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1

1喜不過望,哀不失形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當一個人從最初的少不更事到曆經滄桑之後的寵辱不驚,從少年、中年到老年,變化的不僅僅是時間,更是一個人曆經世事之後的處事態度。從最初的浮躁、火暴與不安,轉變為後來的淡定、從容和平和,是心境的轉變,也是人生態度的轉變。季老就是這樣的人。

他曾經在文章中將“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兩句詩形容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對這個座右銘的解釋是“隨遇而安”,是麵對任何事都平和地對待,不大喜不大悲。在他眼中,一切仿佛浮雲,再激蕩的情緒,也可以用隨和平穩的態度表達。季老經曆過少小的困苦,學業的突飛猛進,也遭受過巨大人生打擊。曾經的痛苦無以言表,但這一切終究還是挺過來了。

這一切對季老而言就是厚重的人生積澱,是他繼續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的資本。而到了晚年,這積澱或許就是季老的淡然一笑,是麵對即使天大的事情也不會情緒奔湧的平常心。以平常的心境對待事物,生命才能達到祥和。

擁有平常心並不是始於今人,古代聖人也是如此。孟子一生思想不為當世君主所接受,還受到各種中傷。但他為人豁達,隻一句“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意思是我的思想如果可行,那麽自然會被推行。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會見勢而止。而行得通或行不通則不是人力可以安排的,這需要靠天意了。

這句話體現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得機會,救天下,救國家,救社會;不得機會,則自己修身養性,一切處之泰然。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充滿苦難,總是在得意與失意之間遊走,患得患失就會永無寧日,這樣的人生是可悲的。因此,麵對人生的榮辱,何不以平常心處之?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古印度,有一位國王酷愛打獵。有一次,國王在追捕獵物時,不幸弄斷了一截食指。國王劇痛之餘,立刻招來智慧大臣,征詢他們對意外斷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輕鬆自在地對國王說,這是一件好事,並請國王往積極方麵去想。

國王聞言大怒,以為智慧大臣幸災樂禍,即命侍衛將他關到監獄。待斷指傷口愈合之後,國王又興衝衝地忙著四處打獵,不料被叢林中的野人活捉。依照野人的慣例,必須將活捉的這隊人馬的首領獻祭給他們的神。祭奠儀式剛剛開始,巫師發現國王斷了一截食指,而按他們部族的律例,獻祭不完整的祭品給天神,是會受天譴的。野人連忙將國王解下祭壇,驅逐他離開,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獻祭。

國王狼狽地回到朝中,慶幸大難不死。忽而想起智慧大臣的話,覺得斷指確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將其釋放,並當麵向他道歉。智慧大臣還是保持他的積極態度,笑著說這一切都是好事。國王不服氣地質問:“說我斷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說因我誤會你,而將你關在牢中受苦也是好事,我就不懂了。”

智慧大臣微笑著回答:“臣在牢中,當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麽,今天陪陛下打獵的大臣會是誰呢?”

故事中的智慧大臣表現出的就是平常心。他讓國王以平常心麵對自己的斷指,又以平常心心麵對自己的牢獄之災。平常不是漠視,而是以盡可能平淡的心情麵對已經發生的事,這會讓痛苦盡快消退,讓歡愉不衝昏頭腦,生命也會在一種寧靜、自然的狀態中存在,這也就是季老推崇的“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所以,用平常心麵對一切,在寧靜中感受至美,在平常中體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