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父母就是菩薩

我們孝養父母的時間,每天都在遞減,如果不能及時盡孝,以後定會終身遺憾。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在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今社會,太多子女紛紛以工作、家庭為借口,將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對他們身體的衰老、內心的孤獨不聞不問,忘記了他們養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藏地有一句俗話:“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對父母總是無所謂;而父母的心,卻像水一樣柔軟,始終惦記著孩子。就算孩子已四五十歲,按理說不需要擔心了,可父母還是放心不下。

麵對父母,我們為人子女的,理應捫心自問:真正做到“孝順”

了嗎?“孝”字的結構,上是“老”、下是“子”,本義是子女應把父母頂在頭上,可現在又有幾人做得到?

春秋時期的郯子,是孔子的老師。他生性至孝,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眼疾,他便披著鹿皮,前往深山,混入鹿群中。

一日,獵人誤認為他是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告之。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

古代有這樣的孝子,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現在很多人做得實在太差。且不說別的,單單是父母在家中叫你,好多人就不能一聽到便應聲,反而慢慢吞吞在做自己的事,將父母的呼喚置若罔聞。甚至即使回應,也是很不耐煩,沒有一點恭敬和孝心。

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觀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觀空了,覺得沒什麽。但從世間道德而言,對父母的孝敬不能缺少。

唐朝有個懶殘和尚,可謂一代高僧。因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他責無旁貸地負起孝養母親的責任。有時他窮得一文錢也沒有,為了不讓年邁的母親挨餓,隻有把自己的袈裟典當了,買米回來養親。

後來他在詩中也寫道:“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從過去大德的曆史來看,他們對父母是有執著,但這種執著並未影響他們成道。而如今有些人,出了家以後,對父母一點孝心也沒有,這是極不應理的。

其實,不僅儒教推崇孝道,在佛教中,“孝養父母”也是最基本的善法。像《父母恩難報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堪稱“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當如何報答。

佛教不管小乘、大乘,均認為父母是嚴厲對境,假如對其造業,果報相當嚴重。尤其是作為出家人,為了孝養父母,甚至可將信眾供養自己的錢,給父母使用。佛陀時代就有位阿羅漢,父母非常貧窮,他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於是請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並作開許:“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

佛陀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

所以,不管是什麽樣的人,報答父母的恩德都不能忘。

過解脫咒輪

又稱如意咒輪、滿願咒輪。此咒輪能消除眾生無量深重罪業,與無邊眾生廣結善緣,令其善根福慧增長,功德利益深廣不可思量。

有緣得此法寶者,可貼於寺院、佛堂、住宅、商店、辦公室之大門上,或天橋、路橋、地下道、河流大橋之橫梁上方。

依據建屋經典記載,任何人在此咒下經過一次,即可消除千劫以來的災難,帶來平安好運。

2.盡孝等不得

我們孝養父母的時間,每天都在遞減,如果不能及時盡孝,以後定會終身遺憾。

很多人從小對父母的態度比較隨意,一直以為父母愛自己是天經地義。父母由於寵溺孩子,也不多加指責。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子女,等到想報答父母恩德時,父母可能已離開了人間,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以前孔子帶弟子出遊時,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悲切的哭聲。

孔子說:“快走,前麵有賢人。”

他們走到前麵一看,原來是皋魚,他穿著粗布衣服,擁著鐮鎬在道路旁哭泣。

孔子問:“你又沒什麽喪事,為何哭得這麽悲傷?”

皋魚說:“我有三個過失啊!我少時好學,曾遊學各國,而把父母放在次位,這是第一個錯誤;為了我的理想,整天侍奉君主,沒有很好地侍奉雙親,這是第二個錯誤;與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遠了親人,這是第三個錯誤。如今我想報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卻不在了,所以內心悔恨不已,才失聲痛哭起來。”

孔子聽後,對弟子說:“你們要以此為戒啊!”

對每個人來說,父母的生育之恩、養育之德,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詩經》中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我可憐的父母啊,生我、養我多麽不容易,而想要報答他們的恩德,這種恩德就像天一樣浩瀚無際、廣大無邊。

所以,趁父母還健在時,子女一定要多盡孝,好好報答他們,千萬別等他們不在了,才悔恨得失聲痛哭。

文殊菩薩竅訣寶鏡護身咒輪

此咒輪為西藏之護身聖物,可佩戴身上、掛於座駕、貼於家宅門窗,能遣除一切因顯象、流年運程、風水地理、魔障導致之不詳。於出行前,手持此咒輪遍照上下前後各方,能利於出行所做之事及避免危難。

3.孝順並非隻是給錢

如果認為“孝”就是養活父母,讓父母吃好穿好,而沒有用心恭敬他們,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何區別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後,每個月寄一點錢,就認為自己很孝順。

其實這並不是“孝”。

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認為“孝”就是養活父母,讓父母吃好穿好,而沒有用心恭敬他們,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何區別呢?

那麽,什麽樣才是真正的“孝”呢?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聞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裏,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

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席子扇涼,再請父親去睡……

像黃香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根據不同的季節,給予不同的關懷,才是子女應當做的。但我們有沒有這樣呢?每個人不妨想一想。

子女用錢孝養父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作為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時要多加安慰,讓他們開心。

其實這也合情合理。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而父母犧牲一切,悉心照顧我們長大,之後又關心我們讀書、工作、成家……到了現在,我們長大成人了,而父母的身體已經蒼老、體力已經衰退,這時候,如果對他們一點都不關心,那真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有些人對父母關心很不夠,好像從降生以來,父母從未關心過自己一樣。當然,這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包括一家人共同吃飯時,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菜往往先夾在他碗裏:“你是寶貝,最可愛的。”

其實不應該這樣,吃飯時,應讓孩子先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種恭敬的表示。這樣點點滴滴教,漸漸地,他就會對長輩有尊重之心。

子女長大之後,若想報答父母的恩德,不能隻用物質來回報,因為當年父母對你的養育,並非隻付出了物質,更付出了滿腔的愛。

所以,若想回報這種深恩,就要真正關心他們,常常想著他們,就像父母始終牽掛自己一樣。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6歲那年,一次到袁術家裏做客,袁術命人端出蜜橘招待他。他沒有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裏。

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時,懷裏滾出了三個蜜橘。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

他回答:“這麽好的蜜橘,我舍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嚐嚐。”

袁術聽了大為驚訝,一個6歲孩子便懂得克製自己、孝敬長輩,實在是難能可貴。

因此,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也應該像小陸績一樣,時時都把父母掛在心上。

4.要把父母的話當菩薩語

佛教的《善生經》中也說:“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應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

有些人有了一點學問就傲氣衝天,每當父母給他講道理,就擺出一副不屑的神色:“拜托,你讀的書都沒有我多,還教我?”甚至大發脾氣:“嘮嘮叨叨,講什麽呀?煩不煩!”這無疑會傷了父母的心。

即使父母再沒文化,他們的人生閱曆也比你豐富,所說的話一定是為你著想。所以,子女要好好聽父母教導。

古時候有個人叫楊甫,小時候父母十分疼愛他,可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衰老,父母的話,他再也不愛聽了,反覺得他們囉唆。

一日,他覺得每天這樣過日子,挺乏味的,便有了出家的念頭。

他聽人家說,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就決定辭別雙親,一個人去訪師求道。

他找到無際大師,說:“我想拜在您的門下,學習佛法。”

大師告訴他:“你不如直接去找佛菩薩學習好。”

楊甫問:“我是很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裏?”

大師告訴他說:“很簡單,你趕快回家去,當你看到肩上披著棉被、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個人,就是佛的化身。”楊甫聽完大師的話,一心一意想要見佛,就趕快回家了。

他到家後,已經是半夜。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著母親,請她來開門。母親聽到兒子回來了,高興地從床上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就把棉被披在肩上,又因為很急著想見兒子,鞋子也倒穿了,急忙跑來開門。

楊甫看到母親的樣子,“肩上披著棉被,腳上倒穿鞋子”,突然想起了法師的話。母親從以前到現在,對自己的教誨和包容,一點一滴,都浮現在腦海中。原來父母就是家中的活菩薩!

領悟到這點,他頓時哭了起來,抱著父母說:“孩兒不孝,居然不了解您們對我的用心,從今以後,我一定聽二老的吩咐。”自此之後,楊甫便待雙親如同菩薩一般。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出於真心,平時的教導必然有價值,子女不要輕易辜負他們的一片苦心。尤其是,父母因你做了錯事而加以譴責時,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你一定要虛心聽受,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就像孟子,他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次不願讀書,從私塾逃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

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麽要這樣?”

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隻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嚐輒止,以後怎麽能成才呢?”

孟子如夢初醒,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敢曠課了。後來他學識淵博,繼孔子而成為“亞聖”。

此外,還有一個故事:

晉朝有位將軍叫陶侃,他小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母親對他管教甚嚴,有什麽過錯,從不輕易放過。

他二十幾歲時,在縣裏當小官,專門監管漁場。一次,他派人將一壇醃魚送給母親品嚐。

母親推知是公家的東西,不但沒享用,還令差役把它帶回去,並附了一封信說:“你做官,隨便拿公家的東西給我,不但沒有叫我高興,反而叫我替你擔憂。”

陶侃見信後,羞愧萬分,從此終生不忘母親的教誨,成了晉朝著名的清官。

所以,對父母長輩有益的責備,應樂於聽受。

常言道:“老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老人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別看有些父母沒文化,但他們吃的苦很多,懂得為人處世的分寸、接人待物的道理,這是比“紙上談兵”更有價值的財富。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時,應經常請教父母。他們的教導與指點,對自己會有很大幫助。佛教的《善生經》中也說:

“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應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聽了父母的建議,就可避免走許多彎路;否則,不經父母同意便去做,很容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5.對父母永遠要軟言柔語

人老了,就變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失,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那麽子女應當好言勸解,不能語言犀利、態度強硬。

一次,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當時,他一副很英雄的樣子。

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他父親有錯,這種做法也不恰當。父母畢竟是長輩,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倘若因看法各異,父母不接受你的觀點,你也應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

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裏,把他送到深山裏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下來哭著勸阻,但父親不為所動。

猛然間,他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請把那個筐帶回來。”

父親不解地問:“你要這個幹什麽?”

“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它把您扔掉。”

父親聽了,大吃一驚:“你怎麽說出這種話!”

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

父親大悟,趕緊把老人帶回家好好奉養。

所以,縱然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子女也應巧妙地循循善誘,讓他們放棄錯誤的做法,而沒必要言辭犀利,令他們難堪。

孔子也曾說:“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如果父母不采納你的意見,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以誠懇的態度反複請求。若能再三規勸,明智的父母還是會接受的。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輕時天下大亂,他常陪同父親李淵一起打仗。

一次,李淵決定連夜拔營,攻打另外一個地方。李世民從各方麵分析後,認為敵方可能有埋伏,此舉難以成功,就再三勸阻父親。

父親不采納他的建議。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李世民就在軍帳外麵號啕大哭。

李淵見兒子哭得那麽傷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較中肯,於是及時停止了進攻行動。

所以,對於父母的錯誤,子女應想方設法溫和勸諫,若能這樣,父母很可能為之動容。如此,既保全了父母的名聲,也盡了自己孝順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