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Money 增值篇 (1)

史上最夯投資雙雄:黃金+基金

薪水高不如會理財。從無到有,誰說錢少就不能投資理財?學會投資,也能替自己增加第2份收入。

把基金當“搖錢樹”,為自己“加薪”

最近上節目,常有人問到我以前的投資經驗。我想起以前我還沒加入理財作家的行列、從美國紐約當完駐外記者回台灣在電視台上班的時候。那時,工作的時間很長,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是常態。當時的我,心中常想:“工作時間這麽長,我要怎麽樣才能做好個人理財呢?”因為我的個人時間幾乎都被上班時間卡住,可是銀行上班時間就到下午3點半。當時,網絡銀行又沒像現在那麽盛行,很多事情都必須親自到銀行去辦理。

我想起在美國工作的時候,財經記者的生活是非常有規律的,早上8點上班,5點前一定準時下班,中午休息時間自己控製為一個小時;如果加班超過8點,還可以叫出租車回家,由公司負責車費;因為要出鏡的關係,服裝費也有補貼。因為我常要到華爾街采訪,學長又在證券行上班,所以有不少的時間可以做我的個人理財投資。可是,剛回到台灣的時候,我真是很頭大,因為我連去銀行的時間都沒有,好多同事都是需要用錢時才去銀行外麵的提款機提錢,整年可能連銀行的門都沒進去。

後來,我就規定自己,一定要找出時間來理財,否則,我可能就會因為疏於理財而成為窮忙族。於是,我馬上就到銀行開了定期定額的基金賬戶,我常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去銀行請教負責基金買賣的小姐,因為客戶進出買賣基金都是找他們,所以他們最清楚哪些基金的績效表現。每月扣款6000元台幣,從他們的經驗中整理出方向,整體收益率約有30%,這讓我存了不少買房子的本錢。

事實上,“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法則,通常被稱為“懶人投資法”,是一種規律性的資金投入。當基金淨值上揚時,同樣的錢買到的份數較少;但當市場基金淨值下跌時,同樣的金額,反而可以買到更多的份數。或許有不少人嫌這種方式賺錢慢,但這種方式,在股災中卻通常可以全身而退,尤其在全球股市股市大跌大漲時,也不用太擔心,特別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家庭主婦,或是初入門的基金投資人。

以定期定額投資上證指數15年來作為例子,如果在1993年1月份開始定投以上證指數為標的的模擬基金,每月定投2000元,持續不斷,一直到2007年12月份,基金賬戶將超過101萬元,但這中間必須持續15年的時間。

但是,每個人都能做定期定額,但不同的人,選擇的標的卻不同。家庭主婦、上班族、高資產客戶的投資前提都不一樣,風險承擔度也不同。建議挑基金要觀察基金的未來市場及過去表現,未來是否是國際熱錢的目標?過去3年的績效是否表現傑出?才能讓基金成為你的“搖錢樹”,為自己加薪。

嚴守投資紀律,“單筆投資”小貼士

這幾年,“基金投資”幾乎已經成為個人理財的起步工具,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常常碰到許多上班族朋友,想要運用薪水理財抗通脹,但卻總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基金,也不知道進場時間。貿然進場又怕不小心碰到股災,不進場又怕薪水都被通貨膨脹給稀釋掉。之前還有朋友在去年買了基金,卻碰到股災腰斬虧了近50%,也有朋友剛開始投資基金,結果又因為家中急需資金,隻好認賠殺出。

我常會問朋友:“為何會選擇這隻基金?”

“就同事推薦的啊!”一位年近30的女性朋友嘟著嘴說。

是啊!很多人都喜歡找人問明牌[1],還記得有一次到台灣銀行辦事,我看到一位太太拉著銀行的櫃台人員開立基金投資賬戶,然後就直接問她:“有沒有什麽好的基金可以推薦的啊?”

當時,我很想走過去告訴她,真的要問,也要問樓上負責基金賬戶的財富管理中心,就算不是大客戶,銀行理財專員總是會耐心講解專業的看法,而這位太太根本就問錯部門。如果真的櫃台小姐好心告訴她一隻基金明牌,那如果買了以後賠錢到底算誰的呢?

還有一些朋友因為沒有嚴守“投資紀律”,因此專門賺“紙上富貴”,這些朋友偏愛用“單筆買入”的方式,買進一些國際熱錢正在追逐、波動度很大的基金,但卻沒有嚴格設定自己的“停利點”。比如,一位朋友買了拉丁美洲基金賺了兩成五,已經到達自己原先預設的“停利點”,卻舍不得賣出,因為他生怕賣出後價格還是依然上揚,硬是等到次級房貸的股災來臨後,看到大家都急著賣基金才出場,讓原先賺到的利潤又吐了回去;或是看到基金淨值再創高峰,就不斷加碼,而忘了要先把賺到的利潤先拿回來,重新等待低點再進場投資。

朋友圈中有一位高科技公司老板娘,她就是一位非常嚴守自己投資紀律的人,她經常在基金市場上依照自己的“停利點”進進出出,因此獲利不少。事實上,每個人所設定的“停利點”或“停損點”的基準都不同,重點都是在於避免巨額的虧損,或是希望獲利能夠真正落袋。

對於基金投資新手來說,可以先預先設立好一個“停利點”,比如15%~20%的目標回報率,隻要這個目標回報以後,就可以離場。

如果你也能克服自己在人性上的弱點,相信你的“單筆基金投資”一定更能有不錯的斬獲。

別把“基金”當“股票”操作一位擔任銀行理財專員的朋友,每當有股災發生,或是基金市場發生變動,她心情就最為低落。因為她一天可能要接個上百通的電話,都是客人打來抱怨的,不管是賠錢發脾氣的、情緒低落的、不滿想訴苦的,還是對市場行情感到恐慌的,統統都會打電話給她。因為不少客人都認為,“賠錢”就是理財專員的責任,當然,理財專員絕對有責任為客戶分析情勢,但也不能成為客人宣泄情緒的工具。所以,我這位朋友,每次一碰到股災,就得找朋友家人訴訴苦,才能宣泄她所承受的壓力。

前不久我到大陸演講,在銀行內辦事時親眼看到一位30多歲的女白領忙著跟銀行職員贖回基金。原因是她買的時候太衝動,胡亂選了一些基金組合,買完以後看也不看,隔好一陣子看銀行網上信息,才發現自己已經虧了30%多。她想放著又怕再虧,贖回又覺得心有不甘,站在櫃台前,摸著自己的LV包包,跟銀行職員直嚷著:“怎麽看別人投資基金個個都賺錢,就自己不賺錢呢?”

事實上,有不少投資人都把“基金”當成“股票”在操作,短進短出忙得不亦樂乎。很多人認為,買基金就是要幫自己加薪,因此,短線操作買賣基金。以印度基金為例,2007年11月17日,印度政府出手控製外資的熱錢流入,當時,有很多基金投資人都被嚇壞了,但也有不少短線投資人趁機進場,一進一出之間,就有7%~8%的獲利,沒錯,不少熱錢就專注短線的投資。

一位讀者曾告訴我,他每次看到快要募爆的基金就忍不住手癢一心要跟著買,但等到買到手之後卻剛好又碰到股災,看著基金直轉急下,眼睜睜看著手上的基金不賺反賠,等到開始爆發大量的基金贖回潮的時候,隻好趕快出脫。可等到市場已經開始反轉,熱錢又開始湧入,基金價格幾乎又來到原來的高點,又趕忙再進場搶買,來來回回之間,可能隻賺了一成,卻倒賠了兩三成。

事實上,如果你不是對市場變化有高度敏銳度的投資人,不能每天專注了解基金的淨值走向;而且投入基金市場資金並不是你的閑錢,可能是下個月就需要用到的生活費,或是半年後需要付出的孩子的教育費用;甚至你對所投資的基金標的一點兒概念都沒有,也沒有一位可以提供足夠信息的理財專家,那麽,你可能就要避免將基金當成股票來操作,因為你極有可能會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局勢作出錯誤的判斷。

基金投資除了要看市場的未來趨勢之外,也要觀察基金的“曆史淨值”,要了解自己是否買在相對低點,才能在基金市場上有所斬獲。

混合型基金,上班族最愛

近期,隻要是有關基金理財的書籍幾乎都大賣,因為投資基金理財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很多人對於“如何選擇基金”這個問題還是非常頭大。重點就在於,基金種類繁多,很多投資人一時總是不知如何選起,有不少人隻會憑過往的收益數字選基金,越買不到的基金就越要跟風搶買。太多人趕流行的結果,往往就是陷入“追高殺低”的窘境。

雖然,很多人因為“基金理財”賺錢,也經常看到各種新興市場基金在短期之內大漲3成,但拉丁美洲市場一年的波動度就高達26%,新興亞洲市場波動度也超過19%;原物料基金經常因應國際情勢的改變而突然大漲大跌,令人總抓不準進出場的時間。忙碌的上班族或初入門投資的家庭主婦,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每天研究,很容易就在進出之間造成虧損。

如果想投資的預算並不多,可能隻有幾萬塊,又不想花太多腦筋思考如何做“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就可以考慮所謂的“混合型基金”,因為“混合型基金”是在投資組合中既有成長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又有債券等固定收益投資的共同基金,風險低於股票基金,預期收益則高於債券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在不同資產之間進行分散投資的工具。如此一來,除了可以讓投資人不需太擔心“資產配置”的問題,當碰到股災類似狀況時,一些混合型基金的表現也相對抗跌。

尤其,近年來市場行情震蕩無常,混合型基金優勢逐步顯現,一些機構對混合型基金的持有比例增加,但是,投資人在選擇混合型基金時也應該注意以下3點:

1.挑選基金之前先挑好的基金公司

這是投資任何基金之前都應該做的第一步,先確認基金公司的合法性及信譽。但是,投資混合型基金也不代表就是一定穩賺不賠,投資前也應該多看看該基金的曆史數據,多加比較。

2.了解混合型基金的分類

選擇一款適合你的混合型基金,對於混合型基金的分類,不同機構有不同的分法,混合型基金根據資產投資比例及其投資策略的不同而包括以下4個分類:

偏股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50%~70%,債券比例在20%~40%)

偏債型基金(與偏股型基金正好相反)

平衡型基金(股票、債券比例比較平均,大致在40%~60%左右)

配置型基金(股債比例按市場狀況進行調整)等。

各種類型的基金投資比例各不相同,投資人可以依照個人的風險承受度的不同來選擇。

3.選擇購買的時機

誰都無法準確預測市場什麽時候會跌,什麽時候會漲。如果不想在市場上下調整中憂心忡忡,建議可以考慮風險適中、收益穩定的混合型基金。不過,投資基金和投資股票一樣,也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投資點,否則,如果市場行情不佳,也隨時可能被套牢。投資人在購買基金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作抉擇,而混合型基金在投資的控製上較靈活,也比較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點。

有趣的是,你知道很多投資基金的人,都是遇到什麽狀況才會想到“風險”的問題呢?

很簡單,大多是在股災出現的時候。“跌跌不休”的股災,總是讓投資人賠到慘、賠到怕。股災出現時,每逢我演講,常有為數不少的民眾來前台找我,拿著投資報表一直問我該怎麽辦。這時,我通常要準備紙巾,因為有不少人說到最後,總是傷心地落下淚來,尤其是把退休金或是原來有其他用途的資金拿來投資的朋友,總是非常難過。

但等到市場一反轉,一些短時間內就募爆的基金總是有最多人詢問,尤其,越買不到的基金,投資人就越想買,其實,購買基金也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風險承擔能力”就是您會花掉多少時間來擔心自己的投資。因為每個人對相同的風險會有不同的感受是:積極冒險性的投資人,對於中等程度風險的投資可能覺得太過平淡;但對於保守謹慎的投資人,可能中等程度的風險就已經讓他茶不思、飯不想,以下的風險測試表可以作為您的參考。

1.目前的家庭財務負擔狀況是?

a.三明治族群,上要奉養雙親,下要撫養小孩

b.除了養自己之外,還要奉養雙親或撫養小孩

c.隻要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

d.雙薪家庭無小孩,家裏有房子,沒有其他的負擔

2.你現在幾歲?

a.50~60歲以上

b.40~50歲之間

c.30~40歲之間

d.低於30歲

3.你對基金知識了解多少?

a.完全不了解

b.剛開始投資,有點了解

c.投資時間一兩年

d.投資時間長達5年以上,還經曆過股災

4.你認為,自己如果進行基金投資能接受的損失多少?

a.最好不要損失,否則幹嗎投資?

b.3%

c.10%

d.15%以上

5.通過投資獲取收入對你來說是?

a.非常重要,希望通過投資能多一份薪水養家

b.重要,這樣可以減少些壓力

c.還算重要,除了有報酬外,還可證明自己的判斷是對的

d.不重要

6.看人投資賺錢很容易,但投資後,會常感覺自己作錯決定而困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