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融強權(1)

根據怡和的經曆,大型西方企業顯然既不去觸犯官僚,也不願冒風險去投下資本幫助中國的金融家和商人們實現部分國內經濟的“西方化”。

——(英)勒費窩

當怡和洋行從以大量自有資金投資於鴉片及進出口貿易,回到以收取傭金為主的代理業務時,怡和開始以貸款為媒介,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中國的軍事和政經大事中來。尤其是自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怡和洋行開始力圖通過行政性貸款和軍事貸款,使自己成為李鴻章等洋務派及其他重要官員的代理人。怡和把洋務派的自強措施,視為中國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進行曲。在怡和看來,清朝的這場自強運動所需軍火、交通設施、工業設備等,規模如此龐大,毫無疑問可以為怡和提供各種機會。隻要能參與其中,就可以大獲其利。

因此,怡和洋行的貸款,除了本身的商業性獲利之外,還是結交清朝權貴的媒介,以及對握有權力的清朝官員施加影響的有力手段。

01

放貸:結交權貴的媒介在19世紀80~90年代,上海、天津和北京三地是怡和洋行與清朝官員們保持聯係的地理中心。在上通清朝皇宮內廷、下聯封疆大吏的過程中,怡和以貸款為手段力圖建立起人脈關係的,主要有醇親王奕、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曾紀澤、劉銘傳、盛宣懷,以及內務府的官員們。代表怡和洋行展開公關及談判的主要人物,則主要有怡和上海和倫敦的負責人凱瑟克兄弟、宓吉、F·B·約翰遜和門德爾(HermanMandl),李鴻章的德籍顧問德璀琳,以及怡和洋行的鐵路工程師毛裏遜等。勒費窩著,陳曾年、樂嘉書譯:怡和洋行——1842~1895年在華活動概述,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57頁。

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怡和幾乎每年都認為中國工業和金融業的發展即將到來,然而總是遲遲未至。不過,怡和依然信心滿懷。正如1895年約翰遜所奉行的指導方針:“怡和洋行要在中國官方與外國人之間的任何有關交通運輸和通信聯絡設施的財務安排,以及在創辦各種企業的交往方麵保持領先地位。”

在怡和看來,雖然清朝的洋務派官員們熱衷於引進西方的資本和技術,以此注入清朝衰弱而貧血的身軀,但他們防止或阻止洋人在各種大型項目中獲取控製權的意圖和決心也同樣顯而易見。怡和明白這些官員的所思所想:如果洋人取得控製權,不僅使這些自強派的強國夢落空,也會使自己的根本利益受損,並遭受守舊派的攻擊。對此,怡和有耐心也有手段打開局麵,獲取更多利益。

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軍事、技術上有限的現代化,沒能使中國強盛到足以抵抗西方列強的侵襲和欺侮。中法戰爭的失敗,也沒能讓更多的清朝官員覺悟到需要進行徹底的經濟改革。一些改革派人士由於官督商辦企業的經營、軍工企業的管理不善,以及朝廷和地方多數官員的因循守舊而情緒低落。麵對怡和洋行等外資巨頭們雄心勃勃的努力和對中國巨大市場的期待,中國官方反應各異:從少數高級官員的謹慎自強,到多數官員對改革的深懷疑慮。

商業和政治利益之間的關係向來密切。權錢交易、行賄受賄在中國官場中可謂屢見不鮮,靠人脈辦事也一向是中國政治的特性。對此,怡和諳熟於胸,並極力加以運用。怡和在金融方麵的努力,除了與匯豐銀行競爭以及在1885年試圖與清政府建立合資銀行之外,就是貸款給清朝宮廷及主要洋務派官員,作為建立人脈的潤滑劑和爭取重要項目的工具。

怡和洋行根據清政府的訂單,不斷地引進鐵路、工廠、新式采礦設備、機器、軍火和防洪設施項目。對怡和來說,不論其貸款金額多大,利息多高,最關鍵的不過是對有權就重大事務作出決定的官員們施加影響的一種手段而已,不過是在激烈競爭中為獲取像修築鐵路等重大項目合同的砝碼而已。

對利用種種機會爭做清朝政府業務的怡和來說,一些貸款在於解決清政府對內、對外戰爭所需經費,另一些貸款則實際上屬於直接或變相行賄,謀求的正是當時中國的鐵路、航運、礦產、防務等各項權益。

02

西征借款:怡和得與失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清王朝解除了威脅政權的最大隱患。但是,全國的局勢並不平靜,各地起義和叛亂依然此伏彼起。1866年,左宗棠由閩浙總督調任陝甘總督,奉命出關西征,率軍挺進陝甘直至平定新疆的叛亂,曆時14年之久。戰爭規模大,戰費耗資巨。為解決經費問題,左宗棠以與上海洋商及華商打過多年交道的商人胡光墉(胡雪岩)為經辦人,借巨款充軍需,從而出現了連續六次舉借外債的“西征借款”。

左宗棠西征及其借款,成就了左宗棠與胡雪岩這兩位晚清風雲人物各自的事業。前者的政治和軍事生涯因為有了“西征”而越加輝煌,後者的財富人生則由於成為“國家生意”的經紀人而終成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怡和洋行則因提供貸款而獲利不菲。

1867年,怡和洋行對清政府承做了一筆金額可觀的貸款。這筆為左宗棠提供的貸款,正是此後延續多年的左宗棠西征借款中的第一筆,也是怡和第一次向清朝提供的巨額貸款。

這筆以海關稅收為擔保的貸款,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起了關鍵作用。當時,由胡雪岩向包括怡和洋行在內的上海外商展借此筆貸款。在總數120萬兩款項中,怡和承擔了60萬兩。債券由相關省督撫簽署,向海關登記並由各海關稅務司簽證。其中,閩海關代借24萬兩、粵海關42萬兩、浙海關42萬兩、江海關18萬兩、江漢關12萬兩。如各省不能及時償還,則由海關收入保證抵付。

對於這種新的借款方式,左宗棠頗為滿意:各省隻是按月應協之款,並非提前;各關旋墊旋收,並無增損;各督撫隻經手過目,並無煩勞。這筆於1867年4月達成的月息一分三厘的貸款,其條款為日後外資銀行或洋行借款給清朝方麵提供了樣板。有了海關收入擔保,為那些願意向清政府提供貸款的外資企業提供了新的可能。

1868年1月,左宗棠的第二次西征借款正式簽訂。由於一些資金正“投資於鴉片上”,怡和此次沒能參與其中,隻得“為下一次機會作好準備”。

1874年,怡和洋行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克錫執掌怡和大權。克錫是怡和打開日本市場的功臣。1859年7月,克錫載著一船中國商品,由上海抵達日本新開放的通商口岸橫濱,並於同年11月采購了一船當地貨物駛向上海。第二年(1860)年年初,克錫為怡和在橫濱買下了第一號租地。3年後(1863),克錫參與幫助了日後成為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等人前往歐洲學習。這年11月,左宗棠在西北的軍事行動再度急需資金,令胡雪岩在上海展開第三次西征借款。經過5個多月的籌辦和談判,1875年4月,胡雪岩從怡和洋行借得100萬兩,從最早在中國開設分行的外國銀行——英國麗如銀行處借得200萬兩。由江海關、粵海關和浙海關各出具100萬兩印票作保,經各有關督撫加蓋關防,利率為年息一分五毫,借期3年,每半年償付本息一次。對於這筆交易,克錫感到滿意,因為它既可作為一筆投資,又是一次公關,能使自己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處於“有影響的地位”。

1877年8月,總理衙門議準第四次西征借款,借銀500萬兩。對此,英、德、俄、美和日本等國家的在華公司和銀行展開了激烈競爭。最後,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如願以償:匯豐提供全部貸款,怡和則因協助談判而分得一杯羹。

在左宗棠的西征借款中,前三次承借的對象是怡和洋行與麗如銀行等老牌機構,並沒有匯豐銀行的身影。此後的三次西征借款,則基本上都是向匯豐銀行所借,而這正是匯豐曆史上最出色的總經理傑克遜(ThomasJackson)及其下屬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匯豐對清政府產生更大影響力的開始。

也正是在這一年,香港兩大英資財團——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走到了一起。怡和洋行大班克錫加入匯豐董事局,他通過出任匯豐董事,彌合了自1865年以來存在於匯豐與怡和之間的嫌隙。

這是一個重大轉變。鑒於怡和與匯豐的競爭與合作將在日後時常出現,因此有必要清楚雙方早期矛盾的由來。

對怡和來說,銀行業務從其成立之初就是一項重要業務。當時在中國尚沒有專業的現代銀行,銀行家由洋行商人兼任。墊付款、匯兌、存貸款是怡和經營的主要銀行業務。以獲取高額利息而貸款給廣州十三行商人的事例史不絕書,匯兌業務則是怡和圍繞鴉片、茶絲貿易發展起來的主要附屬業務。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國際匯兌業務由怡和、寶順等大洋行兼營,它們以鴉片貿易中所獲現金展開匯兌和放貸業務。上海等五口通商後,怡和的銀行業務更上一層樓:不僅商業匯款,連英國政府的匯款也由其經手,各國領事匯到香港的公款,直到1855年還在用它的匯票。為了保持與中國商界和政府的密切關係,怡和還曾積極貸款給中國的錢莊和地方政府。

19世紀30年代倫敦金融中心倫巴第街,馬地臣行坐落於此

從1845年開始,成立於孟買的東藩匯理銀行(又稱東方銀行、麗如銀行,OrientalBankingCorporation)將總行遷往倫敦,同時在香港、廣州設立分行。1858年和1859年,總行分別設在印度和倫敦的有利銀行、麥加利銀行(渣打銀行)相繼在香港開設分行。這些專業銀行雖然侵蝕著怡和等大洋行的經營地盤,但其總行設在倫敦或印度,經營重心並不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因此怡和尚未感受到太大威脅。但是,隨之而來的香港第一家本土銀行——匯豐銀行開業,則讓怡和大班惠代爾大傷腦筋。

1864年7月28日,香港報紙刊登了開設一家香港本土銀行的消息,並公布了擬設中的銀行計劃書和臨時委員會名單,牽頭者為大英輪船公司監事蘇石蘭和寶順洋行。創辦時銀行資本500萬港元,發行2萬股,並聲稱股東要囊括當時香港所有的大洋行。

1865年3、4月,匯豐銀行相繼在香港和上海開業,其初始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顯示其從一開始即以香港和上海為主要業務基地。

匯豐籌辦之初,怡和與旗昌洋行並沒有加入其中。準備以全體領袖商人相號召的匯豐銀行,實際上遭到了這兩家領袖洋行的抵製。怡和不願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寶順洋行合作,更無意放棄它所經營獲利豐厚的匯兌業務。因此,怡和不僅沒有加入匯豐,而且竭力阻撓。匯豐正式成立須香港總督頒布特許令,在香港完成立法,並獲倫敦的英國政府批準。當時受交通條件限製,更受到怡和針對匯豐經營匯兌權力過大而在香港和倫敦兩地展開一係列活動阻撓的影響,直到1866年8月匯豐銀行才取得英國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

1880年,怡和大班克錫加入匯豐董事局後,兩大財團開始了較為緊密的合作。特別是在謀求對清政府業務時,怡和與匯豐合作,達成了許多非正式協議,譬如規定雙方在與清政府進行交易時的各自業務範圍。同時,怡和與匯豐通過各自在上海和香港等地辦理業務時收集到的有關中國官員和商業的數據提供給對方,實現商業信息的共享。

不過,匯豐與怡和合作,並不代表它們之間不存在競爭。事實上,怡和在貸款和投資方麵繼續以匯豐為主要競爭對手。

1878年,左宗棠開始讓胡雪岩著手籌措第五次西征借款。由於第三次、第四次舉借外債後,引來眾多責難,清政府當時曾聲明以後不得再借外債。為此,左宗棠囑胡雪岩向華商議借銀款300萬兩。當華商湊資到175萬兩時,匯豐銀行自請以同等數目的銀款“附入華款出借”,合成350萬兩。匯豐最終成功貸出,左宗棠則一解燃眉之急。而事實上,怡和洋行一直留意著第五次西征借款的籌資進程。有史料顯示,怡和並不願意看到匯豐如願以償。

清朝廷在核準第五次西征借款時,諭旨中有“惟此次照準該督(左宗棠)所奏,本係萬不得已之計,嗣後不得動輒息借洋款,貽累將來”等語。但是,3年後的1881年,左宗棠再次向匯豐借款400萬兩白銀,是為第六次西征借款。

這筆向匯豐銀行提出的借款依然由胡雪岩辦理。未能參與其事的怡和洋行曾向胡雪岩提出強烈抗議。胡雪岩回複:下次借款會把機會留給怡和,並且借款可能會在短期內展開。

在“紅頂商人”胡雪岩辦理第六次西征借款之後,清朝大規模展借外債的又一波高峰,發生在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而就在戰爭烏雲壓城的1883年,上海股市崩盤和一場席卷通商口岸城市的金融風暴,使當時中國金融體係支柱之一的錢莊遭到重大打擊;投巨資於房地產市場和股市的輪船招商局總辦、大商人徐潤因樓市和股市泡沫破裂而遭受滅頂之災;與外商展開生絲貿易戰的胡雪岩也同樣陷入了破產絕境。

19世紀80年代怡和在汕頭發行的銀票03

日益壯大的水火險1883年金融風暴襲來之前,上海股市氣氛熾熱。股價快速上升,市民以購買股票為發財捷徑,一有股票發行便爭相搶購。當時的《申報》載文稱:“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爭購之,以得股為幸,股票價格扶搖直上。”

事實上,上海股市從1881年下半年起已經開始升溫。一位署名“旁觀不平人”的作者在上海《申報》上發表文章,為買不到股票者代鳴不平。旁觀不平人:招股不公,申報,1882年1月27日。其中,特別談到怡和旗下的保險公司招股之事:1881年12月20日,怡和洋行發出新設專保海險的保險公司告白,招集股份1萬股,每股250元,先付50元,欲入股者,每股付定洋10元先為掛號。

文章寫道:“中外諸商鹹思入股,照其告白先付定洋,或數十股,或數百股不等。滿望得附股份將來可以得利,並可各為招羅,乃近日竟有回絕,將定洋退還者,中外諸商客洋以去而不得入股者甚多。”

與銀行業和航運業一樣,怡和的保險業也是直接從對華貿易中產生出的重要代理業務。在經營保險代理業務的同時,怡和也成立了自己的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