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佛是這樣為人處事的(1)

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

不惦念以前的嫌隙,這三者不僅可以培養德行,還能讓自己遠離禍害。

1.有一種感動叫守口如瓶

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無論何時,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我們不僅要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穩定,受人盛情款待時,常會把心裏話傾吐殆盡。

特別是酒醉飯飽之後,最易吐真言:“咱們朋友一場,以你我多年的交情,今天我什麽都沒保留,全跟你說了,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

俗話說:“秘密若從口裏出來,就已出了大門了,以後會遍於全世界。”所以,過了兩三天後,這個朋友又在別人麵前,上演了同一出戲……如此不能保守秘密,隻會令信任自己的人徹底失望。因此,我們對於別人的秘密,務必要守口如瓶。

曾有一個人去某跨國企業應聘,來求職的人很多。麵試一輪之後,進入筆試環節。

這些題對他來說都不難,他快速寫著,卻被最後一題難住了。

題目是這樣的:“請寫下你之前所任職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

他看看周圍,發現其他的人都在奮筆疾書。他想了想,拿著試卷走到考官麵前說:“對不起,這道題我不能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義務保守秘密。”

說完,他就離開了考場。

第二天,他收到這個企業的錄用通知書,老板在通知書的末尾寫道:“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的。”

可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無論何時,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另外,有些事情即使不是秘密,但為了自己和他人,也還是應當盡量保密:

一、“隱秘自己之功德”。自己縱然具有很多功德,也不能在別人麵前誇誇其談,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倘若自己宣說自己的功德,多半是我慢的一種顯現,別人不一定對你生信心,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二、“隱秘他人之過失”。我們有時看不慣別人,是因為自身修行不夠。其實,別人說我們的過失,我們可能悶悶不樂,當麵說了不高興,背後說了也不高興,兩三天都不想吃飯。那麽推己及人,自己又為何愛說別人的過失呢?

三、“隱秘未來之計劃”。計劃還沒有實現之前,就四處宣揚的話,很容易遇到違緣,半途夭折。世間一切本是無常,所以,做事若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處說。

這些教言是古大德的殊勝竅訣,文字看似簡單,意義卻相當甚深,望大家能牢記於心!

2.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眾生避苦求樂之心皆同,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希望每個人在為人處事時,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你想怎麽樣對待別人,就應先換位思考,看自己能不能接受。

如果自己不願接受,那就立即停止,不論語言還是行為,都不要強加於人。

從前,子貢問孔子:“一生中若奉行一個法,該是什麽?”

孔子便傳授一個“恕”字,告訴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此推己及人,在佛教中也推崇備至,如《入行論》雲:“自與他雙方,惡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護?”所以,自己不願接受的痛苦,千萬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也照樣不願意。

佛教中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鬼子母有一千個兒子,她最疼愛小兒子。

鬼子母愛吃小孩肉,常到人間抓小孩,活生生地當食物吃。人們受不了這種痛苦,紛紛向佛陀求救。佛陀於是通過神變,將鬼子母的小兒子捉來,扣在自己的缽裏。

鬼子母回來發現小兒子失蹤了,特別著急,不吃、不喝、不睡,上天入地到處找,整整找了七天,也沒有找到。後來,她聽說佛陀無所不知,就到佛陀那裏去哭訴。

佛陀說:“你有一千個兒子,才丟了一個就這樣難過。別的百姓隻有兩三個孩子,甚至是獨生子,卻被你吃掉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

聽到這番話,鬼子母當下醒悟,在佛陀麵前懺悔道:“我錯了,隻要能讓我找到小兒子,我再也不吃別人的孩子了。”佛陀便把她的小兒子從缽裏放出來,還給了她。

這種換位思考,在國際上也非常重視。以前國際上開了幾個會議,最終達成共識認為:不管是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人與人之間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推己及人”的理念。

眾生避苦求樂之心皆同,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希望每個人在為人處事時,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3.對朋友要

知恩、念恩、報恩

一個人是否可交,判斷起來也不是特別困難。隻要能夠知恩報恩,這個人就值得交往、親近。

具足智慧、人格高尚的人,對於他人的恩情,會永遠銘刻於心,時時提醒自己。沒有能力時,苦於無法回報;一旦時機成熟,便會立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而人格低劣的人,與此恰恰相反。他們受別人恩澤,非但不知恩,反以為是自己的福報,根本談不上將來報恩;甚至有時候還恩將仇報,對恩人加以誹謗詆毀,盡顯內心惡劣的本性。

從前有父子二人,父親具足智慧,精研佛學,去世前留給兒子一份遺囑:“輔助明主而遠棄昏君,聘娶賢妻而勿娶劣女,結交善友而舍棄劣友。”

但兒子年少氣盛,想驗證父親所說的是否在理,於是故意侍奉一位昏君,娶一位劣妻,結交了一位善友。

一天,他陪國王進山遊玩,晚上兩人住在一個山洞裏。深夜時,一頭猛虎闖進洞來,眼看就要吃掉國王。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挺身而出,舉劍殺死猛虎,救了國王。

事後,他對國王說:“我今天救了你的命,往後可要報答我啊!”國王虎口脫險,高興至極,連連點頭答應。

後來,國王一直沒有酬謝他,似乎早已忘記了諾言。他非常氣惱,於是將國王最寵愛的一隻孔雀偷來殺死,和妻子一起分享了孔雀肉,又將經過告訴了善友。

國王丟失了孔雀,非常著急,懸賞追尋孔雀的下落:若是男人,就賞給半國的財產;若是女人,則封為王妃。他的好友忠義善良,未去告發。他的妻子卻見利忘義,為做王妃而向國王告密。

國王立即將他抓獲,並要治罪。他對國王說:“孔雀雖然是我殺的,但看在我救過你一命的麵上,請饒恕我吧!”

國王冷笑道:“我眷屬眾多,哪能一一報恩?你殺了我的孔雀,今天必死無疑!”

正在緊要關頭,好友獻出孔雀說:“國王息怒,孔雀在此。”原來,好友提前入山捕獲了一隻孔雀,與國王那隻極為相似。國王得到孔雀,就不再計較了。

經過這場風波,他又做了相反的試驗:輔助明君,娶一賢妻,交一惡友。

這天,他和國王騎馬去郊遊。國王的馬受驚狂奔不已,致使他倆迷了路。饑渴難忍之時,他將身上帶的兩個油柑果,分給國王食用。國王歡喜承諾:“我一定要報答你的恩德。”後來,他們尋到歸路,順利返回王宮。

為了考驗國王,他故意把國王最寵愛的小王子騙回家,將衣服脫下交給惡友,告知:“我已將小王子殺死。”然後讓妻子看護好王子。

國王痛失愛子,在全國張貼布告,重賞知道王子下落的人。惡友聞訊,立即將他出賣。

國王半信半疑,傳他來問話。他麵不改色,坦然承認了,並請求國王饒恕。

國王哀歎:“可憐我子命薄,就算現在把你殺死,也於事無補。

且恕你無罪,也算對你報恩吧!”如此這般,他深深感悟到國王確實是位知恩報恩的有德賢君,於是將事實和盤托出,同時讓妻子把王子送還國王。

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經曆,令他感觸頗深:“父親的忠告是多麽正確啊!”

一個人是否可交,判斷起來也不是特別困難。隻要能夠知恩報恩,這個人就值得交往、親近。

當然,我們這樣要求別人,更應當如此要求自己。不管是什麽樣的恩德,哪怕再小,我們也要盡力報答。即使暫時沒有能力,也應時時知恩、念恩,心存感恩。

4.見別人短處

請勿輕易揭露

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不惦念以前的嫌隙,這三者不僅可以培養德行,還能讓自己遠離禍害。

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點過失都沒有的人,世間上是找不到的。對於別人的缺點,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慣,也不要隨便說出去。尤其是別人的,千萬不要到處散播。

《格言聯璧》雲:“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弘一大師也曾說:“吾每日思己之過都來不及,哪裏還有時間批評他人是非?”

可現在有些人不是這樣,他們特別喜歡說是道非,稍微看到一點、聽到一點,就趕緊添枝加葉地傳播。甚至罵人的時候,故意揭露一些,把別人傷得體無完膚。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為。

古人言:“罵人不揭短。”不管在什麽情況下,人都要學會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頭。

從前,一個主人對仆人說:“你到市場去給我買最好的東西。”

仆人去了,帶回來一個舌頭。

主人又對仆人說:“你到市場去給我買最壞的東西。”

仆人去了,又帶回來一個舌頭。

主人問他為什麽兩次都買舌頭。仆人回答說:“舌頭是善惡之源。當它好的時候,沒有比它再好的了;當它壞的時候,沒有比它更壞的了。”

當然,語言的善惡關鍵在於心,心裏怎麽想的,口中才會怎麽說。所以,要想管住舌頭,首先應培養自己的德行。

《菜根譚》雲:“不責人小過,不發人,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不惦念以前的嫌隙,這三者不僅可以培養德行,還能讓自己遠離禍害。

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也講:“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這是古人的處世之道,我們應當引以為鑒。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別人的過失,便興致勃勃、積極發言,甚至添油加醋、顛倒黑白,然後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如此對別人的傷害極大。

其實,宣揚別人的惡行,也等於自己作惡。過多評論他人、說人是非,不但有損自己德行,也會因此與人結下怨仇,禍延及身。

所以,一個德行好的人,聽到是非後會閉口不言,不妄加評論,更不會到處傳揚。印度哲學家白德巴也說:“能管住自己的舌頭,是最好的美德。”

5.為別人著想

是最大的利己

不管你是做什麽的,如果始終想著自己,別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大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所以,一個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為別人著想。

倘若沒有做好人,想成佛是不可能的。

當然,每個人對“好人”的定義不相同:有人認為脾氣好、性格好、做事勤快,就是人格賢善;有人認為長得漂亮,就具有人格魅力;有人認為心比較軟,就是人格很好;有人認為個性堅強,肯定是好人……但我的上師並沒有這麽認為,他老人家說,想做好人的話,就要在這幾點上下功夫:

一、“言行恒時隨順友”

言行舉止經常隨順他人,對上者恭敬,對中者和睦,對下者關愛,跟誰都合得來,不會動輒橫眉怒目,處處與人作對,不論到哪個團體都攪得雞犬不寧。

當然,隨順他人,也不是沒有原則的。別人生貪心你也隨順,生嗔心你也隨順,不是這個意思。隨順並不等於一味地投其所好,而是對如理如法的行為,才應當去隨順。

人與人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任何團體都會有許多矛盾,但人格好的話,跟誰接觸都十分融洽,而不是別人說上去、自己偏要下去,別人說做稀飯、自己偏要吃幹飯,什麽都要特立獨行。就像藏地有個比喻說:“一百頭犛牛上山的時候,嘎巴牛(犛牛中的敗類)非要往下跑。”這種說法還是很形象的。人格不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惹是生非,就算坐車去往某地,一路上也會跟好多人吵架。這樣的人離開之後,大家都覺得很舒服,好像祛除了眼翳一樣,得吃頓飯慶祝慶祝。

不過,人格的好壞,在表麵上也看不出來。有些人言行舉止很不錯,但接觸一段時間後,大失所望;有些人剛開始似乎比較頑劣,結果越接觸越覺得他好,很讓人信任。所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確實說得在理。

二、“秉性正直”

不管說話還是做事,心都要正直,不包庇自方、嗔怪他方,而是以客觀事實為準,不偏袒任何一個人。

有些人性格非常直,看不慣馬上說出來,想什麽就說什麽,認為這就叫做“正直”。其實不然,這隻是把心裏想的,從嘴裏吐出來而已。所謂的正直,是以良心作證,遇到事情時既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他人,無論對方高低貴賤,是高官抑或乞丐,隻要符合客觀事實,就當仁不讓地站在那一邊。

這樣的人如黃金般難得,眾所周知,包公斬駙馬就是正直的典型。包公為了伸張正義,寧願觸怒皇室,哪怕丟掉烏紗帽,也不違背正理公意。海瑞亦是這樣,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為了正義寧可罷官。而有些人並非如此,說起話來天花亂墜,但私底下完全不是這回事。現在狡猾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一定要學會正直,若能做到這一點,別人冤枉誤解也好、誹謗詆毀也罷,自己都問心無愧,始終會像純金一樣發出真實善良的光,不被任何黑暗所覆蓋。

三、“心善良”

假如能做到隨順別人、為人正直,但心腸狠毒的話,人格也好不到哪兒去。現在有些人,話講得頭頭是道,可背後卻包藏害人之心,那做什麽都徒勞無益。因為心是一切之根本,宗喀巴大師也說:

“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心善的話,一切都是光明的;心惡的話,隻能趨往黑暗了。

這三點做人的道理非常重要!

上師還進一步說,倘若你想利益自己,利他是最好的竅訣。作為凡夫俗子,完全不考慮自己是不可能的,但考慮自己的過程中,若是損害其他很多人,自己的事業也不會成功。

有一次乘飛機,我旁邊坐了個年輕人,看起來很有才華。他是一個企業的總經理,平時不信佛教,但我們聊起來還是有共同語言。

他說:“應該做好人、多幫人。實際上,任何企業若想成功,一定要幫助周圍的人,這樣才有生存空間。假如我一味地顧著自己,別人也是很聰明的,誰都能感覺得到,最後我也不會有什麽成果。”他講得挺有道理。確實,不管你是做什麽的,如果始終想著自己,別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大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所以,一個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為別人著想。

上師也曾開玩笑說:“我通過多年的生活經驗發現,如今很多人不會做人,每天自私自利隻想自己,這不一定就能得償所願。比如,有的年輕人喜歡某個人,就把對方束縛得死死的,拚命地占為己有,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而有的人喜歡對方,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幫助他,對方畢竟也是人,最後會接受這種心意的。”

隻可惜,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

6.千萬不要忘記

給你戴高帽子的人

現在有些人,會吹、會捧,說話溫順悅耳,卻摻雜許多虛假的東西。不過,世人偏偏喜歡阿諛奉承之詞,對於鮮豔奪目的“高帽子”,常常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一個人若能對“戴高帽子”感覺不舒服,這才是真正的智者。

尤其是自己身居高位時,手下人唯唯諾諾,親密地圍繞在身邊投其所好、歌功頌德,你也許覺得這種滋味很好。但是,在這種舒服的感覺中,往往隱藏著許多陷阱。

上個世紀80年代,一位剛畢業等待分配的女大學生歸心似箭,匆匆登上了回家的列車。她坐在車上隔窗遠眺,對未來充滿著憧憬,臉上不時浮現出幸福的微笑。

途中,一位衣著樸素的婦女,懷抱不滿1周歲的嬰兒擠上火車,坐在大學生身旁的空位上。

相視一笑,婦女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姑娘,你真像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一定有很高的學問,準是研究生、博士之類的。”

“不,我剛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