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為什麽我們的日子過得那麽難(1)

幸福的根本,並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金錢,而在於你減輕了多少。

1.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無常觀

現在大多數人,對於死亡,總是一味地回避,談到“死”就覺得忌諱,如同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把頭埋在沙中一樣,實在是有點可笑。

人終有一天會死,這是誰都逃不脫的命運。

我們從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壽命就像漏了底的水池,從來不會增加,隻有越來越少,死神猶如夕陽西下的陰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們逼近。

誰也無法確定何時何地會死,誰也沒有把握明天或今晚,自己會不會命歸黃泉。死神從不與人約定時間,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臨,讓我們一命嗚呼。所以,《地藏經》中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

在《四十二章經》中,佛陀曾問弟子:“生命有多長?”

有人說是“幾天”,有人說“在飯食間”。佛陀都搖頭說不對。

後來有人說:“生命在呼吸之間。”

佛陀才予以首肯,點頭稱是。

可見,人的生命極其脆弱。我們的房子若沒遇到自然災害,差不多能保證幾十年不壞,可是我們的生命,卻無法跟誰簽合同,保證它能存活幾十年。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也說:今天晚上沉沉地睡去,誰也不敢保證明天可以安然醒來。

然而,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無常觀。他們天真地以為死亡不會那麽快到來,整天為了幾十年後的事打算。殊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死亡的來臨,並非自己想的那樣緩慢而有規律。

要知道,死亡出現的方式、時間,永遠是無法確定的,誰又能預知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到來呢?

或許有人認為:“既然死亡是每個人的歸宿,早晚都會臨頭,那有什麽可害怕的?”

如此為自己壯膽,無疑是一種自欺。其實,眾人皆死,並不會擺脫你個人麵臨死亡的痛苦。所以,我們若要對自己負責,就應盡快放下對今生的貪執,為漫長的後世多做準備。

現在大多數人,對於死亡,總是一味地回避,談到“死”就覺得忌諱,如同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把頭埋在沙中一樣,實在是有點可笑。

他們明知自己遲早是“死路一條”,卻故意忽略,想方設法忘掉,然後拚命貪戀今生的一切,從不肯為後世做絲毫準備,不禁讓我想到了狀元禪師的《醒世詩》: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昨天之前發生的一切,是昨晚的夢;明天之後發生的一切,是明晚的夢;現在的一切,正在做夢。

2.人80%的痛苦

都與金錢息息相關

這個世界上,80%的幸福與金錢無關,80%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

在佛教中,對金錢如何看待呢?

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惡,既不是美也不是醜,它能給人們帶來痛苦,也能帶來快樂,關鍵要看用它的人怎麽用。

在唐朝,一位政治家、文學家叫張說,他撰寫了一篇不到兩百字的《錢本草》,其中就以草藥為喻,說明金錢既不是好東西,也不是壞東西。用好了,就像草藥可以治病一樣,能濟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就像草藥會變成毒一樣,能傷人性命、自害害他。

但可惜的是,如今許多人都沒有把它用好,以至於這個世界上80%的幸福與金錢無關,80%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

有些人擁有的錢越多,痛苦就越大。正如華智仁波切所說:“有一條茶葉,就會有一條茶葉的痛苦;有一匹馬,就會有一匹馬的痛苦。”

佛陀在《大寶積經》中也說:“財物如幻亦如夢,愚癡眾生被誑惑,剎那時得剎那失,何有智者生愛心?”錢財的本質如夢如幻、極其虛妄,愚癡的眾生沒有認識到,就容易被它欺惑。其實,錢財可以很快得到,也能很快就失去,看清了這一點後,智者又豈會拚命地貪執它?

唐朝有一位龐蘊居士,將家中的金銀細軟用船裝著,全部扔到了湘江裏。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龐蘊唱了一首偈子:“世人多重金,我愛刹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

當然,完全看破金錢,對大多數人來講,是根本不現實的。所以,佛陀在經中說,通過正當的途徑積累財富,也是允許的。

比如,《雜阿含經》、《善生子經》中都提到了,我們所賺的錢應該分為四份:一份用於衣食溫飽;兩份用於投資營利;還有一份要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可見,佛陀並沒有要求把所有錢財全部拋棄,因為我們不可能像蚯蚓一樣,天天吃土就可以了。尤其是作為在家人,若不賺錢養家糊口,生活就沒辦法過下去。

但即便如此,對金錢也不能過於崇拜。其實,金錢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樣“無所不能”。世人也說:“錢可以買到房屋,卻買不到溫暖;錢可以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書本,卻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

當然,金錢也並非一無是處。法國作家小仲馬在《茶花女》中,就曾說:“錢財是好奴仆、壞主人。”如果把錢僅僅視為一種工具,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多也可以、少也可以,自己會活得非常自在;但若把錢當成人生的全部,明明已經衣食無憂,卻仍不知滿足、欲壑難填,這樣絕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然而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卻偏偏選擇後者,把金錢當成“主人”,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們有一棟房子,還想再買一棟;有一輛轎車,還想再買一輛……為了這些可有可無的東西,耗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錯過了本該擁有的幸福。

3.修心是一門技術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心所生的虛幻假象,但芸芸眾生信以為真,顛倒地將其執為實有,導致各種痛苦此起彼伏。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它可以讓一切可能變成不可能,也可以讓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

常言道:“一切世間事,串習無不成。”就像舞蹈演員,開始什麽動作都不會,但逐漸經過訓練,就可以跳得非常精彩。還有雜技團的孩子,經過長年累月的串習,身體特別柔軟,擺怎樣的動作都沒問題。

同樣,凡事不管是真是假,隻要心對它長期串習,認為是真的,到了一定的時候,不用故意去想,也會自然產生真實的力量。佛陀在經中亦雲:“是故無論真或假,凡事若經久串習,串習力達圓滿時,不思亦能生是心。”

這樣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不勝枚舉。

某醫學院有一位教授,發給每個學生一顆藥,說這顆藥可使血壓上升。服藥不久後測量血壓,果然都上升了。實際上,那僅僅是一顆糖而已。

還有一個故事說:某病人因感冒咳嗽到醫院看病,經X光檢查,說是得了肺癌。病人得知這個消息,病情更加嚴重,幾乎沒辦法下床。後來隔了一個星期,醫院打電話來道歉說,重新檢視原來的X光片,發現他得的病僅是普通感冒,而非肺癌。那病人一聽,立刻從床上跳起來,馬上就痊愈了。

還有兩個人,同時去檢查身體,一人是感冒,一人是癌症。但醫生把化驗單搞錯了,得癌症的認為自己隻是感冒,結果就好了;感冒的認為自己得了癌症,最後就死了。

這種經曆我也有。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咳嗽,去馬爾康拍片子,醫生說是肺炎,肺有很嚴重的問題。當天下午我就感覺肺部特別痛,覺得醫生診斷得沒錯,不僅僅是肺炎,還可能是肺癌。後來到大城市裏一檢查,根本不是肺方麵的毛病,頓時就感覺輕鬆了。

可見,心的力量的確非常大。

其實,世間上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心所生的虛幻假象,但芸芸眾生信以為真,顛倒地將其執為實有,導致各種痛苦此起彼伏。

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地告誡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能懂得這一點,對減少痛苦會有很大的幫助。假如你平時遇到挫折或不痛快,就想:“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沒有去執著,根本不會這樣。”一下子,原本難以忍受的天大之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4.一切苦樂都是心在作怪

如今不少富翁,雖居於豪華的別墅內,卻常常失眠,無藥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祿之人,為爭權上位而強作歡顏,心無安閑,生活中少有歡喜可言。由此足以證明,苦樂主要是由心所引發,跟外在物質的好壞關係不大。

苦樂到底是建立在外境上,還是內心上?不少人對此從來沒有思考過。

其實,如果說外境上真實成立苦樂,那不論誰接觸此外境,都應該生起同等感受,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拿不淨糞來說,喜歡潔淨的人見後會發嘔,不願靠近;而豬狗見之卻歡喜若狂,覺得遇到了難得的美味。或者對於美女的身體,修不淨觀的人認為是一具臭皮囊,而貪欲強烈者會覺得美妙悅意。

因此,外境上並不存在苦樂,一切統統是心在作怪。心認為好,就會帶來快樂;心認為不好,就產生痛苦。

以前陶淵明在隱居山林時,做了一張無弦琴,這張琴僅有其形而不能發出聲音,陶淵明卻常常獨自在家“撫琴自娛”,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樂。與之相反,如今不少富翁,雖居於豪華的別墅內,卻常常失眠,無藥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祿之人,為爭權上位而強作歡顏,心無安閑,生活中少有歡喜可言。由此足以證明,苦樂主要是由心所引發,跟外在物質的好壞關係不大。

記得有一條新聞報道說:

溫州有一個億萬富翁,他雖然很有錢,但一點都不快樂。

有一次,他在隨從的簇擁下,從一家星級酒店出來。一個乞丐向他伸手乞討,他不耐煩地給了一元錢。

乞丐顯得非常高興。他覺得很驚愕:一元錢竟讓乞丐興奮異常,而自己日進千金,卻找不到任何東西能挑起自己的興奮,這是為什麽呢?

於是,他讓隨從們先回去,說今天要自己走一走。等大家離開後,他又回頭去找那個乞丐,並在一家偏僻的餐館裏請乞丐吃飯。

為了不讓別人認出他,他將臉遮擋在衣服裏,與乞丐探討起了人生。

乞丐告訴他,自己每天都很快樂、很輕鬆,每天晚上睡個小時。

乞丐的話,讓他感到悲哀。因為他日日為失眠所擾,吃再高級的安眠藥也睡不著。所以,他深深體會到,財富不一定能帶來快樂……

因此,隻有對心的本體有所了解,甚至對空性有所認識,才會知道什麽是真正的快樂。除此之外,再怎麽樣辛辛苦苦尋找快樂,快樂也會像彩虹一樣,離自己越來越遙遠。《入行論》也說:“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5.難得知足

現今有些人物質富足、生活奢華,卻始終感覺不到快樂,成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這樣的人,外在的環境再舒適,對自己也是沒有任何意義。

隻要心有滿足,就是最大的財富。

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講過:“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意思是,佛陀告訴我們,在世間一切財產中,知足少欲最為珍貴。隻要知足少欲了,縱然自己身無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

不僅佛陀強調這一點,有些世間名人也將之奉為信條。比如像蘇東坡,他的有些行為就令人讚歎。

蘇東坡最初在杭州當太守,跟佛印禪師比較合得來。他們經常在那兒看西湖,一起坐在船裏參禪悟道,研究東坡肉,日子過得挺愜意。

後來,蘇東坡被貶到南方去了。當時的南方偏僻荒涼,那些苦地方沒有東坡肉吃,蘇東坡就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天天有荔枝吃,他也挺高興。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不當官了,也沒有人送禮了,但覺得“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菊花開了,即是重陽節;天上有明月,就當中秋節。天天都是良辰佳節,沒有家人團聚也很開心。

對蘇東坡來說,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而且不以其苦。林語堂管他叫“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這種樂觀主義正是來源於知足少欲。

相比之下,現今有些人物質富足、生活奢華,卻始終感覺不到快樂,成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這樣的人,外在的環境再舒適,對自己也是沒有任何意義。

古代有兩位兄弟,經常去山上砍柴。

一次,他們看到有隻老虎正要吃一位老人,於是想辦法趕走老虎,把老人救了下來。沒想到,那位老人竟是山神。

為了報答救命之恩,老人許諾給兩兄弟任何所需之物。

大哥說要財富,老人就給他一枚金戒指,用它能夠點石成金。

回來之後,大哥享盡人間榮華,買房、娶妻、生子……該有的完全擁有了。但他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保護財產、解決財產糾紛,一生中的痛苦接連不斷。

而弟弟,當時沒有任何奢望,隻說過得平凡快樂就可以。

老人送他一串風鈴。每當心裏不舒服時,弟弟隻要聽一聽風鈴的清脆聲音,所有煩惱就會一掃而空。

兩兄弟比較起來,弟弟盡管生活簡單,但一輩子都過得非常快樂。

以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是最快樂的事,實際上,這種快樂並不長久。最長久的快樂,是我們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八大人覺經》也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所以,內心沒有太多貪欲,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過於貪戀、執著金錢,一輩子都會活得很累。

6.財富宛若秋雲飄

“身體猶如水中泡,財富宛若秋雲飄。”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榮華富貴,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無幾。

如果明白無常之理,對今生的錢財名利,就不會有強烈的執著了。

其實,從有錢人的身上,我們很容易體會到無常。

比如,中國某財經雜誌曾發布了“2009年本土富人排行榜”,其中2008年財富超過300億人民幣的人有8位,而2009年時,1位也沒有;2008年財富超過200億的人有26位,而2009年隻有1位。在短短的一年中,億萬富翁人數銳減,有些人一下子從高處跌入低穀。

還有,以前亞洲女首富叫龔如心,她與丈夫白手起家,共同締造了一個地產王國。1997年,美國《福布斯》公布的“世界超級富豪榜”中,龔如心以70億美元個人資產,位居世界華人女首富,比英女王還要富有7倍。後來她丈夫不幸去世,為爭奪巨額遺產,她和公公打了九年官司,並最終獲勝。但沒有想到的是,爭取到遺產一年半之後,她就因患癌症而撒手人寰。

這一現象,恰恰印證了麥彭仁波切的一句話:“身體猶如水中泡,財富宛若秋雲飄。”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榮華富貴,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無幾。

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也說:“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春天才看了楊柳的綠,秋天又見到菊花的黃——通過兩種顏色的對比,可看出春天和秋天的無常變遷。同理,榮華猶如三更的美夢,很快就會醒來;富貴也如同九月的白霜,一下子就會化為烏有。

因此,大家應多思維這些大德的教言,對於錢財等身外之物,盡量看得淡一些!

7.錢越多,應該越少

幸福的根本,並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金錢,而在於你減輕了多少。少了,雖臥地上,猶為安樂;多了,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貪欲比較熾盛的人,很少有知足之時。他們視錢如命,就算是走路時,兩眼也四處搜索,總盼望有什麽意外收獲。

為了賺錢這一目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潮洶湧的股市上、推杯換盞的酒桌上、爾虞我詐的生意場上……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