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佛是這樣為人處事的(2)

“不管怎樣,你都是令人羨慕的。其實,我從小就有上大學的心願,可惜家裏窮,隻念過幾天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想想真可憐。後來做小本生意算賺了些錢,別人勸我辦公司,我都不敢,沒文化就怕上當受騙……唉!姑娘,我在C城有筆生意,你能否花點時間幫我簽訂一個合同,你的費用我全包了。你若有意經商,我願與你合夥,我出錢、你出力,我倆一定能成功。”

大學生一聽,暗自歡喜,於是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列車行駛到了一半,於C城換車頭,她倆下了車。婦女打了個電話,然後對姑娘說:“一路辛勞,先去我姨媽家休息。”

她們乘坐公共汽車,到達了城郊一座村莊。跨入高牆內院,主人“熱情”地將她們迎進屋。

一個中年男子交給婦女一包東西,互相交談了幾句後,婦女對姑娘說:“別客氣,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樣。表哥說我姨媽身患惡疾,臥床不起,我先帶孩子去看她。你在這兒休息,我一會兒就回來。”

這一等,就是幾年。原來,這婦女是個人販子,將姑娘賣給人家當老婆了。後來,大學生逃了出去,向人們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

如今有的人擇友也很不謹慎,最初沒有觀察清楚,受騙上當、蒙受損失之後,一再地哭訴:“我是老實人,根本不懂這些騙人的把戲。”但這樣於己、於人、於解決問題,又有什麽作用呢?

事前的謹慎,遠比事後的後悔強多了。

假設你可以活80歲,一年365天算下來,你一生才2萬9千多天,不到3萬天。所以,人生真的很短,你還舍得浪費嗎?

7.學會敷衍不講理的人

其實,有些人的爭論,根本沒有什麽實義,完全是為了爭一時之氣。這在智者的眼裏,就跟看小孩搶玩具一樣,隻會一笑置之。

性格粗暴、蠻不講理的人,若與之交往甚密,很容易煩惱纏身,深受其擾。

若爭論起來,你講一句,他會回敬你十句,無理也要辯三分,邪理歪道胡攪蠻纏,吵得臉紅脖子粗,最後往往會反目成仇。所以,作為有智慧的人,跟他們既不要過於親近,也不必爭吵。

或許有人會問:“這種不講理的人,有時躲也躲不開,你不理他,他反要自己找上門,那又該怎麽辦?”此時,你可以用安忍來對治,或不答話,或隨彼所說,暫時隨順。

曾有兩個脾氣暴躁的人,因一小事而爭論不休,眼看著夕陽西下,仍未得出結論,二人不歡而散。

當晚,甲到當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家裏,敘述緣由,請長者評判。長者言:“你說得很對。”他心滿意足,歡喜地回去了。

不一會兒,乙也來到長者家,說自己如何有理。長者聽完,仍笑容可掬地說:“你說得很對。”乙也稱心如意地離去了。

長者的侍從見此情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解地問:

“您為何說他二人都對?既然都對,又為何要爭辯呢?”

長者舉目一笑,說道:“他二人所辯的內容,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毫無意義。繼續吵鬧爭辯,勢必引生禍患。對於這類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我隨順他們的想法,他們也就滿意了。”

果然,甲乙二人平息了紛爭。

其實,有些人的爭論,根本沒有什麽實義,完全是為了爭一時之氣。這在智者的眼裏,就跟看小孩搶玩具一樣,隻會一笑置之。

楞嚴咒咒輪

楞嚴咒為咒中之王,功德利益廣大不可思議。將此咒輪貼在家中清淨處所的牆上,或供在佛堂上,或帶在身上,即得護法龍天善神擁護,一切災厄皆悉消滅,一切罪業皆得消除,一切諸毒所不能害,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8.不遠離小人

你就可能變成小人

如果親近沒有道德的小人,聽多了他們的花言巧語,見多了他們的見利忘義,自己的邪見定會日益增上,智慧也將全部滅盡,無形中帶來極大的危害。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修行中,惡友的危害都非常大。

一個人學好很難,學壞卻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會被惡友拖下水。《水木格言》中講過,縱然是圓滿的大樹,久泡水中,根也會腐壞;縱然是具足功德之人,長期與惡友交往,也會被他所毀。

《佛子行》亦雲:“交往惡人增三毒,失壞聞思修事業。令成無有慈悲者,遠離惡友佛子行。”意思是說,交往惡友,會增上貪嗔癡煩惱,失壞自己的聞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也會蕩然無存,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平時的與人交往。

假如有人傲氣十足、煩惱深重,對善知識的教言不重視、不恭敬,那最好不要與之寸步不離,否則,自己漸漸就會被其同化,進而沆瀣一氣、同流合汙。

古人特別重視擇友,《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管寧和華歆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同桌吃飯、同窗讀書、同床睡覺,成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在田裏鋤草。管寧挖到了一錠金子,但他對此沒有理會,繼續鋤他的草。華歆得知後,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子摸來摸去,愛不釋手。

管寧見狀,一邊幹活,一邊責備他:“錢財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

華歆聽了,不情願地丟下金子回去幹活,但不住地唉聲歎氣。

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麽,隻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一個大官在窗外經過,一大隊人敲鑼打鼓,前呼後擁,威風凜凜。

管寧對外麵的喧鬧充耳不聞,好像什麽都沒發生。華歆卻被這種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裏看不清楚,幹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熱鬧。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華歆回來後,就當著他的麵,把席子割成兩半,痛心地宣布:“我們的誌向和情趣太不一致。從今以後,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我們再也不是朋友!”這即是曆史上著名的“管寧割席”。

所以,如果親近沒有道德的小人,聽多了他們的花言巧語,見多了他們的見利忘義,自己的邪見定會日益增上,智慧也將全部滅盡,無形中帶來極大的危害。

9.說人過失

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我們不要總說人過失。因為我們是凡夫,內心所呈現的,大多是不清淨的顯現。正如有些大德所言:“佛見眾生全是佛,魔見眾生全是魔,凡夫見眾生全是凡夫。”

有些人常看別人不順眼,說起別人的過失真的是“天才”,再難聽的語言也說得出來,讓人聽都不敢聽。對他們而言,別人臉上有虱子都看得見,自己臉上有犛牛也看不出來;自己的過失像須彌山那麽大都看不見,別人的過失像微塵那麽小也了了分明。這是相當不好的!

《格言寶藏論》中說過:“聖士觀察自過失,劣者觀察他過失。”

賢善高尚的人,喜歡時時刻刻反觀自己,以求不斷完善自己的德行。而品格低劣的人,眼睛始終向外看,探尋別人的缺點成癖,觀察他人時細致入微,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甚至戴上放大鏡,企圖在雞蛋裏挑出幾根骨頭。對於別人的功德,他們往往視而不見,一看到過失卻如獲至寶,斷章取義、大肆宣揚。

要知道,一個人的境界,是無法以外在來衡量的。昔日印度的八十位大成就者,表麵行為如法的很少。他們或是當屠夫,或是當妓女,或是當下賤者……但其內在的智慧和功德,遠遠超過了任何凡夫人。

這些人外表看來很普通,似乎沒有過人之處,但他內在是大菩薩,如果去說他的過失,這種罪業相當可怕。就如同被灰覆蓋的火星,外表看起來隻是一堆灰,好像沒什麽火,但你坐上去的話,肯定會被燒到的。

古人雲:“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喜歡聽聞別人的過失,不如喜歡聽到自己的過失,這樣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於改過遷善。否則,一天到晚找別人的毛病,不要說是普通人,甚至是佛菩薩來到麵前,也會覺得他一無是處。

對任何一個人,我們都應觀清淨心。心不清淨,便會將別人的缺點無限放大;心若清淨,周圍無一不是菩薩。

10.對朋友要看在眼裏

放在心裏

交友應尋找情義深長、穩重可靠之人。有些人今天對這個好,明天對那個好,跟誰都隻有三分鍾熱情,這種說變就變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一個人若對朋友情誼不堅,從來不懂得以誠相待,遇到問題時隻顧自己,那麽有誰願意與他交往呢?

以前有個鸚鵡王,它擁有部下三千之多。其中,有兩隻個頭大、身體格外健壯的鸚鵡,總喜歡想些有趣的花樣給鸚鵡王玩樂。它倆經常各叼一根木棍的一端,讓鸚鵡王站在棍子上,當成車子於空中飛來飛去,周圍簇擁著三千屬下,好不威風。

日子久了,鸚鵡王思忖:“若長期尋歡作樂,就會失去好的品性和修養。現在這些部下雖都盡心盡意服侍我,但不知它們是真心還是假意,我且裝病試試。”於是,鸚鵡王詐稱身體不適,悄悄躺在一邊,一動不動。

屬下們見後,草草地用樹葉往它身上一蓋,就各自離去了。鸚鵡王看看四周,沒有一個留下的,便獨自到深山去找吃的了。

它的屬下飛到另一座山林,去拜見另一隻鸚鵡王,並報告說:

“大王啊,我們的國王死了,今來投靠您,願做您的奴仆。”

對方卻說:“你們國王真的死了嗎?我要以屍體為證,若是事實,我才接受你們。”

這群鸚鵡沒辦法,隻好飛回原處,可怎麽也找不到鸚鵡王的屍體。它們飛來飛去到處尋找,最後終於找到了,但不是屍體,而是活的鸚鵡王。

眷屬們馬上又像過去一樣,跑去殷勤地侍奉它。鸚鵡王感慨地說:“我還沒死,你們就離我而去。你們隻知尋歡作樂,見異思遷,世上再難找出像你們這樣的了。”說完,鸚鵡王就飛走了。

交友應尋找情義深長、穩重可靠之人。孟郊在《求友》中也說:

“求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有些人今天對這個好,明天對那個好,跟誰都隻有三分鍾熱情,這種說變就變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11.感謝揭露你過失的人

當別人提出好的意見,或者揭露你的過失時,自己應當虛心接受,並把他當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識。

為什麽呢?因為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別人,倘若不是出於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世間的朋友,分損友與益友。

按照《論語》的說法,損友有三種:“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諂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麵奉承而背後誹謗的朋友;友便佞,指善於花言巧語的朋友。

益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會有狡詐心和欺騙行,讓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諒,指誠實守信的朋友;友多聞,指廣聞博學的朋友。

一個人能否遠離損友、交到益友,關鍵在於自己。倘若別人指出你的過失,你非但不生氣,還願意認真改正,就能交到益友。反之,假如你冥頑不靈、頑固不化,不肯虛心接受,甚至還暴跳如雷,益友就會慢慢疏遠你,終有一天離你而去。

這裏有一則故事:

孔子最初在魯國時,做過大司寇,攝行丞相事。雖然時間不久,隻做了三個月,可是魯國大治。

大治到什麽程度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槍刀入庫,馬放南山。”路上丟失的東西沒人去撿,晚上睡覺不需要關門;刀槍都收到倉庫裏了,戰馬也被趕到南山上喂草。舉國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魯國治理得這麽好,這讓齊國君王特別害怕。因為齊國跟魯國是鄰國,為阻止魯國繼續強大,以免把齊國給占領了,他們想辦法破壞魯國的政治。

齊國想出什麽方法呢?就是訓練一班擅長歌舞的美女獻給魯國,其用意是想令魯國君王沉迷於聲色,不再治理國家。

魯國君王一得到這些美女,果真什麽都不顧了,一天到晚欣賞歌舞、飲酒作樂,甚至三日不上朝。

孔子見此,便向魯國君王苦苦進諫,勸他不要貪戀女色。可君王不肯接納孔子的意見,認為自己沒有過失,倒埋怨孔子多事。

孔子一看這種情形,覺得魯國沒有可為了,就辭官不做,開始周遊列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施展他一生的抱負。

所以,當別人提出好的意見,或者揭露你的過失時,自己應當虛心接受,並把他當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識。為什麽呢?因為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別人,倘若不是出於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其實,即便是再完美的人,也難免會有發現不了的過失,需要經常有人在旁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征為鏡。如果聽到說自己過失就生氣、讚揚自己就歡喜,那永遠都無法改正錯誤,言行舉止也會越來越不如法。這樣一來,損友將日益親近你,益友則會漸漸遠離你。

12.不經逆境

怎能見真情

當自己條件比較好時,很多人都謙恭順從、讚歎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顧,此時願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數。

現實生活中,很難分辨出誰是善友、誰是損友。真正的友情,在順境中難以發現,往往是於逆境中才見真情。

《伊索寓言》中講過一個故事:

兩個朋友行路時遇到一頭熊,路邊隻有一棵樹。其中一個立即爬上樹躲了起來;另一個人無路可走,隻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裝死。

熊走近裝死的人,嗅了嗅。因為熊不吃“死人”,於是就走了。

熊走之後,樹上那人下來了,問:“熊剛才對你說了什麽?”

“熊給了我一個簡短的忠告:對於在危險麵前把你拋棄的朋友,絕不能與之同行!”

還有一則寓言說:

阿凡提擔任官職時,門庭若市,趨之若鶩者不計其數。

一位鄰居冒昧地問:“你家整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

阿凡提平靜地回答:“等我削職為民時,再告訴你。”

相信不少人對此也深有體會。當自己條件比較好時,很多人都謙恭順從、讚歎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顧,此時願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數。

這說明了什麽?能同富貴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能共患難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13.寧與君子結怨

不與小人為友

他們為了成辦一件事,總在心裏籌劃盤算,但口中說出來的話,卻仿佛是與此事不沾邊的另一件事。他們喜歡用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們常說的“口是心非”。

如今,道貌岸然的狡猾者特別多。他們為了獲得一些利益,比如錢財、名聲、權勢,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救度天下蒼生,為了人們的幸福安樂……乍聽之下,定會為其“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胸懷所感動,但落到實處時,卻令人大失所望——他們非但未曾利益別人,甚至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傷害別人。

這種人常說“我一切都是為了你”,但實際上,卻是為了他自己。他們為了成辦一件事,總在心裏籌劃盤算,但口中說出來的話,卻仿佛是與此事不沾邊的另一件事。他們喜歡用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們常說的“口是心非”。

關於這樣的狡猾者,古往今來特別多:

古印度有一個憨直老實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個金瓶,卻不知其價值,於是向旁人詢問。一個狡猾的人對他說:“這是金瓶,價格昂貴。我們應該共同擁有它,因為找到金瓶的是你,而發現其價值的是我,所以我也有權利享用。”

憨者覺得有理,便爽快地答應了。他們商量把金瓶埋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需要時一起來取。

事後,狡猾者心生一計,為獨吞金瓶而將其轉移到別處。過了一段時間,他邀憨者同去挖取金瓶,卻不見金瓶蹤跡。

狡猾者先發製人,對目瞪口呆的憨者大吼:“一定是你把金瓶偷走了。”

見對方嚇得愣在那裏,狡猾者於是順水推舟,裝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唉,算了!隻怪我們運氣不好,金瓶可能是長翅膀飛走了,自認倒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