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荔枝賦並序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曲江區)人。武後神功元年(697)進士登第,授校書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呂科,授左拾遺。後曆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集賢院學士、中書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一年(733),起複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明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二十三年(735),加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始興縣伯。二十四年(736),遷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左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俄請歸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二,贈荊州大都督,諡曰文獻。詩文主張興寄,詩與陳子昂齊名。文工碑誌,張說稱讚“輕縑素練,實濟時用”(《大唐新語》卷一)。賦今存《荔枝賦》《白羽扇賦》兩篇,有《張曲江集》二十卷。

葛立方謂荔枝乃張九齡盛稱於京師,“則是九齡乃創見也,議者謂楊妃酷好,安知非九齡有以啟之”(見《韻語陽秋》卷一六)。何文煥《曆代詩話考索》駁之曰:“張曲江為《荔枝賦》,葛公謂楊妃之嗜,或公啟之。按三百五篇,詠禽獸、果木、池台、服玩、美色、音聲,不一而足,皆末世荒淫之媒邪?”後者足破無稽之談。

南海郡出荔枝焉[1],每至季夏[2],其實乃熟。狀甚瑰詭[3],味特甘滋,百果之中,無一可比。餘往在西掖[4],嚐盛稱之,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劉侯[5],弱年遷累[6],經於南海。一聞斯談,倍複喜歎,以為甘旨之極也。又謂龍眼凡果[7],而與荔枝齊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龍眼相比[8],是時二方不通,傳聞之大謬也。每相顧閑議,欲為賦述,而世務卒卒[9],此誌莫就。及理郡暇日[10],追敘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輕[11],味以無比而疑,遠既不可驗,終然永屈。況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無譽之間,苟無深知,與彼亦何以異也。用導揚其實[12],遂作此賦雲。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13],雖受氣於震方[14],實稟精於火離[15]。乃作酸於此裔[16],爰負陽以從宜[17],蒙休和之所播[18],涉寒暑而非虧[19]。下合圍以擢本[20],傍蔭畝而抱規[21]。紫文紺理[22],黛葉緗枝[23];蓊鬱而霮NFDC8[24],環合而棼麗[25]。如蓋之張,如帷之垂,雲煙沃若[26],孔翠於斯[27]。靈根所盤,不高不卑。陋下澤之沮洳[28],惡層崖之嶮巇[29]。彼前誌之或妄[30],何側生之見疵[31]。

爾其勾芒在辰[32],凱風入律[33],肇氣含滋[34],芳敷謐溢[35]。綠穗靡靡[36],青英苾苾[37],不豐其華[38],但甘其實。如有意乎敦本[39],故微文而妙質[40]。蒂藥房而攢萃[41],披龍鱗以駢比[42],膚玉英而含津[43],色江萍以吐日[44]。朱苞剖[45],明璫出[46],炯然數寸,猶不可匹。未至齒而殆銷[47],雖瓊漿而可軼[48],彼眾味之有五[49],此甘滋之不一[50]。伊醇淑之無準[51],非精言之能悉,聞者歡而竦企[52],見者訝而驚仡[53]。心恚可以蠲忿[54],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於醴露[55],何比數於甘橘[56]。援蒲桃以見擬[57],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華軒洞開[58],嘉賓四會[59],時當燠煜[60],客或煩憒[61],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體忲[62]。信雕盤之仙液[63],實玳筵之綺繢[64]。有終食於累百,愈益氣而理內,故無厭於所甘,雖不貪而必愛。沉李美而莫取,浮瓜甘而自退[65],豈一座之所榮[66],冠四時之為最。

夫其貴可以薦宗廟[67],珍可以羞王公[68]。亭十裏而莫致[69],門九重兮曷通[70]?山五嶠兮白雲[71],江千裏兮清楓,何斯美之獨遠,嗟爾命之不逢!每被銷於凡口,罕獲知於貴躬。柿何稱乎梁侯,梨何幸乎張公[72],亦因地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

(《唐丞相曲江張先生文集》卷一,《四部叢刊》影印本)

[1]南海郡:唐廣州南海郡,郡治廣州,即今廣州市。

[2]季夏:夏季最後一月,即農曆六月。

[3]瑰詭:美麗奇異。

[4]西掖:中書省的別稱。

[5]舍人:唐設舍人有多種,通事舍人、中書舍人、起居舍人等。彭城劉侯未詳。

[6]弱年:幼年。遷累:受長輩改官之累。

[7]龍眼:俗稱桂圓,又稱木彈、驪珠、益智、繡水團等。樹如荔枝,但枝葉稍小。荔枝過即龍眼熟,因常隨其後,謂其為荔枝奴。班固等《東觀漢記》卷二二:“南單於來朝,賜禦倉及橙橘、龍眼、荔枝。”

[8]魏文帝:即曹丕。《太平禦覽》卷九七二引魏文帝詔:“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飴……他方之果,寧有匹者。”無與龍眼相比事。此當為連類而及。

[9]卒(cù)卒:匆促急劇貌。

[10]理郡:辦完州郡事務。

[11]輕:不貴重。

[12]此句一作“因道揚其實”。道揚,讚揚。

[13]厥:助詞,無實義。

[14]震方:東方。

[15]稟:承受。火離:南方。

[16]裔:邊地。

[17]爰:句首語氣詞。負陽:承受陽和之氣。

[18]休和:安閑平和。

[19]虧:損傷。

[20]合圍:合抱。擢本:拔根。

[21]抱規:環合似圓形。

[22]紫文:即紫紋。紺(gàn):絳青色。理:木質。

[23]黛:墨綠色。緗:淺黃色。

[24]蓊(wěng)鬱:茂密貌。霮(dàn)NFDC8(duì):幽深。

[25]環合:圍繞聚攏。棼(shēn)麗:繁盛貌。

[26]沃若:濃密貌。

[27]孔翠:孔雀與翠鳥。

[28]沮(jù)洳(rù):地低濕。

[29]惡(è):汙穢。嶮(xiǎn)巇(xī):險要高峻貌。

[30]前誌:前人的記述。妄:荒誕。

[31]側生:本指荔枝生於旁枝,後用作荔枝的代稱。左思《蜀都賦》:“旁挺龍目,側生荔枝。”此代荔枝。疵:挑剔,非議。

[32]勾芒:木神。因木盛於春,故稱木神為勾芒。《禮記·月令》:“其帝大暤,其神勾芒。”辰:東方。

[33]凱風:和風,南風。律:用竹管或金屬管作成的測定氣候變化的儀器。

[34]“肇氣”句:氣候開始濕潤。

[35]“芳敷”句:香氣悄悄地彌散。

[36]靡靡:草伏相依貌。此形容綠色的果子密密實實擠在一起。

[37]苾(bì)苾:芳香濃鬱。

[38]豐:旺,猶言猛長。

[39]敦本:注重根本。

[40]微文:紋路不鮮明,指外表不華美。

[41]蒂(dì):花及果與枝莖相連的部分。藥房:花蕊。攢(cuán)萃(cuì):聚集叢生。

[42]披:一作皮。龍鱗:似鱗狀之樹皮。駢比:並列,密接。

[43]玉英:玉之精華。津:潤澤。

[44]江萍:江上的萍草。吐日:日光照耀。

[45]朱苞:紅色的果皮。

[46]明璫:用珠玉串成的耳飾。《藝文類聚》卷八七引王逸《荔枝賦》:“皮似丹罽,膚若明璫。”

[47]殆(dài):幾乎。

[48]瓊漿:美酒。軼(yì):超過。

[49]眾味:萬物的味道。

[50]甘滋:甜滋味。不一:不僅僅是甜這一種味道。

[51]醇淑:味道的醇正清甜。淑,清澈。無準:無標準。

[52]竦企:猶言企望,引領踮腳而望。

[53]驚仡(yì):驚訝至極。

[54]恚(huì):憤怒。蠲(juān)忿:消除忿怒。

[55]醴(lǐ):甜酒。露:芳香的飲料。

[56]比數:同列,相齊並論。

[57]擬:推測。

[58]若乃:連詞,假如,如果。華軒:美麗的廳堂。洞開:敞開。

[59]四會:四方會集。

[60]燠(yù)煜(yù):炎熱。

[61]煩憒(kuì):心煩頭昏。

[62]侈(chǐ):廣,寬。此謂心情舒暢。忲(tài):通“泰”,謂身體閑適安泰。

[63]雕盤:雕飾華美的餐具。仙液:此指荔枝汁。

[64]玳(dài)筵:以玳瑁裝飾坐具的宴席,指盛宴。綺繢(huì):繪畫裝飾得最美的絲頭。即最精美的部分。

[65]浮瓜: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此化用,以沉李、浮瓜襯荔枝無與比數。

[66]一座:全部在座的人。

[67]薦:進獻祭品。

[68]羞:進獻食品。

[69]亭:行人停留宿食的處所。秦漢製度,十裏一亭。

[70]曷(hé):何,何故。

[71]五嶠:即五嶺。一般指大庚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

[72]“柿何”二句:《文選》潘嶽《閑居賦》:“張公大穀之梨,梁侯烏椑之柿。”李善注:“《廣誌》曰:‘洛陽北芒山有張公夏梨,甚甘,海內唯有一樹。’大穀,未詳。《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烏椑木。’《廣誌》曰:‘梁國侯家有烏椑,甚美,世罕得之。’”

此賦意旨,作者在序中交待得十分明白:“物以不知而輕,味以無比而疑,遠不可驗,終然永屈;況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無譽之間,苟無深知,與彼亦何以異也!”物被輕、被疑的根源在於生長的地理位置。荔枝是果之美者,形貌、味質俱佳,更是不亢不卑、性靈獨具,非蒲桃、龍眼、柿、梨、李等可比,卻偏偏不被人知,還要蒙受誹謗。曾為“荒陬孤生”的張九齡對“因地之所遇”體會極深,他的《感遇》十二首、《雜詩》五首,抒寫的也是這一主題。唐王朝突破門閥,科舉選士,使不少偏居邊隅的下層文士見拔重用,但也時時出現所謂“野無遺才”的荒唐局麵。因此,此賦中借荔枝申述的不僅是賢不見用的幽憤,更是對當朝選才用人觀念的批判。胡應麟評張九齡詩“含清拔於綺繪之中,寄神俊於莊嚴之內”(《詩藪》內編卷四),此賦正見出興寄蘊藉,含蓄秀婉的特色。

(楊曉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