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

“死,葬之以禮”,父母去世的時候,以禮來辦理喪葬事宜。譬如給父母備好棺槨,辦喪事,我們現在很少用土葬,一般都是火葬,在殯儀館舉行追悼會。骨灰得到之後,供奉在適當的地方,等於過去挖一個墓地葬了父母,現在我們用骨灰盒。過去對於喪葬確實有一整套完備的禮,現在時代變遷,過去的很多做法,現在不再適宜,可是又沒有製定出一套禮製,人們都各做各的,不知道怎麽樣去行這個喪禮和祭禮。

“祭之以禮”,父母死了以後,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孝經》裏講,按照每一年固定的時日來祭祀父母、追悼父母。這些禮急需恢複,它是表達人們對於父母、祖先的孝思,能盡孝思就能盡人倫,能夠敦倫盡分,就能處理好家裏的各種關係和社會上的各種關係,社會就能和諧。人人都能盡到本分,社會就能繁榮、安定。我們希望和諧社會,禮儀一定要恢複,要去研究、參考古禮的精神,製定一套適合現代的禮儀來推廣、來教化,這件事由國家政府來主辦會比較容易落實。

如果一個國家的禮製沒有了,如孔子說禮崩樂壞,這個時代叫什麽?叫亂世。當時孟孫等三家越權違禮,孔子非常痛心,常常有批評,譬如《論語》裏講季孫氏,“八佾舞於庭”,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是天子用來祭祀的禮,魯國是諸侯國,一個諸侯國的大夫怎麽能用這種禮?僭禮僭得太離譜了,所以是忍無可忍。

孔子對孟懿子的這個回答,也是在點他,真正盡孝就不能違禮,他的父親臨走的時候教他學禮,所以不能做出違禮的事。也就是說,他應該把他的權交回給國君,一個大夫,怎麽能站在國君之上,權力比國君的還大?這不符合禮。君為上,臣為下,這才是禮。

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胡寅,字明仲,他的話,“胡氏曰:‘人之欲孝其親,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得為而不為,與不得為而為之,均於不孝。所謂以禮者,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胡氏的第一句講得好。人想要孝其親,對父母盡孝,這個孝心無窮,孝無終始。孝是理,理體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橫遍十方,超越一切時空,這是無窮。無窮的理體是什麽?是我們的自性,也是宇宙的本體。我們行孝是順著自性的性德,所以能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能成為聖人。

“得為”與“不得為”兩方麵,孔子講要以禮事親,禮是告訴我們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得為而不為,是應該做的不做;不得為而為之,不應該做的做了,都屬於不孝,都屬於違禮。胡氏講,“所謂以禮者,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這個解釋有點片麵,他說禮隻是著重在所得為者而已,就是應該做的。《禮記》裏記錄了很多禮,都是教我們應該怎麽做,所以他認為,無違就是一定要遵循著禮,遵循所定下來的這些條則去做,這是無違。“不得為”,就是不應該做的,我們不能做。如果是《禮記》裏沒有寫的呢?我們用什麽來判斷,怎樣叫無違?那我們應該用天理。

朱子講的禮是理之節文。能寫出來的叫理,沒寫出來的呢?還是天理。天理怎麽判斷?最簡單的方式,用我們的良心,天理良心。人人都有良心,為什麽有良心?因為天理無處不在。譬如事情來了,這個事情可能在禮裏沒記錄、沒說明。可是我們能馬上判斷,這個事情該做還是不該做,用什麽判斷?用自己的良心。這個良心的功能就叫明德,自性本來就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判定是非善惡。它的標準是符合自性的性德就是善,違背自性的性德就是不善。自性人皆有之,所以這個判斷的能力人皆有之。

孟子講,“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知道做壞事不好,當然也知道什麽是壞事。但是如果我們的物欲等各種很重,良心也就被蒙蔽得很重,就會出現惡念惡行而不自知。這是因為煩惱、、習氣太重,把我們的良心深深掩蓋在下麵,能力透不出來,這就很可悲。不知道自己在作惡,就是孟子講的近於禽獸,自己迷得太深了。如果我們能夠從格物下手,真正斷除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的良知良能,就會逐步顯發出來,這就是格物致知,知是良知。我們能判斷一件事的是非善惡,這是良知。禮是幫助我們格物致知,恢複良知,明其明德,回歸自性的。所以不能夠拘泥於那些條文,寫下來的我們才遵守,沒寫下來的我們就恣意妄為,這本身就是違禮。禮是敬而已矣,不敬人、不敬事、不敬物,都叫違禮。

克己複禮孝親無違

蕅益大師的《點睛注解》講,“克己複禮,方能以禮事親。違禮,即非孝矣”。

克己複禮是孔子教誨顏子的,顏回向孔子請問,仁是什麽含義?孔子回答“克己複禮”四個字,就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就是格物。複禮的複是恢複、回歸,恢複禮、回歸禮,孔子用“複”字,就把意思透出來了,禮本來具足,本性中本有,不是外麵學來的。我們恢複它就行了,不是增加一點什麽,恢複就行,這叫複禮。怎麽複禮?克己就能複禮。禮為什麽不能彰顯出來?因為有煩惱、有習氣、有,這些東西隔著、擋著、障著,現在把它們克服掉、去掉,就是格物致知,格掉這些物欲、煩惱,我們就能恢複本有的良知、恢複本有的禮,這時候方能以禮事親。

我們孝敬父母,要做到無違。蕅益大師講違禮,是違背自性,無違是順應自性、回歸自性,我們才真正克己複禮,這時候我們孝順父母,就沒有任何過失,我們的孝道才能圓滿,違禮就不孝。若不是真正成聖成賢,禮就有欠缺,我們的自性就不能圓滿地顯露,性德也是明德就不能圓滿地恢複,還是非孝。《孝經》講“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終是終極,最頂點。立身行道,是我們要成聖成賢,揚名於後世,成聖成賢自然能揚名後世。揚名於後世,不是今世,如果有心想這一生揚名,想出名,這是名聞利養之心,名利心,怎麽能成聖成賢?這是物欲,我們要把它格掉。

孔子,他不是希望自己成名,一心隻是想推行聖賢之道,他揚名於後世。到了漢朝,漢武帝重用董仲舒,董仲舒推薦儒家學派,這時孔子才被尊為至聖先師,大家都向他學習,揚名於後世,這是真正顯耀自己的父母。我們講到孔子,就想到孔母是聖母,孔父是聖父,孔子的後裔都沾了孔子的光,曆代帝王沒有不尊重孔家的。所以要從無違開始,以禮規範自己,一點一點地恢複自己的本性性德,最終成大聖,孝道就圓滿了。

江謙先生對蕅益大師的《補注》說,“一部孝經,三言盡之”,把孔子講的話和《孝經》聯係在一起。三言就是三句話,哪三句?“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實一部《孝經》,這三句話就全概括盡了。蕅益大師講的克己複禮,也是這三言,三句話概括盡了聖賢之道。

《孝經》我們曾經講過兩次,一次是四十個小時,詳講;一次是十八個小時,簡講。《孝經》裏的道理很深刻,實際上它不僅是講修身,已經講到治國平天下。《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也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怎麽做?用孝道,以孝治天下。

《孝經》講的道理深刻,那我們怎麽落實孝道?還是在《弟子規》。我們的恩師講,《弟子規》是儒家的根,它教我們怎麽落實,講得非常具體、詳細。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弟子規》就教我們修身,很具體的修身。怎麽齊家?《朱子治家格言》,是一個齊家的寶典,齊家還是講修身。《孝經》是繼續地提升、闡發,教我們如何治國平天下。

這三部,《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孝經》,如果用一個字來貫穿始終,就是一個孝字。以孝修身,以孝齊家,以孝治國平天下。具體落實就以一個禮字來貫穿,孔子講的,“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弟子規》裏的“入則孝”就是講這三件事,事之以禮,父母在生時,從“父母呼,應勿緩”,一直到“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都是父母在生的時候,事之以禮。《孝經》裏講“事親五致”,從五方麵來事奉雙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弟子規》裏也詳細地說明了這五條,“居則致其敬”,在家對父母要致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都是教敬,“居則致其敬”。

《弟子規》“入則孝”裏從“冬則溫,夏則凊”,到“號泣隨,撻無怨”,都是講“養則致其樂”,奉養父母,一定要讓父母生歡喜,怎麽做?這裏講得非常具體。“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這是“病則致其憂”。這些是父母在生時,事之以禮,具體的禮就用《弟子規》做標準,如果講得太高深,現代人沒有耐心學,而《弟子規》平實易懂,過去孩子就開始學,現在做成人也得補這個課。葬之以禮,就是“喪則致其哀”,“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這都是講葬之以禮,也就是盡自己的哀思,父母過世三年當中,常常因為懷念父母而哀傷悲咽;居處變,不能貪圖享受,夫妻要分房,甚至不能住在自己家裏,古人是守墓三年;酒肉絕是不能吃肉喝酒,要吃素,這是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孝經》講“祭則致其嚴”,《弟子規》講“祭敬誠,事死者,如事生”。祭祀的時候,祭神如神在,像父母在生一樣,用事奉父母的孝心去祭祀。更重要的是不忘父母的期望,努力地修身齊家,光耀門楣,立身行道,成聖成賢,圓滿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