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

蕅益大師注解說:“觀心為溫故。由觀心故,圓解開發,得陀羅尼,為知新。蓋天下莫故於心,亦莫新於心也。”大師講的道理很深刻,“觀心為溫故”,一開篇就把孔子的意思拉到了心性上,真是處處指歸心性。觀心的心,可以叫真心,也可以叫妄心。真心是宇宙的本體,一切宇宙萬物唯心所現,這個心是真心。真心無相,是空寂的,老子稱為道,“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講,道是宇宙的本體,可是大道無形,沒有相,我們的六根沒辦法接觸到,也就是眼這個根,看不到;耳這個根,聽不到;鼻這個根,嗅不到;舌頭這個根,嚐不到;身體這個根,觸摸不到;意這個根,意念想象不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沒辦法緣到心性,所以稱心性是無相的,是空寂,我們想不到,一想就已經落到妄心裏麵,妄心是動的,念頭剛起就動了。妄心沒辦法體會、了解真心。

六祖大師講這個心,叫自性,是同一件事。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是清淨的,“何期”就是想不到,真沒想到,自性本自清淨,就是無形無相,六根都緣不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每個人統統具足自性;“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它不生也不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它從來沒有動過,沒有來,也沒有去;“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宇宙萬物一切現象,都是心性所變現出來的。怎麽變現的?一動就變現。這一動就是妄心起來了,妄心就現出相,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裏講的。“所現”,是講它的能力、功能。真心本性有能現的功能,但是它要有一個緣,這個緣是什麽?妄心。妄心一動,它就能變,變現出境界。變的這個功能,還是源自真心。所變現的宇宙萬物,說是真心變的也行,妄心變的也行,因為本來分不出真妄,真和妄是一不是二。從變現的能力上講,是心性的能力,是真心,這是因。緣是妄心在動,一動就現相,因緣和合,可是又分不出真和妄,因為離了真就沒有妄,離了能現的心性的這個功能,妄心也就沒有了,沒有作用了。離了妄,真也找不到,本自空寂,所以真妄和合、真妄不二。一切宇宙現象,都是真妄一起變現,所以《華嚴》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妄心,它變的。

我們能真正觀心、識,了解宇宙萬物原來就是心識所變現,這叫溫故。直截觀宇宙的理體,原來是本自空寂的心性當中,忽然出現念頭,這是妄心,念念相續,而產生宇宙萬有的相續相。我們這樣觀心,“由觀心故,圓解開發,得陀羅尼”,就能圓解,圓解什麽?宇宙萬有的道理。宇宙怎麽來的?生命怎麽來的?它往哪裏去?這些統統都明了了,就是朱子講的窮理。窮理是一切理都明白,也就是圓解。開發,開是開悟,發是發明。一切宇宙萬有的真相,無一不曉,無所不知。

“得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語,佛教用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能持,也可以翻成能遮。江謙先生的《補注》講,“持善令不失,遮惡令不生也”,就是陀羅尼,我們的心念念都善,執持著善念,不令它失掉,就是孔子講的擇善固執,念念都是善念相續,晝夜常念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就是持善令不失;陀羅尼又有能遮的意思,遮是遮止,遮惡令不生,對於惡法、惡念能夠止住,不生惡,不去作惡,這是陀羅尼。

心性起作用是性德,性德的流露是純善,我們真正能夠證入心性,圓解心性的道理,開發自性的性德,那麽一切惡都永斷,一切善都無窮盡地相續,蕅益大師???,這叫知新。又說“蓋天下莫故於心,亦莫新於心”,故是已知的,已知的不離心性,未知的還是不離心性,一切法不離自性,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講溫故,講知新,都是不離心性。

溫故明心知新為用

江謙《補注》裏講,“溫故者,明其不變之體。知新者,妙其隨緣之用。溫故是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這個《補注》補得好。溫故就是明心,不變之體就是心性,它本不動搖、本不生滅,這是不變。心體不變,溫故就是明心見性。知新,證悟心性之體,便能有無窮妙用,能夠隨緣,隨什麽緣?隨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的緣,而現無窮盡的境界,所以它能生萬法,怎麽生?隨著緣來生,隨著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妄心,隨著妄心生,真心不變,不變而能隨緣。隨緣是從它的用上講,不變是從它的體上講,所生的萬法是它的相,體、相、用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他能夠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而能變應萬物,這就是隨緣妙用。

溫故就是正念真如,證得真如的理體,念念不離自性,叫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能夠隨緣,跟一切眾生接觸往來,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以什麽身得度,就能現什麽身而為說法,無窮的方便,這叫知新。蕅益大師把孔子的溫故知新,提到心性的高度,達到這種境界才可以為人師,這個師是天人師,天上地上都尊他為老師,三界至尊,在佛教裏有一個尊號就叫佛,佛陀,所以佛陀叫大師。為什麽?他證悟了心性,他有無窮的隨緣妙用。

學聖學賢的境界,我們要知道,它有一個至極圓滿的境界,這是我們的目標。具體的下手處,還是要按部就班,按照次第,而不能一步登天。一步登天,好高騖遠,就是什麽?嘴上能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能證心性,可是日常生活中連《弟子規》都沒做到,充滿了妄想分別執著,這種人充其量叫搞佛學,不是學佛。學佛就是放下,明心見性其實就是從放下的功夫、從一步步篤行的功夫中得來。所謂“口中步步空,行來步步有”。

心性是本有的,現在我們的心性不起作用,得不到隨緣妙用,雖然它不起作用,但是它還在,它沒有一刻消失,它本不動搖、本不生滅。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在《華嚴經》裏講,“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他歎奇,奇妙。一切眾生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德能和相好是福報,福報和智慧都是圓滿的,但是現在為什麽顯現不出來?因為有妄想執著,這裏沒講分別,但是分別含在其中。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現在要把它放下,能不能放下?決定能,它本來沒有。本來有的,說不能放下,那還說得過去;本來沒有的,就一定能放下。

釋迦牟尼佛一下子就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他的心性就圓滿證得,也就是他“溫故”一下子就做到了,“知新”立刻就圓滿,心性全體顯現,大用無方,隨緣妙用,善行方便,統統圓滿。我們的根性比他差,不能一下子全部放下,佛告訴我們一步步來,先從斷執著開始,執著就是非得怎麽樣,有很強的個性,要控製、要占有、要支配,這些念頭是執著。執著裏麵分善分惡,我們先要放下惡,斷惡修善,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統統改過來,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嗔癡慢,這是斷惡,斷惡就是修善。把惡斷除掉了,就執著到善上,擇善固執。

接下來把善也要放下,如果我們又執著善,就不能提升,充其量稱為世間的君子,可是真正聖賢的標準沒達到,要把善的念頭也放下,不執著了。怎樣才能放下善的執著?為善而沒有善的念頭。為善是應該的,本來就應該做的,不會覺得我在做善,誰在得我的好處,我在布施什麽東西給別人,這些念頭統統放下,就是不執著善而去行善。

然後再把分別斷掉。執著淡了,要把善的分別放下,是非、善惡、好醜都放下,善惡皆善,好醜皆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沒有好壞,都好,順境、逆境皆是善,心裏沒有分別執著的念頭。進而再提升,把起心動念都放下,境界現前的時候,保持我們的念頭不動,這個功夫就很高,我們凡人達不到。凡人見到境界現前,怎麽能不動念頭?

譬如,把這本書拿給你看,你見到了,肯定動念頭,一動念頭就是妄想。見到這本書,立刻起個念頭,是本《論語》書,分別了,然後《論語》是好書,分別又強烈了,有了好醜、善惡,有好的肯定有壞的,有善的一定就有惡的,這就是分別。再往下,這是好書,我要好好地看,我要認真地學,我很喜愛這本好書,這就是執著。但是這個執著是善的,能夠這樣做,是世間善人,是君子,總比執著惡的好,總比喜歡惡的書要好。妄想分別執著是這麽來的。

江謙先生講,“溫故者,明其不變之體”,這是念頭不動,見到書來了,就像鏡子一樣,用心如鏡,照得清清楚楚,但是沒有念頭,把書拿走了,又保持原來的清淨。照的時候,鏡子有沒有起妄想分別執著,認為這是書?沒有。書拿走之後,鏡子沒有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才有隨緣妙用。溫故而知新,我們到了這樣的一個層次,可謂圓滿,上頭沒有了,最圓滿、最至極的學問,我們就成了大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