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溫言暖語感人心

我非常關注親子互動的細節,比如,孩子說了一句話,我們該怎樣回應。一句話可能會扭轉局麵,一句話也可能會破壞氛圍。我們常常說“一言不合”,在親子交流中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有一個孩子很怕寫作文,難得他某一次作文寫得不錯,媽媽就肯定了他一句“構思快了,而且語句很連貫”。這句話很簡潔,也指出了孩子具體的進步。我進一步問媽媽:“能否用孩子喜歡的話誇獎他?”媽媽一時想不出,我就把她這句話“翻譯”成一句形象的話:你的語句像連珠炮一樣,寫了一句,還有一句,又跟著一句……這些句子你都是怎麽想出來的呢?好像排著隊就出來了,一點兒都沒費事呀,你可真能想呀!要是讓媽媽想,估計得把我的頭發都愁白了……

這句話有點誇張,也加入了幽默的成分。但對一個極其犯愁寫作文的孩子,值得這樣大張旗鼓地鼓勵他此次的進步。父母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出來,肯定孩子的同時也和孩子一同分享了進步的喜悅。“構思快了,語句連貫”這樣的話是成人的語言,沒有感情和溫度,說給孩子聽很難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如果用比喻來表達,孩子更容易明白。以後,寫作文時他就可以自我鼓勵:媽媽說了,我寫作文像連珠炮一樣,這難不住我。

我們用形象、幽默的話語,點出了孩子最有進步的地方,也放大了孩子的成功經驗。

這個孩子不但學習困難,而且幾乎天天被老師批評,加上和同學關係不好,因此極度畏懼學校,每天早晨都不起床。雖然學校就在他家隔壁,他卻天天遲到。有一天他下樓的時候,有位老奶奶說他“晚點了,以後早點吧”,他說“就晚了一小會兒”,媽媽接著說:“一小會兒也是晚了呀!”針對媽媽這句話,我問了一個問題:“能否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在表達什麽意思呢?”媽媽想了想說:“他感覺隻晚了幾分鍾,以前比這還晚呢。”的確,孩子的意思是他已經比以前有進步了。媽媽說:“哦,應該先肯定他——不錯,我們比以前上學早了,但如果再早一點點,我們就能和同學們一起進校門了。”

我和媽媽又把這句話完善了一下,用更具體、更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兒子,你說的沒錯,今天你比昨天快了5分鍾呢,明天要是再比今天快5分鍾,咱就不會遲到啦。明天老奶奶見到你,肯定得說:‘喲,今兒個夠早的呀!’”

我們用生動的語言為孩子“展望”了第二天早晨可能出現的情況,孩子會設想當時的情境和感受,因而這個虛擬的場景,會對孩子產生一種真實的激勵作用。

我和媽媽設想,第二天早晨,當孩子不願意起床的時候,還可以延續這個話題:“咱們得快點,讓老奶奶知道,我們今天更早啦!”媽媽告訴我,這孩子就愛表功,說不定他還能主動和老奶奶說“我今天起得很早”。

孩子天天遲到看上去是很嚴重的問題。不過我們心裏很清楚,孩子不願意起床是因為畏懼學校。因此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改善孩子在學校的體驗上,而不是直接幹預這件事情,遲到便遲到,沒關係。慢慢地,嚴重的遲到問題自行消失了。

我常常感慨,孩子的改變不會排山倒海地來,而是像破土的小苗一樣,悄無聲息地露出地麵,又因為細小的進步總隱藏在缺點的縫隙裏,特別不易察覺,非常容易錯過。孩子的進步時刻都在展現,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善於捕捉的眼睛。如果我們總能發現這些細碎的改變,就不會對孩子失望,而能與孩子一起慶祝進步。

有一個7歲的男孩,在家比較受寵,老人總是讓別的孩子讓著他,包括比他大的孩子,也包括比他小的孩子。結果呢,這個孩子在家裏總要處處占先以自我為中心,到學校又比較膽小。

孩子的媽媽給我講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有一次和他同學家人一起吃飯,他洗完了手就朝他同學5歲的弟弟甩水滴玩,這個5歲的小孩子覺得很好玩,也去洗手,回來也向他甩水滴。這個7歲的男孩滿臉不悅,抱怨“煩死了”。媽媽覺得孩子不會為別人考慮,可當時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媽媽說她最容易出口的版本就是:“你先往別人身上甩水的,你知道不舒服,別人也會不舒服啊!”

媽媽說的是事實,但用這樣的語氣說出來孩子未必接受,更不要說改變了。我們探討換一種語氣,抹去質問的痕跡,比如:“兒子,小朋友朝你甩水滴,你覺得不舒服了吧?這樣確實會不舒服。不過呢,剛才是你先朝小朋友甩的哦,其實人家已經不舒服在先了。這時候你再說‘煩死了’,小朋友會怎麽想呢?”

雖然孩子沒有替對方著想,但他說“煩死了”的確是他的真實感受,我們不妨先接納他的感覺,再進一步推己及人,引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在行動中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媽媽說:“我要把你這段背下來,形成一個說話的習慣模式。”的確,這是一個說話的模式。如果我們改變回應孩子的模式,孩子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如果孩子有明顯的錯誤,我們很容易向他開火,因而錯失溫柔化解的時機。我們可以中肯地指出孩子的不妥,但不要用指責的語氣攻擊孩子的不妥。

對於我們要說出的話,不妨先在自己身上體會一下,感覺會告訴我們這句話有怎樣的效果。親子關係並不是完全對等的關係,我時常會用領導與下屬的關係打比方,這樣父母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位家長一直對孩子指手畫腳,孩子很煩躁,但家長也很委屈,覺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好意。我便問家長:“如果領導給你分配一個任務,過一會兒來監督你一下,再來指導你一下,就算他說得對,一個小時內連續指導你七八次,你煩不煩?”這位媽媽立刻明白了孩子的感受。

常常聽見家長質問孩子:“你為什麽把東西弄壞了?你為什麽不做作業?你為什麽又犯錯誤了……”

責備中摻雜著憤怒,烏煙瘴氣鬧一通,沒幾天孩子又“舊病複發”,繼續質問“為什麽”。結果女低音變成了女高音。

不過,你會發現,嗓門越來越大,威懾作用越來越小。

其實,不妨把“為什麽”換成“怎樣”——怎樣做就不會弄壞東西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作業,怎樣避免錯誤的發生……

父母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審判官,聲嘶力竭地質問孩子“為什麽”,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所有的錯都得孩子一個人扛著。

溫言暖語地和孩子商量怎麽做,則像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同甘苦,共患難,總是有一份兄弟情義在。

成長是翻山越嶺的艱辛之旅。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的困境並提供有效的支援,他們需要教練而不是法官。與追究責任相比,明白怎樣改進更有價值。二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過去時,迫使孩子追悔過去;一個是將來時,引導孩子展望未來。