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免費的奧秘(下)

現在免費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比如陳天橋剛開始做網絡遊戲時,交錢才能玩,後來推出免費的,但是裝備要收錢。再比如,消費者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是免費的,但是廣告商卻要付費才能獲得競價排名。還有淘寶能打贏eBay公司,就是因為使用eBay交易是要收費的。淘寶生生地用“免費”把eBay給打敗了,並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看起來,有效、有趣、聰明地使用免費這一招,將會成為未來商業上製勝的法寶。

安德森寫作《免費》一書,就是要告訴人們,網商——網絡智商很低的人在互聯網上賺不了錢,成不了事。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剛剛興起時,有一家後綴為“263.net”的郵箱網站非常火爆,很多人都有這個郵箱。有一年它提出要收5元的年費,錢雖然不多,可是這種做法顯然

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有的需求,比如吃飯、喝水、呼吸,都是絕對需求。對絕對需求的滿足是不能稱為財富的,而相對需求就是所謂的財富。二者的關係就像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如果人們都站在青藏高原上,雖然海拔很高,但相對高度差別不大。跟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支付習慣相悖,所以這個網站一下子就黃了。

在互聯網領域,真正擁有高網商、高智商的人或公司,懂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更懂得午餐不白吃,卻可以用別的方式收費——這就是轉移支付和交叉補償。很多公司都是這樣做起來的,反過來,那些不明白這一點的公司最後都不了了之了。

實際上,免費的模式並不隻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的,很久以前人們就在用這種模式。商業模式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叫“刀片模式”,說的是吉列刀片的刀架不是免費的,但是很便宜,因為它收費主要不是靠刀架,而是靠人們不斷更換刀片來賺錢。再比如,美孚石油公司剛開始在中國推廣的時候,給每家每戶送一盞燈,燈裏有油,比傳統的照明工具要好得多。後來油用完了,那可怎麽辦呢?人們就得去買油。燈是免費送的,但實際上是一種誘餌。

有人把免費模式稱為“滲透式營銷”,其中的“滲透”跟誘餌差不多。對於一條魚來說,作為誘餌的那一塊肉像是免費的,但是它卻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甚至把命都搭上。當然,我們平常的免費模式當中,不會讓人把命搭上,但是也能一直吊住消費者的胃口,對其形成一種鎖定效應、成癮性依賴。

當年微軟公司的軟件進入中國時,正是由於鋪天蓋地的免費盜版軟件,反而讓微軟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變得非常高。當時,比爾·蓋茨說:“中國人喜歡偷,先讓他們上癮。”當時在中國確實有不少人在使用盜版的產品,占便宜的是微軟,倒黴的卻是一家公司,那就是金山軟件。很多人原來是用金山付費的WPS軟件,即使不花錢,WPS的性能也沒有Office軟件好。自從微軟所謂的免費軟件大量湧進中國以後,金山公司的業績一下子滑入了穀底。微軟也不是做慈善,而是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占有了市場。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網絡遊戲產業。最近幾年網絡遊戲公司的市值大幅增長,連騰訊這種以前認為類似於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市值也在暴漲,原因就在於網絡遊戲的收入占騰訊總收入的比例在增長。以前,海外很多人認為遊戲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所以資本市場對網絡遊戲行業的估值都偏低。一般的公司,門戶網站也好,搜索引擎網站也好,估值可以給到二三十倍的市盈率,但是對網絡遊戲公司的估值卻普遍偏低。最近形勢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逆轉,盛大、騰訊的股價都在大幅上升。因為全世界突然意識到,中國人開發的免費網絡遊戲,再往裏麵不斷加入各種工具、道具,這種模式會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贏利能力。

這種方式其實是一種交叉補償,也就是通用性能一律免費,特權性能一律收費。比如QQ賬號是可以隨便注冊的,但是要獲得某種特權就得交錢。這裏涉及經濟學上的一個理論,就是凱恩斯說的“絕對需求和相對需求”。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有的需求,比如吃飯、喝水、呼吸,都是絕對需求。人在社會裏對絕對需求的滿足是不能稱之為財富的,而相對需求就是所謂的財富。二者的關係就像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如果人們都站在青藏高原上,雖然海拔很高,但相對高度差別不大。凱恩斯說,現代社會不是為了滿足這種絕對需求,而是滿足相對需求,於是就沒有止境了。

人對財富有貪欲,正是因為有了相對的差異,才會有免費之外的收費部分。人們認為能滿足絕對需求的不是財富,要滿足相對的需求,要獲得更高的位子,即使是當乞丐,隻要比別人錢多一點兒,也多了一種財富感。

財富的規律就在這裏。這個道理講得很抽象,實際上它跟收費模式直接相關。通用的、大家都能擁有的就不要錢,能高出別人、比別人牛一點兒的,就要收費。奢侈品特權的溢價也是由於它的有限準入,使價格成為價值的一部分,因為價格可以屏蔽很多人,所以擁有奢侈品就獲得了這種特權。現在互聯網上的收費模式也是基於這個思路,所謂的免費隻是在某些通用屬性上免費,至於其他的,一定會通過另外的收費補償回來。

過去的投資銀行不看重網絡遊戲公司的價值,他們認為大家都做遊戲,最後肯定會陷入價格戰。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收費不是網絡遊戲本身的收費,網絡遊戲是免費的,那些裝備和服裝才是收費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網絡遊戲中的裝備隻能到特定地方購買,所以這永遠不可能是貨品化的,永遠不可能降價。

這跟電影院的商業模式一樣。電影院賺錢不是靠賣電影票,因為放的電影跟別家是一樣的,都是同質化產品。隻要產品是同質化的,就一定會貨品化,就是微利甚至虧損的,但是有一樣東西能屏蔽這種競爭,這就是在電影院裏吃的東西。電影院淘汰了很多東西,最後隻有兩樣東西保留下來:一個是爆米花,一個是冰激淩。因為爆米花從外麵帶進來一涼、一潮就不好吃了,所以隻有在現場買的才好吃;冰激淩不可能從外麵帶進來,一帶進來就化了,隻能在看電影前現買。這兩樣東西看似很簡單,但都經過了精心設計,是渠道專屬。一旦成為渠道專屬,賣多少錢就是賣家說了算。網絡遊戲公司通過賣時間可以打價格戰,但是一旦賣裝備、賣服裝,各賣各的,就不可能產生競爭,所以能享有高額利潤。這就是後來投行又重新看好它們的原因。

回頭來講免費和收費的問題,吳伯凡在為《免費》一書中文版寫序言的時候特別剖析了這樣一個觀念: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今天,如何巧妙地運用免費這種看似利好的誘餌,形成所謂的商業上的價值,對於不同的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話題。

其實免費隻是一種商業上的計謀而已。這種思考模式,越來越多的行業也都在嚐試。在很多國家,打電話是免費的,甚至手機本身也是免費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三大運營商,哪一家能夠最先把通話費用和手機費用降低甚至免費,相信它在未來會擁有更大的決勝權。

說到這裏,我們對免費就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為什麽會免費?是因為這種產品、這種性能已經變得非常普通了,繼續競爭的話,隻能通過零價格,也就是免費。所有人都能提供的東西,隻能是價格不停地往下降,一直降到零甚至負價格。這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都是災難。你可能要問了:弄了半天,利潤越來越薄,最後連本都保不住,那還怎麽經營啊?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免費化會像災害一樣席卷很多提供信息服務的公司。比如報業,現在已經有跡象顯示,收費的報紙將變成奢侈品,或者隻是某一種身份的象征。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報紙都是免費的,雜誌也是如此。

經濟學裏還有一個規律,就是一件商品的價格取決於邊際購買者,就是處於願意購買和不願意購買邊界的人。商品的價格最後就是要維係這些購買者。如果商品會出現零價格,那是因為邊際購買者都不再買了。這對很多公司,尤其是對那些沿用傳統商業模式的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它們提供的信息產品越來越處於可買可不買的狀態時,就隻能不停地降價,所以報業正在經曆一次轉型。

還有一個例子是唱片公司,它們不可能再以傳統的賣唱片的模式賺到錢了,必須要找到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將來它們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免費地把歌送給大家聽。如果唱片公司還是一根筋,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上想辦法,用傳統的、古老的方式做古老的事,那就一點兒前途都沒有,隻能是自掘墳墓。

日本的鬆下幸之助信奉“自來水哲學”,就是說一家偉大的公司應該生產這樣的產品:像自來水一樣必不可少,又像自來水一樣便宜。但是如果產品像自來水一樣便宜,那公司怎麽生存呢?事實上,鬆下是一個有公益情懷的人。他雖然是個商人,但是他覺得為大眾提供最便宜的產品是他的驕傲。不過當家電越來越便宜的時候,自己的公司都將不存在了,又怎麽服務大眾呢?這是現在很多公司麵臨的一個問題。

那麽,什麽東西應該免費,在免費之上提供什麽樣的產品和服務,會讓大家願意購買呢?答案是特權價值。實際上,這裏有個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紐約時報》的轉型。《紐約時報》早就免費了,隻要登錄網站,就可以隨便瀏覽新聞,它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把內容發給讀者,告訴讀者當天有什麽重大的新聞。那報社的運行成本怎麽維持呢?他們過去沒有想清楚,後來就想清楚了。他們采用了另外一種方式,跟前麵說的“免費的收費”模式有關。他們通過發送免費的信息服務,讓讀者登堂入室,但是“入室”以後是收錢的。《紐約時報》以提供獨家觀點而著稱,當讀者看到一篇新聞或報道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想要問為什麽,想要去了解,就是他們的新聞報道會觸發、誘惑讀者消費更深層次的信息。這時就要提供特權價值了,比如關於阿富汗戰爭,他們可以為讀者提供《紐約時報》這麽多年來相關的權威報道,還有時事評論員對該問題的見解,甚至是更寬泛的阿富汗的曆史、文化等資訊。為了做到這一點,《紐約時報》收購了about.org網站。

著有《數字化生存》的尼葛洛龐帝說過,信息技術的發達不是造就信息時代,而是造就後信息時代,因為信息技術越發達,信息就越多,甚至會到泛濫的地步。當信息不再稀缺的時候,什麽東西稀缺呢?答案是:關於信息的信息是稀缺的。

其實about.org就在提供這樣的服務,相當於把百度公司的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貼吧綜合起來了。它有專門的專家團,有的問題不能馬上解決,讀者可以定製,網站會把問題反饋給專家,提供詳細的信息。當然,這個收費也是很高的,因為是特權而且是必需。一種產品對不同的人呈現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紐約時報》本身報紙在虧損,但是about.org這個網站2012年的贏利是1億多美元,有效地彌補了報紙的虧損狀況。那麽這個模式有沒有可持續性呢?這就涉及知識經濟的特性了:隻要是知識,它一定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不值錢,但是知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會不斷地增值,不斷地生長,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跟自然資源不一樣。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當然《紐約時報》也組建了一個社區,對用戶有鎖定效應,隻有會員才能進去進行交流。《紐約時報》從傳統的提供信息的公司轉變成提供知識的公司,甚至提供智慧的公司,這可以作為探討報業前途時一個“免費的收費”模式的有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