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為公小人為私

第十四章是論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小人是無德之人。在《論語》裏,把君子和小人對比著來說的有很多章節。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麽叫周,什麽叫比?古注裏有不同的說法,都說得很好,我們合起來看,去體會君子之德。有的講,“周”是公,“比”是私;也有的講,“周”是義,“比”是利,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還有的講,“周”是普遍,“比”是偏黨。雪公老人主張依“公私”這種,“周”是公,“比”是私。君子大公無私,就是“周而不比”;小人是自私自利,“比而不周”。

君子辦事,存心都是為公,沒有私心,沒有自私自利,平時修養,也是致力於去其私心,存其公心,這是“周而不比”;小人辦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他不是第一念為公,在公與私有衝突的時候,他選擇私而廢棄公,而在平時,小人心裏所想的,所盤算的也都是自私自利的打算,沒有為社會大眾、為天下人考慮過,這是“比而不周”。

為什麽小人會這樣?他的心量太小了,為什麽叫小人?小心量,隻想到自己。頂多想到自己一家,再大的他就想不到了,他也不願意去想。君子心量大,起心動念為天下,他不是為一身、一家、一國,他是為天下。所以聖人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他所想的不止一個天下,一天下隻是一個地球,還是小,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其他世界呢?所以這心量還不夠大。聖人的心量是涵蓋整個宇宙,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周而不比,周到極處了。

君子忠信小人諂諛

雪公又引古注,孔安國的說法,孔安國是西漢的經學家,是孔子的十一世後裔,他說,“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君子忠信,他的內心公正、正直,言而有信,周是忠信的意思。“阿黨”,阿是曲媚,阿諛奉承、攀緣巴結,黨是結黨,這是小人的行為。

雪公又引皇侃在《注疏》裏解釋孔安國的說法,“周是博遍之法,故謂為忠信。比是親狎之法,故謂為阿黨”。為什麽君子能夠忠信?因為他的心量廣博周遍,心量很大。君子為公,不為私,他就有忠信。如果心中有偏私,心就不正,不正就不能忠。忠,是心上一個中字,心擺在中正的位置上,這叫忠心。為什麽會不忠?因為心有私。心不忠,言就不信。“阿黨”是“親狎之法”,小人很喜歡跟人巴結、討好,見到達官貴人,立刻就起阿諛奉承的心,跟他親近。“親狎”,狎也是親近,這個親近裏,外表沒有莊重,內心沒有忠信,完全是為了依附權貴,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得到自己的利益,這種人,孔子不齒,謂之為小人。

皇侃又引古注解釋“周”和“比”,“理備故稱周,無私故不比”,“理備”就是能夠得到天理,我們的心就正了。天理是什麽?知道天下與我本為一體。再廣博地說,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所以談私沒有意義,根本就沒有私,無私。“無私故不比”,本來是無私的,本來是一體的,哪有私可言?有你我才有私,有自他分別才有私。本來宇宙是一體,根本分不出自他和你我,本來是無私的,隻是我們現在迷了,迷了之後,產生了一個妄想,把一體的境界一分為二,這是我、那是他。產生了這種分別,然後再執著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產生了,這叫我執。執著我就肯定有執著人,沒有我執了,哪有人?人我本來不二。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自然就大公無私了,不是說勉強而為之。隻要覺悟,立刻就能放下私心,立刻就能成為君子,我們就周而不比了。

君子覺悟小人迷惑

所以轉凡成聖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總在覺與迷之不同。

其實聖凡哪有什麽不一樣?聖人和凡夫,都是一樣地生活,一樣地吃飯、睡覺、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聖人覺了,凡夫迷了。

聖人覺什麽?覺悟了天理、真理,原來宇宙與我不二,所以自然周而不比,這是性德的流露。小人迷了,以為有我、有他,所以執我、排他,比而不周??他就造業,造了業,就有苦報,正如《論語》講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長戚戚是心中充滿了患得患失,常存著疑惑、憂慮、恐懼;君子的胸懷坦蕩,所謂“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君子的心中沒有疑惑、沒有憂慮、沒有恐懼,坦坦蕩蕩,這就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所以覺和迷就把聖凡分出來了,他們的受用有天淵之別,所以小人很可憐。

我們一定要懂得道理。不學聖教,不懂這些道理,或者學了之後又把它忘了,那君子的受用就會立刻失掉,馬上就墮到小人的層麵去了。

君子小人存心不同

雪公又引劉寶楠先生的話,“阿黨與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異”。“阿黨”和“忠信”是講的存心不同,小人存的是諂媚、巴結、阿黨的心,阿黨是阿諛奉承、結黨營私;忠信是君子的存心。存心不同,性情就不同。君子的性情坦蕩蕩,待人溫和、存心善良、持身節儉、待人恭敬、遇事禮讓,所謂溫良恭儉讓;小人的性情暴戾,性格不溫和,急躁,容易衝動,心裏不善,充滿了私心,所以急於獲得成果,性情急躁,對人不恭敬,沒有禮貌,他忘了禮貌,為什麽忘了?因為心裏存有私慮、私念,私心雜念,所以忘了禮。小人的用度沒有節儉,奢侈、浪費;與人相處,好爭利,不能禮讓、不能謙讓、不能忍讓。

這些都是聖人告訴我們,君子與小人的性情之別。我們學習的關鍵不是拿《論語》裏的這些話去量度別人,這不是聖人的本意,聖人是讓我們回頭反求諸己,想自己是不是小人。怎麽看?就從這些地方看,看自己的存心、看自己的性情、看自己的行為。如果有問題,趕緊改,把小人的這些東西放下了,我們就成了君子。

朱子解釋說,“周,普遍也。比,偏黨也”。“普遍”是講君子的心量,大公無私,沒有小我,這叫周;“偏黨”,偏是偏私,小人有偏私就一定會結黨,誰能投其所好,他就跟誰結黨,這叫比。“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厘之差耳”。周和比,都是跟人交往的時候,心存的意念,如果從表麵上看,可能君子和小人的行為都差不多,與人親近的時候,都能厚待別人,可是存心就截然相反。君子是周,周是公心,公是平等的,他對任何人都厚待、恭敬。小人是比,比是私心,私是有分別、不平等,你是一個權貴,他就對你厚待、對你恭敬;你是一個貧賤的人,沒地位,他看不起你。所以君子和小人之所為,所為是講他們的用心不一樣,如陰陽晝夜之相反,這個相反的分水嶺,就在於這一念公與私之不同,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裏”,君子與小人,區別唯在這一點存心處。

“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學者察乎兩閑,而審其取舍之幾也”。聖人,具體而言是指孔子,在《論語》裏,孔子講君子與小人,常常做對比,這裏舉出三種:“周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和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驕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我們從這些方麵去體會君子與小人之不同。

“周比”就是公心與私心,雖然古注有三種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相通的,都講公和私。

“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和諧,同是相同,君子隻需要和諧,他不要求每個人都一樣。譬如一家人,先生主外,男主外;太太主內,女主內。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就不同,可是也能和。君子有包容心,能夠包容不同類型的人。如果非要相同,那肯定不和,小人就是同而不和。

現在我們希望宗教和諧。我們國家承認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五大宗教的經典、教義、宗教儀式,各方麵都不一樣,但是能不能和諧?能和諧。隻要大家能相互包容,共同為輔助社會和諧發展而努力,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方向,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互敬互愛,就能和諧,不是一定要什麽都一樣。每個宗教對其他宗教都要尊重,因為每個宗教裏都有好東西,我們仔細看它們的教義,其實在義理上,它們都是相通的,隻是說法不同。說法不同,是因為宗教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人民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還有曆史的原因,所以產生的宗教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教育,社會教育,都教人斷惡修善。

我們的恩師在一次宗教論壇上跟大家分享,他說,假如用一隻手的五個指頭來代表五個宗教,在指頭上看每個宗教都不一樣,拇指是拇指,食指是食指,它們的長短不一樣,肥瘦不一樣,功能也不一樣,這是表麵上的不同,可是我們從教義往下探索,一直去深入,一直到掌心,發現原來是同一個手掌。我們不能隻停留在不同的部分,要深入到這個根,大家的根是相同的。根是什麽?儒家講的性,天命之謂性的性;道家講的道;佛家講的真如;基督教講的神、上帝;伊斯蘭教講的阿拉、真主,說法不一樣,意義、意思都一樣。所以我們要做君子,和而不同,不能夠搞統一化,大家都得信我這個宗教,其他宗教都是邪教。如果這麽說,就是自讚毀他,那一定不和諧,會搞得社會大亂。就好像五個指頭,本來就是不一樣長短,你能說我要同,我要把它們全部都切得整整齊齊的嗎?

驕和泰,驕是驕慢,泰是舒坦的樣子。“君子泰而不驕”,君子有謹慎的時候,也有放鬆的時候,放鬆的時候他不會驕慢、不會放逸,不會看不起人,依然是很和樂、謙和的樣子。小人反過來,他的心裏很驕慢,看不起人,遇到情形就很緊張,不能放鬆,驕而不泰。

這都是讓我們去思維君子與小人之德,然後就有取舍了。我們識別了兩者之不同,就知道怎麽取舍,怎樣去學做君子。這就是學儒,首先我們得把自己從小人變成君子,不能甘心當小人。當上君子之後,再往上把自己變成聖人。

生法無緣三種慈悲

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裏,引用了佛法的義理來詮釋,他說“生緣、法緣、無緣,三慈,皆是周。愛見之慈,即是比”。

生緣、法緣、無緣,就是《大智度論》裏講的三種慈悲,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什麽叫眾生緣慈?慈是慈悲,慈悲是愛心。佛法裏不用愛心,用慈悲,這是避免了情在裏麵,愛心裏麵有感情,慈悲裏麵隻有智慧,不用感情。眾生緣慈是緣眾生的相而起的慈悲,譬如《弟子規》講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孟子·梁惠王上》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一切人看做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兒女,這有相,我們生起這種慈悲,這是眾生緣慈,很難得了。這種存心,是世間聖賢的存心,泛愛眾。如果是小人,他不會愛眾,他隻愛自己親近、喜愛的人。

法緣慈,法是真理,認識了真理,知道一切相本空。眾生是五陰假合的現象,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當體即空,隻是眾生不覺悟,產生了虛妄的分別執著,迷惑了,造業,造業了受報,所以聖人看到,憐憫他,令他能夠離苦得樂,這是基於法緣慈,依法而起的慈念。

無緣慈,所謂無緣大慈,緣是條件,沒有條件的慈悲。聖人是心無所住,不住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住過去、現在、未來,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法他不住,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無所緣。在無緣的心中,生起憫念眾生之苦的慈悲,所謂無住生心。因為眾生不知諸法實相,不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虛妄造業,造業了必定受果報,很可憐。聖者慈憫眾生,要來救度,令眾生也懂得諸法實相,生起菩提智慧,就能離開痛苦,離苦得樂。

這三種慈悲叫“周”,不僅心量廣大,還要有認識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

“愛見之慈”,有情愛的知見,這種所謂的慈悲,是愛緣慈悲,就像父母愛兒女,這是愛產生的慈悲,是有條件的。因為他是你的兒女,你才愛他,不是你的兒女,你就不愛他,這是產生於愛見當中的慈悲,這是小的,叫“比”。

所以學聖學賢要拓開我們的心量,不能有愛憎之心,不要有分別之心,一切眾生我們都能愛,至少要做到眾生緣慈。當我們有般若智慧了,視一切法空,就有了法緣慈。再到心無所住而生大悲之心,我們就是無緣大慈,那就真正成了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