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3)

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跟孔子同時代的人,兩個人沒見過麵,可是教學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用音聲來教學。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一會就像一課,講了三百多次大課,課裏麵有長有短,這是一部經,有的很長,有的很短,一部經稱一會。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著書立說,也是他的弟子們把他講的這些法記錄下來,這才成為佛經。兩位聖人,東土的聖人和西土的聖人,都用音聲來教學,因為什麽?我們這裏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觀世音菩薩挑選耳根。

在《楞嚴經》裏,文殊師利菩薩為我們揀選圓通,他挑的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就是因為這裏的眾生耳根最利。用耳根來說明這個道理,其他根道理是一樣的。返聞聞自性,這是講耳。返聞是不要聞外麵的聲音,不要追逐外麵的聲塵境界,而是返過來聞自性,這是觀音菩薩修的法門。其他根也是一樣的,眼根不要追逐外麵色塵境界,返觀觀自性;鼻也不要追逐外麵的香塵,返嗅嗅自性。把六根收回來,收到自性上來,這就是孟子說的“求其放心而已”,這是真學問。放心是把這六根都放出去了,現在把它抓回來,返回到自性上。

“初須入流亡所,名之為逆”。“入流”是入法性流,“亡所”是忘了所接觸的塵境。譬如,耳根不去攀緣外麵的聲塵,外麵的聲音是所聞,耳根是能聞。能聞的耳,現在不去追逐所聞的聲,把聲忘了,這叫亡所,亡和忘是一個意思。把所放下了,叫入法性流,回頭了。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就做到了。在《論語》裏,“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他在齊國聽到韶樂,韶樂是大舜創造的最美妙的音樂,他聽到後入了那個境界,三個月吃肉都沒有味道,忘了舌根所接觸的味道,味塵,他忘了,這叫亡所。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把所觸的境界給忘掉,這是入流亡所,這是最初一步,要進入。“名之為逆”,逆是什麽?不順著塵境去攀緣,逆著攀緣的流,返過來流入自性,這叫逆。

“逆極而順”,逆到極處,就是完全不向外攀緣了,完全回歸自性,就是極點,到了極點,順了,順什麽?順不動之性,自性本不動搖,這個時候就稱為耳順。耳順在《楞嚴經》裏講是“聞所聞盡”,聞是能聞,能聞的是耳根,所聞的是聲音。能聞的耳跟所聞的聲都沒了,都放下了,這是盡了,也就是說,他脫離了物質世界的束縛。耳根是物質,聲音也是物質,六根接觸外麵的六塵,六塵都是物質,他脫離了這些束縛。這裏專用耳來講,所以叫耳門圓照三昧,他得到正定法門。

為了給大家詳細地說明這個境界的高下,我們將《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一段最重要的經文提取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報告。我們對照孔子和觀世音菩薩的境界,就更能明了。孔子是聖人,觀世音菩薩也是聖人,兩位聖人都做心得報告,這很有意思。

我們來看《楞嚴經》的這段經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段經文,是觀世音菩薩為我們報告他的成聖的過程,正如孔子給我們做的報告一樣。

經文一開頭,“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輪到他來報告,他從座位上起來,表示尊敬,先向釋迦牟尼佛頂禮,禮佛足。足是腳,是人最低的地方,他用頭頂去禮佛足,頭是最高的,去禮最低的腳,這是表示極其謙卑恭敬。要知道,學聖學賢,得,必須要有謙卑恭敬的心,才能入道。觀世音菩薩給我們表演出來,他向佛報告,“白佛言”,說“世尊”,世尊是稱釋迦牟尼佛,三界世間最尊貴的,為什麽?因為他能斷盡世間一切煩惱,所以稱他世尊。

觀世音菩薩報告說,“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回憶過去無數恒河沙劫這麽長的時間,《楞嚴經》是大乘經,這個劫是大劫,一個大劫,我們算過,大概是十二點七億年,無數恒河沙劫,一條恒河有多少沙?不計其數,還要無數條恒河的沙,想想這個數量,還要這個數量的劫數,更是不可思議的時間,太漫長、太久遠的過去。菩薩回憶當時有一位佛,出現於世,叫觀世音佛,跟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一樣的,所以觀世音菩薩一定是他的真傳弟子。

孔子在《論語》裏,給我們回憶的是他一生七十年,從十五歲開始有誌於學,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隻有七十年時間,得到這樣的境界,很不簡單,再往上,那需要壽命。觀世音菩薩,他修了無量劫,當然這個境界要遠高於孔子,所以修行要有壽命。我們這個世間苦,其中一個苦就是壽命短,人生七十古來稀,想要修學,後頭沒有時間了,半途而廢。所以佛勸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是無量壽命,這個壽命不止無數恒河沙劫,我們決定成就,好處在這。

觀世音菩薩報告說,過去跟觀世音古佛學習的時候,“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我在佛的處所,向佛學法,發起了菩提心。菩提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覺悟。發菩提心,就是他立誌了,立誌什麽?立誌覺悟,正如孔子十五歲有誌於學一樣。學者覺也,孔子十五歲就發要覺悟的心,觀世音菩薩當時也發菩提心,證明這是修道最重要的一步,我們要邁出這一步,後麵才有成就。

《大學》裏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第一是知止。止是什麽?是念念不移。知止是我們的誌向,也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的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要發這個心。真正覺悟了,自度度他,自覺覺他,到覺行圓滿而後止,這是立誌。

接下來是觀世音菩薩報告他依古佛之教,從淺入深修學的全過程。“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就是菩薩三慧,聞慧、思慧、修慧,這是一次完成的,沒有次第。這是入大定,定中開了大智慧。觀音古佛教觀世音菩薩修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下麵是菩薩講從淺入深,入三摩地的過程。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最初,這是開始進入了,“於聞中”,是用耳根來講,聞什麽?不去聞外麵的聲音,而是返聞自耳,能聞之性,返聞聞自性,這叫入流,這叫會聞。聞而思,思而修,入法性流。“亡所”,就是忘記了所聞的聲音。“所”,耳對所聞的聲,“所”建立起來了,智慧就沒有了,聞思修就被破壞了。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裏講,“照見五蘊皆空”,照是智慧,自性的智慧,照見什麽?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我們的精神活動,都空了。為什麽空?“所”沒有了。色是我們六根接觸的六塵境界,物質世界,色相;受想行識是我們的意,心意識所接觸的精神境界,都是所,空的。“所”空了,才能有照,“所”立了,照就沒有了。眾生就是因為有這個所,有所見、有所聞、有所知,這有對待。本來這個世界是不二,能聞所聞是一不是二,現在把它一切為二,就不能照了。落到了什麽?妄想分別執著裏,就變成想了,用思想,這是眾生迷的根本。所以觀世音菩薩從這個根本下手,把“所”放下,入流亡所。以後修行的境界都是一層一層地把“所”忘掉,這是第一步。把外麵的相放下,外麵的相是動相,破了動的這個結,突破動的關口。

動的關口突破了,靜的現象就出生,“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動的結解開了,靜的結又顯出來了,所以所入既寂。現在我們入法性流了,第一步是由動到靜。由動到靜的功夫還是很低的,不能停止在這裏,要加工努力,繼續加深返聞的功夫,輾轉深切。到了寂靜,寂靜也放下,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動是相,靜也是相,這兩個相都放下了,這是了然不生。

所聞的聲放下了,這是放下動。動相解除了,靜的相顯露出來了,也要把它解開,繼續返聞聞自性,就破了靜的這個結。觀世音菩薩講要破六個結,突破六個關口,一動一靜破掉了,這時候才真正叫不被迷情所動。迷情是染著,染著動的是迷,染著靜的也是迷。到了不被迷情所動了,蕅益大師講這叫而立之年,孔子三十歲到了這個境界。實際上,到四十歲不惑,能破微細疑網,也是在這個境界中。三十而立,不被迷情所動,這是著重在破動的結。能破微細疑網,這是破靜的結,這才真正到不惑,不為動相所惑,也不為靜相所惑。《大學》裏講“知止而後有定”,到這個境界才叫得定的境界了。孔子四十歲在這個境界上就畢業了。

觀世音菩薩在觀世音古佛那裏學習聞思修,入三摩地。首先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是返聞聞自性,入法性流。忘了所聞的聲塵,破了動結,動這關突破了。“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是破靜結,靜這個關口也破了。到了這個地步才叫定,《大學》裏講的“知止而後有定”,也就是他能做到不被迷情所動,能破微細疑網。孔子三十、四十,而立、不惑,達到這個境界了,但是不能滿足於這個境界,還要向上突破。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裏講,“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我們用耳根對聲塵,聲塵的動靜兩個結都破掉了,“所”,所聞的聲塵沒有了,剩下的是能聞的耳根,這個根又是一個結。根和塵相對應,能做到所聞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是沒有外相,可是還有內相,內相是根,耳根是能聞,在這裏漸漸增上、進步。聞是能聞,能聞的耳根跟所聞的聲塵都盡了,根塵一起脫落,這叫“聞所聞盡”,當下出現的是清湛純一,沒有邊際的境界,這是把根結也破掉了。《大學》裏講“定而後能靜”,這是靜的狀態,真正的靜。有動有靜的靜不是真的靜,那是相對的靜。到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聞和所聞,都一起迥然脫落,那叫真靜,絕對的靜。

孔子五十歲知天命,蕅益大師說,什麽是知天命?這個覺悟能透真妄關頭。所有的妄境都能突破,根和塵都是妄,全部都突破了,這時候“真”現前了。這個關頭不好突破,很不容易突破。突破這個關頭,到了聞所聞盡,孔子到六十歲得耳順,耳順叫覺六根皆如來藏,得耳門圓照三昧,還是在聞所聞盡當中。所以五十歲、六十歲,他突破根結,到了聞所聞盡,這是什麽?得到人空。

知身與一切宇宙萬物,“無所有,不可得,畢竟空”,在佛法裏,我們就證得一個果位,叫阿羅漢。阿羅漢得人空,得到涅槃境界了,涅槃是沒有煩惱,根、塵都沒有了,何來煩惱?誰去受煩惱?都空掉了,所以這個時候叫耳順,沒有煩惱就叫耳順,有煩惱,耳就不順,順是順自性,不是順煩惱。

再提升,“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盡聞,是前麵講的“能聞所聞俱盡”,能聞的耳根,所聞的聲塵都盡了,都脫落了,這叫盡聞。到了盡聞,能聞所聞都俱盡了,都沒有了,不能住,一住,就住偏空涅槃,墮無為坑,這也是佛申斥小乘阿羅漢尊者住涅槃城,墮無為坑,甚至罵他們叫焦芽敗種,為什麽?他住在裏麵,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隻得人空,未得法空,那不是真正的大涅槃,它叫偏空涅槃。所以不能住,停住不前就半途而廢了,要一往直前。

現在根和塵都沒有了,聞所聞盡,根塵都沒有了,我們怎麽知道?有覺,自己覺到的。覺是智慧,我們能夠覺照到,根塵俱空。把根塵都放下、都空掉,剩下的是覺,阿羅漢叫正覺,他們的智慧叫正覺。可是有覺,就有能覺和所覺,這個境界是自己覺到的,自己是能覺,境界是所覺。有能覺,有所覺,這也是一對能所,還要突破。能覺的自己,這個自己是智慧,能覺的智慧和所覺的境界,還要舍棄掉,叫智境雙離,智和境相對,這又是障礙。我們不能吝惜這個智慧,還要破除掉,要破除法執,這是向上覺所覺空。能覺所覺都空掉了,又破了一結,破了覺的結,突破了覺的關口,這時候,《大學》裏講“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安”,心真正安了,安住法性。

從心所欲安定自在

孔子到七十歲,是覺六識皆如來藏,他達到了覺所覺空這個境界。這是什麽?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心自在。

既不住有,也不住空。能覺照的智慧,與所覺照的這個境界,都不妨礙他,這是真正遊戲神通。在這個幻有的境界裏,他能夠度化眾生,度化眾生的同時,又能善於調伏自心,不離空觀的智慧,這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是什麽?就是遊戲神通而度化眾生;不逾矩,他不起分別執著的煩惱,所以他無有障礙,得心自在。很可惜,孔子到這個境界,壽命沒有了。假如到八十、九十,他就能得法自在,向上還有境界。我們看《楞嚴經》就知道了,《楞嚴經》接著說,“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能覺的智和所覺的境都空了,空的境界現前之後,要知道這又有能空和所空,還宛然仍在,一個能一個所,又是一對對立,還得破除。

繼續返聞聞自性,流入法性流,到了極圓的境界,把這個覺的結解了之後,空了之後,空的結也得解,才能極圓,這是空和所空都滅了。空是能空,什麽是能空?也是智慧,這個智慧是能覺照到能覺所覺皆空的智慧,可是還沒有圓。到了極圓,能空所空都沒有,是一不是二,全滅掉了。這個境界,就像拿兩個木頭鑽木取火,鑽木之後產生火了,火把兩條木全都燒掉,燒得幹幹淨淨。一個是能空,一個是所空,全部滅掉,同時沒有了,這是空所空滅,到了這個境界證得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