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實踐常有新得

這一章是講如何學習。

“溫”,是溫習。“故”,是已經學過的學問。“新”,是學過的而又有所新得的學問。譬如我們把已經讀過的書,再加讀誦、思維,就是古人講的溫書,溫故;尚未讀過的書,現在正在研讀,以求了解書中所載的道理,這是知新。溫故知新就是隨時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學。新學的,必定是在已經學過的學問基礎上再提升,不斷地“溫故而知新”,這是好學。如此好學,就可以為人師。

朱子的《集注》裏講,“溫,尋繹也”,“尋繹”是回顧和研究的意思。“故者,舊所聞”,過去所聞、所學的。“新者,今所得”,現在所得的。朱子講“溫故而知新”,有他的新穎之處,他說,“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於心,而所知有限,故學記譏其‘不足以為人師’,正與此意互相發也”。這是由溫故來發明新的意思。

“學能時習舊聞”,學了道理,能常常溫習,習是溫習,再深一步,習有練習、實踐、落實的意思,就是把所學的,都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待人處事接物中,這叫“學能時習舊聞”。正如“學而篇第一章”講的,“學而時習之”,就是溫故的意思,不是隻記在口上,口裏能講,還要真正入心,落實到自己的行為當中,自己就有新得了。果然能夠把聖賢學問落實、運用到自己的待人處事接物當中,自己才有新得。這個新得就是自己有悟處,我們真正能夠實證聖賢的道理,這個聖賢的道理,不隻是聖賢人的境界,我們把它也轉成自己的境界了。

力行真幹學有新得

學問包括信、解、行、證四個階段。首先我們要能相信,相信聖賢人所說的是真理,然後再去理解。如果隻停留在信和解上,不能叫真實學問,這就是後麵講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真正真實的學問是什麽?自己要去行、要真幹??

譬如聖賢教我們,“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真正落實到自己的心行上,真幹,行有所得,就是朱子講的每有新得。“得”是自己真正證得了,信解行證,證是什麽?證明了,證明聖賢所說的是真的,自己真有體驗。

“則所學在我”,這個學才是實學,變成我自己真正的學問了,不是聖賢的學問,是我的學問。換句話說,我們不知不覺入聖賢之域。運用這些聖賢道理,“其應無窮”,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方方麵麵,我們都能運用,都能發明聖賢之道,這種人才可以稱為人師,我們才可以真正做他人的老師。朱子的這個見地很難得,不是說我在讀聖賢的典籍,不斷地溫習、不斷地背誦,這叫溫故;不斷地又新學一些知識,這叫知新,這個講得淺。朱子悟到,溫故知新是自己真正落實了聖賢學問,然後有了新得,這個新得的體驗叫知新。知新從哪來?從溫故得來,也就是自己真正學了之後,去實習、去真幹,這才有新得,才有知新。

朱子接著又從反麵來加強這個論點,他說,“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於心”,什麽叫“記問之學”?我們學習《論語》,這些字句都念得很熟,都能背誦,聽講之後,意思也能懂,甚至還能講給別人聽,但是自己都沒做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沒有“不亦說乎”的體驗,隻能叫記問之學,是自己記來的。我們博聞強記,記性好,記得多,不懂的就問、就聽,但是它沒有真正變成自己的存心、行為,隻是停留在表麵,所以叫記問之學,無得於心,心裏沒有真正的體驗。

我們的恩師對於記問之學,送了一個很好聽的名稱,叫儒學。你是學儒學的,學得也不錯,《論語》能倒背如流,也能講得頭頭是道,甚至講得傾倒一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煩煩惱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還是長戚戚,心裏有很多憂慮煩惱。《大學》裏講,心裏充滿了好樂、忿懥、恐懼、憂患,心不得其正,身不得其修,家也不能齊。為什麽家不能齊?《論語》學得很多了,可是夫妻間還常鬧矛盾,跟父母、兄弟、兒女關係都處不好,家沒齊。別人學聖賢之道,學得不亦說乎,我們學得不亦煩惱乎,怎麽能說有得於心?那統統叫記問之學,搞儒學,不是學儒。儒學和學儒這兩個字一調換,意義完全不一樣。學儒是什麽?真正向孔子學、向聖賢學,入他們的境界,我們真正得到不亦說乎。記問之學,所知有限,所學的隻能叫知識。知識很豐富,讀得多、記得多,但是都不是自己的,是孔子的、是聖賢人的,而且我們所知的很有限,有所知,就有所不知。聖賢之學,是圓融的學問,一通一切通。

《論語》共四百九十二章,我們從這一章入手學到底,就通到自性了。通到自性,《大學》說的能明明德,我們的明德一明,統統都明了,那叫開悟。任何聖賢的道理,我們拿來馬上就能懂得他的意思,就能跟人講,講得一點也沒錯。甚至拿世間任何一個學科的書籍給我們看,都能看得懂,一接觸就明了,為什麽?智慧現前,這是明德的作用。我們能明明德,這個作用大用無方,這時候就是無所不知了,真正是通達心性的學問。沒通到自性,所知還是有限,有所知,有所不知,而且所不知的比所知的要多得太多。《禮記·學記》裏,有一句話,“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這是警醒我們,記問之學不配做別人的老師,為什麽?自己還沒有通達。

什麽人有資格稱為老師?通了自性了,開悟了,明明德了,他已經完成大學之道,這個人是聖人,他才能堪稱人師。沒達到這一點,都是學生,都是聖賢的弟子。

學貴力行誌作人師

學,貴在落實、貴在力行。力行,我們的下手處不要好高騖遠,就用《弟子規》,這就是最好的起步。

《論語·學而篇》第六章講,“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規》就用“學而篇”第六章,作為總綱領開解,從七科來開顯,第一是孝,第二是悌,第三是謹,第四是信,第五是愛眾,第六是親仁,第七是學文,統統都是教我們落實的。我們真正這樣去落實,才是真正的聖賢弟子,孔門弟子。

我們學習聖賢的典籍,邊學邊做,學有新得,跟人分享,這還能勉強稱為人師,因為我們溫故而知新,真有所得。我們講出來的不是記問之學,是自己真正在力行當中的體驗,我們分享自己的體驗、新得,但是這個人師不圓滿,還在學習的階段中。如果沒有去力行,就不能叫人師,有一句好聽的話,叫經師,能夠講解聖賢經典,講解的也沒錯,我們可以寫論文、寫書,能被評上教授,這是經師。古人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不能隻停留在經師的層麵,要做人師,“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的學問要能堪稱人師,必須力行才行,我們的行為能作為世間人的榜樣、模範。

《禮記·學記》裏的“不足以為人師”,與“溫故而知新”是互相發明,讓我們從正反兩方麵去理解,什麽才是師,師的最低標準就是溫故而知新。我們把自己所學的道理,真正去力行,有新的體會,這叫知新,才可以為人師,這是孔子講的最低標準,勉強可以稱為老師、人師。如果我們沒有力行,就不可以為人師,即使是學富五車,知識很廣博,一切經都能背得滾瓜爛熟,講解得天花亂墜,都不能稱為師。為什麽?沒有所得,沒有新得。

溫故知新不離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