賓人。從小務農,家境貧寒,19歲中專畢業後,2000年加入海底撈,從門童做到北京大區總經理隻用了6年時間。

現在的袁華強,坐的是專職司機開的最新款的寶馬;出國考察喜歡住麗嘉酒店;他把父母從四川山裏接到北京,跟他住在望京地區200多平方米的公寓裏;他的兩個孩子跟北京的孩子們一起,而不是在專門給農民工子弟開的學校裏讀書。他現在讀的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30萬的學費也是海底撈出的。

袁華強說:“海底撈的任何員工隻要正直、勤奮、誠實、好學,都能夠複製我的經曆。”

在海底撈改變命運的不僅是楊小麗、袁華強,23歲管理5家海底撈北京店的小區經理林憶,也來自陝西農村。16歲還沒有身份證的她,拿著表姐的身份證到海底撈打工。她創了海底撈兩個紀錄—海底撈最年輕的店長和最年輕的小區經理。現在她手下管理的員工多達900多人。

2006年4月21日,張勇寫了一封表揚林憶的信:

楊小麗向我介紹林憶時,告訴我林憶事業心強,能適應各種不同的工作環境。今天我打電話向袁華強了解情況,順便問了一下林憶的年齡,這才發現林憶經理隻有19歲。我很難相信一個年僅19歲的年輕人能同時具備待人熱情、做事果斷的特征。聽說她剛到北京時,因思家還哭過鼻子。但是在她擔任經理後,她對待員工的一些不良現象強硬得像一把鋼刀。

我不敢預言林憶能為海底撈作出多大貢獻,但我知道她像其他店經理一樣在默默辛苦地工作,我確信我們的林憶經理前途無量。

然而,這個“強硬得像一把鋼刀”的小林憶,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麵,北京一店的好幾位員工是這樣描述林憶的:

“我是剛到海底撈的新員工。上班第三天領班讓我端水果盤,由於地剛剛擦過,很滑,我重重地摔倒了。恰巧被路過的林憶經理看到,她急忙把我扶起來,問我摔壞沒有?我試著走幾步,左膝疼得要命,但嘴上卻說沒事。林經理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地上的碎盤子和摔爛的水果,對這些隻字未提。然後她讓我走走,發現我走路有點不對勁,便對我說,你到酒水吧後麵的小屋等我。一會兒她拿來半瓶酒進來,見我站在那裏,就趕緊搬個凳子讓我坐下來,然後把我的褲腿挽起來。一看膝蓋都摔青了,她就蹲在地上用酒給我揉,一邊揉一邊說,沒事的,以後要小心。還疼嗎?我心裏的恐懼一下子變成溫暖,眼淚流了出來。”

—許博

“去年一天我扭了腳,疼得不能動了。但那一天讓我深深愛上了這個家,那天晚上,我遇見了我一生都不能忘記的人。林憶姐左手拿著藥走進我的宿舍,先把自己的手洗幹淨,然後把藥放到手上,讓我把腳伸出來。她邊輕揉我的腳,邊問還疼嗎,直到藥幹,這一幕我永遠忘不了。”

—於芹

這哪裏是什麽科學管理,這不就是用情感動人嗎?這樣的做法能變成製度和流程嗎?如果不能變成製度和流程,靠林憶這樣的管理者給人揉腳的個人魅力,海底撈能擴大嗎?

其實,世界上哪有什麽科學管理?管理永遠是具體的,什麽叫具體?就是管理日本人的方法,不適合管理美國人;管理工程師的方法,不適合管服務員;管理農民工的方法,不適合管城市工。

前年,一個管理創新論壇請張勇去講話,張勇說:“我們的管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員工都是很簡單、受教育不多、年紀輕、家裏窮的農民工。隻要我們把他們當人對待就行了。”

把人當人待,也算管理創新?

對,這就是創新!因為大多數企業就是沒有把農民工當人!至少是沒有把他們當成正常人!否則,憑什麽都是員工,幹的都是一樣的活兒,他們就不屬於正式工?憑什麽正式員工要買保險,就不給他們買?什麽是創新?與眾不同就是創新。

當人對待!當什麽人對待?這些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背井離鄉,受人白眼,在城裏沒有家、沒有親人的年輕人。這樣的人,最需要的不就是情感的支持嗎?

林憶,這個用雙手給員工揉腳的經理,不恰恰給了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嗎?結果,水能載舟。這些農民工們讓這個23歲的小姑娘,當上了管理5個火鍋店的小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