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

程子引孟子的話來講,“修天爵則人爵至”,我們真正修德行善,必有祿位,就有這個福,祿位就是福。福得修,不修哪來的福?所以講福德,福是建立在德的基礎上。“君子言行能謹”,就是孔子講的慎言慎行,這是得祿位之道,得祿位的方法。程子講“得祿之道”,他還有一個心要得祿位,這是落到孟子講的第二個層次的人,是什麽?修其天爵以要人爵的人。心中有人爵,有功名富貴,所以去修天爵,能夠言行謹慎,這樣能不能得到祿位?能得到,因為有其因必有其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種善因得善果,但是這落到第二層次了,為什麽?心中還有祿位的念頭。

子張就有祿位的念頭,他想跟孔子學怎麽樣求得祿位,孔子就把這個道理告訴他,這是什麽?隨機說法,既然你喜歡這個,我就告訴你怎麽得到,你隻要如理如法地求,就能求得到。正所謂“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但是求,一定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是妄求,求不到。明朝的《了凡四訓》就說明這個道理,說得太清楚了,了凡先生就是要求福求祿,命中無子,他求兒子,命中無功名,他求功名,求不求得到?求得到,他成功了,怎麽求?就是斷惡修善。把命裏無福、無祿、無子的相給洗刷掉,就有福、有祿、有子了。這裏講到的“立命之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真正能幫助世間人離苦得樂,所謂有求必得。

子張想求,孔子把他的心定下來,首先不能妄求,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所以告訴他慎言、慎行,這才是求祿位之道。但心中不能為利祿所動,雖然你想求,你要被它轉了,你求不到,你得真正修那個因,才能得那個果,所以要如理如法地求。

謀道憂道天爵天祿

顏回、閔子騫,孔門弟子裏德行第一的,他們有沒有可能提出這種問題?沒有,絕對不會問子張這個問題,為什麽?他們不想求得祿位。他們能安於簞食瓢飲陋巷的生活,真正把功名富貴看做浮雲。自己喜歡隱居,喜歡深入聖學,所以他不會有心去求祿位,當然也不會被利祿所動。他們所修的純是天爵,那麽有人就疑惑了,“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像顏回、閔子騫,他們沒有得到祿位,譬如顏回,這一生這麽貧窮,簞食瓢飲在陋巷,而且三十歲就夭折了,他修的天爵是最好的,這麽多弟子裏,為什麽他有天爵而沒有人爵?他不得祿位,在我們世間人看沒有福報,為什麽?

程子說,“孔子蓋曰耕也餒在其中”,這是出自於孔子的話,“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的心目中所求的是道,他的人生目標是成聖成賢,絕對不會為衣食所擔憂,絕對沒有貪圖功名利祿的心。“耕也,餒在其中”,真正的君子應該是專心求道,其心在道,而不在食。他為什麽要耕種?耕種,肯定是起心動念了,擔心如果不耕種,自己會受饑餒之苦,餒是饑餓。其中是講心中,為什麽他去耕種?因為他心中想到,可能會挨餓的問題。這一念起來了,他的心就在食,不在道了,那他是不是真君子?按照孔子的標準就不是了。

“學,祿在其中”,君子求道、求學,求學也是為了求道,誌於道,誌在求道,但是,如果求學中夾雜著求祿的目的,把祿位放在心中,然後去學,這是君子所不取,所以孔子講,“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所憂的,是道存不存在,自己能不能成道、能不能弘道、能不能衛道?使道常在人間。君子不會憂慮自己會不會貧窮,也就是,他不會為吃的而去耕種,不會為利祿而去求學,他隻求道。那麽能不能得祿位?程子講,“惟理可為者為之而已矣”,理可為者,按理應該得到,就是可以去做的才去做。

譬如,得到祿位這件事情,從政這件事情,按照天理來講,可以做的才做,不可以做的就不做。孔子講,“天下有道則見,天下無道則隱”,這是按照天理講。天下有道,理可為者,按天理來講可以去做,我們就出來,出仕為官,為人民百姓服務;天下無道,則隱,這時候不可為,我們就不為,做一個隱君子。不可為是什麽?是命,一個是眾生的命運,他們沒這個福分,感應不出聖賢出世;另一個是自己的命,自己沒有這個機會。像孔子,他很希望能夠在各個諸侯國推行周公之道,他的方法就是從政,希望在從政當中,能夠幫助國家、幫助人民,但是他得不到,諸侯的這些國君都不敢用他,這是命。

回答前麵所提的問題,顏回為什麽有天爵而沒有人爵?第一個是理可為者才為,為之。顏回不願意出來給那些國君做事,為什麽?天下無道。春秋時期,已經是人心詭詐,他寧願做隱君子,隱居在陋巷當中。第二個也是命,他自己的命運,命運是講前生的因果,人生來這個世間,是為了酬償業報。雖然顏回的德行非常好,可是因果,不能不遵守,正所謂不昧因果。顏回對自己的命非常了解,對自己的因果非常了解,所以他能在陋巷當中心安,他不改其樂。如果是子張肯定心不安,為什麽他要求祿位,就是他不知命。不知命,就不可以為君子。不知命就是不明因果,可求的才求,不可求的不要去求。顏回連求的心都放下了,這是更高一層了。顏回這一生修德行、行善,將來有沒有果報?肯定有,有其因必有其果。他修的天爵到哪裏去受?到天上去享受。人間的人爵,不足以加給他,他的德太厚了,他的福太大了,人間沒有爵位授給他,他隻能到天上去受爵位,天上去享福。

佛經裏講到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生下釋迦牟尼佛七天之後就死了。在人間看到,這很悲痛,怎麽生了這個孩子七天就死了?人間以為她沒有福,哪知道她生了佛,是佛母!這個福報太大了,人間沒有給她受的福了,她到忉利天上享福,她享天爵了。如果不懂三世因果的道理,我們也想不通。

蕅益大師的注解說,“何日無聞?何日無見?聞見不患不多,患不能闕疑殆、慎言行耳。祿在其中,是點破天爵天祿,乃吾人真受用處。若作有得祿之道解釋,陋矣陋矣”。程朱一脈相承,都將這一章《論語》解釋為慎言慎行是“得祿之道”,你要得到利祿嗎?慎言慎行。這種解釋,蕅益大師說很淺陋,“陋矣陋矣”。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蕅益大師說,“何日無聞?何日無見?”聞和見,天天都有,我們每天都有很多見聞,“聞見不患不多”,我們的所見所聞不是怕不多,怕什麽?“不能闕疑殆、慎言行耳”。“闕疑殆、慎言行”,是我們的心有疑則不言、心有疑則不做,所做所說都是有把握的,也就是慎言慎行。慎言,包括沒有把握的不說,和有把握的要謹慎地說;慎行,包括沒把握的不做,和有把握的要謹慎地做。闕疑殆是沒把握的,慎言行是有把握的,還要慎。我們的所見所聞,如果都能夠用這種原則,就真正是修慎德了。

孔子講,我們能如此慎言慎行,就能少過失、少後悔,祿在其中。“祿在其中”,點破了天爵天祿。孟子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叫天爵。天爵是因,天祿是果,善因善果,這是“吾人真受用處”。我們修善因得善果,這就是受用,我們就得到利益。我們要不要有心去求利祿?不需要,我們的心不求利祿,而是求天爵,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等果報現前了,也就不亦說乎。可是心絕不求果報,心遠離名聞利養的果報,而去行善、修德,這才不亦說乎,才是真受用處。但問耕耘不問收獲,收獲是自然而然的,何必去求?蕅益大師說,把“祿在其中”解釋為得祿之道,是有心求;祿在其中,是無心去求。隻是修好因,善果自然,何必去求?所以,“祿在其中矣”,不能解釋為我們想要得到祿位的方法,這就淺陋了。

正如古人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為什麽行好事?因為這是符合性德的;為什麽不問前程?因為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而生其心”,生什麽心?樂善不倦的心,不住於利祿,而修天爵,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儒家的一個說法。

江謙先生對蕅益大師的《補注》說,“幹祿謂求福也。言是口業,行是身業,慎是意業。身口意三業勤修,外則寡尤,內則寡悔,即是自求多福。故曰:祿在其中”。這個解釋很容易懂,把蕅益大師的意思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出來。“子張學幹祿”,幹祿,簡單說就是求福,怎麽求?身口意業上去修。慎言是口業,慎行是身業,慎就是我們的意業,意上要謹慎。身口意三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自然少過失、少後悔。過失表現在外麵,後悔的意念是在內心,這叫自求多福,所以說祿在其中。自求多福,自己求什麽?就求修好身口意三業,多福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多聞多見,而不能闕疑闕殆,隨波而流,隨風而靡,則災禍墮落之所由來也,可不慎與”!如果我們所見所聞,言語造作不能謹慎,就會隨波逐流,就會隨緣去造業。一個不慎的心就是放逸,就是迷惑顛倒。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報,受報就是災禍,墮落也很容易跟著就來了。懂得因果,怎麽能夠不謹慎?所以這裏強調我們要明信因果,謹慎言行,不可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