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思不明義理
這是講為學之道。
“學”是學習,皇侃的注解是“學舊文”,學習古聖先賢的書,這裏專指學聖賢之道;也有說泛指學一切學科,也未為不可。“學而不思,則罔”,東漢經學家包鹹說,“思”是研究、尋思,“罔”,是“罔然”,就是迷茫;皇侃注解說,“罔”是“誣罔”。包鹹注解的“罔然”,是講我們讀書學習,若不去尋思書中的義理,就是“學而不思”,會怎麽樣呢?“罔然而無所得”,白學了;皇侃注解的“誣罔”,是說我們讀聖人的經典,若不能精思其義,以至於不能夠落實,甚至行為乖僻,學聖人學得不像,為??麽呢?因為不能真正明白聖人的教誨,在表麵上學,內心裏沒改,而別人都知道我們在學聖人,一看自己是這個樣子,“哦,原來聖人就是這個樣子的,不學也罷”,我們就是以身謗法,誣罔了聖人之道。
這兩種說法都很好,我們合起來理解。皇侃的注解是提醒我們,學習聖賢之道,一定要深思、篤行。我們能夠深思,解其義了,才能篤行,若不解其義,當然行不出來。我們行不出來,就等於是毀謗聖人,給聖人臉上抹黑,損害了聖賢的形象,讓世間不懂的人看到了,“哦,原來聖人就是這個樣子的,行了,別學了”。我們現在學儒、學道、學佛的同學,有沒有這樣子的?有。嘴裏都唱著高調,大談聖賢之道,而行出來的,連一般人都不如,讓人怎麽能看待古聖先賢的教誨?又怎麽能夠去學習、去接受?特別是弘揚聖賢教育的人。
尤其我自己,也是這樣常常反省自己,人家都知道你在學聖學賢了,你做出什麽樣子來了?你所作所為代表了聖賢之道,假如是不如法,你還有私心雜念,你還有自私自利,你不能做出溫良恭儉讓,你還有貪瞋癡慢疑,那自己就好好想想,這個果報不得了,自己等於是以身滅法。
孔子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聖賢之道,要靠人去弘揚。我們的所作所為代表這個道,我們弘的是什麽道?人家不是隻聽我們說得有多好聽,要看我們的所作所為,人家是聽其言、觀其行。我們的所作所為若是不符合我們所說的,那叫騙人、謗法。所以孔子在前麵告訴我們,“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我們做到後再說。
我們自己要認真地學,認真地思維、落實,所謂“聞思修”三慧,聞是我們學到了,學到了要思,思是變成自己的存心,然後去修,修是落實,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中,能夠運用、發明聖人之道,我們才不會罔然無所得,才不會誣罔聖人之道。這是“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枉費思慮
“思而不學,則殆”,“殆”有三種,都很好。第一種是何晏的《論語集解》裏說,“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如果隻是思索,沒有去學習,不讀聖賢書,隻憑著自己的知見苦思冥想,最終是無所得。不僅無所得,精神會疲憊,因為思慮過度,中醫講,多思傷脾,脾胃不好,想得太多了。脾胃不好表現在什麽?胃口不好,打嗝,胃寒等。
孔子告訴我們他自己的經驗,他說,“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說自己曾經一天不吃飯,一個晚上不睡覺,就在那裏思索,然後發現思索無益,沒有益處,為什麽?苦思冥想,怎麽都跳不出自己知見的小圈子,這叫妄想。就是因為妄想,把我們自性性德給障礙住了,所以我們得跳出來,孔子講“以思無益”,沒有用。不但沒用,還有害。所以要怎麽樣?放下自己的知見,不思了,“不如學也”,學什麽?學聖賢的教誨,以聖賢人的知見,做自己的知見,這叫學。所以我們要放下自己的知見,去讀聖賢書,聽聖賢教誨。現代人的文言文基礎比較弱,現在讀聖賢書就得聽講解,聽別人的學習心得,自己才有感悟,要不然就會精神疲憊,這是“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篇”第一章講“學而時習之”,《論語》開篇的第一個字就講“學”,一個“學”字貫穿著成聖之道。如何成聖人?學,學來的。孔子自己都說,“吾非生而知之”,我不是生來就懂的,要靠什麽?“學而知之”。孔子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個地方如果有十家人,這裏麵肯定有一個人跟我一樣忠信,有我這樣的品德,德行的根基有我這樣的,但是不如我好學。孔子為什麽能成聖人?別人為什麽不能成聖人?就是因為孔子好學,不是因為孔子的德行根基比別人厚,忠信、品德比別人強,孔子的話都是講得實實在在的。忠信、品德如孔子,這是什麽?根深,雖然根很深,但是還要加上好學,這值得我們後學深思。
我們的恩師講,要成聖成賢,我們得三年紮根,十年專修。三年紮什麽根?忠信,有孔子那樣的忠信,這根就紮好了。但是能不能成為像孔子一樣的聖人?不行,還得加上好學,好學是什麽?十年寒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得關起門來去學、去修才能真正成聖人。恩師講的這個教育觀點,原來是出自於聖人的觀點。
二〇〇六年底我從大學退休後,一直在攝影棚裏講課,講到現在將近三年了,講了近兩千個小時,這些儒釋道的經典和專題,統統是為了紮根,紮什麽根?忠信之根,這是倫理道德的根、因果觀念的根,有了根,我們才有忠信。忠信的根紮好之後,加上好學,學習要“貴以專”,我們選擇一部經典,儒釋道哪一部經典都行,譬如《論語》,我們一門深入,十年紮下去,我們真的學得跟孔子一樣,成了現代的孔子。恩師給我的學習方向是講《華嚴經》,《華嚴經》是佛法的根本法輪,這裏麵講到的境界,真是至高無上,我自己也很喜歡,也立定決心一生深入這部經典,一門深入。因為所有的法都是從這個根本出來的,所以它是根本法輪,佛法的十大宗派,大乘八大宗,小乘兩個宗,都是從這個根本衍生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第一個講《華嚴經》,把根本奠定,這是在定中講的,出定之後,在人間四十九年,那是把這個根本往上延伸,長成了樹木,枝幹花果。所以,能夠在根本上下功夫,我們所有的枝葉花果都通了。學習的關鍵是放下自己的知見,不要用自己的意思,我們會愈學愈歡喜,怎麽會精神疲殆?肯定是“不亦說乎”,法喜充滿,一起共學的人,同樣得這樣的利益。
記問不習危而不安
第二種“殆”的說法,是朱子在《集注》裏講,“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學而不思則罔”,是學了之後,沒有在心地上求解悟,“不求諸心”,不能夠內化成為自己的境界,所以就“昏而無得”,昏昏然,隻是記問之學,記得多、看得多、聽得多,博聞強記,可是,不是自己的東西,這是“罔”的意思。
“思而不學則殆”,就是“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思而不學”是我們沒去落實,沒去幹,隻停留在意識裏的“思”,沒有真正去落實。學必定包括落實,“學而時習之”,習是落實,學習學習,不習就不叫學,就會“殆”,殆就是“危而不安”,自己的心裏不安,總有憂慮、煩惱,甚至有危機感,有恐懼。
《大學》裏講,心裏有好樂、有忿懥、有憂慮、有恐懼,心不得其正,心不正則身不修,身不修則家不齊、國不治、天下不能太平,那我們所學的有什麽用?幫助不了社會,也幫助不了自己。
朱子引程子的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出自於《中庸》第十九章,教我們怎麽樣學。博學,我們要學得廣博。廣博是什麽?我們有好學之心,無論遇到什麽境界,什麽人、什麽事、什麽物,我們都可以從中學到有益的東西,這叫博學。博學還得審問,把義理弄清楚,不明白的要去請問善知識,請問老師、善友。要慎思,慎重地去思維,精思其義,我們才有解悟。解悟後就能明辨,辨明事理,了解一件事的是非善惡,我們就懂得取舍,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該做的努力去做,不該做的絕對不做。篤行,是付諸於我們的行為。這五個方麵,有一個方麵廢棄掉了,就不成為“學”,所以“學”的含義,一定包括自己去力行。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是講信、解,篤行是去行、證,學習的過程包括“信、解、行、證”,不能隻停留在信、解,如果隻有信、解,這個學問不是實學,是學儒家的學問,是儒學,搞學術,能成為一個大儒,大儒學家,但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不亦說乎”自己沒有,“不亦說乎”要用行去證,篤行才叫學儒,所以朱子講,“殆”是“危而不安”的意思。
學而兼思聞慧雙修
第三種“殆”的說法,是根據王念孫,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個進士,也是一個大儒,他有一部著作,叫《讀書雜誌》,王念孫引《史記·扁鵲傳》講的“拙者疑殆”,“殆”當疑字講,也就是,思而不學,就會有疑惑,心有疑惑,就定不下來。《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疑,定就沒有了,定沒有了,後麵的靜、安、慮、得,都沒有了,所以“殆”當疑字講,雪公也讚成這種說法。實際上,這些古注的見地都很好,我們要從中去圓解經義。
蕅益大師注解說,“學而不思,即有聞無慧;思而不學,即有慧無聞。罔者,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墮坑落塹也”,這是點睛之筆。學而不思,是什麽意思?有聞無慧,光在學,不斷地在吸收,不斷地在讀聖賢的書,這是聞,多聞,聽得多、讀得多,但是沒去思,沒思是沒消化,沒有轉化為自己的營養。雖然吃得飽飽的,撐著了,但沒變成自己的營養,營養是什麽?慧,智慧沒現前。這種學的知識,稱為所???障,障礙著我們的自性,反倒無益,還有害。就好像我們吃得撐了,對腸胃、對身體不僅沒有好處,還有害處。“思而不學”,倒過來,有慧無聞。這個慧,不是真正的智慧,這叫“世智辨聰”,世間智慧。這個人很聰明、很伶俐,頭腦很快、很敏捷,可是他的知見不正,這就是有慧無聞。那是他自己的知見裏生出來的,叫邪知邪見,他不是真正學聖賢之道,所以學和思要並重。《弟子規》裏講,“學文”和“力行”要並重,如果“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這都錯了。學思要並重,思裏頭肯定有行,我們真正消化了,才能變成自己的行為。
“學而不思則罔”,“罔”,蕅益大師舉一個比喻,說得很形象,就好像一個人在數錢、數寶物,這些金銀珠寶是誰的?別人的,像一個會計,數的錢,是老板的,他人的寶,不是自己的寶,自己沒有半分錢,還是個窮光蛋。這是比喻“學而不思”,我們學到了這些聖賢的經典教誨,是聖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是聖人的寶,不是自己的寶,自己沒有內化,沒有吸收消化,根本得不到聖人的受用。
“思而不學則殆”,“殆”是什麽?增上慢人,墮坑落塹。增上慢就是傲慢,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甚至覺得不用學聖人的東西,我自己的知見已經不錯了,不願意再學了。我們常遇到有些同學,一開始很精進、很努力地聽經聞法,學了一段時期,當然進步很大,境界也有很大提升,然後他的增上慢就起來了,不用再學了,學來學去不都是這樣嗎?好像老師講的,講來講去都是這樣的說法,沒有什麽新穎的,他就不學了、不聽了,這屬於增上慢。增上慢人就好像墮到坑裏,他起不來了。掉落到深淵裏,這更可怕。
聖人示現學而知之
為什麽孔子、聖人,注重學,因為學很重要。佛法裏也講,多聞有智慧,不是說反對多聞,而是鼓勵多聞,鼓勵我們學。
孔子最讚歎的學生顏回,為什麽他有這樣的成就?因為他好學。人家問孔子,“你的學生裏麵,誰最好學?”他說唯有顏回最好學,顏回死了以後,沒有人能像顏回那樣好學,所以沒有人的學問、道德、境界高過顏回了。殆就像墮到深坑裏出不來了,這是什麽坑?自己知見的那個坑,這個比喻很形象,掉到井裏,坐井觀天,以為天就這麽大,井中之蛙,就是增上慢,傲慢。這是愚蠢的傲慢,他永遠出不來,這就是危險,危而不安,那麽他必定有疑,對聖人的教誨有疑,對老師的教誨有疑。疑心一起,信心就沒有了;信心沒有了,好學之心就沒有了;好學之心沒有了,就隻有退步,沒有進步,這個可怕!
所以聖人,像孔子,他就給我們示現“學而知之”,其實他哪裏是學而知之?他是生而知之,上根之人,但還是示現給我們好學。即使我們真成聖人了,還是應該給大家表演出好學的樣子,認真聽講、認真學習,鍥而不舍。這是什麽?慈悲眾生,眾生不好學,我們先表演好學,然後教導大家好學。這就是什麽?“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自己先做,本來不用學了,不用學也要表演出好學,這是慈悲,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就像孔子一樣,表演學而知之,何其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