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6)
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亂蹦亂跳或大聲叫嚷,讓人感到很討厭,或者盡管你已經最大限度地將自己的“上場時間”給了他,他還是一刻不放鬆地纏著你。這時,應該告訴孩子你需要一些安寧和清靜。瑪莎是以權威的口吻來告訴孩子這一點的:“你們的做法破壞了我的寧靜。”這樣的信息幫助孩子們在自己的環境中尊重別人的權利。即使是已學會了如何製止孩子們吵鬧的父母,能夠得到的也隻能是這麽多了。
暫停結束,驅散陰霾暫停時間到了之後,那就結束了。孩子已經達到了你所要求的暫停時間,現在他該自在地過日子了。你應該向他傳遞這樣的信息:你現在希望他能夠乖乖地、安靜地玩耍。盡可能地讓孩子開始一項新的活動。
父母作為裁判學步期的嬰兒和年齡幼小的兒童通常在玩耍的時候都十分專注。如果在一個很小的地方有許多的孩子和許多的玩具,他們會受到過度的刺激而異常興奮,陷入瘋狂的玩耍狀態,從而失去控製。這不但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所不能忍受的,而且也會使孩子的玩耍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如果你感到孩子的遊戲正在變得失去控製,那就應該在真正失控之前或者在你感到討厭之前對孩子的行為叫暫停。拿走一些玩具,並且把孩子們分開,或者改變活動的內容。這時也可能需要讓孩子們坐下來,給他們讀上五分鍾的故事——好比是一場吵鬧的遊戲中間的半場休息。
當好幾個孩子在同一個房間裏,並且他們的行為開始變壞的時候,通常很難弄清楚誰是主謀。有時候你要做的隻能是把每個人都隔離開來。你可以指導他們把各自的椅子分開,在房間裏以一定的間隔排開,在他們能夠重新開始比較安靜的玩耍之前讓他們坐上五分鍾。有時候要拉大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讓一個孩子坐在廚房的暫停椅子上,而讓另一個孩子待在客廳裏。孩子們通常都會感激他們的照料者把他們從自我造成的困境中解脫出來,盡管他們很少明白地表達這種感激。他們會判斷何時需要你伸出手去進行援助。有一次當孩子們玩得瘋狂地吵鬧起來的時候,我們的一個孩子從爭鬥中退了出來,走進我們的房間說:“我們需要暫停。”
不同的選擇會導致不同的後果
讓孩子們去體驗他們的選擇所產生的結果,這是使他們學會自律的最佳途徑。這樣的經驗教訓會讓孩子記憶持久,因為它們來自於真實的生活。生活中的大多數成功都有賴於作出明智的選擇。能夠預先考慮一個行為所產生的正麵或負麵結果,並且以此為根據進行選擇,這是我們希望孩子學會的一種技巧。
培養孩子對壞選擇的自然免疫力讓自然產生的結果教育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個很有效的學習工具。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他不小心,於是就跌倒了;他用手去抓燙的東西,於是被燙傷了;他把自行車放在車道上,車就被偷了。聰明的父母將他們的孩子保護到不受嚴重傷害的程度,但不會過分地保護孩子以至於孩子不能從自己的愚蠢行為而導致的結果中吸取教訓。在成長過程中,一定的瘀傷和擦傷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具有教育意義。
在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作出許多不明智的選擇。在合理和安全的範圍內,應該讓你的嬰兒去探索、去經曆失敗,讓他跌倒,讓他去學習。應該要求學齡前的孩子幫你一起清理他所造成的混亂。讓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去體驗由於在上床睡覺之前沒完成作業而受老師的處罰。經過數年體會各種各樣後果的滋味之後,孩子就進入了青春期,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壞選擇產生免疫力,已經具有了一些作出決策的真實經驗。與你保護性的說教比起來,孩子們能從自身的錯誤中學得更好。
青春期是錯誤選擇所產生的結果相當嚴重的一段時期。已經學會了處理小過失的孩子似乎更能成功地應對大的錯誤。要明智地培養孩子對壞選擇的免疫力,你就必須在過分保護孩子和隨他去(“讓他受傷好了,他會學會的”)之間找到平衡。在前一種情況下,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缺少處理不可避免的衝突和危險的實踐。而在後一種情況下,孩子會覺得沒人關心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前麵都還會有艱難的日子。
有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為孩子提供指導,說明你的想法,然後就退到一邊去,讓結果來教育你的孩子。
應該將每一個結果都利用起來,作為教育孩子的時機,而不是當成幸災樂禍的機會。避免這樣開頭對孩子說話:“我早就告訴過你了,”或者“如果你聽了我的話……”應該相信你的孩子已經從這些生活的小挫折中學到了教訓,可以過後再來評述每一個情形。應該不斷地重複提醒孩子,使孩子明白他的選擇會起到關鍵的作用,他的行為會對以後發生的事情產生影響。你要讓你的孩子意識到,一旦他作出了明智的選擇,盡管這樣的選擇可能並不那麽容易,他就會過得更開心,他的生活會過得更為順利。應該讓結果自己來說明問題。孩子打翻了自己的蘇打水,那就沒有蘇打水了——無需你作出評論。
用合乎邏輯的結果來糾正孩子除了讓自然的結果教育孩子之外,你還可以為孩子設置一些為了取得長久的學習效果而由父母專門製造出來的後果。在我們的兒科實踐中,有父母嚐試過這麽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我們的兒子4歲了,我們剛搬入一所新房子。他有了一套全新的臥室家具,感到很得意,覺得自己長大了,他享受著自己的,在臥室裏與朋友們一起玩耍。到了朋友們該離開的時候,我們的兒子開始生起氣來,老是把門重重地關上。我們叫他停下來,耐心地向他解釋為什麽他不應該老是‘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三十分鍾之後)我們告訴他,如果他繼續這麽做,他就不再享有這扇門帶給他的,爸爸會把門拆掉(他臉上露出一種不相信的神情,好像在說:‘是啊,當然啦,爸爸會把門拆掉。’)。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每當他有一點不順心的時候,他都會重重地把門關上。這樣到了第四天,他出去玩了,當他回來的時候,發現他臥室的門已經從門框上拆了下來。他隻有在想要重重地把門摔上的時候才注意到這扇門,可是門已經不在那兒了。一個星期後我們把門裝了回去。到現在已經四年過去了,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摔過門。”
我們的埃琳在10歲的時候很珍惜她的自行車,但她時不時會粗心地通宵把它留在屋前的人行道上。在那樣的晚上,我們都會把自行車放到車庫的椽子上去,好幾天她都必須從旁邊經過,看著自行車放在上麵。對她來說,這是一個深刻而有力的提醒,要她好好照管她的自行車。從那以後,到了夜裏自行車就會被安全地放在車庫裏固定的車位上。
為了獲得最大的學習功效,你應該在消極的結果和積極的結果之間加以平衡:經常練習鋼琴的孩子,很快就會彈奏琴譜中的所有曲子,並且在獨奏表演時受到由衷的喝彩,這些都會讓他心情激動。一向愛護自行車的孩子,當他長大了不能再騎那輛小車子的時候,就應該獎他一輛新的。要是他不愛護自行車的話,那他就該得到一輛舊的,或者什麽都得不到。每次都把體育用品放在相同地方的孩子會得到一種很好的感覺,他總是能夠找到自己心愛的球棒或足球。
在這些例子當中,任何或言辭上的懲罰都不會像自然、合乎邏輯的結果那樣具有長久的教育意義。通過那些結果,孩子會把他自己的行為與後果聯係在一起。你在他的心中注入了這麽一個信條:要對你的行為負責。
各種誘導措施
孩子和成年人都根據快樂原則來做出行為:得到回報的行為會繼續下去,得不到回報的行為會終止。雖然你不必走極端,像行為科學家那樣在老鼠的麵前吊一塊奶酪,引導它們走出迷宮,但你還是可以創造出有新意的方式,用獎勵來激發孩子的良好行為。各種誘導措施有助於使家庭生活進行得更為平穩:“誰第一個上床,就可以挑選故事。”
為了起到作用,給孩子的任何獎勵都必須是孩子喜歡和熱切渴望的東西。你可以問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來幫你拿主意:
·“如果你可以和媽媽或者爸爸一起來做一些特別的事情,它們會是什麽呢?”
·“如果你可以和朋友去某個地方,你打算去哪裏?”
·“如果你有一塊錢,你會買什麽東西?”
給予孩子各種恩惠和獎勵,這是為孩子設定限製、使孩子完成工作的管教工具:“如果你能抓緊幹、把你的房間打掃得很幹淨,你就可以按時完成任務,晚飯前有時間到外麵去玩一會兒。”
一句忠告各種各樣的獎賞是誘導孩子向著你為他設定的目標前進的一種方式。最終的目標是自律——孩子做出好的行為是因為他自己想要這麽做,或者是因為他知道你期待他做出好的行為。他不應該每次做出好行為的時候都希望得到獎勵。一位在孩子8歲之前一直在家裏教孩子讀書的朋友發現,當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盡管他已經有了比較強的閱讀能力,並且在閱讀中體驗到的樂趣激發著他,但是老師采用的閱讀獎勵體係對他來說是不適合的。她很明智地要求老師不要把他包含在那個計劃裏麵,因為在這個體係當中他的表現會像個壞孩子。她知道要是這樣下去的話,他的閱讀動機會從尋求樂趣變為想要得到獎勵。理想的情況是,讀完一本書本身就是這個行為的獎勵。有些孩子可能一開始需要獎勵才會去讀書,但是你存在著這些孩子永遠不會為了樂趣而去讀書的危險。
能夠起作用的各種獎勵
最好的獎勵是孩子們由於他們的良好行為而獲得的那些獎勵:“你這麽愛護你的玩具火車,那我們就去玩具火車商店再買一節車廂吧。”良好行為的自然結果本身並不總是能夠起到激發作用,有時你必須設法製造出一種獎勵來。
用來記錄獎勵的圖表圖表是激發年幼孩子的一種有效途徑。他們看著自己的進步,每天都一步一步地向著目標中的獎勵邁進。圖表可以作為良好行為的證據,呈現在所有人的麵前。圖表很管用,因為它們與孩子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很有趣。甚至商業界也把圖表用做獲取利潤的激勵機製。在整個生活當中,很多孩子都會被各種行為表現的圖表所包圍,因而他們在家裏也會習慣於見到各種圖表。當然,有些家庭可能會對圖表感到不舒服。在我們的家庭中,圖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趣和有益的。當其他辦法看起來都不能奏效的時候,記錄行為的圖表可以激發孩子去改變行為。在你一個一個地把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消除掉的過程中,你的孩子會逐漸地習慣於做出良好行為所帶來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成為一種自我激勵。隨著孩子的成長,對圖表的需要會逐漸地減小,你需要找到新的東西來掛在廚房的牆上。在製作獎勵圖表的時候,可以考慮采用下麵的這些訣竅:
·遵循基本的規則:圖表要簡單而有趣。
·和孩子一起動手。讓孩子幫助你製作圖表、幫助你每天填入新的內容。
·你製作的圖表應該能夠讓孩子產生逐漸向著獎勵靠近的直觀印象。我們采用“把各個點連接起來”的圖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孩子把他想要的東西畫成一幅圖畫,然後用間隔差不多2厘米的點來描出這幅圖畫的周邊輪廓。每一天,如果孩子表現良好(比如,每次他都記得把垃圾拿到外麵去),就讓孩子把一個新的點連起來。
·把圖表掛在顯眼的地方(我們特意把我們的圖表掛在餐桌和冰箱之間過道的牆上)。圖表要有一個明顯的輪廓、要高度醒目,這樣可以讓孩子容易看到,起到時刻提醒孩子做出良好行為的作用,並且能夠讓孩子得意地展示自己的進步。
·使圖表具有交互性:可以把各個點連起來,貼上各種標簽或不同顏色的星星,總之要采用比單單打個鉤更為有趣的東西。
·圖表中可以包括正麵的條目和負麵的條目,用於標明兩種不同類型的行為。在我的辦公室裏,我會分發用於糾正5歲以上孩子尿床行為的圖表。孩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如果床是幹的,就在圖表上貼一個笑臉,要是早上醒來床是濕的就貼上一個苦臉。如果每個星期結束的時候笑臉比苦臉的數目多,孩子就能選擇周六他想去吃午飯的地方。
·應該準時給孩子發放獎品。經常性的、簡單的獎勵能使激勵保持在比較高的程度。對於學步期的孩子來說,可以采用每小時給予獎勵的辦法;對學齡前的兒童,采用每天結束時給予獎勵的辦法;而對於學齡階段的孩子,則要在每一星期結束時進行獎勵。對每個孩子來說,1個月都是一段遙不可及的時間。對學齡前的孩子,不要用日曆上的時間來確定什麽時候給他獎勵,而要使用某個事件發生的時間,比如“上完周日學校之後”。對於孩子來說,新鮮感是很快就會消失的,因此必須經常更換新的圖表。
富有創意的獎勵除了圖表之外,你還可以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各種巧妙的誘導辦法。一位媽媽6歲大的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她的玩具小屋,因此這位媽媽就每周選一件玩具小屋的家具,作為對她保持房間整潔的獎勵,她把獎勵和行為關聯在了一起:“如果你做給我看你能保持你房間整潔的話,那麽我們就會給你的玩具小屋添置家具。”她定期地提醒孩子:“讓我們把你的房間保持得像你的玩具小屋那樣整潔。”
為了在我們每月兩次的男童子軍會議上讓7~9歲的孩子遵守秩序,我們使用了“良好行為的蠟燭”。我們的目標是讓蠟燭一直亮著,使得參加會議的人能夠展開討論。會議一開始我們就把蠟燭點上,蠟燭會一直燃燒著,直到違反紀律的事情發生。破壞紀律的人要把蠟燭吹滅,直到下一次會議才會重新點燃。蠟燭越快點完(那就是說,違反紀律的事情發生得少),那些男孩們就能越快得到獎勵。你可以思考一下這麽做會在他們敏感的頭腦中產生什麽影響。每當有人把蠟燭吹熄的時候,他們就要停止向著獲獎邁進的腳步。由於孩子不喜歡把自己的滿足推遲到將來,因而他們被誘導著去抑製自己破壞紀律的行為。
用於獎勵的圖表:當珍妮把所有的點都連起來了之後,她得到了一隻小貓。
優惠券的辦法蒂娜和她4歲大的女兒海麗之間非常親密。小的時候,海麗是一個高需求寶寶,長大後成了一個很固執的孩子。下麵,我們來看看蒂娜是如何將海麗難以控製的行為向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引導並從中獲得樂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