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行於未言心悅誠服
這一章是講君子之德。
雪公《講要》裏說,子貢問孔子如何做君子?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要先其言而行,就是行動先於語言,行之之後,語言才跟隨而來,簡單地講,就是做到了再說,要言行相符,這是君子。
朱子引程頤的弟子周浮沚先生的話,“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於未言之前。而後從之者,言之於既行之後”。周先生講,行在言之前,沒有說出來,先都已經做到了,這是先行其言。譬如,我們教人孝道,沒有說出來之前,自己先做到,自己是個孝子,然後才教別人行孝,別人當然就能敬服而效仿。“而後從之”,是語言從於行之後。
我過去的博士生導師,他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也常常跟我分享《古蘭經》,他說穆罕默德往往是在教別人之前先做到。他給我講了個小故事,說有一位老人,很喜歡吃糖,但是吃太多糖對身體沒有好處,怎麽勸都不聽,於是別人請穆罕默德(因為他是非常有威望的人)去勸這位老人。穆罕默德說,“你給我七天時間,七天後我再跟他講”。他這七天幹什麽?一粒糖都不吃。七天之後,他告訴老人,“我七天沒有吃糖,感覺很好,請你也減少吃糖”。這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所以別人能服其言,對他講的話心悅誠服,雖然這隻是一個很小的行為,可是我們能看到,聖賢人是怎樣教化眾生的。
聖人之教契理契機
朱子又引範氏,宋朝大儒範祖禹,“範氏曰:子貢之患,非言之艱而行之艱,故告之以此”。《論語》裏,有很多的弟子向孔子請教,孔子的回答都是契理契機的。契理是孔子講的都是正知正見,符合真理;契機是對應這個弟子的根基,幫助這個弟子解決他的問題,修正他的毛病。子貢問孔子,如何做君子?說明子貢有誌向要做一個君子,孔子就以他的切身毛病來跟他講,而這個毛病,實際上我們反觀自己,確實都有,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毛病,就是“說得多,做得少”,往往知識分子會常犯這個毛病,包括我自己在內。
朱子講,讀《論語》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我們把自身置於其中,這句話不是孔子對他弟子講的,是對我講的,我直接接受聖人的教誨,這樣學《論語》才有真實的受益。我讀到這一章,這就是孔子直接對我講的,指出我的毛病,講得非常委婉,孔子是溫良恭儉讓,用語都是點到即止,沒有那麽裸,非常溫和,讓我們自己去思悟。
子貢的毛病,“子貢之患,非言之艱”,不是在言語上有什麽困難。子貢在孔門四科裏言語第一,很會說話,是個外交家。可是他的毛病在於“行之艱”,做起來艱難,滿口都是聖賢道???,可是做出來的有多少?我們讀到孔子這句話,真的好像聖人在對我們當頭棒喝。反省自己,確實也是這樣的。從事聖賢教育的老師,學了不少大道理,上台講課也能讓很多人動容,可是自己還是有很多煩惱、習氣,離君子的境界,差之甚遠,所以要回頭來注重力行,真正去力行聖人之道,我們所學的才是活的,才是自己的,否則所學的是死的知識,我們自己得不到受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自己沒有體驗,還是聖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
《論語》裏每一條言語都非常簡潔,讀懂一條,我們就做一條。《論語》有二十篇,總共四百九十二章,我們現在學到第二篇第十三章,總共加起來,這是第二十九章。我們剛開始學,已經覺得裏麵味道無窮了。每一條,我們都要細細地讀,深入地思考,審問之,慎思之,還要篤行之,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先要做君子,然後做聖賢。這《論語》四百九十二章學下來,我們不知不覺變化氣質,轉凡成聖。
行必先人言必後人
雪公李炳南老先生,引清朝劉寶楠先生的《論語正義》,《論語正義》中又是引的《大戴禮記》,《禮記》有大戴、小戴,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聖,這是叔侄二人,叔叔戴德會集的《禮記》叫《大戴禮記》,總共四十六篇,《小戴禮記》是他的侄子戴聖,在他叔叔的《禮記》基礎上加以刪減,又加入了新的篇章,總共有四十九篇,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十三經裏的《禮記》,是小戴的《禮記》,《大戴禮記》現在讀的人不多了。
劉寶楠引《大戴禮記》裏的“曾子製言篇”,說“君子先行後言”和“曾子立事篇”,說“君子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來說明君子是敏於行而慎於言,講話不多,平時看起來好像很木訥,說話甚至比較笨拙,可是他敏於行。學了一個道理,就篤行之,比如顏回,跟孔子學習,孔子讚歎他是不違如愚,聽到聖人講的話,二話不說就去做,就去落實。老師講了一天,他都沒問一句話,好像是個愚人,可是他不愚,為什麽?他聽懂了,沒有疑問,立刻去力行,這就是“君子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做事比別人快、比別人早,這是敏於行,但是從來不會去表功。教導別人,也是自己先做到,然後再教導。人家看到他的行為,讚歎他,然後向他請教,他才給人講。這是什麽?行必先人,言必後人。這樣的德行,絕對令眾人敬服,人家願意跟著他,所以君子有德此有人。
一個單位的領導,如果能真正做到行必先人,言必後人,他絕對有非常忠心跟著他的人。如果一個領導,看到自己的員工犯了錯誤,馬上就劈頭蓋臉地批評他,自己都沒有先做到,言先人,行卻後人,怎麽能讓人敬服?應該怎麽做呢?看到員工有問題、有缺點,譬如他懶散,我們就表現出勤快的樣子,帶著他做,用身教,他看見做領導的都這樣努力地工作,他心裏就會慚愧、佩服,自自然然也就勤快起來了。
舜王當年在雷澤,看到很多人捕魚,大家都爭著到深潭去捕魚,因為深潭的魚又肥又大又多,老年人爭不過年輕人,隻好到淺灘去捕魚。舜看到這個情形,沒有去批評那些好爭的年輕人,他怎麽做呢?他自己主動到淺灘去捕魚,把深潭讓給老人。有些人也良心發現,看到舜這樣做,他也跟著做,舜就立刻去讚歎那個人,他不讚歎自己,讚歎他人,“你真是敬老,把你的深潭水讓給這些老人,你真有德行”。其他年輕人聽到這個言語,生起了慚愧心。不久之後,大家都能以深潭相讓,厚道的民風就培養起來了。舜教學的關鍵就在此地,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這句話有兩種句讀方式,兩種都很好。第一種,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自己先做,然後跟著再說;第二種,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我們要說的話,自己先去做,做到了再說。恩師在講經裏常講,做到了再說,是聖人;說了再做,說到做到,是賢人;說了又不做,那叫騙人。我們說久了、騙久了,被別人識穿了,就不會信我們了,就是不信其言。
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裏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這是引唐朝大慈禪師的話,原話是,“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所以,學貴力行。我們學聖賢之道,大道理學了很多,要說很容易,甚至能說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可是問問自己,聖賢境界證得沒有?沒有證得,不如先閉口不說話,回頭先去行。說得千裏,不如行得一步。我們行得之後,證得一分聖人境界了,然後我們說的,是自己自性流露出來的真實體驗,不是《禮記》所謂的“記問之學”,是自己真實的體驗,我們說的就能感動人。為什麽我們說了這些道理,別人聽了無動於衷?有的人說了同樣的道理,別人聽了之後能感動、感奮,能依教奉行,關鍵就在於這個人是不是真行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