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Money 保養篇 (2)

基本上,很多人是搞錯了所謂的“致富方程式”,以為每個月的收入扣除所有的支出之後,剩下來的錢才應該拿來儲蓄。但因為沒有控製消費,結果每個月根本沒有辦法剩下錢,當然也就存不了錢。然後就這樣一月過了一月,想要理財存錢的心願何時才能達成?如果這時又來了新的消費誘惑,就幹脆消費下個月的,甚至下一年度的薪資,陷入這種惡性循環,要擺脫月光族的陰影當然非常困難。

事實上,真正的“致富方程式”應該是“收入-儲蓄=支出”。先把要存下來的錢攢下來,剩下來的再拿去花費,而這時的儲蓄如果加上複利的效用,加上時間的神奇催化作用,就會把原來這些可能花掉的錢,變成可以幫自己再有機會生財的資產。

就以月收益率1%為例,每月投資1000元,10年後你的收益將超過23萬元,30年後可以超過349萬元。但是,每月要作定投,對很多薪水族來說,就好像是一個花錢的“緊箍咒”,這樣就算看到一些打折或促銷活動,也因為手上沒有足夠的金額,而減少shopping。

事實上,千萬別小看身上的一些小錢,每個月如果能省下100元,假設用這100元去定投一隻年平均收益率為8%的基金,5年的時間可以累積7348元;假如基金年平均收益率為15%,每月投資100元,5年後可得到8857元;如果能夠堅持35年,投資收益額將高達147萬元。

“收入-儲蓄=支出”的理財方式,可以控製每月支出,減少透支的機會,所以能避免陷入過度消費、存不到錢的惡性循環。告訴大家一個最好的方法,把理財目標設定得越清楚越具體,那麽達成的可能性就越高!比如,“我想環遊世界”,可能感覺還是很模糊;但如果你清楚地將心中的所求勾勒出來,比如“所有去的國家我都要在當地寄明信片回來給自己,我要在一年內至少去3個國家,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不丹……”當你的目標越清楚,你心中那個實現夢想的力量就會開始展現,這時你就會非常樂意控製自己的花費,因為你要把資源都集中在完成自己的人生大夢上麵。趕快找出專屬於你自己的“理財心經”出來,希望成功之後,也不忘跟憶如分享,讓更多讀者受益。

打贏CPI,三招抗“通脹”

根據一份研究,美國一些百萬富翁能長期富有,不單是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而且是他們能有紀律地不被迷惑,願意過簡單的生活。

想當“億萬富翁”嗎?

有個國家隨時可以滿足我們的願望,沒錯,那就是津巴布韋,因為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曾高達2200000%,高居世界第一。在津巴布韋上班,你的薪水會有好幾千億,每天要提著一大袋“巨款”出門買菜,但可能連一根香蕉都換不到。津巴布韋這個國家的物價失控現象稱為“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現在一塊磚的價錢可買十年前一幢房。

有學者統計,全球發生惡性通脹的次數,在1920~1946年間共有8次,1947~1984年時幾乎絕跡。這種什麽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的現象,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有“feel”(有感覺)。1946~1949年間,台灣地區也曾經曆過惡性通脹。聽老一輩人回想,當時舊台幣4萬隻能換新台幣1元;相同的錢,能買的東西變少了,很多人都處於失業狀態。想想看,現在的100元,如果以每年的通脹3%來計算,3年後就隻剩91元,15年後隻剩64元,如果通脹率更高,情況就更加嚴重。

因此,對抗通脹當然也是理財的重點,以下3招可作為參考:

1.除了保本之外,還要能增值

通脹下,如果隻求保本,隻會讓錢越來越薄,因此,收益率要超越通貨膨脹率,才能真正保值。因此,許多大陸民眾的口頭禪已經變為“你可以跑不贏劉翔,但是不能跑不贏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如果,通脹率是3.5%,但定存隻有2.5%,錢當然是越放越薄,但也要注意的是,如果追求的收益率越高,風險相對也會越高。

2.善用抗通脹理財商品

所謂“怕它漲,就投資它”,通脹時代,哪些東西可能會一直漲,你就可以想辦法鎖定它,比如房地產及相關股票基金,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農產品(種子、肥料、棕櫚油等),礦業(鐵礦砂、金礦、貴金屬),就連增額型壽險保單,也因為保額逐年成長,因此也能降低通脹的影響及掌握通脹時代的獲利契機。

3.定存選擇“機動利率”,取代“固定利率”

為了要抑製通脹,各國的央行通常會采取升息的方法,因此,在通脹來臨的時代,存定期存款最好要選擇“機動利率”,以取代“固定利率”,這樣,也能讓自己成為升息風潮下的相對受益者。

當然,在通脹年代,您可能也需要新的生活態度,打破“越消費越快樂”的迷思,才是根本之道,因為就連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開始提倡“知足經濟”(theeconomicsofenough)。拚命遏製自己的,不如管理自己的,而如果你能夠駕馭自己的,人生就能被自我掌控。

想買房子,先衡量你的“還款能力”

現代社會,出現了太多的“孝子孝女型”的25孝父母,因此,也有不少“啃老族”的產生,但是,太關心孩子的結果,你可能因此造就出完全沒有“抗壓性”與“謀生能力”的子女出來。

一天,難得坐到一位女出租車司機的車,跟她聊到她的兩位親友:一位在台北花了1500萬台幣買了一間100平方米的房子,而另一位則是花了500多萬台幣在台灣中壢買了一間三層樓的獨棟房子。她說,雖然花的金額不同,買到的空間地點也不相同,但兩個朋友都住得很開心。

不過,當初她兒子買房子,她就要他選擇三四百萬台幣的房子,我問她:“為什麽呢?”

“還不簡單,一個月才賺3萬多元台幣,又要養老婆,又剛生一個小孩,房貸一個月不要超過12000元台幣最好,要不然,利息要怎麽繳?”

沒錯,這真是很明智又實際的想法,而且,這位媽媽還在兒子剛結婚的時候就送他們12萬元台幣的禮金。“為什麽是12萬元台幣呢?”我特別問。

“他們剛結婚時還沒買房子,在外麵租人家房子一個月就要10000元台幣,我一次給他12萬台幣,就先幫他們省下12個月的房租,然後他們可以去投資或是幫自己買保險,減輕年輕人一點兒壓力。”

雖然錢不多,但我真的認為,她也是一位很不錯的“富媽媽”,能夠教導孩子從最實際的生活收支來衡量自己的買房能力。現在有不少人買房子很衝動,尤其當媒體報道有人炒房地產賺錢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心裏的那股“想買房致富”的衝動,而忘了去思考自己的“還款能力”。

美國的次級房貸事件,就是因為貸款客戶的償付保障,並不是建立在客戶本身的“還款能力”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假設之上,因而導致其後股災的一連串效應。尤其當房價開始直轉急下時,“還款能力”不足的貸款戶甚至必須以低於買價的價格脫手。

也因此,房貸支出最好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3以上,以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而往後長達二三十年的“還款能力”絕對是要評估的要件,不管是由自己付,或是由租金收入抵扣,都要先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再找出合適購買的總價範圍。

房子“賣相不佳”該怎麽辦?

還記得,早年曾經訪問過晶華飯店的總裁潘思亮,一直對他的想法印象深刻,他曾經提過,他會花錢投資在Concept(理念)、投資在專家身上,來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比如,他會花2倍以上的價錢,來聘請優秀的設計師設計出很好的商業空間,這樣並不需要用最貴的建材,就可以在飯店營造出非常好的感覺。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多年來,我也一直認為,如果你的預算有限,沒有辦法花大錢整修裝潢,而房屋的賣相又不佳,你就可以想辦法運用最少的錢,讓你的“美感”也能產生“價值感”。尤其,現在的買方與租客也越來越聰明,除了美觀之外,很多人也非常重視“實用感”。對我來說,一個房子的功能齊不齊全,會比表麵的裝潢還來得重要,因為房子實用,才能在屋子裏住得安心舒服,甚至興家聚財。

而“實用感”要看哪些因素呢?

房子的采光是否充足,是否有陽台可以曬衣服,獨立廚房空間能否讓家庭主婦方便轉身,冰箱的大小位置,浴室的大小,是否有浴缸或淋浴間,電梯樓梯間是否光線昏暗、堆滿雜物不利通行,客廳的走道動線是否太過狹窄,有沒有足夠的衣櫃或儲物櫃可以堆放東西,水電管線是否有所遮蔽?這些都是我會考慮的因素。

房子的賣相要好,其實首先要先建立於“實用感”之上,因此,我裝潢房子的重點,絕對是在增加房子的“實用感”。一個舒服實用的環境,隻要加上不錯的空間設計與裝潢,絕對可以增加不少的“價值感”。而美感的建立,其實可以多參考一些實體的空間設計,比如,宜家每一季都有家具組合的空間目錄可以參考,特力屋(B&Q)也會定期舉辦一些簡單的工程介紹。而如果你有機會到餐廳吃飯,或是到新開設的庭園咖啡廳喝下午茶,或是到客戶的辦公室拜訪,甚至是到國外出差住五星級飯店,你都可以參觀一下他們的室內設計作為參考。別人花錢買來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你美感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哦!

想當“包租公”,要有什麽本事?

一次,跟幾位中介好友一起上台灣《房市大三通》的節目,休息時間談到一些台北市的小豪宅,其中一位中介朋友低聲告訴我,有一棟位於台北市,買價起碼600萬元的小套房,居然在落成後很久招不到房客,於是降價求租,一間租金12000台幣/月強力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