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問孝子曰無違

這一章是講孝道。

“為政篇”裏從這一章開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都是講孝道,是不同的人向孔子請教,孔子答複孝道的意義、含義是因人而異,雖然不同,可是統統都是孝道,是從不同的層麵、角度來做答複。這是孔子善於教化、因材施教,對治不同人的毛病,他就講不同的話。

此章是孟懿子來問孝。根據西漢孔安國的注解,孟懿子是魯國的大夫,姓仲孫,名何忌,“懿”是他的諡號,是他死了以後,後人授給他的。孟懿子是魯國三大家族之一的孟孫氏的後代,魯國從魯桓公以來,有三大家族,所謂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這三家的族長,稱做大夫,在《論語》裏都有向孔子來討教,或者是對話。這三家把持著魯國的朝政,愈到後來權勢愈重,魯國的國君基本上變成了一個傀儡,所以孔子非常看不慣這個情形,可謂是違禮亂政,而且情況愈來愈嚴重。

孟懿子是孟孫氏的後代,他的父親是孟僖子,叫仲孫貜。在春秋昭公七年,孟僖子將死的時候,把他的家臣都召來,立了遺囑,囑咐仲孫何忌,要師從於孔子學禮,所以孟懿子在孔門裏也有弟子的名分,可是在《孔子弟子傳》裏沒有講到孟懿子。孔安國的注解裏,隻說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沒有說他是孔子的弟子,這也是事出有因。劉寶楠的《論語正義》說,孔子在魯國當官的時候,為了幫助魯國國君恢複職權,削弱三家的勢力,於是用巧計來墮三家的都城,因為三家都自己建了都城,不合製度、不合禮。結果到最後,孟懿子卻違抗這個命令,連他老師的話都不肯聽,這是違背師教,違背聖人的命令,所以他也就做不上真正的弟子,因此《弟子傳》裏他沒有名分。

此章是他向孔子問孝,孝道是什麽含義?孔子回答他說,“子曰:無違”,“違”是違背的意思。朱子在《集注》裏講,“無違,謂不背於理”,不要違背天理。天理,在我們人間的相狀,具體就表現為禮節、禮儀。所以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禮。孔子用“無違”兩個字來答複孟懿子,是教導孟懿子不要違背禮。因為他的父親給他的遺囑,是讓他向孔子學禮,如果違背父教,不能學禮、不能遵禮,就是不孝,所以用“無違”來回答他,這個回答非常簡單。

後來樊遲,孔子的弟子,名須,“樊遲禦”,他為孔子駕車,“子告之曰”,孔子告訴樊遲,“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孔子又把這件事提起來,朱子解釋說,“夫子以懿子未達而不能問,恐其失指,而以從親之令為孝,故語樊遲以發之”。孔子回答完孟懿子之後,他知道孟懿子沒聽懂,未達就是沒有真正通達明白孔子講的“無違”是什麽意思。如果他真明白了,之後也不至於做出違抗老師、違背禮儀、製度的動作,他抵抗墮都。孔子知道孟懿子未達,一點都沒明白,未達是他都不能問,連問都問不出來,“恐其失指”,唯恐孟懿子不了解“無違”的意思,“而以從親之令為孝”,不了解“無違”正是服從父親的遺教,所以就告訴樊遲,希望樊遲將來方便的時候,再向孟懿子去解釋。所以,孔子對向他求教的人非常負責任,雖然當時回答孟懿子的話,他不懂,但是孔子還叫自己的學生有機會再向他去解釋,好讓他真聽明白了,就能夠落實。

樊遲問孝夫子詳陳

孟懿子是魯國的貴族,假如他真能夠遵禮、行禮,這也是魯國的福分,魯國也就能夠昌盛起來。結果樊遲聽了孔子說“無違”,他也沒聽懂,所以他也來問。

“樊遲曰,何謂也”?就是“無違”是什麽意思?孔子就用三句話來???釋這個意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從這裏我們看到,學生向老師學習,一定要謙虛好學,不懂就問,不能不懂裝懂。樊遲和孟懿子兩個人的表現不一樣,孔子說的是同一個道理,什麽是孝?“無違”就是孝。兩個人都沒聽懂,孟懿子沒聽懂,他不接著問下去,為什麽?大概他是貴族,孔子是平民,雖然孟懿子的父親仰慕孔子的德行學問,要求自己的兒子向他學習,可是他並沒有真正生起那種至誠恭敬的心來學。問一下,聽懂了,很好,聽不懂就算了,沒有真正求深解義趣的那種好學的態度,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學生。

樊遲聽了之後不懂,和孟懿子一樣,可是他能問。這一問,孔子就解釋出來,大家也就更加透徹明了。所以不懂一定要問,特別是有老師、善知識在身旁時,不能礙於麵子,對一般人都要懂得不恥下問,更何況對孔子、對聖人。孔子解釋了三句話,“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朱子解釋說,“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生,事之以禮”,事是事奉,父母在生時,我們要事奉父母,以什麽來事奉?以禮,對父母要禮敬,心要恭敬父母,言語、動作、行為統統要符合禮,為人子之禮,這是生事;葬祭是父母死後,要依葬禮、祭禮表達對父母的哀思懷念,提起報恩的思想,這是講到事親的始終。

事親始終至孝盡禮

朱子講事親的始終,始是開始,父母生了我們,孝道從此而生;父母走了以後,我們以葬禮、祭禮來思慕父母,這是終,但是這個始終隻是一世而已,其實孝道是無始無終的。

《孝經》裏講“孝無終始”,也就是無始無終,為什麽無始無終?孝講的是義理。人未出生,孝的天理宛然已在,不因我們的出生才產生,不因父母去世而終了,所以孝之道、孝之理,它是不生不滅的。在理上講不生不滅,在事上講也是不生不滅,也是無始無終的。人未出生前,甚至未投胎前,孝心就已經有了,孝心是人與父母一體的心。孝字,上麵是“老”字頭,下麵是“子”字底,老是代表父母,子是代表兒女,父母和兒女是一體,這是孝。宇宙一切的眾生,本來就是一體,怎麽說是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才有這個一體?所以孝的理和事都是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父母去世以後,葬禮和祭禮都是表達我們的孝心,而我們的孝心也不因父母不在了就沒有了,還是一體。不僅跟父母一體,跟一切萬物、眾生都是一體。老子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真正入這種境界,這個孝才能叫圓滿。對我們常人而言,要不斷地培養一體的心,使之逐漸地擴大,保持永久。所以孔子隻用生和死這兩方麵,來詮釋我們如何盡孝。實在講,一個禮字貫穿了始終,禮是什麽意思?朱子解釋,“即理之節文也”。禮是天理的節文,天理是永恒的,不因時空變化而變換,它沒有生,也不會滅。在我們人間,總有可以表現、落實、運用的一套禮,所以叫理之節文。人隻要處處循禮、遵禮,克己複禮,才能夠慢慢地回歸到我們的自性上來,回歸到與天理同一體的這個境界上來。禮教乃是聖人方便的一種教化,它的目的還是讓人們回歸自性,恢複宇宙本來一體的麵目。

朱子講,“人之事親,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這是講我們這一生,沒有講過去生,也沒有講來世。朱子說,這一生我們事奉父母,自始至終,就是從出生到最後,不僅是到父母去世這個時刻終結。為什麽?父母去世後,我們還要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還要盡孝。什麽時候終?我們自己去世了,那叫終。從我們生到我們死,這是自始至終,也就是一生都要依禮而行。於禮不苟,苟是苟且,沒有絲毫違背禮,這才是真正的尊親到了極點,這是至孝。

“是時三家僭禮,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語意渾然,又若不專為三家發者,所以為聖人之言也”,朱子把這個背景介紹出來。在孟懿子的那個時代,魯國是三家專權,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僭禮,僭是違越,違越禮製。孔子為了教化孟懿子,說無違,不能違背禮,是警惕他。但是孔子講這個話,講得非常有藝術,對孟懿子不能夠裸地批評他,講得很含蓄,語意渾然,話裏麵的意思點到即止,但是卻又涵蓋了整個孝道的全體,這就是說話很藝術,叫契理契機。在理上講,無違兩個字確實包含了整個孝道,一絲毫不欠缺;契機方麵,是專對孟懿子講的。所以這個道理並不專為三家來說,這是聖人之言,這種語言,它不僅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可以傳世。

孔子說,“生,事之以禮”,父母在生的時候,為人子以禮事奉父母。邢昺的《注疏》裏引《禮記·曲禮》講,“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就是這個意思。

《弟子規》裏的,“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完全出自於《禮記》。我們對父母的衣食、溫飽,生活各方麵都要照顧備至,一切都要合乎禮製。禮全寫在《禮記》裏,還有《儀禮》。儒家講禮的著作非常多,有“經禮三百,曲禮三千”,講道理的有三百篇,都是講禮,講具體威儀的有三千。這個禮是講相,有很多很多,如果用一個字來歸納就是敬。《禮記·曲禮》講,“曲禮曰,毋不敬”,這是一言而蔽之,把整套禮製概括出來了。所以對父母一定要孝敬,沒有敬就不孝,所有的禮都是形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