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冷處理≠不處理

有許多次,家長說用了“冷處理”的辦法,仔細一問卻發現不是“冷處理”,而是“沒處理”,至少是沒處理完。

今天,有位家長又給我講了一件事情。

昨天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作業,要穿溜冰鞋下樓玩,讓媽媽給他一元錢買水喝。他又提出來口香糖沒了,媽媽不置可否,孩子便開始發脾氣,還順便計較說剛才英語多讀了5分鍾。這個過程中孩子罵了“混蛋”,還用溜冰鞋敲地板。媽媽給他講了幾句道理,然後說:“你又哭又鬧我不想和你說話……”最後媽媽領著弟弟下樓玩去了。下樓的時候,還能聽見孩子連聲罵“混蛋”。

媽媽回來的時候,順便買了兩瓶口香糖,本打算教育一番再給他,結果,剛帶回家便被他發現了。孩子拿了口香糖,便去下軍棋,媽媽坐在孩子對麵,試圖就剛才的事情給他講講道理:“你這樣對媽媽,媽媽依然愛你,但如果你這樣對別人,別人就會不喜歡你的……”孩子雖然也在點頭,但眼睛一直沒有離開軍棋,媽媽覺得孩子隻是在敷衍,心中難免惱火。

孩子發火的時候,媽媽避其鋒芒不理他,並且離開孩子,這種做法特別容易被當作“冷處理”。我反問媽媽:“假設你和老公發生矛盾,吵到一半,他轉身離開留你在原地,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媽媽說:“我會更加生氣,一直罵他。”我又追問了一句:“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呢?”

“冷處理”是相對於“熱處理”而言的,遇到問題,我們不要被情緒所主導而指責或者打罵孩子,但是我們也不主張回避問題、忽視孩子。

在我看來,“冷處理”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用一種冷靜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前文中的媽媽還算冷靜,但她沒有把事情處理完。

首先,孩子說口香糖沒了,媽媽沒有回應。這位媽媽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她擔心孩子發脾氣糾纏她。另外她覺得孩子有零用錢、春節的紅包,根據家裏的規定,孩子還可以通過擦玻璃拖地板賺錢。她希望孩子用自己的錢買,但這個意願沒有說出口。因為這個先入為主的判斷,媽媽選擇了回避、不置可否,而恰好是這個判斷導致了孩子糾纏不休。不管是否同意給孩子買口香糖,或者是否決定讓他用自己的錢買,都要清晰明確地回應孩子。清晰地回應,反倒能降低被糾纏的概率。既然後麵可以一次給他買兩瓶,這裏何不痛快地答應孩子呢?這樣也免去了後麵的一係列問題。

我繼續和媽媽討論:孩子抱怨英語多讀了5分鍾,罵“混蛋”,用溜冰鞋敲地板,要不要處理呢?媽媽怕事態擴大,當時沒理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兩瓶口香糖,孩子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他可能覺得罵“混蛋”、用溜冰鞋敲地板是有效的策略。媽媽買了口香糖給他,而且是兩瓶,超出了他的預期。以後他極有可能不斷重複這個策略。媽媽害怕孩子糾纏,仔細推敲卻發現,恰好是媽媽的回應方式養成了孩子愛糾纏的習慣。這個處理也可以非常簡潔:“這件事情與讀英語無關!你想不想要口香糖?想的話,為罵人的事情向我道歉,穿好溜冰鞋,我們下樓去買!”

最近幾年,有一個體會越來越深切:如果事情處理得當,根本不用講道理。因為道理已經體現在親子互動過程中了,這樣的道理根植在孩子的行為中,便不會產生知行分離的問題。相反,如果當時沒有處理,或者像這位媽媽一樣,事情還沒有處理完,卻帶了兩盒口香糖回來。這個辦法本身就是在變相鼓勵孩子罵人、糾纏。雖然這並非媽媽的本意。事後再講道理告訴他“不能這麽做,以後大家不喜歡你了”,孩子會聽不進去,因為他從媽媽的行為得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認知,這必然會產生知行分離的問題。當我們常常抱怨孩子“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的時候,不妨回想一下,當時把事情處理完了嗎?是不是僅僅在事後給孩子講了一堆大道理?事後的道理和處理過程所傳達的信息是否一致呢?

在教育中也常常存在“計劃沒有變化快”的情況。媽媽本來打算和孩子談清楚再給口香糖,結果提前被孩子發現。孩子得到了口香糖,並且被軍棋所吸引,肯定沒心思聽媽媽的長篇大論。所以,當時媽媽應該及時調整策略,比如,等孩子下完軍棋再說,或者把要和孩子說的話壓縮成一兩句非常簡潔地表達給孩子,效果會更好。

事情處理一半就把孩子扔下,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孩子會覺得自己在父母的心中無足輕重,會感到自尊受到了挫傷,會產生強烈的憤怒,這也是孩子後來連聲罵“混蛋”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冷處理≠不處理,及時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置之不理,這是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