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禮法並用標本兼治

朱子解釋說,“道”,不念道,念第三聲,是引導的意思。“謂先之也”,就是要去引導。“政,謂法製禁令也”,用什麽來引導大眾?用法製禁令,就是法律、規章、製度去引導大眾,這叫“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齊,所以一之也”,一就是統一,用刑法去製裁那些不遵守法製禁令的人,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能遵從政治、法令、規章,這叫“齊之以刑”。

這樣會出現什麽樣的效果?朱子說,“道之而不從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無恥,謂苟免刑罰。而無所羞愧,蓋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嚐忘也”。為政者製定很多施政條文,用政治法律去領導人民,讓老百姓遵行,如果老百姓不遵行就加以刑罰、處罰,逼著他們遵行,這樣得到的效果就是“民免,而無恥”。免是苟免,人民百姓苟免於刑罰而無恥,也就是說,百姓被迫服從政令,勉強去遵行,但是心裏不服,他沒有羞愧之心。他不敢去作惡,是因為怕法律製裁,可是他為惡之心沒有斷除。也就是說,他沒有羞恥心,不會以惡為恥,等到刑罰稍一鬆弛,他們就會犯法了,這叫“民免而無恥”,這是強調法治的結果,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所以不能隻用法治,應該用什麽?用禮治,以禮治為主,輔之以法治,才有好的效果。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管子·牧民篇》裏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治國,禮義廉恥這四個方麵很重要。禮義廉恥怎麽成立?要靠教育。用倫理、道德、因果來教育國民,國民就懂得道德。懂得道德,他恥於作惡,不用刑法去威逼他,他自己就不會作惡。如果國民無恥,不以作惡為羞恥,就像殺盜淫妄,不僅不以為恥,甚至會引以為豪。比方說殺生害物,甚至殺人,都不感覺到羞恥;邪淫,現在有錢了,有人娶個二房、三房,都不覺得不好意思。這是什麽?根本是無恥。人如果都沒有了恥心,那亡國之日不遠矣。禮義廉恥這國之四維都崩塌了,那不得了,用法律也製裁不過來,再完善的法律都會被人鑽空子,所以孔子教導我們,應該“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德是道德,用道德去引導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夠遵從道德,就要用禮去整飭之。禮是規矩,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用禮來統一大家的行為,所得到的效果,是人民“有恥,且格”。有恥就是有恥心,老百姓懂得作惡是羞恥的,不去作惡,怎麽會犯法?其實法律就是道德規範的一種強硬的維護措施,法律一定是保護道德的,沒有不道德的法律,因為法律是以道德為目標的。

倡德循禮以正民心

假如人人都懂得道德,都能守住禮,自然就不犯法。“有恥,且格”,格有幾種說法,都很好。第一種是鄭康成的注解,“格,來也”,格是來的意思,來什麽?民心來歸的意思。人民百姓都懂得作惡是羞恥,犯罪是羞恥,所以都不去作惡,都不去犯罪,都能夠誠心來歸順政府、擁護國家,這是格的意思。

第二種是朱子講的,“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則民固有所觀感而興起矣,而其淺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也”。這是講為政者,就是國家領導人,“躬行以率之”,他自己能努力落實道德、遵循禮儀,這是躬行;“率之”就是為人民做好表率,那麽人民自然就“有所觀感”,看到你的所行,知道你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禮儀,就會有感悟,就會興起效法的心,也來遵循道德仁義,遵循禮。

在遵循禮和講道德中,肯定有淺深厚薄,也就是程度有差。有的比較好,有的比較差,但是同一個方向,都是要遵循道德、禮儀,總是有先進的、後進的,那怎麽辦?需要有一個行為標準,於是就製定禮,“以禮一之”,把不一的、有差異的這些行為,做一個最低的規範標準,這就是禮。禮是道德的規範,人人必須要遵守。所以儒家講的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有道者必定有德。其次是德,有德者未必有道,但是有德就很難得了。德不講了就得講仁,仁者愛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講道、講德,是沒有自己,心裏隻存別人,大公無私,這是道德。仁裏麵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他還有個自己,他有二人,有我也有他人,這就比道德境界差一等了,這是仁。

仁要是不講了,講義,義是“宜也”,就是應該做的。這個也是以道德、仁作為標準。應該做的就做,不應該做的就不做,這叫義。如果連義都達不到,那就要用禮了,禮是一個最低的道德標準。符合禮的就要遵守,不符合禮的就不能去做,這是禮。等到禮治都沒有了,隻好治,大家都不講禮,那社會不就亂了嗎?所以不得不製定一套法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不遵守法律的就要製裁,就要去坐牢,甚至槍斃,這就是法治,就是“民免而無恥”。

孔子教導我們,特別是為政者,最低限度要有禮,法是不得已。禮都被破壞了,那隻好用法。所以,社會安定的層次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以道治國,其次是以德治國,再其次是以仁治國,以義治國,以禮治國,再最後不行了,才以法治國。所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人民百姓有了恥心,恥於不善,以不善為恥,他就不去行不善了。而又有以至於善也,他才能夠去斷惡修善,這是用“至”來解釋格。

第三種說法,是三國時代何晏的《論語集解》講的,“格,正也”,當正字講。《書經》說“格其非心”,格是正的意思,把非心正過來。非就是惡的、邪的,現在正過來。人民有羞恥心了,就能歸於正,這叫民恥且格。這三種說法都很好。

政刑為輔禮德為本

朱子說,“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此其相為終始,雖不可以偏廢,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這是勸告為政的領導,“政者”,是政治、法治、製度,都是為政、治國的工具;“刑者”,是刑法、法律,是輔助政治的方法,包括我們講的國家機器,輔助國家政治。德和禮是出治之本,是能幫助我們真正得到安定和諧的根本。德和禮之間,德又是禮的本。道德仁義禮,最根本的是道,大道無形,表現出相了,就是德,所以德是禮的根本。

政、刑、德、禮,要相輔相成,都不可以偏廢,不能夠偏於一邊。政和刑,隻能使人民百姓遠離罪惡,怕犯法、怕製裁,能遠罪而已,就是到此為止,它沒有辦法使人民去行善,隻能是離惡而已。“德禮之效”,德和禮的效果,不僅可以幫人斷惡,“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還能夠往善的方向去發展,愈來愈善良,而且是潛移默化,自己都不知道在進步。所以治國的人,不可以隻抓住枝末。什麽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應當深探其本,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禮。我們的國家領導人現在提倡以德治國,這是抓住了根本。怎麽樣才能真正以德治國?必須要恢複傳統文化的教育。主席講,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回歸到這裏來。

蕅益大師說,“五霸雖駕言於德禮,總隻政刑。帝王雖亦似用政刑,無非德禮”。五霸是指春秋五霸,雖然他們都揚言自己遵循德禮,但是都是用政和刑來治國。帝王是指文王、武王,這是聖王,他們雖然也好像用政和刑,實際上是輔助德禮的,還是以德和禮來治國。“蓋德禮,從格物誠意中來,孟子所謂集義所生。政刑,徒賢智安排出來,孟子所謂義襲而取也。”德和禮是從格物、致知、誠意這種修身中得到的,也就是我們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怎麽樣?不斷地集合正義的行為,才能成聖。孟子說“集義所生”,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不是義襲而取的。義襲而取,“襲”是偶然做一點,偶然做一點正義的行為,就僥幸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氣。

政和刑是賢智,是賢能的人、智慧的人,他們安排出來的,這些政治條文是他們定的,刑法也是他們定的,這是什麽?能夠幫助、輔助德禮,它不是集義所生,是義襲而取???的,僥幸而得到。也就是說,如果人民隻是遵守政、刑,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