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2)

蕅益大師說,“隻一學字到底。學者,覺也”。孔子十五歲有誌於學,整個聖賢之道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學字。學是什麽意思?不斷地覺悟。我們的本心本來是覺悟的,這叫本覺,但是現在不覺了,不覺是因為有障礙。什麽障礙?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障礙。好像一個人身上穿著無價的寶衣,都是金銀珠寶所裝飾的衣服,外麵套著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寶衣,這個寶衣就是本覺。現在不知道是什麽樣?他不覺,雖然不覺它沒有障礙本覺,本覺本有。他自己不知道,就以為自己是個窮漢,一個乞丐,到處要飯,不知道身上全是寶。什麽時候我們發起一念覺的心,要恢複本來的麵目,這是覺悟,這叫始覺。始覺合本覺,這就是學。

蕅益大師講,“念念背塵合覺,謂之誌”。孔子十五有誌於學,他念念不移,就是背塵合覺。塵就好像身上穿的邋遢的衣服,把寶衣給覆蓋住了,現在把那件邋遢的衣服脫掉,恢複自己本來有的寶衣,這是背塵合覺,這是始覺合本覺。念念都始覺合本覺,這是有誌,孔子十五歲就開始了。

覺什麽?“覺不被迷情所動,謂之立”。孔子三十而立,三十歲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動,他不動搖了。什麽是迷情?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這都是迷情。他不起這些煩惱,他就立了。外不受誘惑,內不動迷情。“覺能破微細疑網,謂之不惑”,再進一步,他就能破微細的疑網,疑心像網一樣把人籠住,現在他破掉了,一切法都不疑惑。“覺能透真妄關頭,謂之知天命”,再進一步,真妄關頭他突破了,他能夠返妄歸真,見得本性,這是知天命。

“覺六根皆如來藏,謂之耳順”,六根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們身體裏的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麽?我們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處,在我們六根當中,也就是六根都通達。通達什麽?通達自性,這是耳順。“覺六識皆如來藏,謂之從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六識是六根裏的妄想分別執著。譬如眼,見到外麵的境界,就是色,眼見色就起了眼識,起了分別執著,落了一個印象。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這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歲他就明了了,妄裏頭原來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這個時候,他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妄境當中,他不離真,他得到心自在。心自在再往上還有一層,叫法自在。

“若欲得法自在,須至八十九十,始可幾之”,孔子沒達到法自在,要得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沒這個壽命。什麽叫法自在?完全到了無心,一切妄想都斷掉了,不起心不動念,真正能像觀世音菩薩那樣,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應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現什麽身而為說法。至於現什麽身,完全是在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所以他在《論語》中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他不敢自稱為聖人,也不敢稱自己是仁人。

“此孔子之真語實語。若作謙詞解釋,冤卻大聖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稱為聖和仁,不是自謙,這是他的真實語,他明了這個境界,他還沒到達。真正聖與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們隻把它做謙詞解釋,就冤枉了大聖一生的苦心,大聖一生給我們示現的是修學的次第,讓我們不能隻以他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們超越,這是他的苦心。

蕅益大師講,“返聞聞自性,初須入流亡所,名之為逆。逆極而順,故名耳順,即聞所聞盡,分得耳門圓照三昧也”。這是講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第一個層次是返聞聞自性。一開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麽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麽入?返聞就入。耳根不攀外麵的聲,而返過來聞自性,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聞的聲音,就像孔子聽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嚐的味道。耳根如果忘了聲音就是亡所,把聲音忘了之後,動的相沒有了,產生靜的相。靜相現前了,又要把靜相放下。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才到聞所聞盡。聞是能聞,能聞所聞都盡,都沒有了,才稱為耳順,也叫耳門圓照三昧,這個境界是覺了。這個覺,佛門裏稱為阿羅漢,《華嚴經》裏稱為七信位菩薩。到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在《楞嚴經》裏,是把能聞所聞都盡了,就覺了。能覺所覺,又是一個能所,覺也空了,這才得心自在。後麵還有,空所空滅,有一對能空所空,這是覺空了,空的境界現前,把空也滅了,才證得法空。證得法空,就是如來境界。但是,能滅所滅又是一個結,把能滅所滅又滅了,叫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個時候才圓滿證得自性。

蕅益大師判定,孔子的境界已經很高了,但是我們絕不能以為這是最終,還有再上的境界,這在《楞嚴經》裏麵講得很清楚。

這一章是孔子為我們示現一生成就聖道的次第。這一章非常重要,為我們指示出如何成聖成賢的過程。古人稱這章“是夫子一生年譜,千古作聖妙訣”,所以這章對我們非常有指導意義。

蕅益深解聖賢次第

前麵我們隻是很粗淺地把孔子這一生學習成就的過程分析了出來,這裏麵的境界非常微細、深廣,這對我們了解聖賢境界有很大的好處,可以細細地領會、消化。由此我們知道走這條路,每一個階段是什麽樣的過程、什麽樣的境界,心裏有數,走起來就比較踏實。另外,也知道境界高遠,不可以得少為足、不可以半途而廢,要加工用行,早日成就。下麵我們結合蕅益大師的《點睛》注解,並且引用佛門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對照地來詳細說明,我們就能更加明了。

蕅益大師說,“隻一學字到底”,成聖之道就是一個學字。“學者,覺也。念念背塵合覺,謂之誌。覺不被迷情所動,謂之立。覺能破微細疑網,謂之不惑。覺能透真妄關頭,謂之知天命。覺六根皆如來藏,謂之耳順。覺六識皆如來藏,謂之從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須至八十九十,始可幾之。故雲,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孔子之真語實語,若作謙詞解釋,冤卻大聖一生苦心。返聞聞自性,初須入流亡所,名之為逆。逆極而順,故名耳順,即聞所聞盡,分得耳門圓照三昧也”。

這是蕅益大師對此章的注解,注解得相當精辟,大師為我們把每一個階段的境界都點出來了。十五有誌於學,誌就是念念背塵合覺。本覺,我們本有的,正如一個人身穿無價寶衣,可是現在自己不知道,外麵套上一件很邋遢的乞丐衣服,就以為自己是個窮漢。什麽時候突然覺悟了,這叫始覺,始覺合本覺,這叫學。

念念都始覺合本覺,背塵合覺。塵是比喻我們的煩惱習氣,本來沒有,現在產生了,蓋住了我們的本覺。我們的本覺像一個如意寶珠被覆蓋,光明顯現不出來,我們現在要把這些灰塵擦掉,這叫背塵。合本覺,與本覺合起來,這是覺悟,這是立誌。什麽時候完全恢複本覺了,就是究竟覺。究竟覺,我們的本心完全顯露出來,我們就成就大聖了。

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什麽?不被迷情所動,一切的煩惱、情執都叫迷情。迷情是動相,它會把我們的心拉跑掉。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的心放出去之後,在迷妄的境界裏染著,就產生迷情,現在把它拉回來,不為外麵這些境界所動搖。自己心裏不動迷情,不生妄想執著,這是有根、有力,就能立起來,要到這個境界才可以出山,才能夠去麵對外麵的花花世界。如果還會為境界所動搖,就不能出山,老師不能放我們走,我們沒學成。

孔子到三十歲學成了,可以去曆事、涉事了。到四十歲,不惑之年,不惑是沒有疑惑,能破微細疑網,微細的疑惑都破掉了,也就是沒有絲毫的疑惑,不疑惑什麽?對宇宙人生真相沒有疑惑,完全能明了,這是真正覺悟。覺悟之後,功夫要向上,叫悟後起修。修什麽?能突破真妄關頭,認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僅動的相是虛妄,靜的相也是虛妄。

三十歲的時候,不被迷情所動,是不為動相所迷。譬如眼睛見到外麵的色相,見到好的,自己不會生貪愛心;見到壞的,自己不會生憎惡心,就是不被它所動。耳朵聽到美妙的音樂,不會貪愛;不好聽的聲音,也不會討厭;聽到別人讚歎自己,不會得意洋洋;聽到別人毀謗自己,也不會起瞋恚心,這是不為迷情所動,這些外麵的相都是動相。等到把動相舍掉了,靜的境界現前。靜的境界現前,也不能為它所動,也不能生貪愛。這裏麵很微細,如果在靜的境界裏動了心,生染著了,那就墮入了微細疑網當中。從這裏要突破,才能透真妄關頭,動靜二相都是虛妄,都放下,我們才能入真,這叫知天命,我們的覺悟層次又提高了。

再進一步覺悟到六根皆如來藏,這是耳順。我們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種感覺器官。眼能見色,耳能聽聲,鼻能嗅香,舌能嚐味,身能觸物,意能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麵對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我們凡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一定會起妄想分別執著。譬如眼見色,就判斷它是美的、是醜的,這是分別;對美的起貪愛,對醜的起厭惡,就是執著,愛憎之心起來了。六根接觸六塵,就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

現在明了了,六根裏麵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麽?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藏在我們六根當中。現在它沒有起作用,所以不叫如來,叫如來藏,藏是含藏,藏在裏麵它不顯作用。怎麽才能讓這個如來起作用?讓我們的真如本性恢複出來?當我們用六根的時候,用它可以,但不要起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用六根中的根性,這個性就是如來,就是真如本性。

譬如我們的眼睛見到外麵的色塵,看到之後就清清楚楚,這是第一念。可是常人馬上起第二念,“這是什麽東西”?譬如我這本《論語》,我一看到它,第一念裏沒有分別執著,看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念,“這是一本書”,“這本書是《論語》”,這就是分別了。“這本書印得不錯,很好”,這又是分別了。“因為它很好,我很喜歡它”,這是執著,馬上就起妄想分別執著,速度非常快。第一念剛起,馬上第二念、第三念就起來了,念念相續的就是分別執著。因此如來藏性就顯不出來,是被自己的分別執著給擋住了、覆蓋了。現在我們覺悟了,覺悟之後,六根接觸外麵的境界不起分別執著。我們明了了,六根中原來有真如本性,隻要不起妄想分別執著,就能用這個六根中的根性。

前麵是用眼來做比喻,耳也是一樣的。孔子在六根當中挑出耳這一根,他說耳順,也就是耳聞聲的時候,聲音聽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別執著,更不會起貪染、憎惡的心,這是耳順。順什麽?順我們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也叫法性。順法性,不順妄想分別執著。順妄想分別執著,叫逆法性。現在順了,叫耳順。

境界再往上提升,“覺六識皆如來藏,謂之從心所欲不逾矩”。六根接觸外麵的六塵,就會起六識,六識是什麽?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眼見色就產生眼識,耳聞聲就產生耳識。眼耳鼻舌身意都產生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叫六識。到七十歲的時候,孔子就覺悟到,原來六識裏也含有如來藏。妄想分別執著裏怎麽會有如來藏,怎麽會有真如本性?有。??如本性遍一切處,當然也周遍妄想分別執著,就在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種種煩惱當中,要明了,都不離法性,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來藏。

佛法裏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跟菩提不二,菩提是什麽?真如本性的智慧,在哪?煩惱中有,妄想分別執著裏也有,它不二。這是入不二法門,所以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得心自在了。心自在,在《華嚴經》裏有定義:“謂菩薩智慧方便,善於調服自心,能入無量諸大三昧,遊戲神通,無有障礙,是名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善於調服自心,心裏頭隻生智慧,他入無量諸大三昧。無量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都轉成智慧。煩惱也是智慧,遊戲神通,無有障礙,這叫心自在。

無量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譯成華語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動搖,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們的享受不正常,為什麽?起的是煩惱。凡夫的享受有五種,身上的享受有苦樂兩種,心裏的受有憂喜兩種,身的苦樂、心的憂喜都離開了,這個受叫舍受。舍受是高級的凡夫才有,得了很深的禪定,他就能有舍受。但是這個定功不能長久,它會失去,一失去,就會有苦樂憂喜的感受。如果這個舍受不失,就叫三昧,這是正受,永恒的,不會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這境界相當高,在佛門裏就稱為菩薩。

蕅益大師說,孔子還沒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須至八十九十,始可幾之”。想得到法自在這樣的境界,可能要到八、九十歲,可惜孔子七十三歲就去世了,這個境界沒能達到。在法自在這個境界裏,《華嚴經》說,“謂菩薩得大辯才,於諸法中廣能演說無邊法門,無障無礙也”,這是於法得大自在,他能夠自在度化眾生,度眾生要用辯才,辯才無礙。辯才不一定用語言,身教、言教,種種手段方式,眾生應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現什麽身而為其說法,演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任何障礙,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孔子說自己,“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孔子不敢自稱聖和仁,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沒做到這一點,還沒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孔子的真語實語,聖人不會打妄語,不會說不實語。不實語叫綺語,花言巧語,聖人不會說不實的語言。《金剛經》裏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孔子說的都是老實話,自己是什麽境界,他就說什麽境界,沒達到,絕對不敢去冒充這個境界。冒充是大妄語,所以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這不是謙辭,不是謙虛,真的是這樣。若說他謙虛,就冤卻大聖一生的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麽?就是《大學》裏講的,欲令一切眾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複真如自性。孔子給我們示現這個修學的過程,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們不要滿足於他的境界,還要向上。

孔子的這個境界,這一章裏麵說得比較簡約,而這個境界之高遠,又不是我們凡人能夠輕易體會到的。蕅益大師引用《楞嚴經》裏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來詮釋孔子的境界,他講到“返聞聞自性”,這是觀世音菩薩修的耳根圓通法門。

孔子耳順觀音圓通

觀世音菩薩,我們大家都隻知道他能夠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可是他怎麽修學的,怎麽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

《楞嚴經》裏,觀世音菩薩有一個學習心得報告,他修的是耳根圓通。為什麽菩薩六根隻選耳根,不選其他根呢?

觀世音菩薩過去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修行。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譯成中文叫極苦,極苦世界。西方有極樂世界,我們這是極苦世界。為什麽苦?因為迷得很深,造業很多,感得苦報。觀世音菩薩用耳根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六根中耳根最利,最聰明。譬如眼睛跟耳朵,耳就比眼睛聰明,眼睛看書,未必能讀懂那個意思,可是耳根聽老師講課,很容易就聽懂,耳比眼睛聰明。所以孔子一生講學,是用音聲來傳授聖賢之道。後人把他講的話記錄下來,才是《論語》。孔子自己寫的文章並不多,多半是用音聲來教學。隻是為了傳世,因為當時沒有錄音機,要保留音聲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寫下一些著作來傳世,但是教學的手段,以音聲最好,最能讓學生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