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生第五奇跡:向貧困挑戰(5)
“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含有相當哲理成分的名言,在人類的心理狀態裏,似乎存在“不知者強”與“老成者弱”的意識。
在心理學上,把那種不了解環境或對象的情形,叫做“認知性的分化”,如果知性的分化超過某種狀況,而使目的以外的多餘因素闖進我們的心理時,反會造成實力不能充分發揮的情況。
由此可見,對某些狀況不必過分了解,這是避免恐懼的一種智慧。
當我們參加升學考試的時候不必成為一個“信息專家”,如競爭率多少,錄取可能性如何低,還不如活用不知者強的原則。
按當時比賽的情況來說,這位小學生對會場上的嚴肅氣氛,以及名譽得失等,都抱著無關緊要的態度,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在音樂與美術等藝術的領域裏,有不少跟自己的經驗及年齡完全不符的奇才。
貫徹自己的主張,才能發揮實力,爭取理想的成績。
(7)強扭的瓜不甜
當我們遭遇失敗,或對將來滿懷著不安的時候,常會情不自禁地陷入非做不可的境地,結果在自我防衛的本能之間,產生心理的隔閡,以致常有不能順利實行的現象。
人們都有同樣的經驗: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著急反而越睡不著。相反地,通宵工作的時候,雖然不斷警告自己不準睡著,結果卻呼呼大睡。
此種與自己的意圖或目的產生相反的現象,就叫做“逆轉現象”。
勉強自己無疑是一種大忌。這時候,應該這樣想:“即使失敗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做了總比沒做好,一切事情都要嚐試,我不妨再試試看”,這才是最重要。
人的心理非常微妙,心理太輕鬆的時候,目標反而不明確,心理的能量也產生不出來。
我們一麵使一個自我來背負這種心理緊張,一麵要求另一個自我輕鬆地監督工作的情形。這樣一來,則可以得到意料不到的成果。
(8)想脫離絕望狀態,首先要認清絕望的本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一生裏留下不少令人難忘的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曾經有一段關於丘吉爾的軼事。
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進行時,有一位政府官員說:“我認為事情完全絕望了”。
丘吉爾卻若無其事地說:“不錯,已經到了無法形容的絕望地步。”接著他又說,“不過,我覺得自己似乎年輕了20歲。”
當我們陷入絕望狀態時,總要想辦法逃避,不過,丘吉爾卻終於接受了絕望的事實,而決心振奮起來。
從心理學上說,感到絕望以及對令人絕望的狀況有所了解,無疑是完全不同的精神活動。
後者是客觀地認識自己所處的狀況,前者表示已經不能很客觀地審視自己處境。
當我們處在絕望中時,認清絕望不但能使心情變得很樂觀,還可以使自己超出絕望之外。
(9)將不安轉為有益
有許多人被不安和自卑感困擾得痛苦不堪,但當我們分析原因時,發現原來是將極小部分的失敗或恐懼,擴大到整體的結果。
對工作失去信心,無心上班,推究其原因是他不明白眼前的工作有何趣味,跟上司相處不好或跟某同事鬧了別扭,還可能跟一位客戶發生衝突。
由於人對部分工作沒有自信,才會陷入煩惱的深淵裏。
上述這種人很顯然是討厭工作的某些內容,而懷著不安的心理,至於對工作的其餘部分,都具有很好的印象。
由於極小部分的不利,以偏蓋全,才會使其他有利部分遭受抹殺,結果對他的行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如想脫離這種不安,必得先找出理由,爾後積極去認清部分的原因,這樣會產生心理學上所說的對比效應。
你若能積極認識使某部分產生不安的因素,你便可明了其他部分根本沒有什麽可怕,全體性的不安在這種情況之下,與其說減輕到最低限度,不如說已經轉化為有利了。
有的人討厭上班,他的最大理由是跟上司處得不好。那麽,不妨積極承認:“那個家夥沒什麽了不起,反正我非常不喜歡他。”
這種對比效果—一相對的邏輯——就會發生作用,接著你又會想到:“公司還有其他可愛的美麗的女職員,同事們對我也很不錯”,這時候全體性的不安就會逐漸消除。
(10)自卑時,閱讀金領的傳記
當我們失去自信,如能閱讀這些金領的傳記,對於恢複自信、振奮精神一定很有效果。
即使我們不可能把金領的生活方式,或如何利用自卑感的方法完全搬過來,但我們總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提示。
當我們觀察任何金領或偉人的生平時,似乎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除了比常人加倍努力以及擁有超人的智慧之外,事實上,他們還懂得活用本身的自卑感而埋頭苦幹。
他們常常被貧困的家庭、身體的缺陷和性格的乖僻等因素帶來的自卑感所困擾。但是,他們並沒有屈服,而是逐一克服各種困難。
(11)清楚地分別悲觀和樂觀的性質
因為任何人都無法很正確地預知未來的事,所以,當樹立某種目標的時候,大家都會在“似乎可以順利進行”與“似乎行不通”的觀點之間反複徘徊,這是由於悲觀和樂觀混淆不清的緣故。
尤其,在缺乏自信的時候,悲觀很容易產生,進取心受到挫折。
為了消除這種不安,紐約有一位精神分析的醫生F·佛克斯博士曾進行這樣的研究。
因為他不斷和生意人進行精神問題的個別談話,每當這些生意人要開創新事業,或就任新職務時,一定會對未曾經驗的領域懷著恐懼與不安。
於是,佛克斯博士就指導他們製作“悲觀與樂觀表”。
原來,他要他們在一張白色的大紙中間畫一條線,將它分為左右兩半,左邊的開頭寫著“樂觀”,右邊的開頭寫著“悲觀”,然後將它貼在書房的牆壁上。
當下班回到家裏時,先站在這張表格麵前,將心中對樂觀與悲觀的想法逐一填上去。
待全部記述完成以後,再用特殊的墨水仔細把悲觀的部分擦掉。
這樣一來,當他采取行動的時候,悲觀的看法也從內心被驅逐出去。
然後,出聲朗讀樂觀的內容,借此使內心充滿樂觀。這種方法之所以會產生效果,是因為當他進行這種分類工作時,將會發現實際存在的樂觀因素顯然不算少。
即使其間出現悲觀的要素,隻要能在表格上消除它,自然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定。
隻要能夠領悟這種原理,在腦海裏進行分類工作未嚐不可。
(12)與其“隻有……”不如“也……”
假若你在某項考試中隻得50分,不知你的想法如何?恐怕有人會鑽牛角尖地想:“我隻有50分。”
相反,說不定也許有人因為得了50分而興高采烈呢。用這種“隻有”與“也”來區別,同樣得50分,彼此的心情就表現得很不同。
這麽一來,同樣一種客觀事實,因為所持的心情不同,會導致各人的成功與失敗。
如同你認為隻有50分,那麽,你的內心必然會留下失敗感。
如果你認為我也得了50分,那就表示自己的努力過程跟結果很符合,於是你自然會這樣想:“下次的考評,我一定要得60分”。
我們發現,在客觀上說,50分是鐵的事實,但若能將以後的想法作為自我評價標準,無異於成功的開端。
如前所說的那樣:以“隻有……”來限定,或否定自己,不如以“也……”來強調正麵效果。
(13)把失去的東西當作故意遺棄的東西
美國的一本人生雜誌,上麵刊載如下的新聞:
有一名戰場上受傷的士兵,當他從麻醉手術台上醒過來時,軍醫對他說:“再休息一會兒,你就會痊愈了,惟一遺憾的是,你已經失去一隻腳。”
卻沒有想到,·這位傷兵卻大聲抗議說:“不對,我這隻腳不是失去的,而是被我遺棄的。”閱讀完這篇報道,人們對這位士兵那種毫不沮喪地接受悲劇事實的勇敢行為都會感到由衷敬佩。
這位士兵能把失去的東西稱為被遺棄的,顯然表示他已經越過絕望的深淵。
不管“失去的”也好,“被遺棄的”也罷,反正東西已經失去了,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如果你認為它是失去的東西,你的內心一定會萬分地惋惜,甚至還會想不開呢。
相反地如果你把它想成被遺棄的東西,那就表示這是一種希望,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將會以輕鬆的心情來處理了結事物,而且對它不再眷戀。
在我們的人生中,包含初戀和青春在內,失去的東西不計其數。
隻要我們把那些東西當作被遺棄的廢物時,沮喪的感覺就會減輕許多。
當你在麵對同樣的事實時,因一念之差,前後的心情會截然不同。
8.利用語言提高自信的暗示訓練
“反正”與“畢竟”是談話的忌語
“反正我認為不行,畢竟是不行的”,“總之,我是無能為力了”,“我畢竟比不上他”,諸如此類的例子,正是把一種拒絕的心境,加以正常化的典型。
倘若你剛好被困於自卑感裏,那你得立刻從平時的談話或文章裏,取消“反正”與“畢竟”等令人喪氣的兩大忌語。
當工作或讀書不順利的時候,一般人常常會說“反正”、“畢竟”或“總之”一類的話。
縱使這兩句忌語浮現在你的腦子裏,你也要避免應用它,這樣才能增進你的自信。
使用肯定的表達方式最具功效
有些水果,很難從外表去判斷它是不是很甜,所以有些人就問老板:“這個西瓜到底甜不甜呀?”“你的橘子甜嗎?”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改用肯定的語氣表示:“如果我這裏的西瓜不甜,哪裏還能買到甜西瓜呢?”“我這裏絕對不賣不甜的西瓜!”奇怪得很,這些貨物就能順利地脫手。
但如果水果商用曖昧不明的語氣回答說:“大概很甜吧!”或“我想不會酸吧!”那麽十個人中定有七八個掉頭就走。
同樣地,如想在自己的內心裏培植自信,首先得用肯定的方式,這是一個先決條件。
隻要說“一定不會酸”,而不說“大概不會酸吧!”這樣運用肯定的語氣,無疑是獲取成功的第一步。
這雖然是商場上的推銷手腕,事實上,如果能運用心理學上的原理,使顧客相信這些西瓜或橘子是甜的,以增加對方的信心,必能達到暢銷的目的。
用肯定的語氣來表達,可以消除自卑感
羅馬大詩人留克利希阿斯奉勸天下人,要稱讚膚色黑黝的女人說:“你的膚色如同胡桃那樣迷人。”
隻要不斷如此讚賞對方,那麽,這位女人即使再三對鏡梳妝,或明知自己皮膚的黑黝,但是她也會毫不在乎。
接著,留克利希阿斯奉勸人們不如將“骨瘦如柴”改說“可愛的羚羊”,“喋喋不休”改說為“雄辯的才華”,“三八型”改說成“大自然的驚異”。不同的語言可將相同的事實完全改觀,而且也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任何情況之下,隻要常用有價值的措詞敘述法,則可將同一個事實完全改觀,當然也能驅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同樣是黝黑的膚色,但有自信的女人會以為:“我的皮膚呈小麥色,幾乎可跟黑發相媲美。”其內心一定欣喜不已。
可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女人卻因此痛苦地呻吟起來:“怎麽搞的,我的膚色這麽黑?”
由此可見,價值判斷的標準是非常主觀而又含糊的,隻要認為漂亮,看起來就覺得漂亮,如果認為討厭,看來看去都覺得不順眼。而自卑感的情況,也常常會受到語言的影響。
所以說,否定意味的語言,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總之,運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詞,可將同一件事實說得天壤之別。
“抽象化”可使討厭的事情變得不討厭
當我們碰到無法避免的討厭事情時,常會感到悶悶不樂或恐懼不安。
這時候,有一位學者教給我們一種絕妙的方法,那就是運用“抽象階梯”或“補貼的旁觀”的方式來排除苦悶。
換句話說,任何具體的個別東西,都可以用更抽象的概念來表示。
例如家裏的花貓是雌貓,進一步是貓,再進一步則屬於貓類,哺乳類,脊椎動物,這樣不斷往上提升,那麽,原來的事物因為變得很抽象而不再令人厭惡。
不善言辭的人,在苦惱的時候也可這樣聯想:情報——傳遞——內容,如懂得利用抽象的階梯,就能消除具體性帶來的不安。
利用聯想遊戲,有助於忘記討厭的事情
利用聯想遊戲,有助於忘記討厭的事情,例如你有一位令人討厭的A主管,那你也可用“花貓”的方式將他加以抽象化,即用A壓迫者——哺乳類——脊椎動物——動物——生物等抽象梯子,逐漸將他那種討厭的特征驅除殆盡,造成“袖手旁觀”的局麵。
這時候,把A主管看成脊椎動物,或生物,總比把A看成A的情況更使人心平氣和。
如果碰到討厭的工作,你也可以馬上想到勞動是為了什麽——掙飯吃——為了生活,懂得這樣聯想,也能使你心平氣和地去工作。
日本有一位作家叫做井上氏,他在《江戶紫繪卷源》一書裏,充分發揮了聯想的過程。
“饅頭——女性器官——女人——自己的女兒嫁不出去就糟了——有一位顧客是很理想的青年——強迫女兒嫁——女兒的結婚——孫子誕生了——一家團圓——從女婿處取得零用錢——安享清福——無疾而終”。
由此可見,這位作家是從一個饅頭開始聯想到未來的壽終正寢。
人類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心理效果,除了上述的“抽象化”之外,還可利用自由聯想的方式。
從討厭的事情開始,逐漸把能想到的話語連續起來,則可以在無形中使煩惱或不安的情緒淡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