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為什麽我們的日子過得那麽難(4)

當然,世間人也有另一種解釋方法。這種解釋方法,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都有經驗,可以讓他們來回答。

報應

問: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有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卻沒有受到惡報。於是許多人就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隻是一種心理安慰、精神鴉片。因果報應真的不存在嗎?

堪布答:因果報應肯定存在,對此我是深信不疑。

但為什麽行善得不到好報,造惡得不到惡報呢?因為不管是什麽樣的業,並不是造了馬上就會成熟。就像一個貧窮的農民,他以前沒有種莊稼,所以如今特別貧窮;但現在他勤勤懇懇地種地,以後盡管不會再窮了,可還沒到秋天收割之前,他的生活仍然改變不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種莊稼沒用。

佛教裏也專門講了,我們所造的業要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有些業力會現世現報;有些業力在下一輩子才感受;有些業力要再過好幾世才現前。所以,因果並不是那麽簡單的,它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概念,必須通過係統的學習才能了達。

當然,你產生這樣的懷疑也很合理。但就如同你現在上學,就算現在很愛學習,也不一定馬上會出現它的果,它有一個時間在裏麵。

問:好多人總是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遺憾。那我們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務是什麽呢?怎樣才能擁有真正的人生意義?

堪布答:確實,不僅僅是普通人,包括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會在臨死時,才發現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在生命的長河中,有些人能及時反省這種錯誤,而有些人從來也沒有這種機會。但不論是哪一種人,如果你真想對自己負責,就應該學會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有幾種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為一切眾生造福;中等的,為了自己而行善積德;下等的,不做損害其他眾生的事,畢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貴。以這些方式,可以彌補往昔所造的很多罪業。

當然,這些罪業,還可以通過佛教中的懺悔得以清淨。

問:人生是由誰決定的?為什麽有些人的人生是快樂的,有些卻是苦難、充滿困惑的?

堪布答:世間有些宗派認為,人生的苦樂由上帝賜予,或者由大自在天決定。但按照佛教的說法,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並不是別人來掌控的。否則,真有一個造物主的話,他讓誰快樂,誰就快樂;他要誰痛苦,誰就痛苦,這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我沒有做任何壞事,他就平白讓我受苦;我沒有做什麽好事,他卻讓我天天快樂,這樣的話,造物主可能會常常被大家埋怨。

其實,我們的人生之所以快樂,是由於過去做了善事;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往昔造了惡業——這個概念乍聽起來,恐怕有些年輕人不接受,但它對每個人來講至關重要。就好比你播下毒藥的種子,結出來的果隻能是毒藥,絕不會是妙藥。同樣,一旦你造了惡業,未來隻能成熟苦果,而不會招致快樂。因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想今生快樂、來世快樂,乃至生生世世都快樂,就盡量不要造殺生等諸多惡業。否則,隻要造了惡業,它要麽會在你今生成熟,要麽會在來世成熟,遲早都要感受這種痛苦。這就是為什麽有些人的人生充滿快樂,有些人卻飽嚐痛苦,這一切苦樂其實都是自作自受。

藏傳佛教有位大德叫智悲光尊者,他對因果曾有一個很好的比喻:

就如同大鵬在空中飛翔時,影子雖然暫時看不到,但隻要它一落地,影子馬上就出現了;同樣,一個人造了業的話,這個業力便會一直跟著他,隻要因緣成熟,痛苦或快樂即會當下現前。

這是非常深奧的因果道理,希望大家能經常思維。現在很多人沒有因果觀念,隻要肚子填得飽,日子過得舒服,其他什麽都不顧,這種社會現象是特別可怕的。

隨緣

問:什麽叫隨緣?如果把它放在學業上或事業上,應該怎麽理解?

堪布答:“隨緣”這個詞,禪宗裏也經常講,世間人也經常說,但不少人都誤解了它的定義,以為隨緣就是什麽都不用做,隻等老天來安排一切,這樣的話,你就會錯過許多機會。真正的隨緣,是需要全心全力的付出,但對結果如何卻不太在意。

比如,你想得到一份特別滿意的工作,在一番努力之後,卻沒有被錄取,這時候你心裏若有“隨緣”的概念,麵對失敗就不會特別痛苦。

包括你們對自己的感情,也應抱著這種態度。假如剛開始希望特別大,最後卻沒有像預期那樣美好,也用不著痛不欲生、萬念俱灰,甚至想不開非要自殺。在這個時候,你應該要懂得隨緣。

要知道,在這個世上,凡事不可能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因緣。這一點,上學的課本裏幾乎沒講,但你如果學了佛教的《俱舍論》《百業經》,就會明白自己這輩子的成敗,不但有今生的原因,也有前世的原因。若能懂得這個道理,就很容易想得開、放得下,以坦然的心態麵對一切,這就是一種積極的隨緣。

問:我常勸周圍的人在遇到困難時,祈請諸佛菩薩加持。但他們卻嗤之以鼻,說:“如果事情變順利了,你們會說是佛菩薩的加持;如果還不成功,就說是我無始以來的業力。你們佛教就是這樣,說什麽、做什麽都有兩麵。”對此,我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堪布答:其實這個很簡單,我們世間上也是如此。比如一個人犯了錯誤,家人托關係、找領導的話,若能把他放出來,就會說是領導的功勞;但如果實在不行,領導也幫不上忙,就會認為他犯的錯誤太嚴重了。所以,用這個比喻也很容易解釋佛菩薩的加持。

實際上佛陀在有關經典中也講了,一些特別無緣的眾生,縱然佛陀的妙手也無法救護,因此這並不是佛教的過失。

問:佛教中告訴我們,人要有感恩之心、滿足之心。但我身為一個大學生,經常和老師做些課題研究時,要有一顆不滿足的心,才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往更深的科學領域發展。請問,一個要滿足,一個要不滿足,這二者的矛盾該如何平衡?

堪布答:佛教所提倡的有滿足之心,是指減少一些沒有意義的,比如對錢財、對享受,這方麵要少欲知足。但在求學方麵,是不需要滿足的。藏地特別偉大的薩迦班智達,在格言中也說過:即便匯集百川之水,大海也不厭其多,同樣,即便學習再多的知識,智者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所以,你們現在學習知識、研究科學,包括學習佛法,這些方麵都不應該滿足,不要認為大學畢業就像成佛了一樣,從此什麽都不用學了,再也不用看書了。其實,世間上一些有意義的知識,越學越對自他有利,所以求學方麵不要有滿足,這是我們佛教的觀點,也是探索科學不可缺少的一種態度。

佛理

問:請問宗教信仰和迷信有什麽區別?

堪布答:信仰任何一種宗教,不管是基督教、道教、儒教或是佛教,假如你不懂它的道理,隻是流於表麵形式,這很容易變成迷信。比如,有些人為了升官發財,就到寺院裏燒香拜佛,這雖然也算一種信仰,但你若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什麽作用、佛和神有什麽差別,隻是把佛陀當成求財工具,這就成了一種迷信。

如今很多寺院裏,天天都有人拜佛,我雖不敢說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有些人確實帶有迷信色彩。為什麽呢?因為他們連自己為何要拜佛都弄不清楚。

真正的信佛,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看一些前輩大德的文章或書籍,知道釋迦牟尼佛曾來過這個世界,他所說的一切符合真理,對解除自他痛苦、解決人生問題有不可磨滅的作用,然後從心坎深處對他誠信不疑,這才是真正的信仰。反之,假如隻是表麵上信佛,實際上迷迷糊糊的,並不明白其中道理,那就算你是個佛教徒,也仍是一種迷信。

所以,燒香拜佛不一定是真正信佛,若不知道它的功德,單單是外在的一種崇拜,有些人為了打漁也會這樣做。我以前去南方時,就看見很多老百姓出海打漁前,都會去廟裏燒香,讓佛保佑他多捕一些魚,此舉完全是一種迷信。

梁啟超曾在一本書中也講了迷信與正信之間的差別,說佛教的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但你不懂佛理的話,就很可能不是智信,而是迷信了。

問:佛法浩如煙海、廣大無邊,您可否用三個字來概括它的真諦?

堪布答:戒、定、慧!

問:在佛教中,佛陀規定犯了什麽戒條,就要懲罰多少多少劫,請問這該怎麽理解?

堪布答:佛教中之所以製定戒律,並不是非要去懲罰人,表麵上它是一種約束,但實際上,這為每個人趨往解脫之路提供了方便。

就像馬路上的綠燈、紅燈,有了它的話,開車者似乎不太自在,但這卻能極大保證他的生命安全。佛教中的戒律也是如此,通過強製性地規定行持善法、斷除惡業,就能讓眾生順利獲得解脫,到達彼岸。

問:藏傳佛教的淨土,與我們漢傳中提倡念阿彌陀佛去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什麽區別?

堪布答: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淨土法門,究竟目標完全相同,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藏傳淨土主要講發菩提心、念佛號、積累資糧,最終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往生極樂世界的主因,則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如此依靠自力和他力往生,漢傳淨土也是這樣提倡,隻不過個別傳承上師教言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問:佛教裏有很多密咒,比如六字大明咒、金剛薩埵百字明、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佛說每個咒都有很大很大功德,要念多少多少萬遍。那我在修行的時候,該選擇什麽樣的密咒呢?

堪布答:我對密咒從小就有信心,隻是現在比較忙,念的時間比較少了。我們藏地有句俗話:“孩子會叫媽媽的時候,就會念觀音心咒——嗡瑪尼貝美吽”。基本上每個藏族孩子都是如此,隻不過現在在經濟浪潮的衝擊下,好多孩子到了外麵的學校、城市以後,就不是特別爭氣了。

密咒的功德,佛陀在不同的經典、續部中都有闡述,至於你該選擇哪一個,可能要分兩種情況:一、這個密咒與你的傳承上師、某些灌頂修法有密切關係,然後你應該發願念誦。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比如造業比較多,覺得業力深重,就念百字明和金剛薩埵心咒;如果要開智慧,想生生世世具足智慧、利益眾生,就念文殊菩薩心咒;若想遣除一切魔眾違緣,就念蓮花生大士心咒……你覺得哪個咒語對自己非常重要,就可以選擇這個咒語去念。

念咒語方麵,藏地很多修行人確實與眾不同。前段時間,我們學院有個老出家人圓寂了,他一輩子念了六億咒語。而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沒有圓寂之前,曾把一生所念的咒語都統計出來,有些咒語像“啊”、“吽”隻有一兩個字,有些咒語長達十幾個字,這些長咒和短咒全部加起來,總共有九億。上師是72歲時圓寂的,在此之前,他一輩子都手持念珠不斷在念。

通常來講,藏地的修行人隨時隨地都手不離念珠,不管是坐車也好、放犛牛也好、到農田去也好,甚至很多知識分子、幹部在辦公室裏,也是拿著念珠,被領導看到還會挨罵。不過現在比較方便了,拿個計數器一直在念,領導也發現不了。

其實,念咒語不說長遠的功德,僅僅是暫時利益的話,分別妄念、痛苦煩惱也會依此而消除,讓心安住於清淨的狀態中。所以,念咒語是非常有意義的!

問:我是德國曼漢姆大學的老師。藏傳佛教在西方特別有吸引力,在德國的傳播,特別是80年代比較成功,為何它這麽容易就能被大家接受呢?

堪布答:藏傳佛教如今在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確實很有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藏傳佛教的教義非常實用,它並不完全停留在理論上,也不是搞一種學術或形象化,而是依靠前輩大德的竅訣,有很多斷除煩惱的方法,比如修菩提心、大圓滿的直指心性,又簡單又易行,所以傳播的速度比較快。

我那天看了一下,單單在美國波士頓這一個城市,藏傳佛教的中心就有三十多所。由於藏傳佛教清淨的傳承、殊勝的竅訣、簡單的儀軌,再加上對聞思修行特別重視,故而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相比之下,現在不少地方的佛教,完全成了一種形象。很多人經常問我:“磕頭是不是佛教?燒香拜佛是不是佛教?”我說這隻是佛教的一種形象,並不是它的真正教義。它的教義是什麽呢?就是修菩提心等。學佛要從心上安立,不是表麵上辦個皈依證,就自認為是佛教徒了;形象上穿個僧衣、剃個光頭,就自認為是出家人了。

如今很多人也不是什麽傻子,他們還是真實受益了,才願意接受藏傳佛教。包括漢地有些大學生,他們之所以願意學佛,也是發現佛教對自己真正有利。否則,沒有一點利益的話,隻是給他們講些故事,那誰都不需要。

我們作為一個人,難免要麵對煩惱、痛苦,倘若通過藏傳佛教的菩提心等修法,在生活中切實起到作用,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它的。就像一個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相信沒人願意將它拒之門外。

問:在當今商業經濟當道的社會中,您如何看待環保與消費之間的對立矛盾?

堪布答: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思考過。現在這個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與環保之間,有時候是對立的。

不過,我們佛教提倡一種生活觀:不能特別奢侈、揮金如土;也不能極度拮據、衣食無著,若像乞丐一樣,也會寸步難行。而應當保證基本的生活條件,在此基礎上知足少欲,不要縱容自己的,也不要為了競爭而活著。

如今大多數人,購置大量東西並不是因為需要,而是源於競爭。看到他人的房子不錯,自己就非要買一棟;瞧見別人的轎車很好,自己也要買輛好轎車,否則,就覺得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來。這樣的人活得很累,所以,我們應該隨遇而安,根據自己的福分來維持生活,如此才會活得比較開心,自己的消費與環保之間,也不會有很大衝突。

此外,我們平時還要有環保的概念,電水應該節約,不要隨便浪費。我以前去新加坡時,他們在這方麵就做得很好。但最近在香港,我看到晚上所有高樓的燈幾乎都亮著,兩三點鍾也是如此。其實,這時候很多人都睡了,這些電白白地浪費掉,好像有點可惜。當然,也許是有人要上“夜班”。但很多問題,我們要值得思考。

問:我是佛教徒,但回答不了身邊朋友的問題。朋友曾問:“佛教徒用很多時間作經懺,認為念經可以幫助別人,但為什麽不將時間實際用於幫助別人?念經究竟如何幫人,隻是口頭念念就有功效嗎?”我該如何回答呢?

堪布答:你雖然學了佛,但我覺得還要繼續深入佛法,這樣的話,對非佛教徒的問題才可以回答,這是我的一個建議。

你那個提問題的朋友,對佛教不一定很了解。其實,佛教中並沒有說,念經後什麽事情百分之百都能解決。就像現在的一些中醫,並不敢說自己的藥能包治百病,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你既然不能包治百病,那幹嗎還要當中醫?不如親自去幫助眾生。”要知道,每個眾生的病是不同的,對於有些疾病,中醫是可以治的。同樣,佛教徒用很多時間念經,也可以從某個角度幫助到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