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

老子,亦稱老聃(丹),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客觀唯心主義者。關於他的生卒年代和他的身世,今巳無法確考。據司馬遷說,好象孔子還曾經向老子請教過“禮”的問題。他曾做過周王朝的史官,後來他眼看周朝衰敗,就回到他的老家楚國苦縣(今河南歸德一帶)去當隱士了。現存《老子》一書,又叫《道德經》,是—本富有哲學內容的書,它是以民間諺語寫成的韻文詩,全文五千多字。雖然這本書成於戰國初期,不是老子寫的,但基本上可以代表老子的思想。**期間,在湖南馬王堆的漢墓中發現的《老子》帛書,其編排方法,與傳統的《老子》不同,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對於這一情況,目前還處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今天,我們仍以傳統的《老子》一書,作為分析老子的思想材料。

老子是生活在奴隸社會開始瓦解、封建社會開始興起的過渡時代。從《老子》和《史記》老子傳來看,老子是代表了這個時期奴隸主階級的沒落思想。老子在動蕩的社會麵前,既對現實不滿,但又無能為力;他既感到自己的沒落,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滅亡,他幻想開曆史的倒車,企圖挽救自己的命運。

在政治上,老子對日漸衰敗的奴隸主階級的典章製度,也失去信心,主張幹脆廢棄。對新興地主階級的製度和新興事物,他更是深惡痛絕,加以攻擊,譴責封建統治者奢侈揮霍,指責他們對人民繁重的租稅和發動殘酷的戰爭,造成田地荒蕪,百姓餓死,罵他們是“盜竽”的強盜。但老子並非替人民說話,隻不過是下了台的舊階級,對新上台的暴發戶的謾罵。那末,老子所理想的是什麽社會呢?他主張“無為而治”。即他所說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五十七章)。因此就要“絕聖棄智”,一切循其自然,回到“結繩”的蒙昧時代。這個時代就是“小國寡民”,但聞雞啼狗叫,人們老死不相往來,這樣天下就太平無事了。

老子這種倒退的曆史觀,在哲學上就表現為他的唯心主義。老子對宇宙觀(哲學上也叫自然觀,本體論),在離開上帝和神之外,提出了“道”為世界萬物的根本。這似乎是唯物主義的觀點,但是老子提出的“道”,不是物質性的實體,而是一種虛無恍惚的東西,它超越時間和空間,也超越人們的認識,人們對它是聽不見,看不到,摸不著,是無形無聲無物、靜止不動的絕對精神。這個精神性的“道”,在《老子》書中,也稱之為“無”、“大”、“一”等等。

那麽,世界上的一切物質,又是如何從無到有?也就是精神如何變成物質呢?老子說,這個變化過程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而“道”本身是沒有目的沒有意誌,由它產生的世界萬物,它也不去“主宰。它,這叫自然無為。老子這種宇宙生成論,似乎不同於“上帝”創造一切的說法,但他以虛無的精神性的“道”,作為世界的根源,仍然是唯心主義。把“道”懸於人的認識之外而存在,在哲學上這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

老子在宇宙觀上是屬於客觀唯心主義,但是當他觀察社會動亂和自然界複雜變化的時候,尤其是他看到奴隸主階級的沒落,新、舊統治階級之間變動無常的時候,產生了一些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例如他把複雜的變動的世界萬物,抽象出長短高下、剛柔強弱、智愚巧拙、生死勝敗之類,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老子》二章),矛盾著的雙方,一方要依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這種矛盾的統一觀,在人類認識史上是一個重大發展。不僅如此,老子還提出事物的發展,能夠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即所謂“反者道之動”(《老子》四十章),這是老子對“運動”觀點的一個重要認識。老子這些樸素辯證法,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把對立麵的轉化,看做是無條件的絕對的轉化,把對立的統一誇大為絕對,成了相對主義。因此,老子離開一定條件來談轉化的辯證思想,在他的唯心主義體係中,不得不走向形而上學的道路上去。

在老子以後的一些唯心主義者,如莊子正是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相對主義與老子一起在曆史上成為“老莊哲學”,後來的唯心主義哲學,大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時代的不同,不斷的加以引申和發揮。而唯物主義者,把老子唯心主義的“道”改造成為唯物主義的“道”,並繼承和正確的發揮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因此,老子和《老子》一書,對中國哲學史上的影響是很大的。它的一些哲理名言,也常常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