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把爭吵化作“筆錄”
有一位深圳的家長,她家有兩個男孩,哥哥9歲,弟弟6歲,平時孩子的舅媽在家裏幫忙做飯。話說有一天,這位朋友外出歸來,得知家裏發生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孩子的舅媽、哥哥和弟弟三個人吵起來了!
這下熱鬧了,她回家後,舅媽先和她講了事情的經過。大致的情況是,弟弟給一位親戚打電話,本來是問候一下,後來提到想要一個玩具,那位親戚說最近不會去他家,沒法帶給他。孩子的舅媽覺得孩子這樣做不禮貌就讓他掛了電話。弟弟沒能得到玩具,就開始鬧騰,大喊大叫並摔東西。孩子的舅媽和哥哥製止了他,當然少不了要批評他。這個過程比較曲折,總之最後亂作一團。
這位媽媽還算沉得住氣,聽了孩子的舅媽描述之後一直沉默,弟弟也假裝無事,絕口不提。到了吃飯的時候,弟弟繃不住了,開始說這件事情。他重點強調舅媽和哥哥如何如何對付他,至於他做了什麽則一帶而過。媽媽見此情形覺得三言兩語說不明白,就靈機一動,對弟弟說:“既然如此,我找來紙筆,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看看你舅媽和哥哥都做了什麽。”
於是,弟弟描述過程,媽媽邊記錄邊澄清。比如,他說哥哥訓斥他,媽媽就會追問他是因為什麽事情,哥哥是怎麽說的,又是怎樣做的,然後與哥哥核實。就這樣,所有的細節都被呈現出來。媽媽說,這個記錄,整整用了兩頁A4紙,足見“案情”之複雜!
把整個過程弄清楚後,媽媽找來一支紅筆開始點評。弟弟主動給親戚打電話,說明很有禮貌,但不應該這樣要東西。尤其是掛了電話之後的鬧騰,首先是他的不對。當然,孩子的舅媽和哥哥也有過激的語言和行動。媽媽像個審案的判官一樣,將所有的細節分析了一遍。
比較有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弟弟說:“媽媽,你說的一句話,讓我特別感動,你說舅媽都生病了,還給我們做飯。現在,舅媽說的有道理,我還不聽她的話。媽媽我錯了,舅媽很辛苦的。還有,媽媽生病的時候,還送我們上學,我也很感動……”說著說著眼淚稀裏嘩啦就下來了。
媽媽感到非常意外,一方麵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會說出“感動”之類的話來,還淚如泉湧;另一方麵是因為孩子與此前的表現大相徑庭。半個月前這位媽媽還給我打電話,苦惱於弟弟的死不認錯,哪怕人證物證俱在,他也會矢口否認,給他講道理,基本說不通。我幫她分析,這和家人對弟弟的否定有關,比如,無論弟弟說什麽話哥哥都馬上說:“不對,你說錯啦,不是這樣的!”弟弟說了幼稚的話,全家人覺得好玩,也會笑他,甚至還拿這些話題開玩笑。家裏人並無惡意,但弟弟卻覺得被奚落、被嘲笑,導致弟弟不肯認錯,哪怕說他褲子穿反了,他也死活不承認。吵架的事,如果不是記錄下來,按照弟弟一貫的做法,他肯定會一口咬定是舅媽和哥哥不對,自己沒錯。
這位媽媽說她是受了我的啟發。我說:“雖然給你出過很多‘餿主意’,但好像沒這麽一條哦!”她說:“你是沒直接說,可你不是讓我寫日誌,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嗎?我這不是活學活用嘛!”我打趣道:“哈哈,知識產權歸我哦!”
通常,我會讓找我谘詢的家長每天記個流水賬日誌給我,我通篇看一通,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重點,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減少了跑題的可能性。但這個辦法還從來沒用在孩子身上呢,這位朋友倒是做了很好的嚐試。
對於比較複雜的問題,落在紙上至少有三個好處。
首先是能把傾聽與評判清晰地分開。如果隻聽幾句就評判孩子,孩子會本能地回避問題,不講真話。這樣做不但容易引起對抗,還特容易跑題。如果先讓孩子把整件事情講清楚,孩子也能平靜地訴說,這是純粹的傾聽。這個描述的過程把事情的原貌呈現了出來,不但緊扣主題,還能抑製雙方的壞脾氣。說完了,也讓雙方度過了情緒爆發的危險期,彼此的狀態都歸於理智。這樣記錄對於愛發脾氣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緩衝。而且,我們作出傾聽的示範,孩子才能更好地傾聽他人。
其次,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我這位朋友和孩子的舅媽開玩笑:“如果光聽孩子的一麵之詞,以為你在家欺負他了呢!”再小的孩子也懂得自我保護,總是突出自己有道理的地方,並指摘對方的不是。如果雙方各執一詞,就很難溝通。把所有的事情記錄下來使整個事件了然於胸,雙方的是非都清晰明了,誰也沒法否認。
再次,對孩子來說,這是培養客觀性與條理性的好契機。孩子的思維更具主觀性,不易看到事情的原貌。如果讓孩子描述一件事情,他通常會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細節,但未必是重點,說了半天,聽的人還一頭霧水。如果寫出來,則是一種全麵呈現,孩子也能漸漸明白描述一件事情應該遵循怎樣的線索。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和孩子有爭執的情境。你會發現,如果把孩子的觀點記錄下來並核實清楚,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孩子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