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業,要怎麽檢查

有位家長在網上問我一個問題:小孩兒做作業總是沒有自己檢查改正的良好習慣,做家長的應該怎麽指導才對?

我沒有直接回答家長的問題,而是問了一連串的問題。

我首先問她:“你小時候有這個習慣嗎?”這位媽媽說:“不太記得了”。媽媽的回答很模糊,我推測,媽媽也未必有這樣的習慣。

我繼續問媽媽:“假設孩子願意檢查,但不知道怎麽檢查,你會怎麽指導他呢?”媽媽的回答是:“我的方法是讓他先蓋住自己寫的答案,然後再重新驗算一遍,如果對了就在旁邊自己打個勾,表示已經檢查過。”這個方法很熟悉,小時候我們也是這樣被教導的。

我又問媽媽:“這樣檢查一遍要花多少時間呢?”媽媽告訴我:“大約需要20分鍾,而孩子做一遍作業,也需要這麽長時間。”也就是說,這樣的檢查相當於孩子重做了一遍。

我繼續問:“一般孩子檢查一遍能查出幾個錯誤呢?”媽媽告訴我:“效率不高,有些地方還是沒能檢查出來。”很顯然,這正是媽媽苦惱的地方,也是媽媽找我尋求幫助的原因。

我問媽媽:“你覺得這樣的檢查值得嗎?”媽媽沒有正麵回答我,而是說出了她的希望:“我希望小孩兒能夠養成良好習慣,而不是每次都等著別人幫他找出錯誤,寫完就啥也不管了。”

希望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是父母共同的願望,但是在具體方法上未必可取。首先,孩子要花差不多與寫作業等量的時間來檢查,這樣的檢查不但耗時,而且低效。另外,讓孩子重複做一遍,孩子也會覺得很枯燥,有的孩子可能還會更加馬虎——反正一會兒還要檢查一遍呢!等孩子作業多一些的時候,就算他願意,時間也不允許。當然,我也不讚成孩子寫完就啥也不管。

作業到底要怎樣檢查呢?在我看來,檢查有兩個功能:第一,全局掃描。主要是看有沒有忽略的或者漏掉的題目。我數次聽別人講過,在中高考的時候,有的孩子因為緊張,加上沒有檢查,落下半張卷的題目沒有做,結果可想而知。對學生來說,也算是非常慘痛的教訓。因此,孩子做完作業以後,養成核對的習慣非常有必要。第二,重點檢查。主要是重點注意沒把握的題目,這樣的地方倒是不妨再花一點兒時間,甚至重新做一遍。如果我們指導孩子,也可以簡單量化,比如“把你最沒把握的兩道題演算一下”,孩子會重視自己的薄弱環節,多花一些時間。這樣的檢查比較有針對性。

我拿數學考試打了個比方:我們考試的時長設計,通常都是做完了,還富餘一點兒時間,這點時間,如果把題目全部演算一遍根本不夠,但是用來檢查卷麵重點核對最沒把握的題目,則剛剛好。

其實,檢查隻是查缺補漏,關鍵是孩子做題的時候是否認真投入,是否能提高準確率。

也有的父母擔心,如果這樣還檢查不出錯誤怎麽辦呢?就如這位媽媽說的一樣,就算孩子重新做一遍,也不能完全避免錯誤。通過老師的批改,可以將錯誤找出來,然後通過改錯來進一步鞏固知識。孩子的檢查、老師的批改,再加上孩子的改錯,這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鏈條,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不要過度苛求孩子自我檢查的效率,但也不要忽略了改錯的功能。

當前學生的課業負擔普遍偏重,因此我不主張在“養成好習慣”的口號下,讓孩子在學習上做無用功。現在有一個現象,有一部分態度認真的孩子,到了高年級會成績下滑。原因是一味強調習慣的養成而忽視學習效率,麵對更繁重的學習任務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時間,還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效率,少做無用功。

許多家長問我,要不要幫孩子檢查作業?原則上,我不讚成幫孩子檢查作業,那樣確實會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孩子應該為自己的學業和對錯負責,但是,凡事都不能一刀切,不能教條地理解這個原則。對於孩子的作業,我們沒必要為他負責,但有監督的權利。

我曾經幫一個朋友帶孩子,孩子做作業非常拖遝,他一個人在房間裏寫作業,一會兒看漫畫,一會兒玩玩具,效率非常低,而且作業質量相當不理想。媽媽總是因為作業與他發生衝突。我帶了他幾天,帶的過程中我曾經幫孩子檢查作業。

我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堅持兩個原則:第一,最低限度介入。第二,介入之前先想好如何退出。

以這個朋友的孩子為例,我對他的基本要求是到客廳寫作業,遠離玩具,同時遵守基本的時間約定,並且保證基本的正確率,不應付。對於一些次要問題,比如字跡不工整等,暫時忽略。我檢查他的作業是為了監測作業的質量。我完整地帶了這個孩子3天,通過檢查,他的作業質量有很大的提高。如果繼續帶下去,我對他的檢查會變為抽查,並且對他的監督也會減少。檢查和抽查可以形成一種張力,輔助孩子形成自我約束力。這個過程中我會不斷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形成新的體驗,積累成功的經驗,把這個積極行為固化下來。

關於是否幫孩子檢查作業,我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對於不同的親子情況給出完全不同的建議。比如,有的家長一直幫孩子檢查作業,我了解了詳細的情況,發現孩子完全可以為自己的作業負責,根本沒必要幫他檢查,因此建議家長馬上退出。有的孩子問題比較嚴重,不但家庭作業完不成,課堂作業也完不成,老師幾乎天天給家長打電話。孩子的父母也嚐試過完全不管,但是會陷入徹底失控狀態。結果往往是家長控製不住脾氣,對孩子拳腳相加。針對這種情況,我建議家長每天耐心地幫孩子檢查作業,不要對孩子發脾氣,而是通過這個過程逐漸規範孩子的行為。當家長逐漸地看到了孩子的進步,等孩子基本能完成家庭作業和課堂作業的時候,我開始指導家長減少對孩子的監督,慢慢放手。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慢慢就可以每天自己安排時間,自覺完成作業,他的父母也不必檢查他的作業。

情況嚴重的孩子,很難直接放手,必須經曆一個監督的過程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個監督的權利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迅速扭轉局麵。監督是為了過渡到不監督。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監督,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退出。如果家長無法退出,那就不是監督,而是代勞,是替孩子負責了。在谘詢中發現,很多家長總想等孩子完全改變以後,自己再退出,事實上這樣是把自己和孩子綁定在一起了。對孩子的監督,絕對不要戀戰。不要糾纏小的問題,而要堅持最低限度介入的原則,孩子有進步,我們就逐漸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